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枯六章 沙粒悟机

书名: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在一个固定空间待的时间过长,或是同一件事重复的次数太多,就会有一种失实感。

若是一个人很长时间内,在同样的空间一直重复做一件事,那其他人对这个人的感觉,就会很模糊。

若此人虽然在一些重大场合列席,却从未当众公开发过言,“大隐隐于市”,那其他人对此人的存在,都会感觉很模糊。

刑部尚书王世贞在万历十八年因病亡故之后,因职务重要且相对特殊,皇帝又怠政,刑部的管理大权一时无人接管,暂由两位刑部侍郎和内阁暂理。

既然衙门之内群龙无首,那部内的众人自然一盘散沙,散沙之中要找出一粒沙,如何寻得

刑部员外郎吴秉通正是这“一粒沙”,员外郎一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需要上朝的时候,只上朔朝、望朝。刑部人力众多,若非重大庆典、节假,除了两位侍郎,其他人都是按班轮流进宫聆听、记录当日政事。

在如今的朝内,一粒沙子在朝堂之上,见万岁真容,听大员吵架,凡事不关他。在吴秉通的眼里,进宫可是件美差。

不只是打发半天功夫,更多的是进宫虽有时间限制,但从里头走出来,自己说了算。

当然“自己说了算”的前提建立在宫中有熟人,而且熟人最好还是那种有点势力,能随意在各宫走动的。

刑部的职能很清晰,就是受理疆土之内的各类上诉案件、审理地方重案要案、审理中央各部门案件。而明朝禁止越诉,所以受理的地方案件都必须是在当地已经审理过的。

反过来说,如果刑部不受理上呈的案件,就会发回原地重新走流程,这之中就容易产生很微妙的信息差,说是微妙,有时也足以改变案件结果。

吴秉通能在紫禁城内的畅通无阻,说起来就要源于这信息差。

祖上是南都南京人的吴秉通,家中祖辈早年举家跟着北迁的都城来了京师。祖上也有个一官半职,所以吴秉通目前的位置,一定程度属于世代为官。

自己家的根毕竟是在南都,还有其他远方旁亲住着,逢年过节也是要回去看看的。

每个家族都有和大家族共同枝繁叶茂的美好愿望。吴家的表亲在当地攀上一家梁家,说是都城还未北迁时,在当时都城南都朝中,曾经官至侍郎。

后来家道中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凭着往年和朝廷的关系,拿到商船出海的路引文书,做起四海之内的生意来,赚得不少,在当地普通人眼里也是难以企及的。

所以吴家的表亲对梁家特别认可,相互之间渐渐有了往来,和在京师的吴家也常有联系。几家孩子也都因为家中大人的关系,约定娃娃之交。

约莫是嘉靖三十四年,梁家遭了大难,商船出海载了一船几十个拿着伪造文书、自称是来大明做布料生意的倭人回来。

结果倭人下船之后无论如何都想去梁家登门拜访,梁家人也没多想,秉着以礼待人,就请他们上家里坐坐,于是就发生了当日的灭门血案。

杀尽梁家上下几十口的倭人还与早先埋伏在城中的其他人里应外合,在南都烧杀劫掠了一番,最后被官军击退、歼灭。

可怜偌大的梁家只剩下一名才满五岁的幼儿名叫梁修忬。

梁家一遭此难,结为亲家的吴家表亲也没落了,这个叫梁修忬的幼儿几经波折,于吴家在京师的本家寄养了五年有余。

在吴家的五年,梁修忬与本就相识的吴家长子吴秉通更加要好,直到嘉靖四十年,吴家表亲不知为何,突然要接梁修忬回南都,自此两人断了联系。

直到万历朝初年,时年已经成为一名刑部照磨的吴秉通,一日在家门口,再次遇见已是宫中太监模样的梁修忬,这才算再次相见。

吴秉通见状没问过往,只是邀请梁修忬进家门一叙,被梁修忬连连拒绝。

“吾已是此状,何故叨扰各位亲属”梁修忬略显强硬地拒绝后,走到墙根和吴秉通说起了十几年的过往。

当初吴家表亲要接梁修忬回家的原因令人难以启齿,而且梁修忬也根本没有离开过京师。

吴家表亲那时在南都落魄不堪,从别人处听闻,京师一位大员府上缺家丁,又说想要从小开始培养,这就想起才十岁的梁修忬。

吴家表亲不远万里来到京城,将梁修忬从吴家接出,托人送到大员府上,得了些钱。

谁知吴家表亲将梁修忬送入大员府内之后许久才知,那位大员竟有凌虐的癖好,尤其针对幼童。可彼时银两已入手,补了早年欠下的亏空,哪里还有余钱将梁修忬赎回来。

吴家表亲只能充耳不闻,以至于最后被他人唾骂,干脆卷好铺盖,离开南都一走了之。

而梁修忬足足被各种不堪凌虐七年后,大员在朝中被人参倒,才得以暂时解脱。

解脱对梁修忬而言,真的只是一时的,大员因重罪被斩,家中一干人等要么充军,要么发入教坊司。

像梁修忬这样身体瘦削、面有菜色的,充为太监,发入宫中做些下等的工作。

梁修忬悲惨前半生,本想一死了之,可又觉得自己命不至此,就从那些下等工作之中奋发努力,一步一步向上爬,终于爬到如今一个混堂司大太监的位置。

“如今,在宫中为内臣可是份美差啊。”吴秉通虽然对梁修忬的经历感到遗憾,但见他眼下一切都好,只能说一说客套话。

“当今万岁十岁未满就已登基,一切事务都是张首辅和李太后在背后张罗,事事待兴,所以我才来找吴兄你啊。”梁修忬一番话让吴秉通摸不着头脑。

“这是何意”吴秉通想自己才是一名个混堂司大太监,何德何能帮得上梁修忬。

“这其中道理,且听我道于你知。”梁修忬粗起嗓子,以免发出不似男人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7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