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九章 承压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听闻,曾一度废止的遗产税要重新恢复了。宋公,对此事如何看待呀?”

长安火车站,一众帝国高官显贵正簇聚在装饰华丽的贵宾候车大厅里,一边不时地朝窗外站台望去,一边低声窃窃私语着。

宗正寺少卿、诚远侯齐维智踱步至长安大学教谕长、平阳伯宋文清的身边,寒暄两句后,便不由提及京城之中热议不断地遗产税征收话题。

“遗产税,最早流传于泰西古罗马时期,有身资之家故去后,即以课税,征收其遗产价值5%-10%,作为战士养老之用。数百年前(中世纪)欧陆诸国,领主继承人欲继承爵位和产业,需向上级领主缴纳金钱;领民死时,其继承人同样需向领主缴纳实物或金钱,此即谓中古封建时代之遗产税是也。”宋文清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缓缓说道:“但我华夏历史上概无遗产税征收之普遍情况,也无既定俗例。昔年,太祖首次提出予以征收,但四十余年来,时有反复,存废数次,皆未成长久之循例。”

“是呀,这遗产税委实不讨喜。”齐维智笑着说道:“说实话,以我本人而论,是极不赞成此税开征。你说说,辛苦打拼数十年,好不容为子孙后代积攒一笔可观的资产,想着可以绵福后人,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舒服日子。可临死之际,却要被政府平白从咱们身上刮一层皮下来,委实难以忍受。”

“话虽如此,但征收遗产税却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防止国内贫富过分悬殊之状况出现。”宋文清摇摇头说道:“我齐国历九十余年,国丰民富,可谓古之盛世。然数十年来,富者是身家巨万,居华府豪宅,生活也是穷奢极恶。而贫者仅维持三餐温饱,住土房木屋,每月为三五元薪资而费心劳力,旦遭意外,即为潦倒穷困。盖遗产税征于富贵之家,或可平抑过分悬殊的贫富差距。”

“宋公之意,是赞成此遗产税复征?”

“诚远伯以为不可行?”宋文清反问道。

“内阁既然再次推出遗产税,必然是获得了太子监国的大力支持。”齐维智叹道:“我就算万般不愿,又能如何?……君意不可违呀!”

宋文清笑了笑,不再说话,转头看着窗外站台的方向。

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官兵如标杆一般地布于四周,宪兵和警察持着火枪和警棍,将迎接远来亲朋好友的人群挡在警戒线外。

熙攘的人群对此情形已然见怪不怪,瞧着这般阵势,想必是来了外国使团,或者重要的皇室成员抵达,估摸要搞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待贵宾离去后,才会将他们放进来,迎接各自的亲人或者好友。

等着吧,且让那些外来夷人领略一番我大齐帝国的威势!

他们这些普通人家是决然体会不到贵宾候车室一众权贵的忧虑和不满,但想必在听闻遗产税再次启征后,定然乐得看热闹,或者生出几分幸灾乐祸。

这税再怎么着都不会征到我们平民老百姓头上不是?

能让贵族老爷们吃瘪的事,那就是我等百姓最喜闻乐见之事。

1598年,荷兰为了抵抗西班牙入侵,坚持独立战争,遂以遗产税之名正式开始在国内富裕阶层征收此税。其后,被三十年战争耗空家底的欧洲各国也相继仿行。虽然征收效果不是很好,收上的钱也没多少,但总归是对困顿的财政稍有补充。

早在五十多年前,太祖皇帝曾接受荷兰财政顾问的意见,也在国内征收遗产税。不过,囿于权贵阶层和众多富裕家庭的反对,再加上为了吸引世界各地资本涌入,不久后又放弃,停止了遗产税的征收。

你们齐国总不至于在打着一面保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大旗下,又搞出谋夺死人财产的把戏出来吧!

泰平帝时期,齐国相继打了马拉塔战争、亚齐战争、海湾战争,国帑耗费巨大,财政出现不小的亏空,曾一度提出复征遗产税。但酝酿数月,运行一段时期后,征收效果不太好,引得权贵之家怨声载道,遂又中止。

没错,只是暂时中止,但并未废除。

待到泰平帝于南屿郡休养调理身体,太子受命监国时,突然再次传出遗产税的恢复起征消息。

很多人都在猜测,泰平帝很可能会因为身体原因,会仿太祖皇帝之举,退位为太上皇,然后让太子继位,以此保证帝国政局的稳定。那么太子殿下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和权威,说不定真的会支持内阁恢复遗产税的征收。

当然,遗产税复征,并不能立即弥补财政巨大缺口,但多少表明了太子殿下的态度。以三代帝王都无法完成的工作,却在太子主持推进下成行,那是何等强硬之势,自是不以言表。

若是再加上此番全国范围内的税务稽查,不晓得会因此牵连多少豪门巨贾,以及高官显贵。

太子这是在为即将上位而开始造势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任内阁上台不过三年,若是不想在太子继位后遭到嫌弃,另选阁臣,那么只能顺应形势,尽量配合太子监国期间的一切推进事务,说不定还能因“公忠体国,实心用事”的口碑,继续连任一届。

不过,这财政也确实该重新厘定一番了,岁入亿元之巨,竟然政府年年都感到没钱花。

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国防、外交、对外援助、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国债还本付息,以及日趋增加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都使得每年财政承受极大的压力。

要是再额外增加战争支出和意外的防灾救灾支出,那多半要发行国债以应之需。

在齐英战争爆发前,内阁和军方都曾乐观的认为,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应该不会超过两年,只要将英格兰人打痛了,自然会很快认输服软,从而获得这个拥有七百多万人口岛国的市场。

却不料,英格兰王国竟然显得异常有韧性,硬是捱了两年多,才主动寻求停战谈和。

要知道,在这近三年时间里,我齐国海军都轮换了三波舰队,主力舰船也损失了三十余艘--虽然大部分为纯风帆战舰,但蒸汽战舰也有不少需要彻底的大修或者直接报废,官兵更是伤亡四千五百余(相当部分是水土不服或者感染时疫而病亡)。

商业方面的利益也是损失惨重,许多商品货物不得不转手荷兰人和法国人进行运输和销售,更有大量商品对市场采取折价的方式售出,让这两国商人平白吃得“肚儿滚滚”。

还有让齐国惊诧和郁闷的是,在战争前,英格兰组织了数十艘堪称为“自杀性”的私掠船窜入印度洋海域,袭掠往来的齐国商船。

虽然该海域的齐国商船大多为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船,在速度上远超英格兰私掠船,可以轻易摆脱海盗的追杀,但还是因为疏忽大意,有数艘商船遭到袭击。

更让齐国震动的是,英格兰私掠船居然发动了袭击汉洲本土的“英勇”之举。两艘私掠船分别出没于泰安府东平县(澳洲西南的丹麦小镇)和临海府静江县(今澳洲西部卡拉萨市)港口附近,开炮轰击了捕鱼作业的渔船,造成二死五伤的惨事。

虽说,这事不算太大,但也让老大帝国着实丢了脸面,海军亦为此遭受国内诸多非议。

每年投入那么多的军费,建造了那么多的战舰,你们海军居然还让敌人打到家门口了?!

需知,汉洲本土除了建国初期的三十多年里,在沿海重要城市和港口修建了大量的炮台,自从齐国初步建立印度洋海上霸权后,许多沿海城镇和村落根本就没有修建任何防御设施。

要是英格兰私掠船的胆子大一点,说不定还真的成为继荷兰东印度公司、西属菲律宾殖民领地之外的第三家能侵入齐国本土的敌对势力。

经过英格兰私掠船这么一闹,不仅一些海上运输商社的船只在考虑重新安装火炮于船头(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和最大限度的装载货物,往来印度洋海域的齐国商船早已不再安放火炮),就连部分缺乏防御设施的沿海城镇也开始紧急建造若干岸防炮台,并轮番征召地方乡兵,以防敌人入侵。

借着战争的由头,海军进行了新的一轮扩军,将舰队整体规模从二百六十余艘,扩充至三百余艘,官兵人数也从六万五千人,增加至七万四千余。

陆军也不甘示弱,以组建波斯驻屯军和欧洲远征军的借口,不仅将陆军二十个团全部满编,还额外增加八个团(其中五個团为空架子团)的编制,以及大量炮兵、辎重兵和龙骑兵等技术兵种,官兵员额暴增30%之多,军队人数达五万四千余。

好家伙,这军费直接在泰平十六年(1720年)的基础上,飙升了三成多,大大挤压了政府其他项目开支。

就更不要说为了加强对诸多海外领地的控制--当然,也是为了更便捷的获取海外领地的诸多资源,政府正在掀起新一轮铁路、公路、港口、电报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潮,花出去的钱如流水般地浸入国内诸多行业和地区。

“唉,这国家不论是积蓄多少钱财,但到最后都会犹嫌不足。”齐维智看着站台上的铁路司号工人突然忙碌了起来,心知是有火车即将入站,随即站起身来,随同迎接的官员一起出了贵宾候车室。

“呜……”随着一阵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一列火车喷吐着黑烟,缓缓驶入车站,司号工人不断挥动着手中的信号旗,为列车指明准确地停靠位置。

“呼……”火车吐出一口白烟,稳稳地停了下来,浓浓的烟雾笼罩了整个车头。

“奏乐!”

“立正!”

“敬礼!”

随着一节贵宾车厢的门被打开,英格兰王国全权公使斯宾塞·康普顿男爵在几名齐国外交官员的引领下,迈步出了车厢。

“哦,上帝!”

康普顿男爵扫了一眼站台,见有两排威武雄壮的士兵,身着天蓝色军服,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在军乐的伴奏下,正在向他们一行人“示威”。

“公使先生,这是齐国的仪仗兵,专为欢迎外国首脑和外国使节的。”一名深谙齐国内情的随从悄声说道。

“嗯,齐国还真是一个勇武又……有趣的国家。”康普顿男爵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走上站台后,他下意识地打量了周围的建筑和人群。

在齐国境内,除了一些高大纪念碑和巨大的宗教性质塔楼外,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都是与铁路相关的附属设施。

横跨一英里多的大桥,巨大的火车站,无限延伸的铁路线,仿佛就是这个强大帝国内心信仰的外在表现。

荒漠上的铁路笔直而纵远,山间河谷中的铁道费力曲折,火车的哐当哐当声,在树林茂密的山谷中回响,最后驶入一座又一座繁华而热闹的城市之中。

宽阔的河面上,一座座造型怪异的巨大桥梁横跨两岸--它高耸的悬臂梁,梁柱、支柱和拉索构成的密集网状结构,东方型制的门楼,为火车和普通交通准备的双向道路,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惊叹不已,并在内心深处难以忘怀。

穿越大半个汉洲大陆,康普顿男爵算是真正见识了一个蒸汽帝国的峥嵘面目,他们的蒸汽船和蒸汽机车轨道,对这个帝国而言,就跟边疆的大道对罗马一样重要。

不,这些事物的作用绝对远远超过罗马的边疆大道,是千百年来最为伟大的发明。

说实话,一路行来,康普顿男爵是真的被齐国的强大所震慑住了,对于谈判的心理预期,也在不断地降低和修正。

在他看来,若是能顺利地与齐国达成和议,签订停战协定,那么英格兰王国必须全面地向齐国学习,包括他们的管理制度,他们的军事,他们的机器,他们的发明,他们的科学,乃至他们的所有一切。

这个国家,是我们英格兰根本无法战胜的,他们的力量无穷无尽,他们的工业生产更是规模空前。

要不是囿于距离上的遥远,以及我们英格兰处于孤岛的特殊地理环境,这个强大的帝国说不定可以轻易地将我们撕碎。

如此,我们英格兰所能做出的选择那只有一个了,立即结束这场战争。

哪怕为此付出一些沉重的代价。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2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