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章 阵战(三)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轰!轰!轰!”

齐军阵中的三门火炮再次响起,骑兵统领阿里·阿尔·贾布里下意识地将身子压低,紧紧地贴在马背上,心里不断向真神祈祷,炮弹千万不要落在自己的头上。

或许,真神感受到了他的无限虔诚,对他施以神邸的庇护,射来的炮弹有一发落在队伍的左侧空地上,另外两发炮弹则落入到队伍后半截,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

加速,加速,冲上去!

阿里·阿尔·贾布里双脚使劲地磕着马腹,催促马匹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冲去。

近了,更近了!

还有一百多米,就要冲入齐军阵列中了。对面的齐军士兵只是排了单薄的三列横阵,举着装备了铳剑的火枪,遥遥地斜指上方,如同传统的长矛阵那般,试图阻挡我三百余骑兵的冲击。

哦,一路遭受齐军火炮轰击,很可能已没有三百骑了的冲击。但没有关系,只要能有一百余骑冲入阵中,那定然会击破齐军火枪阵列,届时,整个战场就会陷入混战当中,这对处于兵力优势的阿曼人来说,是最好的战场形势。

阿里·阿尔·贾布里将右手轻轻地抬了起来,举起弯刀,脸上露出狠绝的神情,做好了冲阵的一瞬间便挥刀劈砍对面的齐军士兵的准备。

“轰!轰!轰!”

又是三声剧烈的火炮轰鸣声响起,一片金属风暴猛地刮了过来,将冲阵的阿曼骑兵卷入其中,无数的碎片,仿佛形成了一道密实而宽广的弹幕,将狂飙突进的阿曼骑兵生生地阻在齐军阵前百米之外。

齐军发射了霰弹!

霰弹,堪称炮兵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目的在于杀伤接近炮兵或者步兵阵列的敌军人员。齐国陆军配属的加农炮与榴弹炮都可以发射霰弹,但后者的威力相对较弱。

齐国生产制造的霰弹一般最外层是圆柱形的薄锡罐,锡罐底部则为铁制,内部包裹50—200发直径在10—50毫米之间的子弹和铁质碎片。弹体离开炮膛的瞬间,火炮内外压差巨大,锡制外壳随即破裂,子弹崩裂出去,在空间中形成圆饼状弹幕。

显然,这样的火力覆盖会给近距离上的密集队形敌军造成非常可怕的损失,但霰弹的构造也使得它在发射期间对炮膛伤害较大,《齐国皇家炮兵指导手册》中指出,崭新的55毫米铸铁加农炮可以经受住约5000--5400次实心弹射击,却只能承受200--230次霰弹射击。

在二十年前,齐国炮兵又用铁弹取代了霰弹里原有的铅弹,铁质子弹反弹能力较强,易于造成跳弹,有效增加了杀伤效力。根据子弹大小不同,齐国制的霰弹可分为重霰弹与轻霰弹两种:前者子弹数目较少,重量较大,能够实现较远距离上的有效杀伤;后者子弹数目较多,短距内效果更佳,但射程仅有前者的三分之二。

通常情况下,当炮兵也进入敌方火枪兵有效射程时,轻霰弹便能够达到最佳杀伤效果。在极近距离上,炮手往往也会采取双份霰弹或一份霰弹加一发实心弹(实心弹居后)的装填方式。这虽然会严重降低炮膛的使用寿命,但其杀伤效果却会大大增强。在泰平十五年(1719年)二月,齐国在卡尔曼瓦蒂会战中,齐国炮兵就采用霰弹加实心弹的装填方式,有效杀伤了马拉塔王国的骑兵部队,使得对方根本无法对齐军阵列发起有效冲击。

齐国的军工专家曾对霰弹攻击的效果进行过无数次科学测试,得出结论,霰弹散布直径为其飞行距离的十分之一左右,并最终会形成一个类似弓形的四边形杀伤区域。在齐国陆军学校炮兵科《火炮技术要素》中指出,霰弹飞行90-100米,其子弹的散布直径就要扩大9.5米左右。在220米距离上,霰弹子弹散布直径为25米,440米距离上霰弹子弹散布直径为55米。倘若120人规模的连横队在150米距离上遭遇炮兵射击,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以发现,霰弹几乎可以将其完全覆盖。

而这次面对三百余阿曼骑兵的冲阵,齐国的炮兵就是将距离放近至一百五十米附近,然后均采取了装填双份霰弹的攻击模式,在阵地前形成了一道直径宽达五十多米的弹幕,顿时让冲来的阿曼骑兵人仰马翻,倒伏一片。

不过,霰弹的穿透力远不如实心弹,对纵队的杀伤效果自然也略逊一筹。但前面扑倒在地的人马尸体,却是将后方跟进的骑兵给阻在了当场,纵马奔驰的速度瞬间慢了下来。

“预备!”

“放!”

“砰!砰!砰!……”

连长俞元斌将手中的指挥刀狠狠地挥下,第三混成营二连一百余官兵随即机械地扣动扳机,密集的弹丸瞬间射向簇聚成一团的阿曼骑兵。

“龙骑兵出击!”

一百余骑齐国龙骑兵从方阵的两侧缺口处,鱼贯奔出,朝已经乱成一团的阿曼骑兵扑去。

齐国龙骑兵组建的时间相较于欧洲几个主要军事强国而言,是比较晚的。在汉兴七年(1677年),齐国大败莫卧儿帝国后,有鉴于线列步兵的机动性不足,无法做到战场上的快速部署和机动迂回,遂开始组建龙骑兵。

不过,齐国的龙骑兵虽有骑兵之名,但是很长时间内他们的装备和训练程度都是按照步兵的标准进行的。要知道,齐国的正规骑兵军团均装备有较昂贵的骑兵用短枪或燧发手枪,以及胸甲和马刀,而龙骑兵则装备步兵用长枪,他们的军服和骑兵军服也有很大区别,与步兵相差无几,只是把鞋袜换成了靴子马刺而已。他们的编制仍旧是步兵,以连队为基本编制的。

因为龙骑兵不用进行马背上的格斗,只有军官才有一把燧发手枪,士兵除了火枪之外,就只有一柄步兵短刀护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装备中有一把小鹤嘴锄,骑行时用来钩住缰绳,以防跌落马下。至于使用的坐骑也通常是矮小、廉价的马匹,比不得齐国正式骑兵的高头良马。骑兵科目中最重要的冲阵、追击、马上格斗、马上射击的训练科目龙骑兵是不会训练的,龙骑兵甚至不会装备正统骑兵的马刀。

因为龙骑兵常常以散兵线徒步作战,为了加强他们的火力输出,装备的火枪均为射程较远、弹道稳定的膛线狙击枪(即米尼枪),以有效提升他们散兵作战的效果。

不过,在齐国陆军中,不少高层将领曾提议,要为龙骑兵配备马刀等冷兵器,届时可以作为轻骑兵协同正规骑兵军团一起发起乘骑冲锋,以增强这個兵种的“性价比”。

不过,此举遭到骑兵将领或明或暗地反对。开什么玩笑,将龙骑兵训练成轻骑兵标准,那岂不是抢了我骑兵的活计,盖了我们的风头。

既如此,为何不裁撤了龙骑兵,将有限的陆军资源投向我们骑兵军团,直接扩大我骑兵的兵种和规模,一样可以发展和训练出下马步战、上马冲锋的轻骑兵。

齐国的龙骑兵作战方式基本上与欧洲国家类似,即以经典的半回旋式战术,展开对敌攻击,其操作方式是“冲锋—射击—回转—装填—再冲锋”。

阿曼军的骑兵统领阿里·阿尔·贾布里在面对齐军凶猛火力打击下,尽管腿部中弹,马匹毙命,还一头栽倒在地,但却奇迹般的躲过了后方骑兵的踩踏和齐国线列步兵的火枪齐射,无疑是受到真神无私庇护。

当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便看到齐国的两队骑兵从阵中迅猛地扑了出来,不由骇然失色。经过数轮打击,阿曼骑兵已不足百骑,而且还处于混乱当中,如何能挡齐国骑兵雷霆一击?

急切之下,贾布里扭头便去寻找可骑乘的马匹,准备带领部下逃离此地。

“砰!砰!砰!……”

谁知,预想中的骑兵冲击没有到来,却迎来一波弹雨,贾布里只觉得后背猛地遭到重重一击,旋即,传来钻心地疼痛,顿时扑倒在地,痛苦地蜷缩成一团。

“杀!”

“杀!”

在意识逐渐陷入模糊之际,隐约听到齐军阵列中传来一阵呐喊声,仿佛像一股沸腾的洪水,朝四面八方宣涌而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7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