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卅三章 不宣之秘

书名: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万历十四年,已经过去近十七个年头了,文熙瑶作为本与何家不相干之人,住进何家也已十六年有余。

她自己出生那年,正是节俭而仁厚的明穆宗临朝节俭、仁厚这些优点都是由他人评说而得的,或许如此。

可对她而言,家道中落、家族崩塌这些本应出现在乱世的事情,全都发生在那几年。

她本姓田,家中虽非名门望族,田父却也官拜从三品,在江南做了个都转运盐使司,一家和睦,父亲温文尔雅,母亲秀外慧中。

彼时田父偶然在南京,与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赵贞吉相识,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成为一对忘年交。两人常有书信往来,家事、国事无所不谈。

然而,坏也坏在书信之中。

隆庆明穆宗年号三年,赵贞吉以六十二岁高龄进入内阁,在多项政见上与内阁高首辅不和,政见不一致导致朝外冲突激增。

在一封和田父的书信中,赵贞吉写道,高首辅非值得信任之人,独断跋扈,常回避关键问题而左右言他。

田父自然在书信中只能好言安慰,却不知道赵贞吉没有在书信中把事实说全。收到信的第二年,隆庆四年末,因为赵贞吉在言官甄选和晋升一事上与高首辅意见相左,罢官请辞。

赵贞吉返回家乡后,高首辅开始着手清除朝中与赵尚书意见相仿,或是与他平日交好者。

田父首当其冲遭到打击,贬官,一贬再贬,而后革职,又诬陷他在任上办事不利,查抄家产,贬为庶人。

在一连串的打击中,田父不堪其辱,留书一封,自取白绫一条挂于房梁,身亡。

后来田母带着还没满周岁的田熙也就是后来的文熙瑶,投奔到亲戚家中,因为田父的事,母女二人受尽冷眼。

终于田母也在家里出事的两年后,郁郁而亡,双亲殒命,只剩涉世未深、区区两岁的田熙一人在这世上。同年,穆宗驾崩。

田熙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很招人疼,但同样也因为家庭因素,被亲人疏远,都不尽家长之责。

所幸有与父亲交好的赵祖公一家收养,赵贞吉正因皇帝去世深感伤痛,患上咳嗽不止的疾病。只能带着小小年纪的田熙在家识字认文,田熙稍大一些时,浅尝琴棋书画,也略通。

小田熙还有一个他人妄想拥有的才能,虽都是些悲惨往事,但她能清楚记忆两三岁前,父母如何亡故,亲友如何抛弃的事。

但每每想起,就会头疼欲裂,需要定期服用草药才能缓解。

在赵宅,田熙结识了赵贞吉的一位门生的家中公子王易朗,王易朗长她十岁,两人经常在一处玩闹。

田熙一共在赵宅生活了四年,一天赵祖公在书桌前整理书稿时,端坐而逝,那一年田熙才六岁,又被迫开始在各位亲属家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使她的性格发生很大变化,冷漠、少言寡语、对自己喜欢的事异常执着。

直到有一日在闲逛中,遇到小时玩伴见面时已入朝为官的王易朗,两人一见如故,田熙长于其他姑娘的才华、俏丽的外表也深深吸引了他。

两情相悦,田熙十六岁未满就加入王家,家中公婆知书达理,对这位生世坎坷的儿媳十分怜爱。为此,田熙毅然改名王田氏,王易朗希望她念及自己两亲,又留下一个熙字。

王田熙认为自己坎坷的一生终于在王家落下帷幕,可自己以为的幸福只持续了不足一年。

万历十三年末,郑贵妃也就是一年后的郑皇贵妃又育有龙种,万岁大喜,悄悄与郑贵妃许下诺言,若此子为男,必将立为储君。

众臣闻此风声,纷纷上疏表示反对,有言辞激烈者更是直接把苗头指向后宫郑贵妃,开始了言语讨伐,王易朗就是其中一人,他认为自古以来,嫡子为储,才能免除后续同族夺嫡之苦,并痛斥当时与万岁私定密誓的郑氏。

争斗中一定会有牺牲品,一些大臣成了万岁和内臣的众矢之的,王易朗就是其中一员。

王易朗双亲不幸在不间断的调查、取证、审问、质询中撒手人寰,他本人也因牢狱之灾,身体受损,就在他被折磨得毫无求生意志时,却意外得知王田熙有了数月的身孕。

绝望之所以为绝望,是因为希望在前,王易朗正为王家终于有后而感激涕零的后几日,朝廷下达对挑起“争国本”的“始作俑者”杀无赦的指令,王家男丁无一幸免,女眷全部充入教坊司。

身怀六甲的王田熙若此时进入教坊司,胎儿难保也罢,但必将永失自由,王易朗悲天悯人却无法挽救自己的妻子。

终于在狱中血书一封,用供认“同党”的举动换来好友何宁的一次探监,将王田熙之事嘱咐于何宁,几日后,王易朗被行刑。

几经波折,王田熙终于在进入教坊司前,得以解救,却无法再见到王易朗一面。

何家、何宁夫妇为掩人耳目,花了很大代价为王田熙改籍,重做黄册户口,田熙三更其名,取名为文熙瑶,文为王谐音,熙为纪念双亲,瑶为“摇”自己风雨飘摇的一生。

多重打击使她的头疼症愈演愈烈,四处求医皆说用药可能影响腹中胎儿,最后在寻医问药途中遇到一位赤脚僧。

赤脚僧听闻文熙瑶的经历,赠了个方子曰“定神”,是由锡兰传入的一味镇定神志、清除杂念的药物,但该药不可多用,多用则成瘾,成瘾则难戒除,且对身体脏器有巨损,每次用量必须精确控制。

何家拿出财物回赠赤脚僧,如何都不收,只留下一句难以参透的“自救者救人,救人者不可自救”,扬长而去。

使用定神之后,文熙瑶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头疼不再频繁,也不太能完整想起幼年的事情。

起初用药时没能把握用量,导致文熙瑶在生下何禾后,成瘾了相当长时间。意识清醒,却无论如何都要平白无故食用定神。

何家无法,只能减轻用量,用诸茶之顶传闻有解毒功效、无论是滋味还是香气都是茶叶顶级的界茶,冲服定神。

如此过了几年,瘾症去除,她也远离定神。大家都以此药为戒,不敢再用。

可如今文熙瑶却擅自主动给伊士尧喝定神界茶,让何老爷子和夫人大为光火,若是成瘾,岂不是毁掉何家唯一儿子今后几十年的人生

饭吃到一半,夫人愤然离席,老爷子急忙赶上去。

文熙瑶看上去一脸云淡风轻地扶着额,眼中却含泪,何禾咬着下嘴唇,不知所措。

伊士尧不知应该作何反应,只能呆呆地坐在位子上,尴尬地笑着要何禾吃菜。

何汀苦笑两句,斟过一杯酒,一饮而尽,长叹一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4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