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九章 文明纽带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2月6日,晴,坦贾武尔。

杨兴福端着火枪,仰头看着面前这座神庙,整个建筑全部由花岗石和砖块建造,高耸而又壮观,堪称印度神庙典范。

“傻愣着干什么?……冲进去抢东西呀!”一名同伴推了他一把,便跨了两步越过他,迫不及待地沿着台阶往神庙大门冲去。

“他娘的,都被钱财迷了眼吗?”杨兴福虽然嘴里骂着,却紧随着同伴的身影,也急切地冲入神庙。

这座兴建于11世纪初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规模庞大,气势宏伟,院落由回廊环绕,庙内有牡牛殿、两个相连的宽敞礼拜殿、前殿和毗摩那,圣室上面建有维马纳姆高塔,主神殿的三座亭子后面是至圣之所,供奉着“林伽”——湿婆神的生殖器形象。

一百余名宁阳护卫队在轻松控制了神庙中的祭司和信徒后,便对这座神庙展开了一场有组织的洗劫。

在印度,若论富庶程度,除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公外,当属神庙的财富为最。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向神庙捐献各类财物,经年累月,便积聚了庞大的财富。而这座位于坦贾武尔城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更是远近闻名,每年吸引数百万信徒慕名朝圣,最多时每天有约五万信徒朝拜。在南部地区许多印度教教徒心目中,此生去一次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才算“功德圆满”。

而且,从11世纪初开始,数百年时间里,各地王公和富商也为神庙供奉了数量可观的黄金和珠宝,更有不少璀璨的钻石和极具价值的艺术品。

当然,宁阳护卫队攻入坦贾武尔城,并不是专门针对这座积存了无数珍宝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行抢劫之事。此行目的,是为了教训这个骄傲不逊的坦贾武尔马拉塔王国,并将孟加拉商社的势力延伸至高韦里河中游地区,同时也籍此封锁马杜赖那亚王国的对外贸易通道。

在1674年时,马杜赖那亚的统治者乔卡纳塔.纳亚克入侵坦贾武尔,便令其兄弟阿拉吉里担任坦贾武尔的国王。

按理说,这么一个小国,而且还是马杜赖那亚的附属国,面对南印度地区势力最强大的齐国人,应该夹着尾巴、谨小慎微地好好过日子,轻易不要招惹齐国人。

君不见,位于印度南部地区的科钦王国、科泽科德王国、坎努尔王国、丘隆王国,以及拉姆纳德王国,要么被齐国势力所吞并,要么交出军事和外交权,沦为齐国的附庸,全都匍匐在齐国人的脚下。

可是,坦贾武尔马拉塔王国却因为一件小小的司法判决,悍然发起对齐国的挑战。

去年10月,一名年轻而冲动的坦贾武尔马拉塔王国王子在南宇堡(今印度古德洛尔市)采买货物时,与商家起了冲突,一言不合,竟然拔刀将人家给杀了。闻讯赶来的治安官遂将其逮捕,并随后送上审判法庭。

尽管这名王子表示愿意对死者赔偿大笔金钱,以换取他的获释。但他千不该万不该,杀死的是一名齐国人。虽然,这名死者是齐印混血儿,但根据齐国入籍法规定,凡齐国人与印度土著通婚出生的子女,皆从父系,会被认定为齐国海外领地国民。

既然杀了我齐国人,为了维护齐国的威权,那还能轻判得了?

于是,这名王子南宇堡法庭判处绞刑,并处大笔罚金。

嗯,不仅要严惩行凶者,而且还要对受害者做出赔偿。

恼羞成怒的坦贾武尔马拉塔国王随即做出了令他后悔终身的决定,非但不服从判决,对齐国受害者做出赔偿,还扣押境内的齐国商人,封锁边境,动员军队,准备与齐国人硬刚。

哟,这多少年了,在印度南部地区,还真没有哪个地方土邦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挑衅齐国的威势!

宁阳(今印度本地治理市)总督当即命令调集各地护卫武装两千余,武装商船八艘,浩浩荡荡地杀向坦贾武尔马拉塔王国。

大军经高韦里河口上朔八十多公里,进抵王城坦贾武尔城。经过一番不甚激烈的战斗后,宁阳护卫队攻入城中,俘大臣、将军二十余。

不过,国王瓦西姆一世趁乱逃出王城,奔马杜赖那亚王国而去。

占领了坦贾武尔城,护卫队便对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进行了野蛮的劫掠,包括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在内的无数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的损毁。

“那些来自本土的长官为啥那么看重神庙里的雕像和壁画?费这么大劲,还要将这些东西撬下来,打包装箱,不远万里地运回汉洲!这玩意,难道还能卖出大价钱吗?”杨兴福靠在墙壁上,一边监督土著士兵搬运物资,一边探头瞅着神庙大殿里十几个工匠小心地拆解雕像和壁画,心中充满了好奇。

“谁知道呢?”张可义把玩着一支精巧的黄金簪子,脑袋里幻想着将它带回宁阳后,如何讨好自己倾慕的女子,“大概本土的那些贵族老爷觉得这些玩意比较稀罕吧。”

“汉洲本土不是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吗?那里应该什么都不缺,还稀罕这些土著的东西?”

“你懂个啥?”张可义撇撇嘴,说道:“本土的那些贵族老爷,可不就是喜欢收集各地的珍奇异宝,满足他们的豪奢欲望!这些神庙的东西,好歹也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是古董,是那个什么……考古文明。”

“可要依我来说,还是金银来的实在。”

“嗤!”张可义嗤笑道:“有钱人的世界,你是不懂的。人家有的是金银,根本不稀罕了这玩意了。”

“哦……,要是有机会的话,能到汉洲本土见识见识,那也不枉这一辈子了。”

“那你该加入商社的船队,这样就有机会去汉洲本土了。”

“……我晕船。这次从宁阳出发,乘船一路杀到这里,肚里的苦胆都吐出来了。”

“那伱这辈子就甭想了去汉洲本土了。”张可义摇摇头说道:“从宁阳到汉洲本土,至少要在海上航行一个多月。就你这样,估计得死在半路上!”

“……就算去不了汉洲本土,那么一辈子待在印度也挺好的。”杨兴福不无遗憾地说道:“最起码,我们在这里拥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还能时不时地发点小财,这日子未必过得比汉洲本土人差。”

作为土生土长的齐印混血儿,杨兴福在心底里多少对汉洲本土有几分向往和憧憬的。那里是自己的母国,那里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那里还有星如璀璨的科技文明,以及一座座繁荣富裕的现代化城市,纵横交错的公路,密如织网的铁路。

每当那些来自汉洲本土的商人和水手提及汉洲的发展和现状时,都带着一股浓浓的优越感,甚至在面对他们这些海外齐国人,会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嘿,乡巴佬,见过我所说的东西吗?

像杨兴福之类的印度土生齐国人除了对汉洲存有一丝向往和羡慕外,在感情上其实未必有多亲近。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生活,也在这里建设自己的家园。虽然接受的是东方教育,说的也是汉话,但内心归属上,却多少有些会倾向于当地。

若非,他们这些印度土生的齐国人比土著拥有更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跟着几家垄断贸易商社吃点残渣剩饭,并且还拥有一副截然不同的东方面孔,怕是早就被庞大的土著人群所同化。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1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