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二章 舆论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1737年3月2日,长安,路易公馆(即法国驻长安公使馆)。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大齐帝国一直秉持平等互助的原则,与法兰西王国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在法兰西王国陷入极端危难之中,为欧陆诸国封锁孤立时,是我大齐帝国施以援手,为其国内公共建设和民生事务提供大量贷款和经济援助,从而使之逐步走出困境。……”

“然,法兰西王国又是如何回报我大齐帝国的呢?频频在海外向我殖民领地发起挑衅,鼓动地方土著残忍屠戮杀害我帝国子民,造成地方局势动荡,威胁帝国领地安全,此行径令人发指,更让人无法接受。这不应该是一个文明国家所能做出的行为,是赤果果的暴行,野蛮而无耻,人神共讨!”

“……西西里的统治权在法理上长期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所有,是得到欧陆诸国的一致认同和承认的。……出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互助原则,哈布斯堡王朝将该岛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与我大齐帝国,应属两国正常外交和经济事务,当应受国际公理所尊重。却未曾想到,法兰西王国竟以强大舰队威胁帝国政府,执意要求帝国退出西西里岛,无偿移交他国。”

“……帝国在拒绝了法兰西王国的无礼要求后,他们遂不断派出暴徒潜入西西里,挑动岛内动乱,致使十数万无辜百姓陷入巨大的灾难当中,流离失所,悲惨无助。”

“……在圣多明戈岛,我帝国专使带着无尽的和平意愿与法国殖民当局进行沟通和交涉,期待这座充满糖蜜的岛屿能实现永久的安宁和稳定。但是,可耻的法国人竟然派遣凶徒当街刺杀了这名勇敢而正直的外交专使,将帝国和平的意愿践踏于地上。”

“……这就是法兰西王国所宣称的文明,这就是法兰西王国所倡导的和平,这就是法兰西王国所秉持的对外交往准则。”

“……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兰西王国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战争贩子,长久以来,在欧洲大陆,在世界各地,他们不断地挑起事端,频频发动战争。在法王路易十四时期,这个国家就几乎攻击了整个欧洲大陆上所有的国家,就为了满足他们野心勃勃的称霸目的。”

“……事实如何,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帝国政府和军方手中都掌握了大量法兰西王国切实的证据,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个国家对帝国已经报以深深的敌意。是的,他们正在酝酿一场针对帝国的战争,他们试图要夺取帝国的海外殖民领地,他们要将无数沐浴帝国自由之光的子民变成匍匐在他们国王脚下的奴仆。”

“……我们大齐帝国是一个爱好和平、信奉平等的国家。我们真诚而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国家,热忱帮助和扶持每一个弱势民族。若是,有些国家将我们长久以来秉持的善意和谦让当做软弱可欺,而不断步步紧逼,得寸进尺,那么,我们大齐帝国将会予以最为严厉的回击!”

“……世界大道,浩然正气,孰是孰非,自有公理评判。面对法兰西王国的执意挑衅,以及持续不断的军事威胁,我大齐帝国不会退缩,更不会无止境的忍让。既然法兰西王国想要一场战争,那就来吧!我们大齐帝国期待和平,也极为珍视和平,但在遭到无端羞辱和威胁的时候,我们将勇敢地直面以对。我们坚信,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将会支持我们的正义之举。”

“……在战争即将来临时,我们大齐帝国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法国驻长安公使馆秘书伊萨亚·科尔迪尼耶将手中的《帝国时报》所刊登的那篇头条时评念完后,小心地看着对面表情非常严肃的法国公使马蒂亚斯·德·科洛伯爵,心怀惴惴,双手下意识地紧紧攥着那份充满刀光剑影的报纸。

去年,有那么一段时间,齐国的舆论曾大肆报道宣扬齐法之间的冲突,包括因西西里岛危机而爆发的齐法海军对峙,以及短暂交火,还有陈州喧嚣的边境冲突,再到圣多明戈岛齐国出访使者意外地在法兰西角(今海地角)遇袭身亡,最后齐国出兵清剿波旁岛“海盗”,搞得一时间齐法关系急转直下,齐国民众也在这波舆论宣传中对法国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不断鼓噪和叫嚣政府对法国开战,以维护帝国的正当权益。

后来,随着世界科学大会的召开,以及郢州煤矿工人罢工集会等两件热点时事的发生,使得齐法冲突的报道宣传热度逐渐降了下来,让紧张不已的法国驻长安公使馆暂时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凡是在齐国本土生活工作过的外交人员,都不会生出与齐国发生战争的念头,因为他们无不对齐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民间的殷实富庶而感到万分震惊(畏惧)。

这个国家无愧于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一座座巨大的城市,遍布无数的工厂,沿海的港口每时每刻都停满了等待装运货物的商船,纵横交错的铁路和公路,将巨量的商品从工厂源源不断地输往城市和港口。

有人说,齐国是世界工厂,所生产的商品和货物可以供应全球所有国家。

对此,只要参观和游览了齐国境内一栋栋规模庞大的工厂,所有人皆深以为然。

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若非万不得已,最好是不要轻易招惹。

十年前,英格兰王国试图挑战齐国的海洋霸权和贸易主导权,非常自不量力地与齐国展开一场战争。

战争持续三年多,所有人都看到了英格兰王国的下场,海军几乎被歼灭泰半,贸易也随之萎缩了八成,无数的商船被击沉和俘获,最后连近在眼前的爱尔兰殖民领地也丢了,可谓是碰了一个头破血流。

更甚者,俄罗斯帝国出动三万五千余大军,悍然侵入波斯萨法维帝国高加索属地,结果被两万余齐波联军打得狼奔豕突,不仅损失大量兵员和作战物资,就连昔日彼得一世沙皇掠来的大片领地也被对方乘势夺占,几乎被彻底逐出了高加索。

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海军舰队,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投射他们的军力。

更不消说,齐国人还在地中海、大西洋拥有数处稳固的殖民领地,一旦战事爆发,便可以借助这些据点源源不断地投入他们的军事力量,继而向法国发起袭击。

是的,作为深谙齐国内情的法国公使,科洛伯爵更是不愿意法国与齐国发生军事冲突。

因为,齐国人就跟讨厌的英格兰人一样,会利用他们强大的海上力量,跟你来一场非对称性战争。

他们会封锁法国的港口,会袭击法国的沿海城镇,更会隔绝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最后乘势夺取那些防守薄弱的海外据点。

这种远离法国本土的敌人,你可能无法使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对它造成严重伤害,但它却能对法国的安全能构成致命的威胁。

更令人忧虑的是,齐国人可能跟尼德兰人、奥地利人签署了某种秘密军事盟约,使得齐国可以从海陆两个方向发起对法国本土的军事打击——获得这个消息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联省共和国就不是一个能保守秘密的国家,他们的商人可以出卖任何消息。

数月前,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第一任驻齐国公使抵达长安时,齐国给予了相当高规格的接待,内阁副总理大臣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并在站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

奥地利公使向齐国皇帝递交国书时,太初宫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并专门举办了一场皇室晚宴,以示对客人的高度重视,这引得各国驻长安公使嫉妒不已。

另外,据巴黎传来的消息,正在进行的法奥和平谈判突然被奥地利人叫停了,准备在洛林公国问题上对法国做大幅让步的查理六世也变得强硬起来,要求法国军队必须全部撤出洛林,以维护弗朗茨·史蒂芬公爵殿下的合法权益。

回过头来,再看看报纸上这篇有关齐法关系的时事评论,就不能不让法国人生出几分惊惧。

“……把报纸拿过来。”科洛伯爵从旁边的小几上拿起一副眼镜,架在了鼻梁上,然后伸手从秘书手中接过报纸,仔细地阅览着。

科洛伯爵担任驻齐公使已有七年,期间曾聘请了一位专业的汉语教师,为他教习汉语。

经过数年的学习,再加上不断与齐国人交谈沟通,已经能说一口熟练的汉语。至于看书读报,虽然还不能认全所有的汉字,但凭借着文章的上下段落连结以及见文生义,也能大致理解整篇文章的基本意思。

“呵,战争贩子?”科洛伯爵一边读着,一边不断发出冷笑,“什么法兰西王国想要一场战争……’,还有我们‘对齐国持续不断的军事威胁……’,不得不承认,齐国人操纵舆论、颠倒黑白的本事已然是冠绝全球,他们的无耻在所有文明国家中也无出其右!”

“……”科尔迪尼耶看着愤怒的公使大人,想要出声宽慰两句,但话到嘴边,却觉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好像没什么意义。

这篇时事评论既然能出现在这种有影响力的报纸当中,一定是秉承齐国当局的意思,再次开启对法兰西王国的抹黑,同时也在煽动齐国民众的反法情绪。

“在战争即将来临时,我们大齐帝国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他们似乎,不,应该是非常肯定了,齐国准备要对我们法兰西王国发动一场战争了。

可以想见,国内舆论如此汹汹,宣传这般造势,那么他们在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布置一定也行将完成,战争的进程已开始启动。

在齐国本土生活工作了近五年时间,科尔迪尼耶在内心深处已经喜欢上这个国家,是极为不愿意齐法两国之间爆发一场战争。

初临齐国,目光所及之处,首先会被纵横交错的铁路以及城市当中那一栋栋高大而壮观的建筑所吸引,每一道铁轨、每一座楼宇、每一根烟囱都仿佛是力量与工艺的象征,凝聚着这个国家的骄傲与辉煌。

城市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行走于繁华之中,你能听见商贩们热情的叫卖声,也能嗅到远处飘来的清香与茶叶的芬芳。

离开熙攘的城市,步入一望无垠原野。这里,古树参天,绿荫如盖,湖光山色间,偶有游船悠然而过,船上琴声悠扬,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与自然和谐共鸣。

齐国人组织的盛大宴会,更是让人领略到大国风范,不论是他们的皇宫,还是贵族商人的华宅,金碧辉煌与雅致典雅交相辉映,让人目不暇接。

宏大而恢弘的剧院里,上演的一场场东方经典戏剧令观者无不为之陶醉,演员和舞者们身着华丽服饰,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让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视听盛宴中。

齐国的一座座大学里,汇聚了无数睿智的学者和激情澎湃的学子,他们在无尽的前沿科学海洋里畅翔,引领着人类不断向前迈进。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会换上了另一副面孔。灯火辉煌之中,漫步在石板路上,感受着这座城市不眠的魅力。远处传来的钟声,悠扬而深沉,伴随着夜晚的凉风,会让人感到无比安宁和幸福。

这里充满了光明,充满了自由,也充满了理性,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国家。

伏尔泰先生就对齐国的整体评价非常高,他认为齐国的政治制度不仅大大优于法兰西王国,更是超出被誉为欧洲民主自由的圣地——英格兰,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政府形式。

伏尔泰认为齐国拥有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皇帝,这个皇帝热爱他的国家和他的子民,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他利用自己手中无上的权力竭力发展和推动国家进步,却无意为非作歹、肆意妄为。

齐国皇帝作为这个自由、强盛、擅长工业制造和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元首,受到无数国民的爱戴和拥护。

伏尔泰特别强调了齐国政治制度中的权力制衡机制,一边是内阁政府,一边是神圣的皇室,彼此享有分立之权,这种机制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的产生,从而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保证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他指出,当国王专权时,会导致全国不安,而只有在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情况下,和平、富饶、公共幸福才能统治着国家。

此外,伏尔泰还提到了齐国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以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人人平等之原则,这保证了百姓的自由和权利。

伏尔泰认为英格兰虽然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但却对国民的人权和自由,以及社会民生福祉的关注度,远远不如齐国。

伏尔泰对齐国的综合评价是基于他对齐国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社会自由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他的评价不仅是对齐国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法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一种启示,试图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的政治制度革新和启蒙。

如今,这么一个受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向往的国家,要对法国发动一场战争,使得科尔迪尼耶内心深处充满了震惊和……彷徨。

难道,我们法兰西王国确实对齐国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4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