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95章 :怎么卖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你一个人挑到什么时候,大家一起一会儿就挑好了。”

周若楠婆媳去拿瓷盆、木盆、橡皮桶,李长乐和陈永威拉了小板凳,大伙儿坐下就开干。

公蟹直接捏一下,蟹盖越硬越肥,膏蟹也很好分,主要是看肚脐的位置,偏红几乎就没跑了。

两个橡皮桶,两口大木盆,个头大且肥壮的青蟹放一个地方,个头小的肥的放一个,膏蟹放一个。

李大嫂绑好一只,看着大木盆和橡皮桶里的螃蟹,羡慕的说:“阿乐,你们怎么抓了这么多膏蟹,我看都有七八十斤了吧?”

李母笑道:“这边桶里还有呢,加起来只有多没有少。”

李长乐心里也乐开了花,“当时我跟阿威两个,恨不得像章鱼一样,长八只手,抓得手抽筋都抓不完。”

陈永威想到上次的膏蟹三块一斤卖的,光这些膏蟹就是两百块,加上那几十斤青蟹,真的发财了。

“我哥才拜了老爷殿,财神爷就送财来了。”

“我们哪天也拜拜去。”

周若楠笑着拿起一只黄油蟹,“阿娘,黄油蟹收多少钱一斤,你晓得么?”

“哟!你们还抓到黄油蟹了啊!”李母高兴的接过,“这东西前年跟膏蟹的价钱一样,去年就能卖到三块多一斤。”

周若楠觉得酒楼的价钱应该更高,高兴的说:“我们抓到七只黄油蟹,两只小点的,其他几只个头都不错,加起来可能有四五斤的样子。”

李长乐撇嘴道:“黄油蟹才三块多,我卖给酒楼的膏蟹都三块了,好东西送海鲜行卖,真的划不来。”

李大嫂和李二嫂听后都惊讶的看向他,“阿乐,膏蟹送酒楼卖,真的能卖到三块一斤啊?”

李长乐点头,“上次我就送去卖过,明早你们把膏蟹挑出来,我带去帮你们卖。”

“那感情好,一斤多卖一块,几斤就是几块了。”李大嫂高兴的说,“我们以前咋就没想到送酒楼卖啊?还是阿乐脑子灵活。”

“夸他做什么?一夸就翘尾巴。”李母说着白了李长乐一眼,“天天在镇上瞎晃,都不晓得回来跟我们说一声。”

“阿娘,我真没想到,不然上次的大米鱼和大花龙,我就送酒楼卖了。”李长乐现在想想都还有些心疼,“阿东家收了我的,也是送他们家卖的。”

李大嫂说道:“阿乐,你送阿东家卖还算好的,要是送王麻子家,百分百血亏。”

“就是,那家子跟周扒皮没啥两样。”

李母几个又说起了王老抠干的好事,说说笑笑的干活倒也不觉得多累。

几人都是干活的老手,动作很快,不过大半小时就把所有的螃蟹都分出来了。

挑出来的瘦蟹还有断掉大鳌、蟹爪的螃蟹,有十多斤的样子,这些都不值钱,明早送酒楼卖了回来,顺便给阿姐小舅家也送几只过去。

李大嫂和李二嫂桶里的也分好了。

李长乐看了看时间,已经四点了,忙道:“阿娘,嫂子,你们都赶紧回家休息。”

刚才分螃蟹还不觉得困,这会儿可能是兴奋劲头过去了,感觉困得不行。

四点多,再等一会儿天就亮了,抓紧时间还能睡一两个小时。

李大嫂点头,“好,明早我和阿珍把膏蟹送过来。”

李长乐爽快的点头,“明早你们过一下秤,送过来给我就是。”

“哦哦!”李大嫂和李二嫂高兴的提着水桶出门走了。

李长乐又拿了一个网兜,捡了些残废蟹还有一条鳓鱼,递给精神头十足的陈永威,“你也赶紧回去睡。”

“那用得着这么多!”陈永威接过网兜,又捡了些残废蟹出来才告辞走了。

“我给你们烧了热水,赶紧去擦洗一下,回屋早点睡。”李母说着也出门走了。

李长乐和周若楠关好门,去打了热水随便擦洗了一下,便回了屋。

周若楠上床前,还高兴的说:“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螃蟹抓就好了。”

“我也想,可哪来的那么多好事。”

夫妻俩又累又困,几乎是头沾上枕头就睡了过去。

李长乐感觉刚睡着没多久,就听到大儿子在喊自己起床,他睁眼看着趴在床沿上看着自己的小孩,搓了搓脸,才彻底清醒过来。

“起这么早做什么?多睡一会儿才长得高。”

“阿娘说我不矮的。”李小海高兴的看着他,“阿爸,我们家好多螃蟹,阿奶说你们昨晚捣了螃蟹窝。那么多螃蟹,它们的窝得多大啊?”

“跟家里的橡皮桶一样大。”李长乐好笑的摸摸他脑袋,“出去挑一下,看看喜欢吃哪只?让你阿娘给你煮。”

“阿娘说中午煮了吃。”李小海拉他起床,“快点起来吃饭。”

“好嘞!我们家老大喊我,阿爸再困也要起来陪我家老大吃饭。”

“那我明天也起来喊你。”李小海笑眯了眼,高兴的拿起方凳上的衬衫递给他,“阿娘放好了的。”

“乖儿子!”李长乐凑上前亲了他一下,看到他别扭的摸摸脸颊,哈哈大笑起来。

“口水好臭。”李小海搓了搓脸颊,一溜烟跑了。

李长乐咧嘴拿了衬衫穿好,套上裤子趿拉着鞋出门,见饭菜已经摆好了,早饭还挺丰盛,红烧鳓鱼、鸡蛋羹,还有一碗紫菜虾米汤。

原来李母见两人累了一晚,时间一到就过来帮忙做饭,周若楠起来她已经把菜做好,饭也焖熟了。

“阿乐,膏蟹我称了一下有七十六斤,青蟹有六十二斤,膏蟹送酒楼,青蟹你们打算送阿东家还是镇上啊?”

李长乐觉得镇上那些海鲜行的收购价都差不多,“阿娘,你把个头大的挑出来我送酒楼卖,剩下的让阿楠送码头卖给阿东家。”

“好,你去洗把脸,刚才阿威就来过了。”

“嗯!”李长乐说着拿了牙刷、牙缸去了后门洗漱,李大嫂和李二嫂就提着膏蟹来了,两人一个六斤,一个五斤七两。

等陈永威来,李长乐已经吃好了,“哥,螃蟹装网兜里还是就这样挑过去卖?”

李长乐见李母把螃蟹都捡出来装橡皮桶里面了,“不用拿网兜装,直接挑过去,省得被压死了。”

“对,压死就亏大了。”

李长乐又让周若楠找了两个网兜出来,捡了十几只残废蟹装好,打算回来的时候,给大姐和小舅家送去。

李大嫂提着水桶过来,“阿乐,上次你卖给阿东家的青蟹是一块三一斤,你说这次我们跟他搞搞价钱,让他也照你上次的价钱收,他会答应么?”

李长乐想了一下,“你们去了直接跟他说,这次的青蟹最少要一块三,不要我们就去镇上自己卖去。”

李大嫂:“你不说我还忘了,前两天村里也有人去集市卖青蟹,听说六七两一只的,都能卖到一块七八、两块一斤呢!”

周若楠见一斤差好几角了,忙道:“那我们还送阿东家做什么,跟阿乐一起去涂下桥,人家卖两块,我们就卖一块八九,十几斤青蟹,不管咋样也能多卖几块。”

李大嫂想想还真是,“你们等我一下,我去喊阿珍去涂下桥卖。”

李长乐觉得这样也好,“阿楠你在家歇会儿,我跟阿威把货送去酒楼,就去菜市找大嫂、二嫂。”

李母听后说道:“阿乐,你二嫂做的蟹酱和呛蟹好吃,让阿楠跟你们一起,你二嫂留家里帮我做蟹酱。”

周若楠听后点头道:“好,我去拿了杆秤跟大嫂一起去。”

等两个嫂子过来,李母跟李二嫂一说她就同意了。

李长乐几人就把木盆里的青蟹捡起来装网兜和水桶里面,挑起橡皮桶,四人出了门。

刚走进弄巷,就遇到隔壁阿赖家,看到陈永威挑着的橡皮桶,探头看了看,“娘吔,你们这是捅了青蟹的老窝了?”

扭头看到李长乐几个提着也是青蟹,眼珠子都快瞪出眼眶,“老天爷,这么多青蟹,你们昨晚做贼去啦?”

“你才做贼去了呢!李长乐没好气的怼了过去。

陈永威也没好气的帮腔,“就是,都几十岁的人了,还没学会说话?”

阿赖家的讪讪道:“我就是开个玩笑,你们至于么?”

“阿赖嫂,你那样说话本来就不对,你可以说你们运气好或是走鸿运了也行,偏偏说我们做贼,阿乐和阿威说你两句,已是客气的了。”

周若楠说罢淡淡的看了她一眼,提着水桶径直走了过去。

阿赖家的愣住了,没想到李家这个不吭声的,嘴巴这么厉害,难怪人说,不叫的狗咬人。

后面的李大嫂看了她一眼,想到昨晚都把青蟹窝掏的差不多了,冲她得意的笑道:

“阿乐运道好,去下地笼遇到青蟹搬家,你没看到,闸门过去的滩涂上,螃蟹多的跟晒谷子一样,要是带着耙子捞回来的更多。”

“老天,还有这样的好事?”阿赖家的听后眼都红了,看着他们挑着,提着的青蟹,埋怨老天没长眼,把这样的好事落在一个二溜子头上。

想到李大嫂说,他们是在闸门过去的滩涂地抓的,忙回家拿了家什就朝那边跑。

李长乐一行走到村口,他和陈永威昨晚下地笼遇到青蟹搬家的事,就传遍了整个沙头村,不少人提着钳子水桶朝闸门那边走,都想去捡个漏,抓几只青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