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百廿三章 内向外敛

书名: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小鱼尾的话,不用细琢磨,光听话里的意思,金靓姗都以为是在说自己。

她待在紫禁城中,已经多于十年,无数次内里金靓姗的意识迫于各种事情的压力,即将要从郑皇贵妃这具躯壳里暴露出来,立在众人面前时,她还是被妥善地护在郑皇贵妃的外在之内。

哪怕被千万人称作是“妖妃”,至少,金靓姗的身份还被妥善地保护着。

若要深究“妖妃”这名号,先得从一场大火说起。

常言道多事之秋,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是李敬妃薨逝,皇帝大病,“云南王”来朝那年。

“云南王”要远道而来,就算皇帝久病不起,长卧于榻上,但为了维护皇权和威严,该准备的事物一样不能少。

其中就包括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的修缮工作,这种事从来都是一样,但凡有重要的事情或者重要的人来到皇宫,首当其冲的事情,就是修房子。

十年前的选秀女修储秀宫,皇六子出生后重修咸福宫,都是如此。

“云南王”大老远来病恹恹的皇帝跟前逞威风,皇帝的面容一时是指望不上了,只能靠建筑的宏伟给他一个下马威。

三大主殿建成至今,就已经修过无数次,主要都是因为火灾。

修得最厉害的时候,前前后后用去二十余年,一边修缮,一边发生火事。最近的一次大火,也不过在二十多年前的隆庆年间,乾清宫与坤宁宫、放金银财宝的承运库被烧了个底儿掉。

万历朝承蒙老天爷赏脸,一直未发生特别大的火患。如今因为有人朝奉而进行的修补工作,不过是修整一下,显示出气派。

而这样声势浩大的工程,通常是由皇帝直接当监工,统揽全局虽然事事都不由他亲自做,但每个主意都由他拿。

但这次恐怕不行,一日之中,皇帝清醒的时间有时都不过两三个时辰,而且清醒也只是意识清楚,言语动作几乎都跟不上其他人的速度。

若是每件事都由他来定夺,在“云南王”离开京师之前,恐怕都难以完成。

太后依旧是那个一心修佛的太后,那一年因为皇帝的病情,她求佛更甚,凡事都不过问。

皇后就成了最佳人选,为何不是已经大权独揽的郑皇贵妃

因为无论是从名正言顺还是从“后宫之主”的角度,皇后都是第一顺位的。既然朝堂上的大臣们意见一致,“老好人”不好意思推辞,也就把修缮工程的事应了下来。

可她唯一的女儿长公主荣昌公主正月成婚,至此时也才过去数月。

为母者一时见不到自己的子女,自然心神不宁,大事小事都不很上心。

大臣们哪里顾得上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只是把事情了了,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不生事端。

但看到皇后整日魂不守舍的样子,大臣们眼里看着,急在心里。

修缮所需的大小木材、土石、琉璃瓦,已经整理好数目,呈给她看,她反问往年是如何这件事就很微妙了。

往年修葺皆因各种天灾人祸,如今万岁多年不上朝理政,也无什么人上京觐见,真要说参考往年的样例,实在没有。

大臣合计出参与修缮的现役工匠、操练官军人数,学佛过甚的皇后竟不核准数目,反而是为劳苦众生念起经文来。

众人讶异之余,想起大多已经致仕的前辈们,在离任前都形容过郑皇贵妃行事如何决绝,决策如何果断。以郑皇贵妃的口碑对比眼前皇后的表现,认为两人实在难以放在一起类比。

因此,有些确实想把事做好的和另一些想从修葺大殿之中获利的大臣,优先想到的是从皇后处转而求助郑皇贵妃。

当然也不能明着来,想要郑皇贵妃出马,必须先拜托梁秀殳,梁秀殳又把事情说给郑皇贵妃。

梁秀殳彼时已经是皇帝跟前的大太监,皇帝清醒的时候,确实一时半会儿走不开。

可皇帝现在一日无几刻清醒,便是梁公公一展拳脚的时刻。他偶尔上皇后跟前晃一晃,假意禀报一下万岁的情况,有时描述得严重一些。

除了荣昌公主的婚事让皇后的心像是缺了一块,还有一件事也是让她内心沟壑难平皇长子立储。

这件事与皇长子生母王恭妃的关系,都不如与皇后的关系大,皇长子立储关联的可是太后和皇后自己颜面。

若两人亲手带大的皇长子,在与坊间盛传必为储君的皇三子之间,前者都无法顺利得到皇储的位置,就说明在这后宫之中,李太后加上她,都无法与郑皇贵妃相提并论。

所以间接的,如今病中的万岁是值得让皇后神经紧绷的。

梁秀殳跟在“看望过万岁、正好经过的”郑皇贵妃身后,两人“碰巧”又高声在坤宁宫附近着急地谈论万岁的病情。

皇后一听两人所言之事正是自己极度关心的万岁健康之事,连忙找人从外头请来郑皇贵妃。

事先已经知情的金靓姗从容走入坤宁宫,看到一殿的大臣,“哟,今儿个好不热闹。”

皇后急于得知皇帝的情况,直言到,“眼下正值黔国公要进京之事,大殿将要修整,群臣正商议方案。”

金靓姗回这么重要的事,自己在场是否合适,还是晚些再来,妥当一些。

群臣默不作声,看着郑皇贵妃表演,等待皇后说出他们想要听到的答案。

梁秀殳则在一旁帮腔,说到,“御医方才束手无策,万岁的病情稳定却又复杂,但想必以皇贵妃娘娘的言谈,一时之间定能尽快向皇后娘娘能说清缘由,此时说完,也不耽误大臣们与皇后娘娘议事。”

话要反着说,听的人才会正着听。

皇后是听的人,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自己叫上皇长子,亲自前往看望一趟来的心安。

可眼下的事也是急茬儿,今日不谈,明日还是这些事,一时不谈,一直就是这些事。

自己也着实心不在焉,这时望向正在“驳斥”梁秀殳,准备离开坤宁宫的郑皇贵妃。

“妹妹,不如你与我一同听听如今大殿修缮之事,可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