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月下追韩信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遗憾的是,变化总比计划来得快。韩信是个急性子,他一路上看到楚军士兵不断地开溜,甚至连军官都开小差了,自己在汉王这边的待遇没有任何的改善,韩信终于熬不下去了。汉王的大军刚抵达南郑,韩信不见了。

韩信跑了。

丞相萧何每天都查阅逃兵的名单,统计兵员数字。当他看到逃兵名单上赫然出现韩信两个字时,不免大吃一惊。他再三确认治粟都尉韩信逃跑后,来不及报告汉王,骑上快马当即冲出丞相府。

幕僚见丞相神色慌张,骑马匆匆外出,不知怎么回事,也不敢多问,等到回过神来才赶紧向汉王报告。

汉王收到丞相骑快马匆匆外出时,还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到了晚上,没有见到萧何回来,第二天,还是没有萧何的任何消息,汉王不禁着急起来。难道萧何也当了逃兵了?汉王怎么都不相信,如果连丞相萧何都留不住,那还有谁愿意替自己卖命。汉王越想越着急,不免开口骂起娘来。

幸好第三天萧何回来了。汉王见到萧何,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到汉江里去:“怎么连你也要跑路吗?”

萧何向汉王郑重地行了个大礼:“臣哪里敢逃跑,只不过去追那个逃跑的人罢了。”

汉王不解:“你去追谁?”

萧何说:“韩信。”

汉王又骂了起来:“你骗鬼哦,十几位将军逃跑都没见你去追,你会去追什么韩信。”

萧何一脸正色道:“那些逃跑的将军们是非常容易得到的,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可以算得上是天下奇才。大王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小小的汉中王,那就用不着韩信,如果大王想一统天下,除了韩信实在没有谁可以帮助您成就大业,现在就看大王您的态度了。”

汉王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我当然想向东进军,怎么会想长期闷在这里呢。”

萧何点点头:“大王既然想要向东发展,就应该重用韩信。这样,韩信就会留下来为你所用。如果不肯重用他,他最终还是会逃跑的。”

汉王愣愣地看着萧何,自言自语道:“依丞相的意思,是要任命韩信为将喽。”

萧何摇摇头:“即便任命他为将,他也是不会留下来的。”

汉王有些吃惊:“难道要任命他为大将?”

萧何马上接口道:“太好了,这才是我汉国的大幸事啊!”

汉王见萧何如此重视韩信,不免觉得好奇。他对萧何说:“你把韩信召来,我要拜他为大将。”

萧何看了汉王一眼,说道:“大王您对人向来傲慢无礼。如今要拜韩信为大将,却像忽悠小孩一样,这就是韩信逃跑的原因啊。大王如果您真的要拜韩信为大将,就应该挑选良辰吉时,斋戒沐浴后,在广场上修筑拜将坛,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这样才能留住韩信。”

汉王想了想说:“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设坛拜将)

有了汉王的指令,萧何便开始组织修筑将坛。很快消息就传开了,汉王筑坛要拜大将了。这是一件既令人兴奋又十分神秘的事情。汉王会拜谁为大将呢?从军功来看,曹参、樊哙历经百战,无疑最具当选资格;夏侯婴和周勃实力也很强。这几个大都是汉王当游侠时的难兄难弟。在汉王未正式拜大将前,人人都在猜测,将军们个个抱有希望。大家都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汉王沐浴斋戒后,身着朝服,在百官簇拥下,登上拜将坛。各路人马戎装整齐,刀光闪闪,剑气逼人,在台下一排排整整齐齐地站列着。

拜将坛上,一杆“将”字大旗,咧咧作响,四周布满的红旗迎风招展。

萧何是拜将仪式的主持人,他见汉王朝他点点头,便挥手示意乐队停止奏乐。只见萧何高声喊道:“吉时已到,汉王拜将典礼开始。”

礼官唱到:“汉王绶大将印。”

台下所有人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都想看看到底是谁接了将印。

韩信迈着自信的步伐阔步走上拜将台。他郑重地对汉王行跪拜礼,然后稳稳地接过将印。

怎么是个陌生人?这人是谁?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樊哙等高级将领更是一头雾水,这不是那个什么“治粟都尉”吗?搞的什么鬼!汉王如此用人,怎能让众将官服气。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又听得礼官唱道:“汉王绶大将符节。”韩信再次跪拜后,接过汉王手中的符节。符是调兵用的信物,节是象征王亲临的手杖,见节如面王。有了兵符,大将军就能调动军队,手持节仗象征着汉王亲自到来。

台下沸腾起来了,这是汉王最隆重的一次拜将仪式,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阵仗,士兵们兴奋得不行,与之相反的是汉王手下的一众将官,个个耷拉着脑袋。搞个谁不行,搞个死刑犯,爬到自己头上。只有夏侯婴没有太多想法,他反而乐观其成,毕竟自己为汉王找到了一个大将。

礼官又唱起来了:“汉王绶大将斧钺。”韩信又一次跪拜,一一从汉王手中接过金斧、银钺。他转身面下台下众将士,高高托起斧钺,台下顿时山呼海啸般响起呼声:“将军威武,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斧钺军威、军纪的象征,大将执斧钺如同军纪高悬,有先斩后奏的权利。韩信搞搞举起斧钺的用意很明显,虽然我是破格提拔起来的,但大将军是汉王授予的,我可是有斧钺在身的,敢不听将令,后果自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