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四章 基础教育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皇帝陛下批准颁布《工厂劳动法》敕令,从泰平十九年(1723年)七月一日起,工人每日劳作时间不得超过十个小时,一个月必须有三天的带薪休息日。……这一法案通过和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内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堪为帝国数十年来最大善政,充分体现了陛下仁爱之心。……”

“四月十八日,内阁副总理兼工业发展部尚书高维铭出席大兴造船厂‘盛世号’下水仪式。该船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为风力-蒸汽混合动力系统驱动,满载排水量达到八千吨,再次刷新帝国船只建造的最大规模纪录。……”

“四月十五日,永城公主在鸿胪寺礼宾司官员的陪同下,将启程前往大顺王国,与该国世子李光元成婚。此次联姻,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齐顺之间的藩属关系。……”

“泰平十八年(1722年),十月十六日,临近初冬之际,秦国与准噶尔汗国在漠北博格多河畔(今外蒙乌里雅苏台附近)再次爆发大战。经过数日鏖战,兵力弱势的秦军遭遇惨败,三千余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几乎失去对漠北喀尔喀蒙古地区的控制。这使得数年前秦军取得的轮台(今乌鲁木齐一带)大捷所掌握的战场主动态势,顿时扭转。……”

“持续一年的莫卧儿帝国西北战事已陷入胶着状态,我齐国驻德里公使表示,希望莫卧儿帝国保持克制,勿要进一步引起地区紧张局势。……另外,内阁政府正在考虑,将派出专使前往印度,对西北爆发的战争进行调停。……”

“泰平十八年,十一月,庆国泽州地区(今智利南部地区)爆发武装叛乱,宁安(今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市)、遂平(今智利火地岛省首府波韦尼尔市)两地亦随之响应,并封锁了宁安海峡(今麦哲伦海峡)。……庆国政府遂向内阁及军方求援,以期获得必要的军事援助,平定泽州地区的叛乱,维护王国的统一。……”

“泰平十八年,十二月,黔州(今南非地区)杏山地区(今约翰内斯堡市)发现储量巨大的金矿,引起海内外震动。……鉴于黔州的地位日益重要和各种贵金属矿产资源的发现,内阁政府以及殖民事务部有意取消该总督区的治理架构,将其纳入政府直辖领地。……”

“……”

宋文茹翻看了今日的几份报纸,却没能获得任何有关波斯地区的消息,心下微微一叹,将报纸重新叠放好,摆在桌案上。

“文茹,怎么在发呆?”学堂里教授数学课程的严竹梅抱着教案走进教师办公室,看着怔怔出神的宋文茹,便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该不是哪个学生又让你犯难了?……要是不听话呀,只管拿着教鞭或者戒尺抽他们,保证一個个都乖乖的!”

“……没有。”宋文茹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你说咱们齐国据有的领土已近如此广袤了,为何内阁和军方还要继续执行海外扩张政策,将那么多的年轻人送到危险而又蛮荒的国家和地区?”

“是呀。”严竹梅点了点头,坐在了宋文茹的对面,“人在活着的时候,不过依赖一间陋室,仰卧睡觉也就一张床,死了埋于地下,也不过几尺之地。咱们齐国的领土扩张,从东边的殷洲(今加利福尼亚一带)、庆州(巴塔哥尼亚地区),到浩瀚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岛屿,再到西边蛮荒的沙洲、黔州,甚至在毗邻欧洲的地中海地区,也有我们齐国的领地。……嗯,正如国内那些激进的年轻人所宣扬,我们齐国是继西班牙之后的又一个日不落帝国。但获得这些领土的代价,那可是牺牲了数以万计的开拓者的性命。古人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

“呵,但这句话后面可还有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宋文茹笑着说道:“我们两个女子在这里反对内阁和军方的扩张政策,终究不济事的。”

“若是哪天,这满世界的天下由我们女子掌权,想必这种无谓的扩张和战争就不会存在了。”严竹梅叹了一口气,“作为男人,发动战争,征服世界,是他们骨子里的野心作祟。你说,要是十几年前,我们家老周能从海军退役,从事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也不至于早早地就跑到阎王殿去报道了!害得我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哦,还有你们家的老李也是,弄得咱们都成了一个个寡妇!”

“一切生死由命呀!”宋文茹闻言,也跟着轻轻叹了一口气,并对远在波斯服役的儿子又生出几分担心。

“对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升级考试了,你教的那三个班国学成绩如何?”严竹梅批改了一会作业,抬头看着仍在怔怔出神的宋文茹,知道她在担心沙洲服役的儿子,便有意岔开她的思路。

“还能如何?”宋文茹笑着回道:“现在的小孩子普遍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不感兴趣,若非被教鞭强逼着,怕是连课都不好好听。两个月后的升级考试,多半会有孩子在国学课程上大量失分,说不定就要留级复读。”

目前,齐国实施的是八年强制性义务教育,法律规定所有年龄在5--13岁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

但不少孩子数量较多的家庭为了减轻看护的负担或者减少托儿机构的花费,往往会将四岁的孩子也送到学校去上课,同时,一些“学习资质”较差的孩子会反复留级,这就使得一个班级里会出现年龄结构参差不齐的现象。

比如,宋文茹所教授的五年级的三个班里,就涵盖了更多年龄层的孩子,从9岁的到15岁的不等。

当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是10--11岁。

在五年的小学和三年的初级中学阶段,孩子们会接受国语、算术、基础自然科学(包括浅显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初级地理、初级历史,以及手工、绘画、音乐、体育等课程。

在入学时,所有的孩子会按照教育标准,被分入不同年级。每学期末都会有一场考试,如果通过考核,就能往上升一个标准,如果没有,就必须复读一年。聪明的孩子可能会很快升至更高的标准,进入更高的年纪,反之亦然。

在这个时期,齐国的教育内容虽然跟大陆上的秦国,以及欧洲国家有所不同,但在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体罚普遍存在。无论是富家公子、小姐所在的精英学校,还是普通大众的公立学校,大多数老师都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信念。

用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兴趣,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耐心说服劝导,这只是少数人才有的态度。教学规模庞大以及学生“资质”的参差不齐,也才从侧面上激励了体罚的方式。

除了用于加强权威,体罚还被用来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许多齐国的教师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孩子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没有努力学习或没有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建议。为此,在课堂上的孩子们会因为背诵不完整、书写错误、算术错误和字迹潦草而被体罚。

殴打和体罚,是用来保持教师安静、确保孩子们朝正确的方向看以及要求他们坐好或站起来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公共场合。通过这张方式,孩子们被要求听取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字。

对学校的矫正方式,不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家庭,都认为是一种正确的管理方式。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守规矩和服从管教是一种有必要且被看重的品质,究其原因,其部分是因为这能使孩子准确地遵循指令,并通过自我控制来处理那些无聊而重复的练习,人们认为这样能让孩子们成长为守秩序的工人、温顺听话的农民、服从命令的士兵。

毋庸置疑,许多学校给人的感觉就像个工厂,尤其是在齐国工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学校注定会成为生活和工作的训练场,具备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从工厂工人到商社伙计,每个人都必须对权威绝对服从。校园体罚被认为是给那些恣意挑战人生规则的人的一种教训,而这种直接表现在身体上的惩罚,则是为了让他们为即将面对的现实世界做好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79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