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英布归汉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当英布到达汉营时,汉王是怎么接待他的呢?

那时汉王正坐在床上洗脚,又是那一副见郦食其的面孔,他让英布去见他。一边洗脚,一边谈笑风生。

英布见状,十分懊恼,但事已到此,只得向前通报姓名,屈身行礼。英布拿全家性命换取了这般羞辱,不由怒火中烧,他非常后悔叛楚投汉,传言汉王多么礼贤下士,对待有功之人不吝赏赐什么的,如今看来全是假的。他恨不得立马杀了随何方解心头之恨。现在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对英布来说,他和汉王都是项王封的国王,都是一国主子,如今来与汉王相见,本该平起平坐才是,现在汉王对待英布就像对待奴仆一样,英布觉得还有什么颜面见人,不如一死了之。

可当他回到住宿地时,发现馆中陈设豪华,所有用具金碧辉煌,卫士和伺从站立两旁,非常恭敬,就像奴仆见了主子一般。

不一会儿,张良、张耳、陈平等汉王身边的红人都来了,大家安排英布上主位坐,为他摆酒接风。

席间美酒佳肴,觥筹交错。不一会儿,汉王也来了。所有人都起身给汉王行礼,英布忙跟着大家一起施礼,汉王拉着英布的手,轻轻拍着他的手背,一顿勉励、夸奖,表示有幸能得到九江王的支持,将来一定能打败项羽,与大家共享富贵。

英布遂一改前忧,诚心表示要为汉王打败项羽尽一份绵薄之力。

汉王识人、用人的过人之处,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后来,英布派人潜回九江国,收罗了许多旧部,带着几千人马回到汉国。当他听说家属尽遭戕害,不由痛不欲生,当即要率领手下几千名士兵与项王决一死战。汉王安慰英布说:“项羽还很强大,此刻不宜与之拼搏,况且将军部下不过数千,怎么够用?我可以调拨万把人给你,有劳将军前往成皋扼守,一旦有机可乘,便可以进兵雪恨了。”

然后,汉王给英布补充了兵力,带着英布一同北上,并让英布屯守成皋。

(韩信伐魏)

京索之战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楚汉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景象。项王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西进,汉王也在筹划构筑河南一带防线。这时发生一件意外,致使汉王提前布局让韩信挑大梁。

当初魏王豹慑于汉王军威,加入汉王的反楚联盟。彭城战败后,魏王豹随汉王撤回荥阳。他以母亲生病为由,请求回国照顾,汉王批准了魏豹的请求。谁知魏豹渡过黄河后,立即下令封锁黄河渡口,禁止魏汉通航,并宣布脱汉投楚。

魏王豹投楚后,汉王派头号说客郦食其出使魏国,试图劝魏王回心转意,被魏王豹断然拒绝。魏王豹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忍受不了汉王的傲慢态度。他对郦食其说:“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汉王待人傲慢轻侮。谩骂诸侯群臣好像是对待家奴一样,没有上下尊卑之礼,我不愿意再见到他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郦食其回到栎阳,向汉王汇报了游说失败的情况后,汉王决定既然文的不行,那就武力解决。他任命韩信为左丞相出征魏国,曹参、灌婴分别为副将,各自统领步兵和骑兵跟随韩信出征。

有了京索之战的背景,汉王对韩信带兵打仗已经有了很高的评价。他曾询问魏国主将的名字,

郦食其回答:“是柏直。”

汉王很轻蔑地从鼻孔哼了一声道:“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怎么能抵挡得了韩信。”

汉王又问:“魏军骑兵将领是谁?”

郦食其答:“是冯敬。”

汉王说:“我知道他,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然还行,但也无法抵挡灌婴。”

汉王还是不放心,又问道:“魏军步兵将领是谁?”

郦食其又回答:“项他”

汉王长吁了一口气说:“也不是曹参的对手,这下我放心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汉王根据敌我战将的对比,预判战争的胜负虽然有些夸大的成份,但毕竟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汉王对自己手下将领的了解确实很到位。韩信同样关心魏国的主将,他也问过郦食其,魏国会不会启用周叔为大将。得到回复是柏直后,韩信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他和汉王的口气相同,说了一句“竖子也”就放心部署作战计划去了。

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命令汉军主力大规模集结于黄河西岸的临晋(今陕西大荔),同时征集船只等渡河工具,做好了随时渡河攻打魏国的准备。魏国得到情报后,魏王豹与大臣们分析敌情,认为汉军在荥阳防守项王的进攻,不大可能派出主力部队渡河作战,因此,魏军可以利用黄河天险来阻击汉军的进攻。关键是汉军会在哪个点渡河,魏军将主力部署于对岸,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所以,判断汉军的渡河地点便成了魏军制胜的关键。

之前,汉王为了威胁魏王共同建立反楚联盟时,汉军是从黄河西岸的临晋(今陕西大荔)口岸渡河的。此地便于大部队渡河作战,汉军又熟悉地形地势,魏国高层都认为汉军从这里渡河的可能性最大。于是,魏国主将柏直便调集重兵前往临晋对面的口岸蒲阪(今山西永济)布防。

韩信令灌婴的骑兵部队在黄河西岸大张旗鼓的搞演习,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往来烟尘遮天蔽日。沿岸战船密布,移动频繁。把战前的准备动作烘托到极点。

魏王豹得知韩信的动静后,认定柏直的判断是正确的,也将强了蒲阪的守备力量,魏王豹亲自带领将士从都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出发,驻军军事重镇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夏县)。

与此同时,韩信又命令曹参率领汉军主力分批次悄悄北上,抵达夏阳(今陕西韩城)。

韩信用兵除了诡计多端外,还善于用水。他了解到黄河水出龙门到达夏阳后,河道变宽,水流平缓,适合大军渡河。于是提前制作了大量的木材和缆绳、木桶等渡河工具运抵夏阳。曹参大军抵达夏阳后,汉军迅速利用之前准备好的渡河工具,成功泅渡黄河,神不知鬼不觉地踏上了黄河东岸。

曹参渡过黄河后,按照韩信的指令,快速穿过魏国的安邑(今山西夏县),然后在东张(今山西永济东北一带),打败了魏军守将孙遫,然后返身攻占了安邑,俘虏了魏军守将王襄,切断了蒲阪到首都平阳的通道。

上一次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次是明渡临晋暗潜夏阳。几乎是再版复习,一次在山上,一次在水上。韩信用兵出神入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范例。

魏军在蒲阪的大军正严密监视黄河对岸的灌婴骑兵团,忽然发现曹参在身后切断了自己的回程之路,不由惊慌失措。魏王豹担心都城受到进攻,将蒲阪的大军分出一部分回师迎击曹参。韩信等的就是这一时刻,当蒲阪的大军拆分后,韩信一声令下,灌婴率骑兵乘船浩浩荡荡渡过黄河。只见黄河水面上千船齐发,战鼓雷鸣,士兵呐喊声震天动地。蒲阪守军本来就惧怕汉军,此刻腹背受敌,军心大乱。灌婴成功登陆后,很快击溃蒲阪的魏军主力。曹参在前面阻击,灌婴的骑兵在后面冲杀,魏军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下,溃不成军。魏王豹带着败军退往桓县(今山西桓曲),曹参紧追不舍,再次击溃魏军,生擒魏王豹。

魏王被俘后,魏军斗志全无,韩信大军横扫魏地,仅仅一个月,就攻占魏国五十二个县,拿下了首都平阳。韩信将俘获的魏王豹及亲属等一行人,押往荥阳。九月,汉王在魏地设置了河东、上党、太原三个郡,直接隶属汉国。随后,将魏国的精壮兵员悉数调往荥阳增强守备力量。

韩信拿下魏国,解除了荥阳侧翼的威胁。黄河与渭水的航运得到保障。汉国的疆域一下子便和代国相邻。之前的魏国将汉国和代国隔开,两国之间尚有缓冲地带。现在突然之间汉、代之间成了邻国,代国顿时便紧张起来。

项王分封的时候,代国国王是原赵国国王赵歇,项王将张耳封为赵王,只好委屈赵歇前往代国任国王。陈余因不满张耳,在齐相田荣的支持下,派兵赶走了张耳。然后陈余将赵歇从代国接回来继续当他的赵王。赵歇非常感激陈余,便封陈余为代王,陈余没有前往代国,而是派夏说任代国的国相,主持国政,他自己则留在赵王身边任相国,辅佐赵王歇。

此时的代国对韩信来说,不啻为一块可以任意切割的牛腩。在将魏王歇押解荥阳的同时,韩信给汉王写了一封信。韩信在给汉王的信中提出适时开辟北方战场的建议。

韩信请求汉王增派三万人马,乘胜北上征服燕、赵,再向东攻击齐国,然后向南断绝西楚粮道,之后再向西与汉王会师于荥阳,彻底打败项羽。

韩信这个计划极具战略价值,开辟北方战场一来吸引项王的注意力,使其不能专心攻打荥阳,荥阳不破,汉国则屹立不倒;二来疆域扩大后,兵源、粮食均得到扩充,反过来还可以扭转楚汉战场形势。

汉王很高兴,他把张耳营中,对他说:“韩信已平定魏地,马上就要出兵攻打代国和赵国。你在赵地素有贤能之名,请你带领三万军队前去与韩信汇合,韩信精通兵法,你们二人精诚团结协作,陈余死期就不远了。”末了,汉王再度拉着昔日大哥张耳的手叮嘱道:“黄河以北就托付给你和韩将军了。”

张耳本来好好的赵王,被陈余搅局搞得连栖身之地都没了,陈余还千方百计要杀害自己,这个仇正愁没地方报,汉王这个任务队张耳来说是喜从天降,而汉王也需要利用张耳的威望来平定赵国。两人一拍即合。

收到韩信的建议信没多久,张耳带着常山郡守张苍。率领三万汉军,从荥阳出发,渡过黄河与韩信汇合。至此,韩信统领的大军达到五万之众。

这里出现的张苍就是王陵在南阳刑场上救下的那个胖子。张苍在汉帝国成立后的几代皇帝手里担任过重要职务,深刻影响了汉帝国。

张苍是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和陈平是同乡。张苍爱读书,通晓律历,曾经在秦政府担任御史,主管文书档案。张苍后来犯了罪,官做不成了,便潜逃回老家。正赶上沛公军团途经阳武,张苍就追随沛公,攻打南阳去了。没想到张苍在沛公这边也犯了大罪了,被拉去刑场问斩。

当张苍脱掉衣服,趴在刽子手的砧板上时,露出又白又胖的身材。张苍本来身材就魁梧,这白乎乎的一团肉在刑场上格外显眼。这一团白肉碰巧就被路过的王陵瞄到了。王陵曾经是沛县当地出名的豪杰,还当过沛公的大哥,也不知这团白肉触动了王陵那根弦,他竟然喜欢上了。于是出面向沛公求情,放了张苍一条生路。

后来,王陵的救命之恩让张苍终身以侍奉父亲一样的态度对待王陵,谱写了一曲知恩图报的美丽旋律,正好与陈余、张耳的“刎颈交”形成强烈的反差。

好像韩信也有这么一段惊险的故事,大概有本事的人都该经历一番磨难吧。张苍获救后,便继续追随沛公,打武关,攻咸阳,赴汉中,还定三秦,一直到这次被汉王指派成为张耳的助手,共同赴魏地与韩信汇合。未来,张苍在汉帝国舞台上还将大放异彩,当然,这是后话,咱们先按下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5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