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戏水之战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其实周章为什么在戏水逗留一个月,没人知道什么缘故。

由于史书缺乏这方面的记载,恐怕这个谜团要等待新的考古证据出现才能有定论了。

周章到达戏水东岸时,他曾在高地观察秦军的部署情况。当他看到秦军布置在戏水西岸的阵地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秦军右面依托依骊山地形布阵,左面沿渭水布阵,中部面朝戏水东岸,一列列展开。周章一路征战,已经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从阵地阵型看,他估算秦军约莫五万人左右。

秦军人数虽然不多,但阵型布置严谨,环环相扣,结合部之间便于联系,很难切开。

周章看到密密麻麻的弩兵方阵,后面的步兵、车兵、骑兵整齐划一。

仔细观察,还能分辨出身着铠甲的重装备步兵和骑兵,也有未穿铠甲的轻步兵和骑兵。各方阵错落间隔,联系紧密,层层叠叠,互为依靠。他看到秦军的装备,以及布置的防御方阵,秦军的士气后,他确实感受到了压力山大。

面对这样一支从未见过的秦军,周章有些不知所措。

从人数上看,秦军虽然只有五万,可是人数再多在这种地方也施展不开。更何况,手下这几十万大军,本是乌合之众,借着声势一路像滚雪球似的越聚越多。但真的打起仗来,尤其面对训练有素的秦正规军,周章心里真没底。

打!没有必胜的信心;

撤!开弓哪有回头箭;

守!粮草能坚持多久?

周章心里怎一个乱字了得。

此刻,比周章更乱还急的是张楚王陈胜。

假王吴广虽然没能攻下荥阳,但保护了周章的侧翼和粮道供应。

宋留在南部困住南阳也确保了南翼不会被抄后路。

问题是粮草。粮草。粮草。

陈胜发愁的是每日百万斤的消耗,光是运粮大军就所费不赀,更别提粮食的来源了。

直指咸阳的三路大军,就只有周章一路过关斩将,气势如虹,而今在戏水戛然而止。

来自都城陈县的“加急电报”估计都打爆了周章。毫不夸张的说,到了“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的地步。

张楚国上上下下都耗不下去也等不及了。

打不打都得打了。

周章便组织步兵沿戏水,多路搭桥。

他在寻找主力进攻的方向,看看秦军会如何因应。

但是章邯不动如山。

除了少数弩兵施放冷箭,破坏楚军施工搭桥外,基本看不出秦军的任何变化。

周章还是不敢轻敌,他让少量轻骑兵快速冲刺,通过几路搭好的便桥。秦军远远观望,没有动静。

周章下令步兵跟进,过桥后迅速构建工事,掩护大军过河强攻秦军防守阵地。

章邯仍旧没有动静。

周章见状,等不及过河步兵构筑工事了,令旗一挥,十几万大军沿着便桥,朝戏水西岸冲了过去。

之前的战斗,只要楚军发起大规模的冲锋,秦军要么溃逃,要么投降。

周章期望这一幕在戏水重演。

非常可惜,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等大军冲到便桥中央,秦军阵地突然万弩齐发。密密麻麻的箭雨飞到桥上,穿过楚军胸膛,强劲的弩箭在密集的便桥上往往一箭便是一双。成排的楚军应声倒下。

更糟糕的是,飞来的弩矢还有许多带着火苗,由于箭矢密度太大,把便桥都烧着了,很快就烧断了便桥,楚军没有中箭的纷纷落水。后续部队被挡在戏水东岸。

这时,章邯打开营寨,一排排的秦军重装战车朝着过河的楚军冲杀过来。

已经过河的楚军步兵在便桥断后,便遭到秦军箭雨的袭击,死伤过半,尚在哀嚎中。中尉军的战车雷鸣般地轰隆隆驶来,连战马都披着厚实的铠甲。

楚军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转身就往河里跑去。

会水的都在游,

不会水的都在沉。

等秦军战车冲到岸边,已经没有了楚军的人影。

过河的楚军不消说,全军覆没。还没上桥的楚军正在庆幸,猛然后面骚动起来。秦军犹如天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楚军两翼。

打前站的是中尉军的轻骑兵。后面乌泱泱的跟着骊山军团,嗷嗷叫地朝楚军杀来。

原来,秦军对关中一带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章邯早就部署两支大军从东西两翼,抄远路慢慢向戏水靠近,他们埋伏在楚军两侧。

章邯给伏兵的任务是等战役打响后,照着楚军营地只管冲,楚军要是溃逃了,只管追。

楚军被突如其来的秦军打蒙了,顿时疯狂地后撤。周章喝止不住溃逃的部下,只好跟着大部队跑。

楚军一跑,秦军就追。楚军跑多远,秦军就追多远。一直追到了函谷关。

函谷关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只要函谷关在周章手里,章邯就没法睡个踏实觉。

骊山军团追击到函谷关时,章邯的中尉军主力也随后赶到。章邯清楚,必须将楚军赶出函谷关,重新构筑一道防线,利用函谷关的地形,牢牢守住关中这扇东大门,先守住老本,稳住阵脚,再图反击。

章邯指挥秦军对函谷关发起猛烈的进攻。依然是箭雨打头阵,骑兵打穿插。戏水惨败的楚军已成惊弓之鸟,见秦军的箭矢像暴雨一般来袭,楚军吓破了胆,一下子就丧失了战斗力。

周章眼看函谷关保不住,只好下令撤退。楚军撤出函谷关后移师曹阳(今河南灵宝东部),就地驻扎。

章邯也没有继续追击,他知道穷寇勿追的道理,便下令停止出击,加固函谷关要塞,对周章采取守势。

周章大军虽然连吃败战,但主力仍比较完整。曹阳就在函谷关南面,只要重振旗鼓,仍然有实力对函谷关发起攻击。

中尉军是咸阳最后的保障,章邯无权也不敢将秦王朝最后这股力量调离都城。守住关中,已经实现了第一步计划,他要依靠骊山军团将楚军赶回老家,最后彻底平定这场规模浩大的叛乱。

咸阳威胁解除后,秦二世得到喘息的机会,秦王朝终于认识到农民起义军实力庞大,来势汹汹,非动用全国的力量无法平息。

于是,在章邯将周章赶出函谷关后,秦廷作出四项军事部署。

第1,全国进入战时体制,实行军事总动员。

第2,任命章邯为秦军统帅,负责镇压叛乱事务。

第3,紧急调蜀汉关中兵员增援章邯。

第4,调长征军团和岭南军团配合章邯平叛。

这四项措施,除了岭南的赵佗不愿出兵配合外,其余都迅速行动起来。

秦严酷的法令以及兵民一体的制度发挥了应有的效能。经过了两个月的准备,章邯集关中和蜀汉大军,会同骊山囚军对驻守曹阳的周章发起了进攻。

攻守易型了。

秦二世元年十一月,章邯率秦军大举出关,向驻守曹阳的周章大军发动全面进攻。

这次进攻,章邯准备充足,部署周全。周章军抵挡不住秦军凶猛的进攻,向东撤退到渑池。

这回章邯不依不饶,穷追不舍,在渑池再次与周章大军激战。连续败退的周章军丧失了斗志,终于被章邯击溃,周章自觉愧对陈胜,以自杀谢罪。

周章的死,标志着秦末农民起义以来风卷残云的态势出现了重大转折。章邯接收了从蜀汉和关中方面源源不断的兵员,实力大增。

他踌躇满志,决心乘胜东进,打出关外。彻底将张楚国从秦帝国的版图上抹掉。面对四面烽火,章邯首先会从哪里下手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6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