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分兵合击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为了迅速扩大战果,尽早实现推翻秦王朝的愿望,陈胜将吴广封为“假王”,代理张楚政权,封蔡赐为上柱国(军事最高指挥官)。随后,兵分多路,向秦统治地区发起强大的攻势。

陈胜的第一目标直指秦帝国心脏中心,为此,他集中优势兵力,派出三支队伍。

第一支,由“假王”吴广统率,向北对荥阳发起进攻。计划拿下荥阳后,夺取敖仓,然后经函谷关打入咸阳。

荥阳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几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之一,位置大约是今天的河南荥阳。它既是秦帝国的水陆交通枢纽,又是护卫敖仓的关键节点。守卫荥阳的秦军统帅是丞相李斯的宝贝公子,时任三川郡郡守的李由。

丞相李斯不用说了,肯定与大秦王朝休戚与共,由其长公子李由亲自坐镇荥阳,足见秦帝国对荥阳的重视程度。这与其他郡县有着天壤之别。当时相当多的县令、郡守为求保命,只要起义大军一到,顺风而倒,纷纷改弦易辙,但李由是李斯的儿子,他没有叛变秦帝国的资本,无论对手是谁,他只能为秦帝国硬抗到底。因此大概率吴广这一路大军很难有所斩获。当陈胜派出的几路大军捷报频传的时候,吴广却在荥阳城下磨蹭了4个月,毫无进展。

陈胜派出的第二支部队,是由周章率领的起义军。周章,字文,很多书也称周文。他楚国陈县人,战国末年,曾为楚国名将项燕推算时辰吉凶,还侍奉过春申君黄歇,他主动找到陈胜,自报家名,称熟读兵书、懂得兵法。由于吴广止步于荥阳,周章建议另外派遣一支大军,绕过荥阳,直接夺取函谷关,通过函谷关进入关中。

项燕和春申君都是战国后期名人,陈胜相信了周章,授予将军印,命周章领兵西向攻秦。

这一路的运气实在是好,周章打着张楚的旗号,一路高歌猛进,沿途经过的楚地不断有大量楚国人加入到队伍行列来,等到达函谷关时,已有战车千辆,士卒数十万。

公元前209年10月,周章已经进入戏亭(今陕西临潼东)。这里是原秦国地界,生活着大都是秦国百姓,原来那种一呼百应的场面消失了。周章于是下令,大军就地驻扎。

秦二世胡亥即位时年仅二十一岁,他终日迷恋于花天酒地之中,将秦国的大小政务统统交给赵高,自己则与左右宠臣终日游戏娱乐。面对来势汹涌的农民起义,一概不闻不问。

等周章大军驻扎在戏亭时,赵高才不得不把这个消息报给了胡亥。

周章这一支大军是陈胜派出去最成功,也是对秦帝国威胁最大的一支劲旅,短短几个月威震秦廷,但起得快,倒得也快,随着章邯的出场,张楚政权的灭亡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第三支是由宋留率领的起义军,计划向西南进攻南阳,从武关进入关中。

宋留领兵向南阳郡发起进攻,与南阳太守齮展开激战。南阳本是楚国界内,本地豪族纷纷响应起义军,前来投靠宋留的人越来越多,而太守齮麾下除了将领是秦人外,手下士兵几乎都是南阳本地人,大多数人还是认同楚国。

虽然南阳还没有拿下,但秦军困守孤城,难有作为。他本来还想在南阳与太守齮切磋一阵,但周章拿下函谷关的消息传到南阳,宋留怕被周章抢了头功,于是亲自率主力西进,准备攻击武关,他留下部分士兵在南阳盆地打游击,一方面扩充兵力募集粮草,另一方面防止太守齮从背后夹击。正当准备夺取武关时,突然又传来了周章兵败自杀的消息。宋留十月兵临武关。十一月,就得知周文兵败,他果断放弃武关撤回南阳。十二月,不断有坏消息传来,吴广被下属杀死了,章邯率领秦兵南下威胁陈县。宋留只好退出南阳,计划领兵赶回陈县勤王。

回军陈县,正常路线是走南阳郡的阳城、进入颍川郡。宋留打仗还是相当有头脑,他觉得秦军必定会在中途等他,所以他从南部进入陈郡,准备走新蔡再绕到陈县后方。

可惜他面对的敌人不是泛泛之辈,那是打败周章大军,挽救秦王朝于即倒的章邯。十二月,尽管十分的谨慎,宋留还是在途径新蔡的时候,中了秦军的埋伏,兵败被俘。这是秦军在战场上活捉到的起义军职位最高的将领。章邯大喜之下,将宋留押到咸阳邀功。在赵高的极力鼓动下,秦二世下令将宋留车裂。

除了这三支目标针对秦心脏中心的大军外,为了配合实现攻下咸阳的目标,陈胜还分别派出向北发展的两支起义军。一支由周市率领的起义军,目标是原魏国旧地;另一支由亲信武臣率领的起义军,北渡黄河,向原赵国地区发展。就在这支部队,陈胜给武臣配了两个“足智多谋”的副将,这两个人为秦末农民起义这一幕大戏增添了无尽的“色彩”,诠释了人性肮脏的一面。这两个人我们后面还会介绍,这里先按下不表。

另外,还有两支向南发展的部队,由召平率领的起义军向东南进攻广陵(今江苏扬州);由邓宗率领的起义军,向南进攻九江郡(今安徽、江西)。

这几路大军,无论胜负,每一路都故事满满,甚至可以用好戏连台来表述。期间的人物、事件纷繁交错,就像一团缠绵的乱麻,既相互联系,又有独自的头绪。

不管怎样,容我抽丝剥茧、一一道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