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章 切身利益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1723年8月5日,长安(今澳洲图文巴市)。

一辆精致的大型四轮马车行驶在平整而宽阔的兴盛大道上,随着道路上熙攘的车流,一路前行,朝位于玄武区的齐国外交部而去。

马车内,对坐着四人,两人是联省共和国驻齐国公使馆外交秘书,另外两人则分别是公使莫里斯·尼多姆本人和东印度公司董事、高级特派代表扬·凡·瑞贝克。

车厢里的气氛似乎有些凝重,两位大人物都保持着沉默,使得对面坐着的两名年轻的外交秘书感到有些压抑,为了缓解现场无形的紧张气息,便各自侧头看着窗外的街景。

不得不承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齐国远远地走在了欧洲各国的前面。这座恢弘而大气的都城,就是他们众多城市营建中最为耀眼的成就之一。

据说,在六十多年前,长安城所在的地方不过是一片荒芜的山谷林地和大片大片的草甸,只有几处牧场寥寥分布在这一带。可是,齐国人经过短短十余年,硬是在这片蛮荒的大地上,建造了这座漂亮而崭新的城市。

长安城参考借鉴了大陆北京城和南京城的布局,同时也利用此地的河流与起伏的山势,对整个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置,使长安城布局极其整齐,规制非常严密。城市里以及郊区边缘地带还修建了大片的园林区和绿化带,不仅美化城市,还为城市居民提供游览休闲的场所。

这座位于内陆一百多公里的城市将人居和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风光景色极为优美,城市公园、湖泊、小河、水坝、充满东方古韵的典雅建筑,以及一座座极具震撼力的雄伟大厦。

马车沿着宽阔的柏油马路行驶,很快进入玄武区,远远地便看到一栋高达四十多米的大楼矗立在前方。大楼的顶上覆盖着大片大片的红色琉璃瓦,墙面上刷着青灰色的墙漆。每层楼面都大量使用玻璃,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着炫目的光芒。想必大楼里的房间也会异常明亮,无论是在里面办公还是居住,都应该十分舒服。

那栋大楼是齐国的立法机构--敕令院,影响无数本土和海外殖民领地民众的法令和规定,便是在这里经过细致的讨论和再三斟酌,被一一制定出来,然后经过皇帝陛下的宣召,成为正式的法律文本。

这栋大楼除了敕令院占据了几个楼层外,内阁所属的公共资产管理部、监察部,以及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对外政治和经济研究社、全国残疾福利促进社等几个部门、团体也在这里办公,以充分利用这座规模巨大的办公场地。

可能因为这里属于政务区的缘故,路上行人和车辆较为稀少,车夫便不由加快了马车行进的速度,以期提前抵达目的地。柏油马路非常宽阔,可以并行四辆大型马车也毫不费力的样子。路两旁有标准排水暗沟,暗沟旁边是一排排高大的行道树。

经过敕令院大楼没多远,路的左前方出现了一個面积颇大的湖泊。齐国人在城郊南侧修建了一座水坝,将流经长安城区的涓涓小河--长兴河(今澳洲图文巴市高里河)给拦在了城市中。这座湖泊的存在,不仅为整个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用水,还给城市平添了几分湖光山色,给人一种“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境。

在湖泊的不远处,便是齐国政府的内阁所在--长兴阁,他们的内阁总理以及部分重要阁臣便在这栋传统东方式建筑里办公,为他们的皇帝陛下管理着这个巨大的国家。这座园林建筑物的外围,有一道灰白色的围墙,挡住了所有好奇者的窥探。

不过,两名使馆秘书曾随着公使拜会齐国内阁总理时,有幸领略了长兴阁的景致。很难想象,这个强大国家的中枢所在,办公环境竟然格外雅致,里面曲径幽深,有池塘、有树林、有亭台、有楼阁,更有那雕栏画栋、粉墙黛瓦,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长兴阁的占地面积很大,房间也很多。除了内阁总理和几位副总理办公、休息、开会的地方外,还有保卫室、厨房间、资料室、医疗室、娱乐室、联络室、会议室、以及随员、秘书们休息的地方。

马车很快来到了齐国外交事务部。在与守门的宪兵确认身份证明文件之后,大使的马车缓缓驶了进去。

“英格兰公使。”

就在一行四人刚刚下了马车,准备进入外交部大楼时,三名欧洲面孔的男子一脸阴沉地走了出来,一名秘书立即小声地向莫里斯·尼多姆公使提醒道。

莫里斯·尼多姆公使微微一笑,将帽子摘了下来,礼貌地向英格兰公使夏特尔·特朗点头致意。

夏特尔·特朗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与其寒暄的意思,径直朝自己马车停靠的位置走去。

“若是没猜错的话,英格兰人一定又在齐国人面前碰了一个钉子。”扬·凡·瑞贝克扭头看着几名英格兰人离去的背影,不无揶揄地说道。

“他们只是想尽可能地多挽救那些被判有罪的英格兰人。”莫里斯·尼多姆公使摇了摇头,说道:“但是,作为一贯强势的齐国人,在本国科学家遭到无端绑架并杀害的情况下,如何会应接受英格兰人的解释和哀求。所以,英格兰人必然会遭到齐国人的冷对。”

“呵,一百多年前,我们东印度公司在安汶审判和裁决了十名英格兰人死刑,就引起了他们全国上下的汹汹舆情,叫嚣着要惩罚我们东印度公司。如今,十九名英格兰人被齐国的审判法庭统统判处有罪,其中多达十六人被判死刑。那么,英格兰国内又将会是一种什么反应?”扬·凡·瑞贝克幸灾乐祸地说道。

“我认为,英格兰人一定会在进口齐国商品上面设置相应的障碍,以此表示他们的不满。”莫里斯·尼多姆公使微微笑了笑,轻声说道:“以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英格兰应该不敢将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从而引发两国之间的武力对抗。”

“以英格兰人睚眦必报的性格,应该不会轻易地善罢甘休吧?”扬·凡·瑞贝克若有所思地说道:“据说,犯事的这家不列颠汉洲公司的股东名单里,有大量英格兰贵族成员,他们与议会里的许多议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嗯,据说,这家公司里甚至还有英格兰王室的影子。”

“那又如何?”莫里斯·尼多姆公使晒然一笑,说道:“难道他们还敢武力报复齐国?要知道,以齐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实力,可以随时掐断英格兰人的东方贸易。甚至,齐国人愿意的话,还能隔断他们的地中海贸易。”

“就凭齐国在摩洛哥拥有的几个海上据点?”

“齐国人还掌控着红海,以及大半个埃及。”莫里斯·尼多姆公使说道:“假如,他们拿出一大笔钱的话,齐国还能获得奥斯曼帝国的强有力支持。所以,在地中海地区,英格兰人的实力未必能压得住齐国。不要忘了,还有法国人,他们一直都对英格兰怀有深深地恨意。”

“想不到,这么多年来,齐国人已经可以深深地影响到我们欧洲地区的局势了。”扬·凡·瑞贝克叹了一口气,有些怅然地说道:“那么,我们这次来跟齐国人交涉,能否挽回我们联省共和国在东方的巨大贸易利益?”

“……联省共和国的东方贸易利益?”

莫里斯·尼多姆公使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东印度公司董事、高级特派代表,微微摇了摇头,不再赘言,迈步朝大楼里面走去。

东方贸易,应该是你们东印度公司最为切身的利益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9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