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六章 南行(五)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广陵,是汉洲东北地区仅次于威海(今澳洲凯恩斯市)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连接沿海铁路和东北铁路(甘广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该地区最为主要的贸易港口。

广陵城内有众多大型肉类加工厂、大型炼铜厂和制糖、造船、钢铁、五金制品等工业,人口规模三十二万余(1720年人口普查数据)。

齐国的七百多家制糖厂中,有五百多家分布在广陵府,是齐国最大的制糖中心。每年,仅府城广陵就压榨甘蔗约七十万吨,产成品糖多六万吨,比这个时期整个美洲(南美)的产量还要高出两万余吨。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围绕着蔗糖产业,广陵建立了许多上下游工厂。他们将蔗渣、废蜜和滤泥等制成纸张、纤维板、碎粒板、饲料、酒精(蜜酒原料)、酵母、肥料等。而那些被处理下来的蔗梢、蔗叶、蔗渣糠、废糖蜜或酒精废液,则被加工成牛、羊等可作反刍动物的饲料。对制糖厂排出的废渣、废液,也没有弃之不顾,在稍事加工后,又可作为甘蔗田的肥料。

可以说,齐国已经将一根甘蔗从头到尾利用到极致,再加上大规模的机器压榨和生产,成本可以吊打全世界所有的制糖工厂。

火车在抵达广陵这座东北重镇后,不论是继续南下,还是北上,都需要在这里转车。东部地区是齐国人口最为稠密,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因而,广陵的火车班列非常多,几乎每隔不到二十分钟,便有一列火车驶出车站,将无数的旅客和货物运往全国各地。

李延良买了一张下午三点半的车票,看看时间尚早,便将行李寄存在火车站,搭上了一辆公共马车,准备在这座城市游览一番。

跟国内许多工业城市一样,这里并没有给到访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城市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雾,这里有高耸而壮观的商业大楼,也有巨大而厚重的厂房,当然,也少不了一根根林立的烟囱,不断向外喷着黄色或者黑色的浓烟。

广陵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街道也千篇一律,使人感受不到一丝新奇。不过,市区有一条贯穿整个城市的河流,加上绵延的海岸线,还有大片的绿地,给人感觉要稍微舒服一点。

在远离工厂的郊区,可以看到成百栋漂亮的别墅、庄园,以及几座绿荫葱茏的公园。这里的富人像齐国其他各地一样,也是懂得如何享受新鲜的空气。

穿行广陵城区的河流,水量并不大,只能通行几十吨的小型船只,整个河面上建了十数座桥,有混凝土弓形桥,有粗犷的钢铁大桥,也有仅供行人通行的木桥,将河岸两地的城区融合在一体。

位于城西的广陵大学,是这座城市里面积最大,也是最辉煌的建筑之一,占地面积达三千六百多亩,据说,里面有一千五百多名在校学生,接受着国内最顶尖的教育。

广陵大剧场是个特殊的建筑,它宏大的礼堂里可容纳四千多名观众,这里经常举行戏剧、歌舞表演、马戏,以及许多大型集会,声名远扬。

其实,广陵不仅拥有大量的制糖、棉纺、食品、木材等轻工业,还有几座年产量达万吨的钢铁厂,以及相应配套的上下游金属制品产业。

最为知名的当属广陵钢弹簧厂,它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生产的钢弹簧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们都是普遍使用铜弹簧,所以极其昂贵和稀有。而第一批钢弹簧于汉兴十五年(1685年)在这里生产出来,当时每只售价约一元钱(折合约3.5两白银)。后来,广陵弹簧厂在不断改进技术和简化工艺流程后,使价格极速降低,从每只八角钱,然后是五角钱,直至目前一角钱。

据闻,这种降价行为,开始于十几年前广陵工业研究院发明和研制的新机器。每只弹簧都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使用机器钻孔、分离、加热、试压、弯曲、再次加热、冷却、擦净、抛光、清洗和包装。所有的工艺流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和流水线化,使得广陵弹簧厂在该领域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这家工厂,每年生产的弹簧比世界上所有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多。

除了广陵钢铁厂和广陵弹簧厂外,“瑞福祥”玻璃制品厂和“盛昌记”镀金和镀银制品厂也是广陵城的一大景观。这两家工厂大楼从外表看就像一座宫殿,而且外墙还镶嵌了大量玻璃和镀金属材料,显得金碧辉煌。

后者生产各种日用和奢侈产品,从家庭主妇用的缝衣针到豪门大户陵寝上的水晶冠器,以及豪华的金盆和王公贵族餐桌上的黄金、白银餐具。这些产品,除了少部分用于国内市场外,绝大多数都远销大陆秦国、日本、朝鲜,以及印度、波斯、奥斯曼和欧洲。

李延良一直逛到下午两点,并在市区吃了一顿简单而美味的午餐,方才返回车站,准备乘车继续南行。

算算行程,从广陵至大兴,约一千三百公里,加上沿途到站停靠,火车差不多要行使二十多个小时。这样,待抵达大兴时,差不多是次日下午四五点的样子,回到家里还能吃上母亲做的晚餐。

一念至此,李延良内心深处不由激动起来。近四年未见,不知母亲可一切安好?

在偌大的汉洲大陆,齐国人口仅两千余万,就算是人口较为稠密的东部地区,也是显得极为地广人稀,到处都有大片的荒芜土地和山林草场。

然后,当身处火车站时,却看到的是熙攘人群,拥挤着,推搡着,到处都是乘车的旅客。长长的队伍,从检票口一直延伸到候车室大厅,给人以一种齐国人丁繁盛的景象。

随着庞大的人流队伍,李延良缓缓地经过检票口,挤到火车站台。在看到车厢门前拥挤的人群,李延良停下脚步,并将行李放在地上,不准备去跟他们抢着登上火车。

“嘟……,嘟……”

火车发出了一阵响亮的汽笛声,机车头的烟道里也排出一股股浓浓的黑烟,检查列车安全的巡视员嘴里也吹着尖利的哨声,提醒尚在站台徘徊的旅客赶紧登车。

广陵车站是一座大站,上车的乘客非常多,不仅所有的座位已经坐满,而且车厢连接处、过道上也站了不少人。

太黑心了,这铁路公司也不知道超售了多少张站票!

李延良提着两件行李,一边努力地在过道上挤着前行,一边心中暗自腹诽着。

短短二十几排的位置,他硬是挤了两三分钟,才走到车厢中部寻到自己的位置。

一名临时占了他座位的男子,见来了正主,而且还是一位军官,慌忙起身让开,脸上带着几分讨好的笑容。

吁!放置好行李后,李延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想想,还是那头等包厢的环境舒服呀!

“两位大哥,你们就行行好,给我们让出一个座位就行。……我浑家抱着孩子,实在无法久站。”

火车已经开行了十几分钟,身后一排座位隐隐传来几句哀求的话语。

“你媳妇可以抱着孩子坐在地上呀!……她无法久站,我还腿脚酸疼痛难以站立呢!你且再等等吧,到了香江(今澳洲罗克汉普顿市),我下了车后自会让伱。”

“可是……,可是到香江还有十几个小时,这如何能等?你那……座位,本是我们的。我们有车票……”

“你有车票,我还不照样有车票!”

“这如何可能?我们的票明明是这两个连着的座位……”

“嘿嘿……,说不定,你们这些秦国人初来乍到,买到假票了呗。”

“不会的,我们是在车站里买的车票,怎么会是假票?那……,那……,这位大哥可不可以把你的票拿出来看看?”

“哟,怎么着,你们还怀疑爷们没票呀!再说了,你有什么资格来看爷们的车票?……呆一边去吧!不要在我们跟前纠缠!”

“……”

李延良不由扭头看了看后排的情况。

只见一对夫妻抱着孩子,可怜巴巴地站在那排座位边上,似乎正在低三下四地求着座位上的两名乘客让出他们的座位。

“八成是为了图便宜买了站票,却趁着人家没来的时候,将座位给占了。”李延良旁边地一位男子低声说道。

李延良闻言,看了他一眼,四十许的年纪,胖胖的圆脸,还戴着一副玳瑁眼睛,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他似乎对后排乘客强占座位的事,流露出一丝不满,却并没有站出来为那对夫妇仗义执言。

“有票就拿出来看看,没票的话,赶紧把座位还给别人!”李延良起身站到那对夫妇旁边,冷冷地盯着占座的两名男子。

“……我有票,我是有票的。”突然看到一名军官神色威严地站在他们面前,那两名男子显得有些慌乱。

在齐国,军警特之类的强力部门身份,在社会当中,还是具有强烈的威慑力。而且,齐国自立国时,便给予军人较高的地位,再加上这么多年来,齐国陆海军官兵在海外征战中一系列辉煌战绩,使得军人在国内普遍受到民众的尊重。

慑于李延良的军官身份,再加上周边旅客纷纷投来嫌恶的目光,那两名占座的男子最终稿还是悻悻的离开,将座位让了出来。

此举让那夫妇对李延良的仗义之为,忙不迭地道谢。

简单询问几句,这夫妇二人果然是秦国移民,而且已经来汉洲达五年。此次,乘坐火车前往大兴,投靠一位早前移民齐国并创出一番事业的老乡。据说,这位老乡颇有能量,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份更为优渥的工作,而且,还能帮他们一家三口快速入籍齐国,成为真正的齐国人。

“我齐国移民事务部不是有法令规定,凡是自发移民本土及海外领地的外来移民,居住满三年以上,皆可向地方移民部门申请入籍。”李延良好奇地问道:“你们为何五年时间,都未曾入籍?到现在,连孩子都三岁了,仍旧是准国民身份?”

“这位长官有所不知。”那名秦国移民苦笑着说道:“向地方移民部门申请入籍,是需要有你们齐国人作保的。而且,这个保人还必须是申请入籍者所在的的工厂主或者商社负责人,由他们出具相关居住和工作的证明文书。”

“那你在广陵待了五年,你所在的工厂主为何不给你作保?”

“他们……,他们想让我多做几年……”

“多做几年?这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多做几年,就是他所在的工厂主希望以更低的工钱长期地雇用他!”那名圆脸微胖的男子说道:“要知道,雇用他们这些尚未获得国民身份的移民,不仅支付的工钱要少得多,而且还不用缴纳政府强制规定的社会保障金。这一年下来,可以为工厂主省下一大笔开支。”

“是这样吗?”

那名秦国移民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目前在我齐国境内,像他这种境遇的移民不在少数。”那名圆脸微胖的男子讥讽地说道:“许多黑心的工厂主和商社,就喜欢招收他们这些新来的移民,以节省所谓的生产成本。甚至,我还了解到,很多工厂主都在跟一些地下帮派和社团勾结,专门组织船只前往安南、秦国、朝鲜,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打着移民的幌子,一头收取高额的移民转运费用,一头收取这些国内工厂主和种植园主的劳务‘介绍费’。哼,这些勾当,据说都已经形成一条稳固而兴旺的产业链了!”

“内阁和地方政府不管这种事吗?”

“如何管?所谓民不举,官不究。这些新来移民人生地不熟,衙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如何去投告?再者说了,他们虽然在那些黑心工厂主和种植园主那里获得的工钱相对较少,但总比他们家乡要赚得多,再加上对我齐国各项法令和条文不熟悉,有的还从未读过书,他们如何会提出诉求?只有那些在地方移民事务部报道,并且经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外来移民,才会按照正常程序实施入籍管理,继而登记造册。”

“如此说来,那我齐国境内岂不是有大量未正式入籍的外来移民存在?”

“那是必然。”那名圆脸微胖的男子点头说道:“他们这类人群即使按少了算,起码也有几十万。……嗯,也有可能会达到一百万。虽然,我齐国每十年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但最后官方给出的数字里头,那肯定是不包含这些未在籍的外来移民。”

“……”李延良听罢,一时间愣在那里,半响没有言语。

我齐国自立国以来,就一直为人口不丰而焦虑不已,早在三十多年前,更是不遗余力地拿出大笔财政资金从大陆、朝鲜、日本,以及安南等地大规模地移民,以填充广袤而空旷的领土。

尽管后来囿于大陆秦国战事的全面停止,国内渐趋稳定,移民来源也逐步萎缩,但齐国政府从未彻底断绝过吸收外来移民的行为,只是从此前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移民转为加大吸引民间自发性移民,在秦国沿海港口开通了许多定期的远洋班轮,将有意向移民的百姓转运回本土及海外领地。

至于,秦国爆发自然灾害而引发的大规模难民潮时,齐国也时常以粮食换人口的方式,突击“搞一把大的”移民行动。

按照齐国目前的海外扩张趋势,对移民的需求,应当是来之不拒、永无止境的。为了吸引更多的秦国移民到来——以齐国皇汉思想,国民主体当以汉人为主,齐国应当要善待那些千辛万苦才来到汉洲的移民。即使不像数十年前那种分地、分房子、分媳妇那般诸多优惠条件,那也不该如黑心工厂主和种植园主这般,肆意压榨和欺辱,甚至为了达到长期剥削他们的目的,竟然不予他们作保入籍。

他们这种卑劣行为,跟古时那些豪强大户隐匿人口的行径,有何区别?

“我觉得,此后政府主持的人口普查工作,应当要将这些未登记入册的移民也纳入统计范畴之内。”李延良喃喃地说道:“他们也应属我齐国的一份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5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