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六章 风向的转变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自齐国在印度苏拉特设立第一个贸易商站起,齐国经略印度已超过八十年,从最早的印度商社一家独大,到后来规模日益扩张然后被分拆为印度商社和孟加拉商社,及至最后,内阁成立对外殖民事务部,将整个印度地区殖民活动全部纳入到官方行为当中,从而在事实确立了齐国在次大陆的独霸地位,使之成为齐国的专属殖民领地。

不过,囿于印度地区复杂的政治势力和宗教问题,齐国在整个印度地区采取的殖民方式也是不尽相同。

有喀拉特汗国这种半独立性质的保护国,有纳瓦布王国、班吉那德王国和拉其普特王国这种经济和军事被深度捆绑的半殖民地,也有像孟加拉、马尔瓦这种受齐国军事保护和经济控制的割据军阀势力,还有如沙州、莫州、上海、奉宁(今印度本地治理和马德拉斯地区)、江陵(今印度加尔各答市)这类直属海外领地,更有科钦这种名为独立王国、实为齐国完全操控的傀儡王国。

汉兴八年(1648年),抵受不住荷兰人侵扰的葡萄牙人为了获得齐国人的支持,同时也想籍此引入一个强大的外来势力以抗衡咄咄逼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便将科钦港及周边地区的土地打包低价卖给了齐国人,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和维持果阿和第乌两处重要殖民据点。

齐国遂以此为契机,联合科钦王国,数十年来不断吞灭周边邦国,积极扩展殖民势力。

截止到永隆元年(1730年),曾经邦国林立的印度南部地区,皆被科钦王国一扫而空,丘隆王国、拉姆纳德王国、科泽科德王国、果达古王国、坎努尔王国已被尽数吞灭,昔日地盘最大、势力最盛的马杜赖那亚王国也被逼退至高韦里河以北,龟缩于一隅,在科钦王国、迈索尔王国和齐属奉宁总督区的三面夹击下,最后的覆亡恐怕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这個时候,在整个印度南部地区,除了渐趋崛起的迈索尔王国外,科钦王国已然没有对手,成为该地区领土面积最大、控制的人口数量最多,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国家。

当然,南印度地区所有人都知道,科钦王国之所以这般强横,并不是它武德充沛,自身很能打。

盖因,科钦王国的身后站着的是齐国人。

哦,也不对,在科钦王国,齐国人并不是站在后面的,而是从上到王国内阁政府首相府,下至税务征稽系统,乃至军队中的中高层军官,到处都有齐国人的身影。

唯有印度文明,很难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对外也从未有过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在文化上,随着阿拉伯文明崛起后,印度文明的上层建筑基本上盛行的也都是是真神教,而本土的印度教则备受打压和限制。

其他的历史时刻,印度文明都没有一个能依靠自身统一而强大的国度,从古至今,印度大陆各个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邦国政权,整个是碎成一地,根本无法形成合力,更无法将自身的文明发扬光大。

当然,在见识了齐国强大的武力后,科钦王国也审时度势,主动提出将王国的外交事务、港口管理、关税征收、道路建设、军事安全等诸多方面皆委于齐国,心甘情愿地成为齐国的保护国。

依附强者,虽然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主地位,但却可以保证维系王室的生存和永久的富贵,这么一看似乎挺划算。

这个时候,印度文明便成为了外来游牧民天然的避难所。一个又一个的游牧民族从西北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定居下来,逐渐强大,继而开始征服整个印度大陆,建立起一个个庞大的帝国。当这个帝国衰弱后,印度的世界重新分裂,直到新的游牧民定居于西北旁遮普平原。

齐国在获得科钦港后,首先选择了他们作为殖民扩张的合作伙伴,从最开始仅是贸易上的交流往来,到最后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全方位领域的深入合作,被紧紧地绑在了齐国的战车上。

后来,荷兰人来了,展示出比葡萄牙人更为强悍的武力,马拉巴尔海岸诸多地方势力随即便倒向荷兰人。

但印度南方,不论是从地理上,还是从政治上,从未真正意义上被统一过,即使在莫卧儿帝国势力最盛之时,南部疆域的边界线也只是推进至高韦里河一线,但统治基础也异常薄弱。待第一次齐印战争爆发,莫卧儿帝国皇帝于战场上殒命后,被征服的德干高原立时叛乱四起,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最后,齐国人来了,他们的实力更甚葡荷两国,那么该如何选择,自然是不言而喻。

纵观世界四大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只有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华夏文明,这三者都能不断地缔造强大的帝国,实现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并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哦,也不尽然,印度文明唯一一次高光时刻,是印度文明缔造了孔雀王朝,并产生了佛教。

两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开着炮艇,持着火枪,来到了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较量后,科泽科德王国、科钦王国、丘隆王国等无不向葡萄牙人表示臣服,接受他们所提出的种种苛刻贸易条件。

不过,整个科钦王室和诸多王公贵族却并不觉得作为齐国的傀儡而感到任何不忿或者屈辱,反而乐于享受“征服者”的荣耀,看着昔日一个个强大的对手或者身份高贵的王公被执于阶下,恭顺地向科钦王国递送降表,那种快感简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

这是唯一一次由印度文明自身产生的政治和文化力量,而非是外来“赠与”的。在孔雀王朝实现了印度统一的同时,佛教不断对外传播,同时阿富汗地区也因为孔雀王朝的军事行动而开始被纳入版图。

可以说,科钦王国就是齐国殖民印度南部地区的“白手套”,一件外面披着“印度人统治印度人”的华丽外衣。

在印度,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向来都有敬畏强者、附从强者的“历史传统”。

不过呢,即便是孔雀王朝,其版图疆域并未覆盖了印度文明的全部范围。孔雀王朝的崛起,也并非完全依靠于印度文明自身的力量,其崛起是波斯文明传播至印度的结果。大流士侵入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平原成为波斯帝国第二十个行省,孔雀王朝的宫廷礼仪以及文字因此都深受波斯文明的影响。

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为了求活,主动靠向齐国,不丢人。

在南方众多邦国之中,最为幸运的国家当属科钦王国。

到了现在,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印度南方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期,将会实现真正的统一,虽然依旧会存在若干自治势力或者半独立邦国,但不管怎样,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都将向一个外来势力表示臣服。

作为科钦王国,乃至印度南部地区的主人,原齐国驻欧总代表、全权公使潘广峰抵达科钦港后,自然受到了当地众多王公贵族和买办大商人的热情接待。

科钦王储瓦尔马以监国的身份,为潘广峰在麻坦切里宫举行了一场盛大宴会。

呃,之所以科钦国王未能出面接待,是因为这位国王借着恭贺齐皇登基大典之际,又赖在了长安,不想回来了。

虽然,在科钦王国拥有无尽奢靡的物质生活,但要说真正享受现代舒适的文明生活,那还得是齐国本土。

科钦国王早在数十年前便在长安城陆续花费八十多万元巨资,修建了一座堪称“黄金窟”的豪华别园。

为了使午后强烈的光线变得柔和而悦目,在几座大殿的窗户上安装上彩绘玻璃,每扇窗户装饰有玉石、大理石、黄玉和琥珀。

在许多房间内摆满了大秦的瓷器,四周墙壁上悬挂着华贵的波斯地毯,一座座精巧的挂钟也镶满了钻石和珍珠,室内陈设也是古色古香的檀木和楠木家具。

到了夜幕降临时,所有的煤气灯被点亮,整个庄园宛如璀璨的星空,美轮美奂。

科钦国王还将自己的十几名漂亮妃子带去了长安,每日饮酒享乐,纵情声色,颇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在齐国本土,每时每刻都能享受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也能获得这个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医疗照护,更能获得这个世界上最为便利、也是最为快捷的交通工具。

闲来无事,豪掷千金包下一节车厢,挂在火车上,随时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领略汉洲广袤而粗犷的原始风光。

至于科钦王国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管他呢!

王宫里有王储瓦尔马监国,政务上有内阁首相和齐国顾问,军务上,有齐国驻屯军坐镇,科钦国王觉得自己回不回国都没什么关系,还不如待在长安逍遥自在。

国王如此怠政,赖在长安不回来,科钦王国的大臣们和齐国顾问对此很是无语。

话说,这家伙还真的会享受人生!

难道,你心里就没有一丝一毫作为一个国王的责任心?

“迈索尔王国似乎感受到了我们巨大的威胁,除了不断加强武备和军力外,还试图跟海得拉巴、马拉塔王国结成共同盟约,以维持自身的安全利益。”齐国驻科钦王国总顾问周德会站在三楼的露台边缘,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将手中的烟斗放在嘴上,轻轻地吸了一口,感受着尼古丁的强烈刺激,随后吐出一道烟圈。

“怎么?你们准备要先发制人,发起对迈索尔王国的军事行动?”潘广峰笑着问道。

“嗯,确实有这个计划。”周德会点点头说道:“一年前,迈索尔王国进攻克莱迪那亚喀王国,我们以为在获得我们齐国大量军事援助的情况下,这场战事会持续两三年。即使迈索尔王国能获得战场上的胜利,但必然会实力大损。如此,我们便能坐收渔翁之利,趁机马杜赖那亚王国彻底解决,并将边界线推到迈索尔王国。可谁曾想到,迈索尔王国尽然在不到半年时间,便打垮了克莱迪那亚喀王国军队,攻入该国都城塔尔瓦尔,迫得对方割让大片土地和巨额赔款。”

“哦,迈索尔一举攻破克莱迪那亚喀王国,那么对我肃州总督区(原葡属果阿)的威胁就很大了。”潘广峰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迈索尔王国难道是获得了某些外部势力的援助?”

“法国人。”周德会轻声说道:“我们从各方渠道获悉,迈索尔王国曾同一些法国商人有过密切交往,想必就是通过他们获取了大量火器。当然,唯利是图的荷兰人、居心叵测的英格兰人也都或多或少地向这个王国走私过武器装备。”

“法国人?那你们……”

“我们并没有对那些进行武器走私的法国商人实施过于严厉惩罚,只是将船上的武器没收,然后予以口头警告。”周德会笑着摇摇头,“毕竟,那些法国商船声称所携带的武器纯属于自卫之用,虽然数量有些多了点,但我们还真不好就此予以发难。印度,终究还不是我们齐国的合法领地,在我们还没有实际控制的莫卧儿帝国港口,就缺少应有的执法借口。呵呵……,谁让我们齐国提倡的是自由贸易呢?”

“呵呵……”潘广峰闻言,也不由笑了起来。

是呀,我齐国提倡自由贸易,没理由只让自家的商船去往任何国家和地区展开贸易往来,却要对其他国家商船进入本国境内或者所属殖民领地而施以各种限制和阻碍。

而且,莫卧儿帝国、迈索尔王国在法理上仍属于独立自主的国家,尽管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整个印度皆为我们齐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但终究还不是齐国的合法而正式的领土或者殖民领地,总不能随意施以长臂管辖,禁绝其他国家商船的自由通行。

“迈索尔王国虽然扩张势头渐盛,但它的国力终究有限,将其击败当不在话下。”周德会沉吟片刻,然后面色凝重地说道:“但我担心,迈索尔王国在遭到我们的打击后,会不会彻底倒向马拉塔王国,继而联合阿尔果德土邦、车迟德鲁噶那亚喀王国,以及处于事实上独立状态的海得拉巴共同组建一个德干联盟,向我们发起挑战。”

“周总制的意思是……”

“印度南部地区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呀!”周德会说道:“所以,我们在发起针对迈索尔王国的军事行动前,不得不通盘考虑,是否会因此引发一场波及范围极广的全域战争。故而,潘大使返回长安后,请务必要将此间详情告知于陛下和内阁,以便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

潘广峰听罢,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

年轻的皇帝登基未久,多半是想要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伟大事业”,以此彰显自己的英明之举,并籍此提升自己的威望。

这些海外殖民领地的主事人自然想要迎合圣意,讨好陛下,借各种机会,发动殖民扩张战争,用累累白骨和无数人的鲜血,换取自己和身后家族的荣华富贵。

或许,帝国在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带领下,昔日中正平和的对外政策,可能会转变为相对激进和张扬。

那么,自己在就任外交事务部尚书后,恐怕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8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