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落草为寇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但是,堂堂的未来君主第一堂课就是落草为寇。说起来有些丢脸,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一点也不夸张。

泗水亭长在一次公务活动中,失职了。

他原本是领着县里的一帮服徭役的百姓去参加秦始皇陵墓的工程建设。按理说是个轻松活,拿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个领队的。只消把人带到那里,清点一下人数,他就可以打道回府了。但即便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任务,刘季却是注定无法完成了。

大家知道,秦始皇在任十二年来,建阿房宫、修骊山墓、筑长城、修水利、筑公路等耗费了无数民力,起初老百姓咬咬牙坚持了下来,随着没完没了几乎看不到头的徭役,越来越接近老百姓的极限,秦国老百姓终于扛不住了。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就知道始皇帝的世纪工程到底动用了多少民力。公元前246年,为了在在泾水和洛水之间开凿一条灌溉沟渠,动用了超过十万民工,花费了整整10年时间才修建成功,这就是今天的郑国渠。

公元前217年,为了征服百越地区,给前线大军解决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秦始皇就派出了数十万民工在桂林境内,开挖了一条长70里、宽10米的运河,以期通过水路将军需物资快速运达前线,历时三年时间才顺利挖通此渠,这是大名鼎鼎的灵渠。

公元前212年,秦直道动工修建。从秦都咸阳北面的秦林光宫直达九原郡(大概河套平原的黄河南岸),这条同样是为了军需保障的“高速公路”是由大将蒙恬负责修建的,因为这条道路需要翻山越岭,所以修建的时间非常长,甚至蒙恬被赐死之后仍然没能修筑成功。

至于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所费民力更是不计其数。除了徭役外,秦百姓还有兵役这一关,驱逐匈奴,远征南越,哪一场大战不是动则几十万大军。所以秦统一以来,百姓少不了东奔西突,昼夜操劳。

他们自备干粮行李,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地点,不仅要无偿提供劳动,还没有分文报酬,最要命的是常常累死病死在那里。起初偶尔有几个回不来,也没什么太大影响,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只出不回,大家就开始慌了。勇敢的如孟姜女会奔赴长城追讨夫君,胆小的就只能落跑了。

刘季这回带的团正是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境遇。虽然亭长为人豪爽,待人不薄,但架不住这几乎是一次“单程旅行”,团员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个一个的溜起了号子。刚出沛县,刘季就发现本团规模越来越小。基本上是今天少一个,明天缺两个的样子。他掐指一算,照这个逃跑的速度,到了骊山,应该只剩下他自己了。再编一个“贺钱一万”的故事是不可能了,怎么办?

秦律的严苛大家是知道的,像他这种情况估计最少得吃五十鞭笞。莫说是五十了,就是吃它五鞭,也会让人一魂归命、二魄升天。刘季可不想挨那五十个鞭子,但又苦于无奈,他搓着手,来回踱着方步,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妙计。

那就是,你们跑,我也跑!

于是到了丰邑西边的大沼泽中,他将剩下的队伍召集起来,好酒好肉请乡亲们搓了一顿,然后豪爽地对大伙说:“你们都跑吧,从今往后,我在沛县也呆不下去了。我跟你们一样一去不复还了。”

也不知道究竟还剩多少人,反正这个团到此就解散了。史书说,有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勇士,被刘季的义气所感动,竟自愿跟着他一起逃亡。这个说法有些蹊跷,刘季放跑的那一众人,他们回去大抵也活不成。

有没有一种可能,会不会本来就只剩下这十几个人了,大家伙商量着干脆不跑了,反正跑了也是死,还不如拧在一起,另找活路。于是自然而然地簇拥着刘季另寻生路了。

跑路就跑路吧,我们的史学家还不忘给这个未来的皇帝脸上贴金。说醉酒熏熏的刘季连夜带着十几个兄弟,抄小路通过一片沼泽,他派人前去探路。不久,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条好大好大的蛇横在路中间,我们还是改道吧。”

刘季趁着酒劲怒喝道:“好汉走路,何所畏惧!”于是,他冲上前去,拔出配剑,将大蛇斩为两段。一行人又接着逃了几里地,刘季酒性再次发作,便躺下呼呼大睡起来。

你可能要说,杀一条蛇有什么了不起的。是啊,一条蛇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蛇,否则史学家也不至于大书特写这个故事了,看了后面的补充你就知道了。

史学家称,走在队伍后面的人,见有一个老太太在那里哭泣。他就问老人,为什么啼哭,老太太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所以我哭。”这人又问:“老太太,你的儿子为什么被杀了?”老太太说:“我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为蛇,横在路中间,现在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我才哭。”说话间,老太太忽然不见了。

落在后面的人追上了刘季时,他已经醒了。这人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他,刘季听了心中窃喜,这恰好验证了之前的说法,他觉得所谓的富贵相,应该就是真命天子相了。那十几个跟随他的人听了这个消息,对他也日益敬重起来。

前面说过,刘季是不事劳作的人,作为首领,他带着十几个兄弟,还得东躲西藏,自然是无法种地了。那么他们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如何生存下来呢?

史书只是说,这帮兄弟们隐身在芒山、砀山一带的山泽岩石之间。躲在那里干什么没说,在那里挖野菜?打野猪?

肯定不是。

估计史书是不敢说的。甚至还编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说官府找不到刘季,而他老婆吕雉却能靠观察到刘季头顶上的祥云,准确地找到他,给他送去衣物和食品。消息传开后,沛县的子弟都希望加入刘季的团队。

你看,刘季手下十几号人,单靠吕雉肩挑手扛,行走百里路程送来的食物,能养活得了吗?除非吕雉挑来的是金子。

既不能耕作,又不能做生意,还能吸引很多子弟愿意来投靠,唯一的可能就是,做了绿林好汉了。

这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事,虽然历史上有好几个不怕皇帝杀头的史官,但他们都知道,你不顾及帝王的尊严,帝王也不会留你一条生路。假话不说,但真话却是可以选择不说的。

所幸落草为寇的时间不长,大秦天下就发生了一件亘古未有的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