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七章 弗里德里希王子的游记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来自普鲁士王国的弗里德里希王子确如他所说的那般,不仅将带来的所有钱财花得一干二净,而且还欠了齐国永隆皇帝十几万元钱。

当然,说他以自己的名义欠永隆皇帝的钱,并不是非常准确。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钱款,是弗里德里希王子以普鲁士王国的名义,永隆皇帝担保,从帝国皇家银行中借贷而来的,其用途也不全都是供他个人挥霍,为他疯狂收集东方艺术品而买单。

是的,弗里德里希王子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二文艺青年、顶级的艺术收藏者。在留驻齐国的一年多时间,购买了大量东方艺术品,以及齐国商人从日本、安南、暹罗、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国家地区搜集而来的各种珍品文物。

在他年幼时,他便深受母亲的影响,喜好文学、艺术和音乐,以及痴迷于法国文化。

尽管,他并不是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长子,而是排行老三,但他却是唯一幸免于夭折平安长大的儿子,在王室继承顺序上自然也排在了第一位。

不过,作为将来的接班人,弗里德里希王子并没有得到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多一分的珍视或怜爱。

在六岁之前,他是由一位年老的胡格诺教徒及她女儿照料长大,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

在他七岁时,美好的童年时光便戛然而止了。腓特烈.威廉一世给他安排了两位高级军官作为家庭教师,普鲁士国王希望他们能将他的继承人培养成“一个节俭的管理者、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個热情的士兵”。

每天起得比鸡还早,清晨五点半天还未亮,他就必须从温暖的被窝里挣扎爬起来。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进行祷告和唱赞美诗并阅读《圣经》,然后是进行历史课、宗教课和政治地理等诸多课程的学习,并接受贵族正统道德教育。

在上午十一点和下午五点,他会被带去见他父亲,接受他的苛刻审视和暴躁咆哮。

在十四岁时,弗里德里希王子被带到波茨坦,开始了正规的军事教育--虽然早在他七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接触军事学习,他父亲就给了他一个由一百三十名军校学员组成的连队供他指挥,而且这个连队还装备齐全,甚至还有能发射炮弹的微型大炮。

然而,霍亨索伦家族传统的棍棒教育在弗里德里希王子身上似乎并没有见效,反而愈发抗拒和和排斥,渐渐地腓特烈.威廉一世不得不失望地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已经彻底失败了,甚至适得其反。

他希望他儿子能成为一个节俭的管理者,但这位叛逆的少年却对文学、艺术和音乐这些他认为是奢靡享乐的东西情有独钟。

他希望他儿子能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弗里德里希王子却冰冷地拒绝了他的信仰,并认为基督教是“形而上的虚构”。

他希望他儿子能成为一个热情而合格的军人,但他对军队毫无兴趣,甚至把他的掷弹兵制服称为“寿衣”。

随着父子关系的日益紧张,腓特烈.威廉一世也开始了对弗里德里希王子漫长的改造和粗暴驯服过程。

国王把他儿子的尊严彻底扯下掰碎并扔进土里践踏,在一次次的恐吓、威胁和惩罚后,最终弗里德里希王子明智地选择暂时向他父亲的威权低头,然后给自己戴上了厚厚的面具,表面上开始做他父亲喜欢看到的事情,使得终于父子关系稍稍有所缓和。

就在腓特烈.威廉一世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改邪归正”,重新回到霍亨索伦家族继承人传统继承人模式时,1730年8月,十八岁的弗里德里希王子却准备筹划逃离普鲁士,前往英格兰,以彻底摆脱父亲的控制。

但此举遭到他的挚友汉斯·赫尔曼·冯·卡特的劝阻,认为俄瑞战争引发的第三次大北方危机(亦称第三次大北方战争),导致整个德意志地区陷入空前的紧张局势,普鲁士王国在波兰-萨克森联军加入战团后,遂进行了有限的军事动员,各个边境通道皆把控严密,根本无法安然逃离普鲁士。

就在弗里德里希王子坚持己见,准备誓要冒险独身离开普鲁士,乘船潜逃英格兰时,齐国驻柏林公使送来了一份外交邀请函,希望普鲁士王国派出重要王室成员或者政府首脑前往汉洲本土,参加齐国皇帝的登基大典。

眼见劝说无效后,作为弗里德里希王子亲密挚友的汉斯随即建议他主动向国王陛下请缨,以普鲁士王储的身份率领代表团前往齐国参加庆典。

待乘坐的船只出港后,王子殿下不论是按照既定计划中途转道英格兰,还是跟随代表团前往汉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远离父亲的高压管制,度过一段自由而美妙的日子。

弗里德里希王子听罢,顿时喜出望外,立即找到父亲,声称愿意代表他率团前往齐国参加齐皇登基大典。

腓特烈.威廉一世在思虑良久后,应允了他的请求。

齐国毕竟是东方大国,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度洋,而且在大西洋和欧洲也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让普鲁士王国的继承人去齐国游历一番,了解这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过程,看看这个国家本土的实际情况,也算是见见世面,对他的眼界和未来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当使团乘坐的船只途径阿姆斯特丹做短暂停靠时,弗里德里希王子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脱离使团,然后择机偷偷度过海峡,前往英格兰以逃避父亲的粗暴管制。

除了潜藏在内心之中的霍亨索伦家族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不能推脱自己应该履行的臣民义务,而抛弃王室代表人的身份,不管不顾地一走了之,让整个普鲁士王国陷入尴尬的外交风波,继而让国王和所有臣民蒙羞。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突然间对东方的齐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到他们的汉洲本土实地看一看,为何这个国家在短短数十年便能迅速崛起,席卷整个东印度群岛,还将浩瀚的印度洋变成了他们的内海,无数的商船和战舰游曳在大西洋,以及北海和波罗的海,还隐然成为一个能左右欧洲局势发展变化的强有力推手。

他们所乘坐的齐国商船是一艘排水量高达四千五百吨的“超级巨轮”,而且整艘船还是钢铁建造的,堪为人间奇迹,令所有人无不为之惊叹。

齐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弗里德里希王子的母亲是英格兰国王乔治二世的妹妹,因为父亲的严厉和粗暴,使得他从小就比较亲近母亲,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在他母亲居住的莱比锡城堡里,他会兴致勃勃地与母亲聊着哲学和艺术,吹着优美的长笛,而且还能自由地做那些让父亲很不满意的事情。

数年前齐英战争爆发,不同于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希望英格兰遭到重创,以此削弱英格兰在德意志和波罗的海地区的影响力,弗里德里希王子却因为母亲的影响,不想英格兰遭遇重大失利,而且出于宗教和文明相近的考量,反而更希望齐国最终败给英格兰。

结果,囿于实力和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英格兰海军遭到连续失利,人员和装备损失极为惨重,在英格兰本土被严密封锁,海外贸易几乎断绝的情况下,最后不得不以一个较为屈辱的条件,被迫向齐国乞和。

要知道,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遭到严重削弱的法国已经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陆军建设上,使得英格兰皇家海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却未曾想到,齐国海军劳师远征,竟然击败了如日中天的英格兰皇家海军,还一度逼得英格兰几尽陷入绝境。

这场战争,在让他母亲难过之际,也使得年轻的弗里德里希王子深感震撼。

毋庸置疑,不论是从人口规模上,还是从综合经济实力上,英格兰王国是强于普鲁士的,而且其所处的地缘环境,更是大大优于普鲁士。

在欧洲大陆陷入纷争和战火之时,英格兰王国完全可以坐岸观火,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时机介入欧洲局势。

因而,英格兰王国在保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时,便能不受任何外部干扰和威胁,从而可以安心地发展经济,夯实国内基础。

甚至,他们都不需要像普鲁士一样建立和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陆军部队,从而大大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就是这样颇具实力的国家在齐国面前,连三年都没挺过去,就被打得割地求和,还眼睁睁地看着被殖民近两百年的爱尔兰独立建国,如一根锲子般插在它的腹心之处。

所以,弗里德里希王子想到齐国看一看,亲眼见证这个东方帝国是如何强大。

途径齐属南非领地时,他便被震惊了。

开普敦港--哦,齐国人称之为会宁港--竟然是一幅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场景,港湾内帆影重重,无数的商船停泊于此,海量的物资汇集于该港,岸上更是店铺林立,市场喧嚣,赫然是一座异常繁盛的贸易港,即使与欧洲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也不遑多让。

这座城市被齐国人定为自由港,常住居民有超过六万人,是仅次于殖民领地首府昌宁(今南非德班市)的第二大城市,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种,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人群都在这里汇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风情。

整个齐属南非领地人口规模大概有五十万——对于这么一处距离本土极为遥远的海外殖民领地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分布在沿海及广袤的内陆腹地,将这一片连通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战略要地牢牢占据着。

另外,在内陆的杏山地区(今南非约翰内斯堡),有这个世界上令所有人都垂涎的金矿,每年能为齐国提供数百万元的黄金收入,而且其储量之丰,让人难以想象。自发现金矿后至今,已愈二十年,产量虽较高峰期有所下降,但仍旧能通过各种大型专业采掘器械,挖掘出巨量的黄金。

哦,齐国人真的是好运气,拥有这么一块黄金领地,即使他们什么也不做,也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离开南非后,商船并没有沿着传统航线贴着非洲东海岸一路北上,然后经阿拉伯海,从印度前往汉洲大陆,而是径直横穿波涛汹涌的印度洋,直抵汉洲西南沿海重埠--桂州(今珀斯市)。

看得出来,齐国人已经在这条新开辟航线上摸得熟门熟路了,虽然距离恐怖的南纬四十度西风咆哮带很近,船舶也犹如风中落叶一般,被巨大的海浪不断掀起,然后又重重摔下,但齐国人的商船建造技术和船员们的操作水平还是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最终有惊无险地驶抵汉洲大陆。

若是南非地区繁盛的转口贸易和千帆重影的商船让弗里德里希王子感到惊叹的话,那么来到了汉洲本土,一路上所看到的诸多事物,则使得他在视觉上和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一座城市居然可以这么干净整洁!

一栋楼房可以盖得那么高、那么壮观,为城市搭建起令人惊叹的天际线!

城市里的工厂是如此之多,一根根高耸的烟囱,在不断向外喷吐着黑烟,从车间里是源源不断流出各种工业制成品。

在汉洲大陆,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齐国人,也可以穿得非常体面,没有破衣烂衫,更没有衣不蔽体。

所遇到的齐国人,脸上无不充满了一个大国子民才具有的骄傲和自信表情。

他们身材匀称,面容饱满,而且目测平均身高应该是普遍要超过欧洲人。

城市道路异常平整,无数的马车和行人穿梭于其中。

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都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使得整个城市根本没有欧洲城市那般污水横流、屎尿遍地的情景。

城市中心区域的街道宽敞而大气,铺有漂亮而整齐的石板路,这应该是市民的商业购物街区。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充满生机和繁荣的一座座市场,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生活用品、服装衣帽、五金工具、各色食品,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特有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在沿街的铺面,还有许多高级饭店、茶馆、娱乐会所,提供各种美食、可口饮品,以及诸多娱乐活动,让人们享受尊贵的品位和生活。

不得不承认,齐国的城市令人神往,它的宏伟和繁荣,给所有的到访者都带来了无尽的震撼和惊叹。

而桂州,也仅仅只是齐国的一个缩影,却使得人们心底不由自主地生出无限的期许--理想之国,梦想之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