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六章 英格兰王国的底线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慢,哐当哐当的声音也变得徐缓下来,随着车头发出一声巨大的“叹息声”,长达12节的列车终于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性急的旅客瞬间涌了出来,大人们背负着行李包拥挤着向站口行去,孩子们不顾父母的大声呵斥,兴奋地跑来跑去,而交错而过的行人则在匆忙中停下脚步看着这轰轰烈烈的场景。

车站内外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还有一股呛人的煤粉味,渗透整个空气。

那些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旅客,则没有随着汹涌的人流匆匆步出站台,而是好奇地打量着周围所有的一切,觉得是那么的新奇和奇妙,这是火车带来的激动人心的变革和时代的风向。

斯宾塞·康普顿男爵等一行英格兰使团人员在几名齐国外交事务官员的引领下,来到广陵(今澳洲汤斯维尔市)车站的二楼贵宾室休息。

广陵乃是沿海铁路和西北铁路的交汇点,国内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列车将会于此停靠四十分钟,以便北上或南下的乘客转换车辆。

康普顿男爵站在二层贵宾室的窗前,放眼望去,只见一条条轨道交错延伸,二十余辆蒸汽机车停在车库内外。

更远处,一节节满载货物的车皮停满了铁道线,木材、矿石、粮食、工业制成品、煤炭、布匹、牲畜等充斥其间,无数的铁路工人们忙忙碌碌,口哨声、呼号声不时响起,一台台高架行车、吊车将一包包货物钩起,一群群苦力奋力地将其装(卸)上车厢,整个卸货的效率相当快,康普顿男爵看得如痴如醉,一时间情不能自己。

齐国,真是一个神奇而“壮丽”的国家!

“呜——”一辆涂成红色的蒸汽机车突然鸣笛,将康普顿男爵拉回了现实。他默默地看着那个车头缓缓开到一列车皮前,准备与之对接,微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

侧头又看了看远方的酒店、商厦,已经隐隐传来的车水马龙、人声喧嚣,康普顿男爵摇了摇头,转身坐倒一张软皮椅上。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当然,这也是大国的力量。

康普顿男爵推拒了随从给他泡上的一杯茶水,微微闭上了眼睛,准备小憩片刻。

如同那些所有第一次乘坐火车的人一样,康普顿男爵在建业火车站登上车厢后,便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哦,上帝,这就是传说中的蒸汽机车!

作为外交使团,齐国人特意为他们加挂了一节贵宾专用车厢,使得他们一行三十余人可以非常舒适地乘坐火车,一路飞驰电掣地赶往长安。

真是太神奇了,这火车的速度要比马车的速度快十倍不止,而且可以昼夜行进,可谓是交通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举。

更让人惊叹的是,火车在行进过程中,可要比马车平稳多了,根本没有任何颠簸之苦。

如果忽略火车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噪音和不时飘荡的煤烟味,这简直就是造物主为人类贡献的最佳出行工具。

在火车上渡过的第一個晚上,康普顿男爵失眠了,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时而站在车厢的窗前,看着外面黑沉沉的旷野,感受火车飞驰的速度。

时而喝一杯葡萄酒,靠坐在柔软的皮椅上,思索如何面对齐国人的谈判。

时而,点亮油灯,捧着一本早已翻烂的《格列佛游记》阅读。

时而,拿出日记本,开始记录当日的见闻和内心深处的思考。

……

直到晨曦微露,康普顿男爵才搭着一条毛毯,靠在皮椅上,沉沉睡去。

一路上,繁华热闹的城市,充满生机的乡村,平整的农田,广阔的牧场,遍地的牛羊,还有一群群快乐幸福的齐国人,所有一切,都让英格兰使团一行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挫败。

这场战争仍在继续,但整个齐国似乎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对他们而言,仿佛就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地区冲突。

齐国的官员们依旧有条不紊地传达和发布他们皇帝和内阁的政令,商人们保持着惯有的精明,继续追逐任何可能存在的商机和利益,工人们则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工厂和家庭之间,农人们也更为关心田地里的庄稼收成。

甚至,他们的军人也未显出一丝对战局的焦虑和躁动,仍然按照军中既有的操典,继续增强他们的军事技能。

齐国,太强大了!

我们英格兰王国根本就不该与他们进行这场战争,对整个王国而言,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作为政府首脑、第一财政大臣的罗伯特·沃波尔爵士必须为此承担所有责任,是他盲目乐观,是他错判形势,也是他将英格兰王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临来之时,国王陛下和诸多议员向他表示,只要能从齐国换来一份体面的停战合约,政府首脑的位置,将为他保留,甚至他的爵位也会得到晋升。

对于结束这场战争,英格兰王国需要付出何种代价,议会里的绅士们已经进行了十几轮的辩论和磋商,也知道若是不予以大幅让步,满足齐国的一些苛刻条件,很可能是无法达成和议的。

市场开放、降低关税、赔款、割让海外殖民领地,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让步的。

退出爱尔兰,任其独立建国,可能会刺激到国民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同时也让王国遭到外部掣肘和制约,使得政府难以接受,当极力阻止。

若势穷力竭,无法避免,则争取于爱尔兰获得特殊权益,并保留若干领地,以安置英格兰和苏格兰移民。

至于允许那个“老僭王”詹姆斯三世于苏格兰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并获得自治权力,那是英格兰王国政府万万不能答应的。

没了爱尔兰,只是少了一个压制索取的殖民领地,可是要是分立出苏格兰王国,那绝对是在将他们刚刚才建立二十年的不列颠联合王国残忍肢解,从而将他们彻底打入永无翻身之境地。

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同一个岛上,但这两个王国自从七百年前就开始了一场逼婚与反逼婚的斗争。

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数百年历史,几乎就是翻来覆去播放无数遍的狗血韩剧:英格兰这个恶霸要强抢苏格兰当老婆,苏格兰三贞九烈坚决不从,于是各种阴谋、各种纠结、各种大战、各种血肉横飞,没完没了地一遍遍上演。

想想苏格兰人也真的很不容易,英格兰软硬兼施,纠缠了苏格兰数百年,期间不乏霸王硬上弓,而苏格兰愣是一次次度过危机保持了独立。

直到后来,由于两个王室联姻,两个国家有了同一个国王,苏格兰依然和英格兰各过各的,保持着“分居”的生活。

那么,三贞九烈的苏格兰又是如何含泪从了英格兰的呢?

应了那句老话:人穷志短。

嗯,再加一句:没有药啊!

首先是老天爷不开眼。三十多年前,苏格兰遭受了始料未及的大饥荒。从1695年至1699年,气候的反常使苏格兰粮食产量一落千丈,粮价飞涨,饿殍遍地。苏格兰人口足足减少了15%,仅剩一百余万。

由于大量进口粮食,苏格兰的硬通货大量外流,严重损害了国内信贷系统,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

不像英格兰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可以将国内的“穷鬼”和饥民送到海外乞活,苏格兰在海外根本无立锥之地。

穷则思变,为了摆脱经济困局,苏格兰人展开了一场豪赌。当时西班牙、英格兰、法国、葡萄牙等国通过开发美洲殖民地发了大财,苏格兰人也想有样学样。

你们行,我也行!

1695年,苏格兰人倾全国之力,筹集40万磅成立了“苏格兰对非洲及东、西印度群岛贸易公司”。公司开始执行一个雄心勃勃的“达连计划”--达连就是现在的巴拿马运河地区,也是美洲大陆最狭窄的地方。

苏格兰计划占领达连,建立殖民统治并开辟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这条通道一旦打通,苏格兰就可以整天收过路费,这意味着就可以富得流油了。

1698年7月,苏格兰公司的殖民船队满载着整个王国的希望扬帆起航,次年抵达了目的地。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苏格兰人要想达成梦想,需要战胜四个敌人:疟疾、黄热病、西班牙人以及英格兰人、齐国人。

英格兰人算半个,因为他们没有直接攻击苏格兰殖民队伍,但是他们接到命令不许给苏格兰人任何援助,连一桶水都不行。

齐国人也算半个,他们位于巴拿马地区的海州总督区(范围包括今巴拿马科伊瓦岛、珍珠群岛,以及地峡附近的阿苏埃罗半岛)虽然也没有直接动手,但却在暗地里怂恿和支持西班牙王国坚决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

黄热病已经很糟糕了,但不是最糟糕的,黄热病患者绝大部分是轻症,只有15%左右是重症,患者痊愈后一般不留后遗症,而且获得长期免疫力。

征服热带丛林地区最大的敌人,就是以疟疾为代表的热带流行病,得了疟疾的患者,浑身忽冷忽热,痛苦不堪,不仅自己丧失工作和战斗能力,还得有专人照顾。

在热带地区作战,有一千人得疟疾还不如阵亡一千人,因为得病的这一千人基本丧失战斗和自理能力,还需要专人照顾。

被疟疾折磨得毫无抵抗力的苏格兰殖民者,遭受了西班牙军队的攻击。

当时的达连虽然是块处女地,但早已经被西班牙视为囊中之物,不容他人染指。当年王位继承战争时,齐国夺占巴拿马城,西班牙王国就如丧考妣,曾组织军队多次疯狂反攻,势必要将其夺回。战后,西班牙在别的方面对齐国做出大幅让步,但坚持要将巴拿马地峡收回,由此可鉴,该地区的重要性。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苏格兰王国,竟敢来撸虎须,想殖民该地,太不把我们西班牙王国放在眼里了。

于是,西班牙王国集结七百余士兵,向立足未稳的苏格兰入侵者发动了进攻。

面对西班牙人的攻击,因为没药(金鸡纳树皮粉)吃,很多苏格兰人病得几乎连站起来投降都困难。

1700年,“达连计划”宣告彻底失败,变为妥妥的“打脸计划”。苏格兰损失了2000多人,以及16万镑资金,约占苏格兰全部流动资本的1/4,这对苏格兰经济的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将他们往深渊底部又猛地推了一把。

英格兰见苏格兰濒临破产,便趁机落井下石,在1705年颁布《外国人法》,将苏格兰人列为外国人,禁止由苏格兰输入一切商品。这对苏格兰打击格外沉重。

要知道,当时苏格兰每年向英格兰输入亚麻40000磅,占出口总额1/2强。出口封禁一起,不免大伤元气,连口吃的都没了。

此时的苏格兰,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再次求援法国与英格兰对抗,这将重新引起战争,也将长期面临英格兰的制裁与围堵。当时的苏格兰,难以承受这种代价。二是屈服于英格兰,或者直接与其合并。

为了促使苏格兰彻底屈服,在极限施压后,英格兰又向苏格兰抛出蛋糕,向苏格兰开放了其贸易、航运、市场等资源,共享英格兰殖民地贸易的财富,并将支付了40万磅现金,补贴破产边缘的苏格兰经济,其中21万磅赔偿“达连计划”的股东。

小妞,乖乖从了爷,以后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饥饿的苏格兰最终抵抗不住这样的诱惑,最终含泪卖身。

1707年,双方签订协议,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自此,苏格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复存在。

苏格兰地区虽然多山,但海拔并不高,而且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这就使得苏格兰农牧业较为发达。苏格兰的农作物以小麦和大麦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由于人口比较少(这个时期,苏格兰人口大概为一百万),当地的农牧产品主要供应英格兰和出口。

此外苏格兰的资源也非常丰富,陆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是英格兰发展工业所急需的物资。

苏格兰所毗邻的北海地区拥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渔场,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北冰洋冰冷海水的交汇作用,这里的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盛产鲱鱼、鲭鱼、鳕鱼等等,是英格兰最为重要的渔业基地。

另外,还可以通过北海北部,苏格兰在北海北部拥有设得兰、奥克尼等群岛和许多小岛,是北海和波罗的海国家进入大西洋的必经航运通道,极具战略价值。

经过七百多年的软磨硬泡,英格兰王国好不容“上了”苏格兰,将其并入联合王国之中。可要是因为齐英战争的失败,就此让到手的“佳人”远去,那如何对得起“痴心不改”英格兰人!

“苏格兰,是我们王国的底线,不容践踏。”

英格兰使团一行人在齐国外交事务人员的引领下,离开车站贵宾休息室,准备登上南下的火车,继续前往齐国的首都。

随着汽笛声响起,火车缓缓开动,望着窗外掠去的木杆和行人,康普顿男爵喃喃地说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4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