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百圆九章 双双意外

书名: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何禾与伊士尧两人在房里相对无言了半晌,蜡烛足足烧去了一节手指的宽度。

“说实话,其实我有个法子,就是不知你乐不乐意”何禾也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准备,才犹豫着向伊士尧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若早有想法,早先直说便是,何苦和我这一来一去的掰扯不清。”伊士尧打了个哈欠,撑住半边脸,抬眼看着何禾。

何禾微微叹出一口气,“若这法子设想之间好用,我便一早就说与你了,就怕真用了这法子,到事情临了了失算,岂不尴尬。”

伊士尧一脸困意,“你先说说无妨,这不是正在商量着来嘛。”

同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的不同角色,就有不同的顾虑和烦恼。

这边是何家的何禾为了保证自己能顺利通过终选,在和伊士尧一起寻找让自己头痛之症平息下来的医治方法。

而皇城中的金靓姗,却在翊坤宫中醒来后,同为第二日要去民间进行秀女初选监场的事,绞尽脑汁。

瑛儿之前的话不假,既然平日万事不理的病中皇帝,特别把郑皇贵妃叫到床前,就为了说一件这样听起来无关紧要的事,自然有他的深意。

金靓姗当然没有要质疑皇帝已经说出口的成命,更没有拒不去做的意思。

现在困扰她的是,初选足足十天,皇三子已经到了可以自立自理的年纪,可被单独留在翊坤宫中。但小鱼尾与皇七子该如何处,从小娇生惯养,一时没有个亲人陪伴肯定孤单,翊坤宫中又睡着皇帝这个病人,众人对两个孩子的关注都会变少。

带在身边,一同出宫万一遭遇不测,亦不合适。

金靓姗脑中生出一个想法,连自己都有些惊讶她不自觉地想到十年前自己不堪重压生病,小鱼尾被移入坤宁宫照看时的情景。

而那之后被接回后的小鱼尾状态,好得实在超出金靓姗预料,所以她现在脑中不自觉地生出的那个想法,正是把小鱼尾再送去翊坤宫几日。

横竖坤宁宫中还有皇六子在,让李敬妃留下的两个皇子相互做做伴,也未尝不可。

再一个就是,自己和皇后在火烧建极那件事后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之前那种剑拔弩张的状态有了极大缓解,甚至还多了些相互配合,无论是在商议事务上,还是在对太后与皇长子的态度上,都有了很大默契。

此时将两个孩子交于她照顾,应当能得到相当的照顾,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既此一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那还剩第二个问题,就是自己作为皇贵妃到民间去,衣食住行、日常活动的安排事宜。

礼部应当会有妥当安排,而金靓姗在想的是另一件事。

上次和瑛儿在说皇长子擅自召见宫外御厨的事情时,她本就想问关于直接在翊坤宫中召见何贵的事,又怕瑛儿敏感,察觉出其中的蹊跷,才没能问出来。

那这次正好要去民间,在民间,一个皇贵妃突然想叫御厨亲手来加个菜,总没有人再说三道四,满嘴胡言了吧。

“瑛儿”金靓姗想到就问,为之后要去做的事,做好充分的铺垫。

瑛儿正在哄皇七子起床,小鱼尾在一旁看着因为不想换衣服,上蹿下跳的皇七子,还帮着瑛儿管,“瀛儿,你别胡闹,坐好”

又转头对瑛儿说,“我来吧,我娘在唤你呢。”说着就从她手里接过衣服,趁皇七子关注她和瑛儿对话的当口,和另外一个宫女一起给他套了上去。

瑛儿见这件事了了,夸了一句七公主真有办法,便一边嘴里应着,一边向郑皇贵妃身边走去。

“娘娘找我方才给皇七子换衣裳,一直不肯穿,这才耽误了。”

“没耽误什么,不妨事,我正想说呢,你这会子去一趟坤宁宫,就说我要你问皇后娘娘,后十日能否代为照看一下七公主和皇七子。先别说因何事,只问行与不行。”

“是。把公主与皇子送去坤宁宫,可是因您要出宫监场一事”瑛儿知道原因,只是因为这涉及到把七公主与皇七子送去皇后身边,所以再确认一次。

金靓姗侧过脸,又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时间刚过不足三刻,殿门外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似有数人同来。仔细一听,有皇后和坤宁宫主事的声音。

瑛儿先走进正殿,见郑皇贵妃早早昂首挺胸地站着等在桌边,便引皇后等人进来。

几句寒暄过后,皇后问,“我以为你又遇上什么急症,这才亲自来看看。这次要把七公主与皇七子放在坤宁宫十日,所为何事”

“哎,皇后还说呢,昨日万岁不知为何要我与梁秀殳同去民间为秀女初选监场”金靓姗故意话说一半,想看看皇后的反应。

皇后回答得极快,“万岁竟交待了此等本朝亘古未有之事”

“正是说呢,既是万岁口谕,又不能不做。这一去十日,实在对七公主与皇七子放心不下。”

“二人在坤宁宫倒无妨,还能有皇六子一同作伴,那这皇三子”皇后很快想到皇长子虽然入主延禧宫多时,但依然有定时来坤宁宫拜见的习惯,若见到皇三子也在,难免会生尴尬,但留皇三子在翊坤宫中,又可随时与万岁面对面,这好像又显得与太后那边不对付,一时也为难了起来。

“洵儿守在翊坤宫就可,这么座殿,多少还是要个主子在。更何况,万岁也在此处。”说到皇帝,金靓姗一下想到的是皇三子与皇帝独处,多培养感情,或许对未来之事更有帮助,但只留他一人在,又显得有失偏颇。

两人想的都是一件事,连方向都有所相同,一时陷入默契的短暂沉默。

金靓姗处事略果断些,要瑛儿叫来皇三子,当面问本人的意愿,不显得直接多了。

皇三子听闻母亲在唤,从书房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来,听罢母妃说的话,沉思了片刻,反问,“此番前往民间,儿子可否与母妃一同去”

不只是金靓姗,就连皇后、坤宁宫主事、瑛儿都吃了一惊,谁也没想到会得到皇三子这样的回答。按理说,皇三子这般年纪的皇子若想去民间转转,体察民风民情,向宫中报备一声,由人安排好防卫工作后,即可出宫。

站在皇三子的角度,他确实想要亲身体验如今大明的民风民情,此外打小在宫中的生活,让他早就萌生了去民间看看的想法。

同样是年下之人脑中的想法,何禾这姑娘的想法也让伊士尧一时不知所措。

何禾想到抑制自己时不时会头疼欲裂的病症的办法,竟是要伊士尧像之前从梁府回何家后突然失去意识那样,装出同样的状态,以从文熙瑶处要来剩余的“定神”。

因为在她那一部分的记忆中,母亲确实在用过和尚给的药物之后,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她默认自己如今的情况与当年的母亲一模一样,所以不看郎中又能得到医治之法的方法,只有这一种。

伊士尧对当时因定神茶,整个何家乱做一锅粥,家中几人都相互不搭理的状况,仍记忆犹新。这时候听到何禾提出这个解决办法,陷入犹豫。

但他看着何禾,又不能否认那时定神界茶的神奇疗效,欲言又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4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