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渔夫加入造反队伍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田荣最先发难,陈余得知消息后。索性也不装了,他抛弃鱼竿,也准备大显身手。衣锦还乡的西楚霸王刚刚建立的秩序,被几个地区小霸王撕得粉碎。

陈余,就是那个与张耳“刎颈交”人。当初巨鹿之战时,陈余率数万赵军驻扎在城北,各国联军是紧挨着陈余边上驻扎的,他是六国联军的总协调员。章邯投降时,陈余的劝降信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兵权被张耳夺去,陈余没能跟随项羽入关,与封王失之交臂。曾经有说客对项羽说:“陈馀和张耳一样有功于赵,应该给陈余一个好的待遇。”项羽因陈余没有跟随自己入关,于是就给陈余封了个候,并将陈余现在捕鱼的南皮附近三个县都封给陈余。

陈余得知自己仅仅捞了一个候,地盘只有三个县,不由恼羞成怒,他愤恨地说道:“我和张耳同样的功劳,如今张耳封王,唯独我陈余是个侯,这项羽做事也太不公平了。”由此,他对张耳由爱生恨,早就将“刎颈交”扔到黄河里喂鱼了。

陈余所辖的南皮等三县在赵国东部,紧挨着齐国。当陈余看到齐王田荣统一了齐地后,就派使者联络田荣,请求田荣帮助他攻打张耳的常山国。田荣正愁同盟太少,见陈余主动靠拢,不由喜出望外,马上派遣齐军进入常山国,协助陈余攻打张耳。

同时,他让彭越南下不断骚扰楚国,意图使项羽无法抽身北上。

十月,在田荣的帮助下,陈余组织辖区内三个县所有的兵力,对张耳发起进攻。终于赶跑了张耳,占领了襄国(赵都城今河北邢台),然后把赵王歇从代地接了回来,仍旧拥立为赵王。赵王歇非常感激陈余,就把陈余封为代王。陈余认为,国家刚刚安定下来,赵王歇又过于羸弱,于是便决定留下来辅佐赵王,另派相国夏说去驻守代地。

被陈余赶出襄国的张耳成了丧家之犬。他跟左右亲信商量,有的主张往南投靠楚国,有的主张往西,投靠汉王,张耳起初是准备前往楚国,投靠西楚霸王的。他对左右说:“虽然汉王和我有交情,但项羽的势力强大,我又是项王封的赵王,所以我打算到楚国去。”

张耳左右亲信有一个姓甘的对张耳说:“汉王入关时,天上五星聚于东井,东井是秦的分地,先到的必成霸业,现在楚国虽然强大,但天下最终还是属于汉国。”张耳反复考虑后,率领左右逃往了汉地,投靠了汉王。

张耳与陈余的“刎颈交”成了“刎颈仇”。后来,汉王东征攻击楚国时,曾联络赵国共同出兵,陈余表示:“只有杀了张耳我才肯出兵。”汉王不想枉杀故友,但又希望赵国出兵协助,于是将一个长相酷似张耳的囚犯杀了,把人头送到赵国。陈余见了人头便出兵协助汉王。谁知汉王在彭城被项王打败,陈余听说张耳还活着,立马又背叛了汉王。

张耳和陈余由“刎颈交”转而反目成仇,初期应该是张耳过于苛求造成的。陈余说的没有错,就他这点兵力,想要与王离的秦军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陈余并非贪生怕死,也没有投敌叛变,他只是在寻找机会,协调友军,组织力量营救。

从张耳的角度看,他们之间是生死之交,自己被困在城里,随时都有城破人亡的危险,而陈余手握重兵却迟迟不见救兵到来。之前像儿子般孝敬自己的陈余到底想干什么,怨恨之心油然而生。其实张耳的亲生儿子张傲也带兵赶来救援,他同样在巨鹿城外不敢擅动。

解围之后陈余赌气交出兵权,其实只是一种姿态,他觉得张耳与自己的感情深厚,一定会尽力挽留自己。没想到弄巧成拙,张耳竟然真的收走兵权。世上最可恨的不过是亲人的背叛。陈余负气出走后,这对“刎颈交”的仇恨就此结下。

张耳与陈余毕竟是凡人,人性的弱点在他们身上都体现的淋淋尽至。但领袖级的大人物往往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他们的胸襟和情怀以及志向让他们抛开个人恩怨,着眼未来而放下心结。汉王这一点上远远超过了张、陈二人。为何他能在秦末无数支实力派队伍中脱颖而出,与其领袖风格、气质是分不开的。后面发生的无数精彩故事,充分佐证了这个观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4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