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逼降南阳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此役沛公压上了所有的兵力,那几个知名的大将几乎都参与这次大战。

沛公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南阳郡被攻克,吕齮退守宛城。通过与吕齮的几次大战,沛公深感吕齮不好对付。

沛公一贯的打法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绕。他再一次启用这一法宝打算放弃宛城。

他要赶在项羽之前进入关中,那个“关中王”的桂冠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沛公没有理会吕齮,他率军直接绕过宛城,继续西进。

这时,张良发现问题了。

他告诉沛公:“这么着急入关,风险太大。秦兵数量众多,而且据守天堑,现在没有攻占宛县,等我军西进后,宛县秦军从后面追击我们,而秦军主力又在前面夹击,那我们就危险了。”

沛公被张良这么一提醒,立马认识到自己差点陷入被动,他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决定连夜从宛城西部火速南下,突袭宛城秦军。

于是,沛公率领大军乘着夜色悄然无声的兵临城下。等到鸡鸣天亮时,宛城已经被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了。

郡守吕齮好容易盼到沛公不战而走,正在庆幸时,突然大批攻城部队无预警出现在城下。望着城下密集的包围圈,他顿感绝望,于是拔剑想要自杀。

郡守有个手下舍人叫陈恢,他拦住郡守对他说:“先不急着死,我有办法解围。”

吕齮仿佛捞到救命稻草,连忙询问有何妙计。

陈恢说道:“等我去跟沛公谈一谈,没准我能让他退兵呢。万一不行,再死也不迟啊。”

吕齮将信将疑,还是让陈恢翻越城墙去见沛公。

当陈恢见到沛公时,他对沛公说:“我听说过楚怀王跟你们有个约定,谁先平定关中,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

沛公不知陈恢来意,冷冷看着他不作回应。

陈恢不紧不慢地说:“您现在虽然屯兵在宛城城下,但是,要知道南阳大大小小的郡县有数十座之多。宛城作为南阳郡的郡会,人口众多,物资储备充足,城里的人都众志成城,决心死守到底。如果您实施强攻,一来伤亡注定不小,二来如果因此耽误时间,让其他人抢先入关,您的损失可就大了。”

陈恢抓住了沛公七寸,时间是他最大的问题。

沛公一歪脖子看向张良,似乎在征询他的意见,又似乎在表示他不认同陈恢的说法。

陈恢继续道:“如果你要是绕过宛城,想争取早日入关,宛城又会转守为攻,从后面阻击您。”

这也是沛公担心的事,看来此人有两把刷子,沛公不得不重视陈恢了。

他盯着陈恢说:“依你的看法,我是拿宛城没办法喽。”

陈恢没理会沛公,他从容地回应道:“从您的角度设想,最好的办法是,招降宛城守军,好好封赏南阳郡守。如此,您还可以带着投降过来的宛城守军,一起和你西进伐秦。沿途守城的秦军将领听到您宛城之举,都会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请降的。”

真是一瞌睡就有人递枕头,这话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啊。是的,这与当初蒯通劝说范阳令的话术如出一辙,只是主角换了,场地不同了,背景也不一样了,但结果却是相同的。

沛公听陈恢的分析与张良不谋而合,本来就心动,对陈恢提出的投降约定,不禁大喜过望。

但他还是装模作样地扭头看下张良,好像有些不情愿。张良多聪明的人啊,沛公的心思他早摸透了。他朝沛公作揖道:“只要郡守真心愿意弃暗投明,功当封候。”

一拍即合的事。

下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郡守吕齮向刘邦投降,受封殷侯,陈恢因功也受封千户。

接下来,和武臣攻赵的情景大差不差,沛公西进的路上,果然就跟陈恢所预言的那样,一路上都是受降、收编,基本上也就是传檄而定了。

(将星云集)

宛城投降,郡守吕齮被封候的消息很快传开。沛公从此一路顺风顺水,很快就攻占了南阳郡各地。

南阳郡一带的各路将领相继归附在刘邦军麾下,协助沛公与秦军作战。这其中就有盘踞在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西峡一带)一线的戚鳃和王陵所部,以及正在北上的吴芮麾下的越军梅鋗部。

这里又有一个人物要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这人叫戚鳃。

在加入刘邦阵营之前,戚鳃的地位不低,他是秦朝的高武侯,作为秦军一名大将,戚鳃麾下勇士过万,他不仅武艺高强,也颇有政治家的眼光和谋略。

在沛公攻打丹水的时候,戚鳃知道,秦朝大势已去,反复权衡,他毅然决定带兵归降沛公。当戚鳃来到沛公面前时,虽然是投降的将领,但举手投足止之间,不卑不亢,显示出高贵的气质。

沛公见状暗自称奇,他对戚鳃说:“卿识时务者也!天将亡秦,眼下正当艰难之秋,卿能重来归顺,吾甚欢喜!”

戚鳃果然没让沛公失望,在丹水之战中,戚鳃积极献计献策,他指挥有方,出奇制胜,常常身先士卒,每每能以少胜多,为沛公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战功。

关于戚鳃,在高祖去世后,还发生了一段与他有关的惨绝人寰的悲剧,这个容后再详细讲述。

那么王陵又是什么人呢?

他和沛公一样都是从沛县起家的,与雍齿一样,都是沛县豪强,两人交情很好。

想起来吗?就是那个沛公年少时,被他视作大哥的豪族王陵。

沛公在沛县起兵时,王陵也聚集了几千人,跑到南阳郡另立门户去了。

都是在沛县起家,为何王陵会独自跑到南阳群另立门户,这其中必有蹊跷。会不会是他跟雍齿不一般的关系,得罪了沛公,这个不得而知。但此人常意气用事,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曾经还被沛公尊为大哥。

可是如今不同了,原来的小弟刘季都被楚王封候了,要是当他下属的话,双方未免都有些尴尬。所以,他投靠沛公的时间也比较晚。哪怕沛公都进入咸阳了,王陵还不肯归顺,一直到项羽烹煮了王陵的母亲后,王陵才下决心跟从沛公。

这次沛公到了丹水后,王陵便一路协助沛公直到携手一起攻入咸阳。

在南阳郡,王陵无意中干了一件大事,为大汉帝国抢救了一个人才,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慰藉。事情是这样的;

沛公手下小吏张苍,因一次运粮失误,被判处腰斩。就在‌张苍脱光上衣伏在铡刀下时,王陵恰巧路过。

他看到张苍皮肤白皙,身材健硕,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便向沛公求情,希望赦免张苍的死罪。

王陵对沛公解释说,张苍虽然犯了法,但我看他他相貌堂堂,是个有异相的人,如果就这样处决他,可能会失去一个有用的人才,不如留下来让张苍戴罪立功。刘邦考虑到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便听从了王陵的建议,赦免了张苍‌

张苍因此跟着大军一路打到了咸阳。后来张苍一度官运亨通,为大汉建国制定章程,成了萧何的得力助手。萧何因发现了张苍在计算方面上有天赋,便任命他为管理财政的官员,后又火速将他提拔为主管官员,让他管理各郡国交上来的会计帐簿。

文帝继位后,张苍已经在朝堂任职多年了,算是元老级的大臣。相国灌婴去世后,张苍顺理成章继任大汉相国之位,成为了三公之首。

张苍这条命是王陵救出来的。他知恩图报,对曾经的救命恩人尊敬有加。对待王陵就像侍奉父亲一样孝顺。

高祖死后,吕后因违背“非刘姓不封候”的规矩,要给吕氏家族封侯,遭到王陵的坚决反对。

就连陈平、周勃都低头了,王陵还是不愿向吕后屈服,他要信守汉高祖的盟约。

最后,吕后为了绕过王陵,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剥夺了他的相位,王陵一怒之下干脆称病不朝。

王陵被朝廷冷落后,大臣们避之唯恐不及。但张苍依旧跟平常一样,对王陵毕恭毕敬。

王陵死后,张苍已经当上了相国,但是还经常去王陵家,拜见王陵夫人,把她当成了母亲来孝顺。

张苍不仅能力出众,品德高尚,他的算术方面的天赋给后人留下一笔财富。著名的《九章算术》便是由他主持编撰的。

王陵救的不止是一个罪犯,他救的是大汉丞相,救的是一代数学奇才。他对张苍伸出援手时,没想到会影响到日后汉帝国的政坛格局,更没想到张苍一生对自己敬重有加,直到死后还持续关照自己的家人。这两个究竟谁是谁的贵人,还真说不清楚!

梅鋗则是馀汗人(今江西省余干县),打小就生得虎背熊腰,臂力过人,长大后更是出落得魁梧帅气。秦统一天下时,梅鋗率一支人马,跟随当时的越王经湖南醴陵至南海(今广东一带)居台岭(今南雄市梅岭一带)。

陈胜、吴广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梅鋗就在台岭地区招募民众,扩充队伍。当地有个名叫庾胜的义士,兄弟俩拥众数千人据山为王,仰慕梅鋗之名,情愿引众归属。梅鋗大喜,拜庾胜兄弟为副将,岭南地区的壮士纷纷投到梅鋗部下,梅鋗声势日趋壮大。

吴芮是梅鋗得老乡,他十分敬佩梅鋗的军事才能,于是派人与梅鋗联络,想将他收归麾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梅鋗留下庾胜兄弟留守台岭,然后亲率部众前去番邑投奔吴芮。

吴芮闻讯,喜出望外,出城十里迎接,当即委任他为部将,与英布一起操练军士。期间,梅鋗力劝吴芮助诸侯伐秦。吴芮随即派遣梅鋗率领百越兵前往南阳,与沛公合兵一处。在南阳与沛公合兵后,一起攻打南阳郡的析邑(河南内乡至西峡县一带)和郦县(今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两地皆被降服。

随后,率领百越部跟随沛公一路打到了关中。早前吴芮就派女婿英布投靠了项梁,此时英布正跟随项羽在巨鹿大战章邯。推翻秦王朝后,吴芮因功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衡山王,梅鋗功劳多,也被封赏食邑十万户,赐爵为列侯。

此时的沛公不仅有整个南阳郡的人力物力做支撑,更兼有越军梅鋗部和戚鳃部的加入,可谓实力大增。从五月到七月份,两月时间,沛公完成了对南阳郡的攻略,南阳已定,武关门户大开,沛公再无后顾之忧。打开了前往武关的通道,灭秦伟业近在咫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