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势异也!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舰长,对方打出了白旗,请求投降!”一名信号官兴奋地跑了过来,向舰长熊继常汇报道:“那是一艘物资补给船,没什么武力,面对我们的攻击,立即就怂了!”

熊继常点了点头,举起望远镜看了过去。

只见那艘约六百吨的英格兰战补给船上,侧桅上已升起了一面白旗,船舷一侧挤满了英格兰水手,挥动着手臂,似乎在喊着什么。大概是在请求“利樱”号不要再发射炮弹,以免他们所在的船只遭受更大的损伤。

就在熊继常即将转移视线,准备去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时,那艘船上突然出现了新的变化。一名英格兰军官从舱底冲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把燧发短枪,开始呵斥着那些准备投降的水手。说到激动处,抬手举枪就朝一名正在分说的水手射击。

可能是被军官的燧发短枪给吓到了,众多水手齐刷刷地朝船艉退去。在那名英格兰军官的身旁,两名军官也下意识地避开一段距离,一边看着现场突变的情形,一边扭头朝“利樱”号张望,显见内心比较纠结。

皇家海军的荣誉感重要,还是保全自己的性命重要?

哟呵,想不到英格兰人还是有种的!

事情很明显了,有人不想投降,试图拼死力战。

“既然有人寻死,那我们就成全他们。……命令左舷炮开火,送他们去海里喂鱼!”熊继常放下了望远镜,转头朝信号兵冷冷地吩咐道。

真乃咄咄怪事,一艘并没有什么武力的物资补给船竟然要跟我们铁甲舰硬抗!

随即,便走到后部的一个窗户边,观察起远方的海平线。那里已经看不到什么了,曾经跟随他们一起出击的战舰已经不见了踪影,但从远方却能看到一道道烟雾,以及隐隐传来的沉闷炮声,他们应该凭借机帆舰的速度优势,正在追击那些星散撤退的英格兰战舰,就是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了。

当然,熊继常并不怎么担心己方舰队会落败,或者无功而返。事实上,即便没有他们这艘铁甲战舰参与,就凭那十余艘机帆战舰和风帆轻巡洋舰,依旧可以轻松追上那些逃跑的英格兰战舰,唯一的悬念,大概就是能斩获多少目标。

这支英格兰舰队舰船数量十二艘,专业战舰大概只有八九艘,另外几艘估计是征用的武装商船,作为他们的物资补给船。若是对上一般的商船队,以他们这般实力,那自然是拥有压倒性的武力优势。而且,瞧他们的航向,大概率是想偷摸到好望角一带,甚至不排除潜行至南非海域,拦截和袭击我齐国商船。

但他们很倒霉,好巧不巧地在几内亚湾遇到了齐国第二特遣远征舰队,并且还都是一线主力战舰。这要是一战不能将其全歼,那也必须要把这支英格兰舰队给打残了,不使其再有南下威胁黔州(今南非)沿海地区的能力,从而确保后路海运的顺畅。

那艘英格兰武装运输补给船在“利樱”号面前,就如同一个稚嫩的孩童,以自己的执拗和无知来挑衅它的威权。

船上仅有的数门火炮,在军官的强逼下,次第打响了,射来的炮弹只有一发击中了“利樱”号,其余的炮弹均越过甲板,落入另一侧的海面上。

看着己方的炮弹几乎像隔靴搔痒一般,对齐国这艘铁甲舰没有造成任何伤害,惊惧之余,数名英格兰军官怒吼着,命令炮手们继续装填炮弹,进行下一轮的火炮射击。

大概是使用锥形炮弹成功击沉了一艘英格兰战舰,已证明了线膛炮和锥形炮弹的威力,因而“利樱”号便放弃了继续使用这种炮弹,转而将数发爆炸弹塞入了炮膛,在枪炮长的命令下,依次开炮射击,准备让对方享受一番船体被炸烂,自己的身体也被炮火撕裂的痛苦。

接连两发开花弹击中了这艘英格兰补给船,巨大的爆炸,将船上的操作台炸开一处破洞,碎裂的木屑四下迸溅,瞬间掀翻了数名水手。随即,船身冒起熊熊大火,笼罩了三分之一的甲板。

英格兰军官声嘶力竭地呼喝着,命令附近的水手立即扑灭船上的大火。

然而,又一轮炮击过后,数发炮弹再次击中船身,在带走了几名水手的生命后,也使得火势更加不可抑制,甚至几团火苗卷上了风帆,将整艘船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把。

也许是慌乱,也许是急不择路,接连有数名水手栽入海中。仿佛是受此启发,船上的水手们不顾军官的阻拦,纷纷开始争抢船上的那艘唯一的交通艇,以便逃离火海。

这艘船没救了!

水手们争夺得是如此激烈,以至于有人对身边的同袍挥拳相向,甚至拔出利刃,阻止更多的水手与自己抢夺逃生的机会。

至于刚才那位英勇无比的英格兰军官这会也不见了身影,或许已经在士兵的护持下逃到了交通艇上,或者被人推倒在甲板上,葬身于火海,不过这个时候,谁在乎他呢?

反正这艘物资补给船要沉没了,他们这几十号人哪里也去不了,且注定有部分人要葬身海底,谁还会对此投注太多的注意力。

“利樱”号铁甲舰游曳在这片混乱的海域,仿佛就是一头饱食后的黑鲨,冷冷地注视着眼前的猎物,看着他们在垂死的挣扎,无谓的哀嚎,以及无助地在水中沉沉浮浮。

不过,此时“利樱”号盯上了数百米外另外一艘英格兰战舰。它似乎被某艘机帆船打断了主桅,速度已经降到一个很低的位置。可能是不怎么担心这艘船会跑远,己方战舰便将它丢下,继续追杀其他目标去了。

当“利樱”号那威武的炮管对准了那艘速度缓慢的英格兰战舰时,对方非常识趣地挂出了白旗。

尼玛的,接连看到了两艘船被眼前这个铁甲巨兽轻松击沉,而自身几乎毫发无损,哪还有什么战意。

这根本就是一场极为不对等的战斗!

这艘齐国铁甲舰在击沉己方战舰时所表现出的强大战力,以及它冰冷无情的击杀,这几乎击碎了他们任何一丝逃跑的侥幸。呃,好像也跑不掉,即使他们的主桅没有被打断,也无法躲过这艘铁甲舰的追杀。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这确定无疑,抵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白白送掉性命。

“利樱”号铁甲舰缓缓靠近这艘主动投降的英格兰战舰,要求船上所有人扔掉武器,降下所有风帆,随后,便派了几名水手上船,接收这艘战利品。

英格兰军官和水手们非常有幸地近距离“观赏”这艘齐国铁甲舰,在两个小时的战斗,它看起来什么事也没有,船上的油漆甚至都没有脱落多少。虽然在它的舷边,隐隐约约有几处弹痕,但似乎根本没对它造成严重的伤害,仅为微不足道的“皮毛伤”。

真是一艘令人生畏的海上钢铁巨兽!

傍晚7时,天边的太阳已经摇摇欲坠,将晚霞印染得一片通红,衬托着海面上零零星星散落着的船板、杂物,有种骄阳残血般的凄凉感。陆续有齐国战舰返回,聚集于最初交战的海面上。随同他们而来的,还有几艘被俘获的英格兰战舰和运输船,其状无不可怜兮兮,船损帆破,伤者甚众。

即便逃跑的英格兰战舰足够机灵,分散朝各个方向逃跑。但以齐国机帆战舰所展现出的高航速和火炮打击力,最终能逃脱的舰船可能会很少。若是拒不投降、顽抗到底,齐国人肯定不会心慈手软,大概率会将其击沉。

至晚上9点许,这片海域陷入了沉寂。这个时候,交战了半天的齐英两国舰队已经脱离接触,结束了战斗。

此战,十二艘齐国主力战舰对阵十艘英格兰战舰,双方在大海上激战了数小时,最终以英格兰战舰五艘战沉、三艘被俘、两艘带伤远遁的结果落下了帷幕。

另外,英格兰舰队随行的补给船,也被击沉一艘,俘虏一艘,可以说几乎团灭了这支准备摸到齐国身后的舰队。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场典型的海上战斗,双方没有展开传统的线列对轰。事实上在整个交战过程中,因为自感实力严重不足,英格兰人的战舰并没有与齐国人硬拼。他们在稍事缠斗片刻后,立即避战游走,不断朝远处撤退。

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战斗过程被极大拉长,让齐国战舰不得不跟在身后,花费许多时间对其展开一场艰难的追击。

当然,齐国舰队也不是没有损伤,铁甲舰固然因为其厚实的装甲而安然无恙,但其他战舰却有多艘受损,其中有两艘风帆战舰受创不轻,船体两侧布满了弹孔,还有侧桅也被打断了两根。

最让人感到尴尬的是,一艘机帆船的烟囱被击毁,还有一颗实心炮弹神奇般地落入了动力系统之内,成功地瘫痪了这艘战舰的蒸汽动力系统。考虑到海上航行时不便于维修,怕是要抵达太华岛(今加纳利群岛特内里费岛)后,才能对其进行有限的修复。至于接下来的航程,也只能依赖船上的几面风帆了。

“说来也是惋惜呀!这支英格兰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但却在战斗中没给我们的人造成多大伤亡。早知如此,他们还不如干脆点,上来就直接和我们战列线对轰,不要浪费时间,那样可能还会多杀伤一些我方人员。结果呢,在追击过程中,几乎是全程被动地被我们火力压制,毫无还手之力,以至于损失惨重!”一名军官在统计完敌我双方损失后,不由为英格兰人抱以深深的“同情”。

“他们估计是有点措手不及吧!”另一名军官笑着说道:“在战斗中我们就发现了,英格兰军官和水手表现得还是很英勇,作战技能也较为专业。但他们的指挥官或许有些迟疑不决,想着避开我们的追击,尽可能地要保存实力。他们多半还想着继续前往南非海域,骚扰我们的后方。”

“嗯,不错。作为军人,不论对手有多强,都应该敢于迎面直上,不能软弱,明知技不如人,也要不畏牺牲,勇于执刃,予敌人最大的杀伤。如此,方能塑造军人气魄,从而建立军人信念。要是一味选择避战、畏战,把自己士气都给搞没了,那还打个屁呀!”

“专业、勇毅、敢战的海军军官,是整个海军战斗力之魂,要是一下子都打没了,顶个屁用!我琢磨着,英格兰人在战斗一开始,就选择四散避走,多半是想暂时保存实力,以待后续。话说,这要跟我们硬抗,就不相当于拿鸡蛋硬要往石头上碰吧?”

“嘿,你这么说,是要为英格兰人开脱呀!”一名军官打趣地说道:“在刺刀相拼之时,由不得任何畏惧退缩。打仗,总得有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才行。”

“可是,英格兰人的本钱并不厚实,想拼也没那个实力吧。据说,英格兰海军人数规模不到一万五千人,就算是战争爆发后,进行全面动员,估计最多也只能凑出两三万海军出来。这要是损失太多了,可没法获得足够的补充。”

此战,这支规模不大的英格兰舰队近乎全灭,一次蒙受了如此巨大的损失,即便是家业不小的英格兰海军多半也会感到有些肉痛。

在战场上损失一些陆军士兵和作战物资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在国内再次筹集,但损失的海军战舰短时间内却很难恢复,尤其是水手和具备专业素质的军官,尤其难得。

毕竟海军不像陆军,一个农民训练十天半个月就能上战场,打上几仗,就能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兵。海军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堪称核心的各个岗位的军官,培养非常不易。

以齐国海军的标准,一个海军军官需要学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弹道、管理等课程,甚至还要学点外语。在实习阶段,你要掌握气候知识,了解各片海域的洋流信息,熟悉多个港口的资料,会操作船上所有的武器。若是机帆船,你还要懂一点蒸汽设备的运作原理,会简单排除一些机械故障……

瞧瞧,培养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是多么的不容易,周期长、成本高、成材率低。海军在某些时候看不起陆军也不是没理由的,他们确实比陆军糙汉子们要高级得多!

英格兰海军虽然比不上齐国,但其军官同样需要掌握大量知识。他们的海军委员会虽然模仿齐国创办了一所海军学校,但大部分军官的成长依然要靠口口相传或学徒制来传授知识,培养起来只会比齐国更难。

齐国远征舰队(第一特遣舰队)在北大西洋海域作战接近一年时间,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击沉击伤英格兰战舰四十余艘,大量杀伤其海军官兵,不仅大大锻炼了齐国海军跨区作战的能力,使得舰队基本上适应了北大西洋海况、洋流和气候,还严重削弱了英格兰海军的作战实力。

如今,第二特遣舰队即将抵达欧洲,想必接下来的齐英战争的形势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是的,攻守之势异也!

可以预见,齐国海军必将在合适的时间,主动寻求与英格兰皇家海军进行一场宏大的海上决战。

——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0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