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圆六章 是宴非宴

书名: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魏学曾作为一名武官,却是第一个给皇帝写奏本上疏反对选秀女的。

边陲战事未宁,正处于胶着状态。三候前才得知,官军虽然因为叛军的节节败退乘胜追击,但始终因为地势和水土的原因,对关键要塞东城久攻不下。

而官军粮草暂时耗尽,后续补给一时没跟上,正退守在附近城堡休整。

魏学曾连夜书写一封奏文,请求皇帝许他尽早调集粮草,组织延绥、庄浪、兰、靖、榆林的部队阻击南渡的敌军,自己花甲之年硬是熬了一整夜,次日一早就前往翊坤宫等消息。

待到皇帝起早,日头已经晒得脊背都热了。等到他回复自己的奏文之前,却先等到皇帝宣布将来一月内要启动选秀女的事,还不忘敦促相关各部尽早着手办理。

除了大失所望,又无可奈何,自己的奏文得到肯定的批复,已经是当天午后的事情魏学曾在宫中用过简单午饭,直等到皇帝细嚼慢咽之后才收到批复。

如此开始向各部提交所需物资、兵器清单,自己在兵部也花了一番功夫才凑齐前往支援的部队,前方又传来渡河的船只仍未做好的消息。加上等待批复的一天,整个来回,又要耽误前线三五天的战机,官军又要面临一候的节吃俭喝。

正为此懊恼不已的时候,户部派人送来一叠统计官员家书,魏学曾登时火冒三丈,撕毁所有文书,把户部小吏痛骂一顿,也没能解气。

思考再三,决定上书一封,明确表示因战事未定反对选召秀女,以解内心怨愤。

满朝文武不只有魏学曾反应这么强烈,因为各自原因反对皇帝广泛选召秀女的,大有人在。

诸如此类的讨论一多起来,大臣之中就分出了三个派别:支持、反对、中立。

支持的如户部,正愁开年一直都是各布政司受灾减员的倒霉事,没遇到能分散百姓注意力的其他大事。若此时覆盖整个大明江山,尤其是受灾严重的江南沿海的选秀女之事一定下,太仓拨了银子,也好挪出一部分来填赈灾的亏空。

內十二监最爱做花钱的事,五千个秀女,进宫也得三百个,按宫里人头一年十两银子的份例,三千两,这还不包含衣食住行的钱,还有秀女家送来的好处可捞,何乐不为。

反对的如兵部,魏尚书之事在先,就不用多言。吏部向来不喜这种牵动朝臣的事情,选秀女就有人想借此机会攀高枝儿,大臣之间上下级送钱的、送礼的,因为裙带关系暗箱操作的,举不胜举,往年调查这些事情,吏部已经遭过的罪,此时不想再重复经历一次。

工部对选秀女也感到厌烦,皇宫的各个大殿这几年才过上无火无损的好日子,几百个秀女一进来,光是储秀宫一处就得翻修多少回,能闲着何苦忙起来,可若万岁坚持,那一定照办,而且办得妥妥帖帖。

中立的如刑部、五寺,反正事情怎么也到不了自己头上,除了光禄寺帮着准备些餐食,其他几个部门,爱干嘛干嘛。

然而这些意见也只代表着各部、各监、各寺的大方向,计较到个人,那主意就更多了,但能上疏到皇帝那儿去的,就只有十几个。

皇帝盯准的,也就是这十几个刺儿头。

方备严方公公絮絮叨叨地把前情提要说给自己的尚膳监听,此时的尚膳监已经是个内廷的重要部门,只是在皇帝面前,一个做饭的地儿,不过尔尔。

所以他倒是真的挺珍惜能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每次机会,也没有少为见到皇帝本尊在宫里打点,比如说贴身伺候皇帝的田义田公公。

田义却也是个正经人,同为天涯受宫刑之人,能拉同僚一把的时候绝不含糊,也不收受什么。

这么一来,田公公拉自己这一把的群臣宴自然要办得出色,可现在难住自己的也正是这出色。

照这些大员平日的饮食,与万岁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尚膳监虽然厨艺强过光禄寺许多,但会做能做的,也就只有历年食谱上的那些个菜,要玩儿出点一人百两的花样,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事。

他把各局的管理都叫到面前,问他们的主意,“诸位都是民间选拔、历经千辛万苦而来的高厨,若要使人吃出一顿百两的架势,可有主意啊”

大家站在尚膳监的院内,你看看我,我看看他,他看看你。

“将银子都花在食材上可好,如今正是鲥鱼、江豚、河豚的时节,来场鱼宴如何”

“主意虽好,但毕竟都是大员,平日应该也吃此类东西。”

“照我说,就牛羊豚驴各来上一只,烤了,吃宴不就是讲排场嘛,上几壶上好的神曲碧香酒,吃得尽兴了,谁还管花了多少银子”

“粗鄙,和万岁吃饭,谈何尽兴啊”

“那咱们这不成光禄寺了吗瞎闹。”

“要做出十几人一千两的饭菜,市面上这点儿东西哪儿能啊,还不得吃金吞银才凑得齐这价码儿”

“停了,停了,都给我停了”方备严被吵吵地不耐烦,连忙喝止住这帮御厨。

“前几日,我听家父言兵部魏尚书提及边陲战事未平,属国高丽又遭倭国入侵,为何我等还在此处高谈饮食”一个洪钟般的声音从人群最后传过来。

方备严站在这端都能看清魁梧那人的脸,“韩道济,你又在此胡言乱语。”

大家七嘴八舌地叨叨着“在尚膳监不说吃喝,莫不是要让咱们写奏书”“这厨子怕不是兵部派来的”“个头真大,这就是上回一人能扛半扇牛那小子吧”。

“我如何胡言乱语,万岁设此宴虽有他的道理,但国家内外御敌也是真,我等为何不借宴助诸位大人一臂之力”

方备严指了指韩道济,示意他接着说,“我以为,此宴既要帮万岁选秀女,也要助百官行劝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6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