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韩王郑昌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郑昌原来是吴县(今苏州)的县令。早期项梁带着项羽逃难到吴县,得到郑昌的关照。后来这两叔侄起兵的时候,郑昌也给予积极支持。他带着吴县士卒一路跟随项梁,项梁阵亡后,又跟随项羽,是深得项羽项羽信任的将领。

郑昌受封后,马上奔赴阳翟(河南省禹州市)着手恢复韩国。之前,由于韩王没有到任,一直由张良主持韩国的内外事务。郑昌到任后,迅速整军备战。他知道,汉王很快就会引军南下,他必须坚守韩地,直到霸王平定齐、赵之后,援军才会到来。好在前面有河南王申阳阻挡,郑昌还有有一点准备时间。

不曾想河南王申阳势单力薄,根本抵挡不了汉军,更何况汉王手上还有张耳。申阳原本是赵国的将领,张耳长期担任赵王歇的相国,申阳能当上将军,一定是经过张耳或者陈余的提携。尤其张耳是赵王身边的主心骨,申阳见了张耳是得磕头的。

张耳投奔汉王后,受到极高的待遇,汉王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耳的儿子。张耳能不死心塌地为汉王卖命吗?

由张耳出面劝降,辅之以强大的军事压力,河南王申阳临阵投降,汉王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河南地。

申阳投降后,韩国的大门就此对汉王敞开。汉王特地挑选了前韩襄王韩仓的孙子韩信为韩国三军太尉(最高军事首领)。

注意,此韩信非彼韩信。汉王手下有两个韩信,一个是大家熟知的钻裤裆的军事天才,另一个就是这里提到的韩襄王的孙子。后来他被汉王加封为韩王,为了以示区分,史书上称其为韩王信。

韩信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是一块打仗的好料。当初张良和韩王成在韩地打游击的时候就是韩王麾下的猛将。他和张良随汉王攻入关中后,又跟汉王去了汉中,成了汉王手下一员猛将。

汉王之所以任命韩信为韩国三军太尉,就是为了争取韩国人的民心,营造一个认同感的氛围。

韩王信果然不负重托,一路攻城略地,很快达到了阳翟,郑昌本来实力就不强,韩国百姓听说韩襄王孙子打回来了,都非常兴奋。郑昌是外地人,身边既无良将也无精兵。阳翟很快就被攻破,郑昌走投无路之下,也投降了。

拿下韩国后,汉王很高兴,封韩信为韩王,让韩信带领韩国军队随汉王继续东征。

收复韩地后,汉王回栎阳休整。次年三月,汉王再次出关,从临晋(今陕西大荔)渡过黄河,目标直指西魏王魏豹。

西魏王在分封的时候,东部的国土被霸王看中,划入西楚地盘,本来一肚子怨气。汉王于是决定采用恩威并重的办法,迫使魏王豹倒戈归汉。

西魏王威豹也十分乖巧,得知汉军朝魏地开过来了,连忙从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赶来投靠汉王。

汉王裹挟着魏国军队继续东进,朝殷王司马卬的河内郡开去。司马卬也是原赵国将领,这次还轮到张耳出面。在军事压力下,司马卬自然乖乖顺从了老领导,直接投降归汉了。

现在的局面大大超过了汉王的预期。自从汉元年八月攻打关中以来,汉王仅用几个月时间,大致平定关中地区(除少量章平领导的游击队和章邯固守的废丘外)。然后不到半年时间,降申阳、破郑昌、平司马、收魏豹,使得楚汉之间的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军实际控制的领土已经逼近西楚领地。

形势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鸿门宴之时,项王统帅六国联军,是何等威风、霸气。他组建的联盟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尽管联盟内部未必是铁板一块,但项王基本可以做到统一号令。各路诸侯匍匐在他的脚下,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

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汉王打入关中后,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猛挖墙脚,将靠近关中一带的诸王拉到了自己一边。现在,天下的局势越来越明朗了,楚汉两家势力独大,且汉王上升的势头直逼西楚霸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3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