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枯二章 秀女易得

书名:味结膳缘 作者:伊岛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若要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那一定是人与人之间互不相通的想法。

主簿不理解何宁为何家中有个适龄女儿,却不想让她试试前程锦绣的选秀女。

何宁不明白主簿整天斡旋在权钱之间的光禄寺,竟然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宫中有正向想法。

这是价值观冲突,俩人注定无法聊到一块儿去,话题的终止取决于哪一方先不说话。

但皇帝对任何一人说话,回应都是必须的,对话在这个场景,成了一件单向压迫的事情。

十一年前那次选秀女,张居正还活着,事无巨细都由他一人操持,皇帝只是扮演着整件事其中的一个角色。

郑皇贵妃正在翊坤宫静养,皇帝难得回一次乾清宫正经议事,却怎么也提不起劲。

如今张居正已故十年,太后年纪也上来了些,一心修佛,对大多事情不再过问,皇后“老好人”一个,凡是都听皇帝自己的,郑皇贵妃病着

皇帝深深地靠着座椅,半盏茶前对各部提的关于选秀女的问题,大臣都在例行公事地回答,赵志皋、王锡爵兴致不高、但勤勤恳恳地用笔记着,时不时还在翻阅资料。

魏学曾这天没来,听说西北和御倭的战事,让老先生几夜未合眼,春夜一寒,发了病症。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发现手边的茶已经凉透,正要脾气发作,却怎么也提不起劲,低沉下声音唤来太监把茶换了。

说真的,自从选秀女这事定下来,自己前一阵子那股想选秀女的劲儿反而泄了不少。

新茶换上来,一气喝了半杯,满腔的沮丧溢于言表,“礼部还按旧例办吧。”

正在发言的礼部左侍郎,才提了两三个改进想法,皇帝这么一提,不知该不该往下说。

赵志皋瞥了他一眼,礼部左侍郎退后两步,回到大臣队列里。

“万岁,旧年万历九年九嫔遴选即是按世宗旧例,现如今前九嫔仍有数名在列还请万岁明示,具体操作之法,是补缺还是重选”

“自然是重选。”皇帝显得很疲惫,昏昏欲睡。

“如若重选,现余的几位九嫔”礼部左侍郎音量虽然不高,话也未完,但字字清晰。

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困意让在场的人都措手不及,王锡爵走到他桌前小心提醒,“万岁,方才下臣们在为现余的几位九嫔讨万岁示下。”

这时,皇帝才勉强把眼睛张开了些,混沌的脑中接收到刚才听入耳中的话,像才想起来自己后宫中仍有几位妃嫔似地开口说,“重选,无需重选,补缺则已。”

众臣面面相觑,话题回到了几个时辰前关于广招秀女的人数问题,户部、礼部盘查过近十年宫中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的数目,任有数千之巨。

若同十年前那一次,虽说秉持“安静行事,毋得因而骚扰”的原则,最后在疆土之内,只是在江南就遴选出了三千一百四十人,三都百官家中又选出适格女眷六百位有余,加之随属国、外族投靠、移迁大明的外籍百余名,这就近四千名。

如今已近六月,若要在数月内选出补缺的九嫔,不提时间,就仅宫中大工工作量,如工部对储秀等宫的修缮,年内也未必能完成。

王锡爵扫视众人,目光锁定工部尚书和两位侍郎。无奈三人写奏书一把好手,真站在万岁面前了,都是闷葫芦,若不提问提及他们仨,必然一言不发。

赵志皋和王锡爵作为内阁,这万历二十年才行至五月,大明内外战事已经持续三月,气候异常,灾患不断,各地上奏的赈灾请求一日就不止十封,还有藩王圈地,滥征苛税

选秀女在这些事面前,的确算得上是日常政事中的调剂,不能因为所谓时间、工作量的顾虑就抛弃这一段难能可贵的安宁。

“万岁,臣以为此次秀女之选,属实应沿用前次之法,以安静行事,毋得因而骚扰征召、遴选,只是人数”王锡爵看准这一刻皇帝并没有要入睡的意思,一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朕只需九嫔补缺,其它的事,你们看着办吧。”皇帝说完,哈欠连天,眼白中的血丝已经昭然若现,招手要田公公到跟前来。

田公公听完认真地点点头,又向王锡爵微微地抬了一下下巴,王锡爵知道这是万岁在给自己安排工作了,于是拱手鞠躬,“万岁日理万机,必多有劳顿。今日依臣之见,既方向已定,细节我等下臣再行推敲则已。”

皇帝恰到好处地打出一串长长的哈欠,殿内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跟在王锡爵的话之后称是。

“既今日无他事,朕就去小憩一二,诸位若要议事,留在这殿内亦可。”皇帝说着就在田公公的搀扶下离开乾清宫。

走到宫外,皇帝反而显得十分精神,阳关和煦,春风吹拂,自己给自己捶了捶腰,田公公以为他身上不适,以两倍于皇帝的高龄弯下腰来搀扶。

“无事可议,精神爽利,有臣代劳,何须自扰。”皇帝阻止田公公的搀扶,诡笑着说。

田公公顿时明白刚才皇帝在殿内的奇怪表现,仍旧弯下腰,“万岁高明。”

此时殿内众人却争论地一发不可收拾,部分人认为九嫔之位仍余五个,按旧例,甄选人数减半即是广招秀女两千人,遴选一百五十人进宫。

礼部仍然认为虽说照旧例,但如今显然已不合前规,何不广选之时就依照前一次“九嫔”的籍贯,对选召区域加以限制,限定时间内让适格人家及家中主动参加选召,在此之中选出一百五十人即可。

“既如此,若主动参加选召人数过大,岂不更加繁琐”有人提出异议。

“如今四处战乱,往日秀女频出的数十府又遇灾害,谁又能注意到这些,排除此等地方,人数定不会甚于两千之众。”说这话的是户部尚书。

大家见户部尚书如此笃定,一时也无其它意见,秀女初选人数一事,就此,算初定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5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