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9章 :再进溶洞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长乐和陈永威大步朝山下海边的礁石堆走,一路遇到不少淘海回来的村民。

只见有的喜笑颜开,边走边后悔刚才不小心放跑值钱的海货,有的羡慕的叹气说,早晓得来了连买电池的钱都没挣回来,还不如在家睡觉。

李长乐带着陈永威到了山脚下不远处的礁石堆,穿过石堆进了那个山洞。

陈永威看了一圈说道:“哥,你说的就是这里啊?以前我们躲猫猫都来过,里面啥都没有啊!”

“不是这儿,把东西放这儿,衣服裤子也脱下来放这里,跟我走就是了。”

“山脚这处石滩,我们从小就在这里钻,没看到哪里有溶洞啊?”

“你只管跟我走就是,我敢说溶洞的位置,就算你做梦都想不到。”李长乐扭头得意的看着他,“上次的大米鱼和大花龙就是在洞里抓到的。”

“乖乖,这次我们不要大米鱼,能抓两尾大花龙,就心满意足了。”

“大花龙的价钱可比大米鱼贵多了,你小子还不贪心嘛!”

“嘿嘿!出来淘海的,就没一个人不想淘好货!”

“这倒也是!”

两人提着油布袋,一前一后出了山洞左拐,踩着泥沙滩,沿着崖壁走了三十多米,走到那块从崖壁上凸出来的岩石前停下。

李长乐指着岩石下说道:“就从这里下水,你跟在我后面,下水后我往上游你就往上,我朝哪边拐你就跟着朝哪边。”

“放心,你晓得我憋气的本事。”陈永威说着也把头灯戴上,学着他掏出绳子将袋子绑起来拴在腰间,深吸一口气,跟着他一个猛子扎入水中。

下水后还有鱼儿朝他们游来,陈永威跟着李长乐朝右、往上,感觉过了有两三分钟的样子,然后跟着他浮出水面,发现两人已身处一个溶洞里。

他瞪大眼看着洞里的水坑,怪石嶙峋,以及望不到出口的山洞。

“乖乖隆的咚!这地方你怎么发现的?你要不带我来,还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山底下还有这么个地方!”

李长乐得意的睨了他一眼,“神仙告诉我的呗!”

“吹牛乐!”陈永威笑着朝崖壁走去,看到崖壁上的牡蛎时激动的喊了起来,“我的娘,真是牡蛎,好大好多!”

牡蛎,有的地方叫海蛎还有的叫生蚝!

蛎肉鲜嫩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着“海中牛奶”之美誉。

《本草纲目》里有讲,海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

“我说了吧,大的比脚底板还大,就是价钱太便宜了。”

李长乐问过周若楠,小牡蛎一个才两分钱,大的五分,过半斤的才1角钱一个,一斤以上的才一角五,两斤以上很少有人找到。

虽说便宜但胜在量大,也能挣一笔,但他主要的目标不在牡蛎,而是里面的珍珠。

上辈子药铺里也收牡蛎珠,一钱牡蛎珠能卖到几百块,大都是买给小孩子磨粉去小儿胎毒。

颜色好看,品相极好的,据说高达上千块一粒。

“那没办法,谁让这东西多呢!”陈永威说着又惊喜的喊了起来,“哥,你看还有佛手螺,还全是大货!

“真的?”李长乐听后也忙走了过去,只见崖壁临水的那面的石缝里,还有长着牡蛎的石缝中,都长了不少佛手螺。

而且这些佛手螺的个头,比后世那些卖几千大洋一斤的精品螺的个头还要大的多。

佛手螺又名龟足,有的地方叫它观音掌,还有的根据它奇特的样貌叫它海鸡脚,狗爪螺,颜色呈黄绿色,远看就像是盖着一层鳞片。

佛手螺喜欢在海岛的礁石峭壁中,或是黑暗的洞穴内,一簇一簇见缝插针的生长,且水质越好,潮越急,长得就越大,也越肥美!

因它长在峭壁礁石缝隙里,而且它的柄部十分敏感且具有伸缩性,一旦感受到外界的触动,就会紧缩于石缝中,增加的采挖的难度。

所以,采挖佛手螺比拆挖别的螺更具危险性。

“哥,这些佛手螺比小岛上的大多了,等我们撬出去,你去跟阿东搞搞价,看看能不能卖到五角一斤?”

“这么大的佛手螺才卖五角一斤,你也太没追求了。”

“那你想卖多少一斤,总不能卖到一块吧?”

“不说一块,送到凤凰酒楼卖个七八角一斤应该没问题。”

“这么多,他们哪里要得完?”

“又没说一次就全部撬出去卖掉,我们先撬一些送出去给坤叔看看,价钱好的话,每天撬一些送去卖给凤凰酒楼卖。”

“哥,你这办法好,到时候就跟家里养的鸡鸭一样,每天都有蛋收。”

“这里有个溶洞的事,千万不能透露出去,如果被人晓得,里面这些东西最多一天就被人全弄光。”

“我晓得的。”陈永威说着指向水坑,“哥,你看里面有青蟹!”

李长乐算了一下时间说道:“咱们先去把水坑摸一遍,然后再来撬牡蛎和佛手螺,一样整它个五六十斤出去看看。”

“哦哦!”陈永威解下腰间的绳子,下水捕捉青蟹去了。

李长乐想到溶洞里石缝多,而且阴暗,水质又很好,可谓是龙虾最喜的环境,说不定还有大花龙,抬脚朝里面那口水坑走去。

大花龙没找到,一眼就发现了一条全身布满黄褐色的斑纹的虎鳗,被头灯光线晃了一下后,飞快的逃入了石缝中。

顾名思义,虎鳗生性凶猛,力气也极大,栖息于海底礁石中,以小鱼小虾八爪鱼等为主食。

哪怕被打伤了,只要有依附物,只要它尾巴一挺,头就像眼镜蛇一样朝上直立,身子蜷成一团,像是被人特意打成索结,拆不开,拉不直。

虎鳗外皮柔滑,肉质细腻少骨刺,味道清香、滋补。

李长乐提着抄网下水,只见水坑里的小鱼四处乱窜,两条黑鲷飞快的游进了石缝里。

“等会儿再来收拾你们。”

他自言自语着走到石缝前,将抄网堵在石缝口子处,低头间又发现,礁石壁上还吸附着几个比小洲拳头还大的海蛎螺。

李长乐拿起钳子对准虎鳗快速夹了下去,那家伙尾巴一摆,对准抄网游了进去。

看着抄网里大约有一米二三长,最粗的部位比自己手臂还粗的虎鳗,咧嘴笑道:“自投罗网的货,还逃个什么劲!”

虎鳗已经落网,李长乐开始掰那些海蛎螺,掰了几下,发现吸附得还挺紧,用些力气才掰下一个放礁石上。

等他把海蛎螺全部掰下来,装进网兜,陈永威也提着网兜就走了过来,“哥,我抓到两只青蟹,一条四五斤重的虎鳗。”

李长乐提起放在礁石边的抄网,乐呵呵的看着他,“我这儿也有一条,大概有六七斤重。”

“哎哟喂,这里还有条黑鲷。”陈永威话音未落已经提着抄网网了过去。

“我下来的时候看到两条,你找出来捞起来。”李长乐留他在那网黑鲷,迈进了最后一个水坑。

灯光照射处,一条鹰鲳鱼和一群小鱼小虾,飞快的朝阴暗的地方逃逸。

鹰鲳嘴巴前端像老鹰一样呈倒勾状,全身呈银白色,又被叫做“银鲳”价钱比白鲳鱼还高。

鹰鲳骨软酥脆,肉质细嫩,无论煎、炸或清蒸都很美味,口感极佳,较白鲳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有吃鲳鱼不吐骨的戏称。

李长乐提着抄网追了上去,鲳鱼飞快的逃到一块礁石缝里,放下抄网将礁石翻开,“卧槽,原来你还是条叛徒。”

只见不大的礁石缝里,足足挤了七八条石九公,两条大的大约有八九两,小的可能还没一两。

石九公鳍上的硬棘有毒,为免遭其刺伤,李长乐把手套撸好,先把鹰鲳鱼抓起装抄网里,然后把两条大的石九公也抓起来,小的放任不管。

李长乐觉得礁石下面应该还有货,索性将抄网挂在一根石钟乳上面,翻起了礁石。

翻开第一块礁石,就抓了三只大龙虾,这种龙虾又叫红脊虾,长着一层光滑坚硬的外壳,看起来跟小龙虾有些相似,但颜色更为鲜艳。

刚把龙虾抓起来放网兜里面,忽然从一旁的石缝窜出一条虎鳗,吓了他一跳。

幸好找过来的阿威眼疾手快,上前兜头一下捞起虎鳗,将它倒进了网兜里。

“哥,我在石缝里找了两条鹰鲳,有两三斤重的样子,还捞了些虾。”

“我刚才也抓到一条,也有一斤多。”李长乐提起抄网和网兜,“走,上去撬牡蛎和佛手螺去。”

“好嘞!”

两人上岸将三条鳗鱼装一个网兜,鱼虾和海蛎螺装一个,主要是虎鳗太猛,担心鱼虾成了它们的点心。

李长乐拿出特制的凿子和小榔头,先从崖壁底部撬起,半蹲着一点都不好用力,稍不注意就被牡蛎锋利蛎壳划伤,比在水坑里摸鱼累多了。

撬下来一个大牡蛎后,他打算再撬一个开出来看看时,陈永威就拿着一个牡蛎,喜滋滋的冲他说:

“哥,你看我撬下来的这个得有一斤多了,一角五一个,真的有点亏。”

李长乐指了一下放在脚边的牡蛎,“你那个算啥,我这个最少两斤半,一角钱亏死掉算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