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业兴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停车!让那些人先过去!”

齐泽烜在参加完南都地方官员和商人举办的欢迎晚宴后,已是夜里十点钟了。在随行禁卫军和地方宪兵的护卫下,一行人乘坐四辆马车,行驶在稍显空旷的街道上,准备返回迎宾馆休息。

就在车队行经一个路口时,从旁边一栋四层高的建筑物里涌出百余人。可能是天色已晚,这些人想尽快返家,便不可避免地窜到公路上,与齐泽烜一行车队争抢通行权。

坐在车夫边上的宪兵军官跳下马车,就要上前训斥那些不懂规矩的行人,无端冲撞皇孙殿下的车队。

齐泽烜在宴会上多饮了几杯酒,头还有些发晕,但尚存几分清醒,遂出声呵止了宪兵军官的行为,要求车队停止行进,让路人先行通过。

此时已值仲春时节,再加上夜晚的温差,气温还是比较低,这些路人穿着厚重的外套,匆匆赶着夜路,不惜与马车争道,分明就是想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睡上美美的一觉,然后待次日天色微明时,早早起床继续奔波劳累、赚钱养家。

而自己一行人坐在豪华舒适的马车中,丝毫感受不到夜晚的风寒,更无需脚步匆忙地为生活奔忙,若是要凭着皇家的威势,高声呵斥这些行人,强行夺路,难免会损及皇室声名。

赶个路而已,又不是什么重要官方政治出行,没必要搞得大张旗鼓,耀武扬威。

“殿下如此谦逊,真乃我大齐之福呀!”随车送行的南都府尹王之旭恭维地赞道。

嗯,这位皇长孙殿下行事这般沉稳低调,他日想必也是一位温润而内敛的好皇帝。

“这般夜深,莫不是刚刚下班的工人?”齐泽烜隔着车窗看着这群人三五成堆地快速穿过马路,然后消失于夜色中的街区深处。

“殿下怕是没有留意他们双手皆抱书本的情况吧?……呵呵,这些人应该是读夜校的工人。”王之旭笑着说道:“方才行经的地方,有一家政府出资兴办的成人培训学堂,用于教授工人些许专业技能,以便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于地方、于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

“哦?”齐泽烜大为惊讶,“这些工人下了班,还要不顾日间的工作辛劳,趁夜参加夜校培训?”

“是呀,这些工人为求更好的薪酬待遇,故而不辞辛劳,在下了工后,匆匆吃了晚饭,便会涌入夜校,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王之旭有些炫耀地说道:“好叫殿下知道,此类培训学堂,皆由我南都政府财政扶持,学校日常运转费用也是由民政部门拨专款资助,培训的教师也皆为政府从高等学堂和各行业专业人员中临时礼聘而来,参与培训的学生仅需缴纳少许学费便可学到其中某项专业技能。”

“此举甚好!”齐泽烜点头赞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人有了一技傍身,不仅多了一个求生某存的技能,也可使他们在城市里更好地融入其中。而这些经过培训的工人想必在未来也能更多地为城市创造价值,为政府缴纳税金,于公于私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殿下……睿智!”王之旭不由对这位年轻的皇孙刮目相看。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作为未来的皇室继承人,果然不是白给的!

此类培训学校一般会教授学员们掌握各类技能,包括驾驶马车或者轨道车、土木建设、通用机器修理、裁缝、制鞋、船舶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簿记、剃头烹饪甚至是如何当一個称职的安全护卫,可谓是五花八门。

这些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虽然不能马上就能实操做事,但经过老师傅稍稍带一下,便能很快上手。

比如,学习过如何修理通用的蒸汽机械后,水平肯定不如工厂里的经验丰富的高级工匠,进厂后仍旧需要跟老师傅实习好一段时间,但他毕竟有了一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要不了多久,便能轻松自如的处理一些小的机器故障,对工厂而言,这些培训过的工人性价比颇高。

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从培训学校里仅掌握了一点蒸汽机维修的皮毛,但要是到了大秦,或者欧洲,那绝对可以获得资深“工程师”的身份,享受丰厚的待遇。

而欧洲国家,教育从来就不是平民所能享受到的权利。如英国,它的传统教育收费十分高,同时将信奉国教作为学生入学、毕业、留校任教的重要考核标准,门槛过高,阻碍了其他信仰或经济状况较差的民众入学学习。学生入学后又按照贵族生、高级自费生、自费生和减费生的等级,享受明显不同的学习、生活条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校逐渐被贵族和高级国教教士所垄断,下层人民将很难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未来就更无从谈起。

至于普通国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是无从谈起。

工人,只需像牲口一样的干活,那就足够了!

培训,嘛玩意呀?

毋庸置疑,夜校的兴起,是离不开煤气灯的发明和应用。在没有煤气灯的时代,夜间基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授课。即便你把教室的每个角落都点满了蜡烛,其光线也不足以让每个人都看清楚老师的动作,更何况这样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而明亮的煤气灯则改变了这一切。

它使得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线,夜间授课就此成为可能。仅此一项,全社会的知识传播效率就不知道上升了多少倍。

当然,煤气灯带来的同样还有生产效率的急剧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工厂的夜间工作也成为了可能。以齐国的那些机械五金厂为例,因为订单充足、业务繁忙的关系,他们长期以来就一直让工人们两班倒,彻夜工作,加班加点地生产各种机械产品和五金制品。

这其中的效率,自然不是那些入夜后就得收工的欧洲同行所能比的。

你能想象吗?夜间加工出来的金属器具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会被重型货运马车运走,然后顺利地送到客户手里。这夜间生产出来的商品其实就是额外的财富,一家工厂也许不显然,但如果是几十家、几百上千家工厂呢?那额外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可就十分惊人了!

有赖于繁荣的海外贸易,国内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机械制造业、棉纺织业、化工行业、钟表等精工业、造船业、金属冶炼加工业,以及军工业空前繁荣(依托目前正在进行的几场规模中等的战争),大量商品被生产出来,然后运往海内外,失业率--好吧,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结构性失业--降低至最低点。工人、农民、商业服务人员,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物价缓慢但坚决地下行,各类企业开足马力,破产的数字甚至降低到了了极低的水平--嗯,社会中总有经营不善的倒霉蛋,整个国民经济犹如烈火烹油,增长势头极其旺盛。

实体经济的繁荣催生了齐国服务业的进步。在如今的汉洲本土,各种戏剧、音乐会、马戏、竞技体育连场举办,观众每每爆棚,演员(运动员)的收入直线上涨,以至于无数的秦国、朝鲜、安南的艺人们纷纷涌入齐国,赚取一份可观收入,整个社会的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当然服务业的增长并不仅仅来自这些艺术、竞技体育等行业,事实上在一些相对“传统而古老”的行业,其滋生和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加迅猛。

东方含蓄古典的小家壁玉,热情奔放的波斯歌姬,充满异域风情的西洋夷人,哦,还有廉价卑贱的南洋土人和印度舞女。

政府对这种畸形行业的发展其实倒没什么大的偏见,总是社会的需求嘛,靠压是压不住的,毕竟国内的单身汉们手里有点闲钱,需要施放一下下半身的压力。

目前,娼-技业在齐国尚不属于合法行为,因为这对“社会精神层面”的破坏非常巨大和深远,容易导致社会风气的堕落。但是,各地政府对此倒也没怎么过度执法彻底的取缔,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于一种灰色地带。

国家偶尔敲打一下,查处一些,整顿一番,给民众一种政府并不赞成这些地下经济的印象,然后哪怕一切照旧,也无所谓了,齐国民众可还没有高尚到无欲无求的地步。

当然,在南洋诸多海外领地还是有一些坑人的地下经济。如日本裔开办的很多小规模的廉价技馆等等,素来是地方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因为其造成了很多包括健康在内的社会问题,由不得政府不重视。

南洋各总督领地政府曾想办法引导那些日本女人,让她们靠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来赚取金钱,或者嫁给新来的移民,这有助于改善他们的整体形象。不过看起来似乎收效甚微,在得知自己的双腿间存在一个财富宝矿后,不想太过辛苦的日本女人(也包括控制她们的黑恶势力)都很难安下心来工作了,因为那样的财富积累太慢,无法快速接济远在日本的家人。

马车经过一处街区时,王之旭见皇孙殿下歪着头,通过车窗看着街边一些穿着稍显暴露的女子后,不由大为尴尬。

南都城的这些风俗女子怎生如此胆大,跑到大街上来拉客,让皇孙撞个正着。

当他期期艾艾地讲述国内的风俗产业发展现状,临了又好生贬低了一番南洋的腌臜事后,却见齐泽烜只是微微一笑,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该死的,我给殿下讲这些干嘛呀?

这不是欲盖弥彰嘛!

——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