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80章:先试试水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陈永威将装海蜇脑、海蜇里子和海蜇血的棒冰箱,还有两只水桶提了出来。

“哥,箱子里和水桶里面都是,阿堂伯称了后才装的。”

李父笑着点头,“阿乐,海蜇脑和海蜇里子焯水沥干后,分别是一百九十六斤和六十三斤,海蜇血有三十五斤,晒干还要轻不少。”

“这东西本来少!”李长乐拿起账本,李二哥伸着脖子看了看,“阿乐,一共收了多少个?”

李长乐指着账本上周若楠统计好的数字,“三角一个的有一百一十五个,用了三十四块五。

两角一个的两百四十个,一共四十八块,一角一个有三百九十个,一共花了一百二十一块五。”

李二嫂接过去说道:“大的平均在三十三斤的样子,中个的二十四五斤一个,小的有十一二斤一个。”

李大哥:“我们家最先捞,捞到的大的最多,我估计大大小小加起来起码有一百多个,也有两三千斤。”

陈永威咂舌不已,“算起来都有一万八九了,埋沙脱水后才一万两千六百八十五斤,缩水真厉害!”

“是啊,刨海蜇的时候都把我看心疼了。”李大嫂看向李长乐,“阿乐,这些东西送酒楼,真的能卖到一两块一斤啊?”

“不清楚,得送去看了才晓得。”李长乐指着账本,“加上买水缸的六十八块,现在一共支出了一百八十九块五。”

他估计这些海蜇脑子和海蜇里子,就能把收海蜇和买大缸的本钱挣回来。

“我这里还有!”李大哥说着从兜里掏出两张纸头,“海盐周二舅收的我们五块一担。

我们买了十五担盐、十担明矾,一共花了一百九十五块,海盐还不够,把海蜇腌好后还要去拉。”

“好!”李长乐把账记上,“不算人工,已经花出去三百八十四块五。”

李大哥点头,“等会儿还要给阿水兄妹两块钱。”

李长乐接过去说道:“阿楠和嫂子,还有阿娘、阿爸、陈阿奶也得算工钱,他们帮着干活,手上的活就要丢下,也得给工钱才行。”

“帮自己家干活,要啥工钱?”李母有些发愁的看着他,“阿乐,本钱都将近四五百了,这还没算你丈母娘的房租钱,我担心能挣钱么?”

李大嫂连连头,“照算是不会亏本的,我就担心卖不出去,砸手里了。”

“大嫂,以前买什么都要票,现在随便买,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这倒也是,有的东西还有议价,海蜇腌好了也不会坏。”

“阿乐!”李大哥有些犯愁的看着他,“以前村里搞副业的时候也干过,还专门送合作社卖,最后还是亏钱收场。

我们收海蜇、海货回来加工本钱比他们还高,我就担心跟他们一样。

阿乐,我们这次不收已经收回来了,以我说这次卖了后我们就别干了,以后还是安安心心的淘海、出海捕鱼算了。”

“是啊阿乐,听你哥的。”

李父晓得自家这个老三,从小就是心气高,想挣大钱,让他试一次,晓得做买卖挣钱不好挣,以后就会安下心来干活挣钱。

李长乐看了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的父兄,“阿爸,哥,我问你们,以前村里出工的时候人多不多?”

李大哥:“怎么不多,只要能干活的都要出工挣工分,我们还要出海捕鱼。”

“那你看是那时候的田地种下去的快?还分下户后种下去的快?出海捕鱼是那时候的鱼获多,还是现在多?”

“种田的话当然是分下户后快,现在的鱼获是比以前多,但现在大多都用机动船,以前都是摇撸,生产力不一样。”

“阿爸、大哥!”李二哥忍不住插话,“阿乐的意思是以前吃饭的多,磨洋工的多,还有不少往自己篼里装的,真正做事的少,他们才会亏本。”

李二嫂点头道:“阿楠都说了,海蜇皮海蜇头能卖大几角一斤,一千多斤海蜇随便怎么卖都不会亏。”

陈阿奶:“副业队跟自家干不一样的。村里照顾我家,我在里面干了两年,收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揣些虾干、鱼干,鱿鱼丝啥的回家。”

“是啊,都在拿,不拿就觉得吃亏了,多少都会揣一点回去。”

“后巷的阿根干活的时候,最会磨洋工,挖两锄就抽一支香烟,撒一泡尿,等他来回两次,就开始吹收工号子。”

“没错,那家伙插秧的时候也是这样,叼着香烟坐在秧马上面,半天不挪窝。”

“不止他们家,村里不少人是这样干的,壮劳力十分工,差的九分,八分,女人割草才七分,不管出力多少,到最后也分那么多粮食。”

“那是以前,你看分下户后,阿根家一亩田的秧苗,两公婆一天插完还收早工。”

李长乐等他们说完,“对咯,你们也晓得大集体的时候,大家都在磨洋工,我们现在是给自己干,挣的钱就是自己的。”

“只要我们一条心、有劲往一处使,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亏本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二哥瞪了他一眼,“这还用说吗,你愿意带着我们干,我们兄弟几个自己的买卖,还生外心,那还是人吗?”

李大哥也连连点头,“打死我,我也做不出对不起兄弟的事。”

“大哥二哥说的对!”陈永威冲李长乐憨笑着说道,“哥,你说咋干我就咋干,出脑子我不行,出力气我行!”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把手放在两个哥哥肩头,“我还不晓得我们兄弟的脾气啊,你们要是那样的人,我也不会拉着你们一起干了。”

“这些海蜇我们就当试水,如果可行的话,咱们就多一条挣钱的路,因为我们都会有老的那天,不可能在海上漂一辈子。”

大家听后觉得也是,村里年纪大点的船工,风湿骨痛愈发厉害,好点的还能摇着小船在近海捕捞糊口,严重的连走路都是问题。

“好,我们都听你的。”李大哥说道,“你脑子灵活,老二脑子也比我转的快,以后买卖的事就交给你们做,我跟阿威下力气就行。”

李二哥笑道:“阿乐不说我哪想得到这些,以后还得他出主意才行。”

李父、李母和陈阿奶欣慰的看着几人,“你们以后做事也像今天这样,不管有什么话摆到桌面上来说,商量着去做,才不会兄弟、朋友反目成仇。”

“放心,我们晓得的。”李长乐对几人说道,“等我卖了海蜇脑回来,你们把盐也买回来了,我们就照股子把钱凑出来。”

“行,还是像以前那样,我们仨一人两股,你四股。”

“好!海蜇脑、海蜇里子还有海蜇血,这三样里面海蜇血最贵,我打算留一半起来,先把那两样送去卖了,我觉得就那些东西,我们就能把本钱挣一部分回来。”

周若楠接过话头,“阿乐,我觉得卖得好的话应该还不止,海蜇血干货卖十多块一斤呢!阿爸说了,海蜇血焯水沥干还有三十多斤,晒干后应该也有二十来斤。”

“是哦!”李大嫂经她一说,看着桶里的东西,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光海蜇血就能卖两百多,加上海蜇脑和海蜇里子起码三百多。”

经两人这么一算,大伙儿忽然发现把这些东西卖了,差不多已经回本,就算不够也差不了多少。

“就是,剩下的都是赚头。”李长乐说着揭开棒冰箱,只见煮过的海蜇血看着有点像水煮后的牛肉片,把里面的海蜇血抓了一半出来装水桶里面,然后用旧棉絮盖上。

又把另外海蜇脑和海蜇里子抓了一些出来,“累了一天,晚上做了下酒,海蜇血也做一些,这东西还有补血的作用。”

李母刚想说话,就被周若楠抢过去,说道:“等会儿炒鸡蛋和白菜吃,海蜇血煮姜汁老酒。”

阿娘肯定又要说阿乐啥都舍得吃,挣钱不也为了吃,勤俭节约是美德,但也不能太过俭省了。

再说,阿乐都开了口,自己男人的脸面,自己帮忙维护。

见媳妇开口了,李母也不好多说,“不早了,阿安跟阿威去拉粗盐回家,阿乐去酒楼卖货,我们把海蜇腌起来。”

大伙儿都分头行动起来,李长乐带上水壶,把水桶提到三轮车上,蹬着三轮朝涂下桥驶去。

快到盘镇时,就累得不行,歇了一会儿继续往前,一个多小时后,总算到了凤凰酒楼后厨的门外。

阿胜开门看到是他,夸张的瞪眼,“我靠,阿乐哥,你也太拼了吧,强台风就要来了,你要钱不要命啊?”

“钱也要命也要!”李长乐笑着把三轮推进院子,“坤叔在么?”

“刚送鲜货回来一会儿。”阿胜看了一眼三轮车上的水桶,笑嘻嘻的说,“一般的东西我晓得价钱,坤叔教过我的。”

李长乐见他一脸得瑟的样子,笑着递了支香烟过去,“看样子,坤叔是打算培养你做他的副手了啊?”

“坤叔见我做菜不行,带着我买了几次。”阿胜指着水桶,“凉悠悠的,装的什么东西?”

“海蜇脑、海蜇里子还有十来斤海蜇血。”

“这东西不常见,我得叫他来看看!”阿胜说罢一溜烟跑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