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齐王田儋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原来田儋是以前齐国的王室宗亲,他的堂弟田荣、田横都是一方豪杰,在齐地很有号召力,能够招揽人心。

魏相周市带领军队收复魏地全境后,向东扩展,到达狄城(今山东高青县)。

田儋假装把自己的奴仆绑起来,领着一群年轻人到县衙,想要谒见县令,要求把奴仆杀掉。

在当时,奴仆虽然没有人生自由,但不能擅杀,须经县官审判才能处死。县令不知有诈,打开县衙大门后,田儋一刀结果了县令,然后召集当地豪侠及官吏子弟,称各路诸侯纷纷反叛秦廷,作为齐王后裔,田儋理应自立为齐王。

在田氏兄弟及豪强的支持下,田儋集结军队反攻周市,等打跑了周市后,他又向东收复了齐国的故地,就这样,齐国也复国了。

(张良其人)

抗秦斗争正进入困难时期,秦军反击势头正旺,各国还在勾心斗角,好不容易形成的统一战线,被扯成一张渔网。

当时楚国在江北除了沛公外,景驹是最大的一支反秦武装。沛公迟迟拿不下丰邑,几个人一合计,便领着一些部属到留县投奔景驹,希望景驹看在同是楚国人的份上,借点兵力给他,好从魏国手里收复丰邑。

在前往留县的途中,偶遇另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也是要投靠景驹的,为首的叫张良。

没错,就是那个被后世称为“圣谋”的帝王之师。

张良是韩国人,他的父亲,父亲的父亲都曾经做过韩国的国相,是个地地道道的韩国贵族子弟。

秦统一六国后,张良年方二十出头,面对从贵族沦落到亡国奴的身份落差,张良的痛苦和怨恨同所有贵族一样,是不言而喻的,他曾经密谋暗杀秦嬴政,失败后匿名逃亡。

这段故事说起来还有点搞笑。由于一心要为韩国报仇,张良变卖家产,遍游世界寻找机会。功夫不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一个大力士,他想当然地要以一己之力刺杀秦始皇。

张良让人造了一个120斤(相当于现在60斤)的大铁锤,打听到秦始皇东游要经过阳武县,张良便和大力士埋伏在大路旁,准备让始皇帝吃他一锤子。

可是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时。大力士却傻眼了。几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地疾驰过来,秦始皇乘坐的究竟是哪一辆?来不及多想,大力士照着一辆华丽的马车,猛地甩出大铁锤。

不料击中的却是一辆随从副车。秦始皇死里逃生,龙颜震怒,急令搜捕刺客,张良侥幸逃脱,从此隐姓埋名躲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

(帝师学艺)

在逃亡期间就发生了给老大爷捡鞋子的这档子事情。据说有一天张良在下邳城郊的一座小桥边上悠闲地散步,忽然桥上有个穿褐色布衣的老头在喊他:“喂,小子过来。”

张良往桥上看去,只见那个老头冲他招手:“小子,叫你呢。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本是个贵族出身,尽管是逃难到此,也经受不起这等无礼的吆喝。他本想发火,但见这位老者年事已高,可是双目却炯炯有神,脸上充满了坚毅和自信。于是他就跳到桥下帮老人家捡起了那双鞋子。

本以为老人家至少会表达一下谢意什么的,谁知他把两脚一蹬,眼睛都不眨一下,以命令的口吻对张良说:“帮我穿上。”张良犹豫了一下,心想,反正好事做到底,就帮老人家一把又有何妨。

等张良帮老人穿好鞋子后,原本还想等着他道谢呢,谁知老人微笑着捋了捋胡子,笑呵呵地头也不回就走了。

留下张良一人在小桥上凌乱。

不知过了多久,那老人家又折回来对张良说:“五天后的清晨,到这里找我。”说完径直往前走了。

五天后,张良早早来到桥上,远远看见老人已经站在了桥上,他见张良劈口便说:“与老年人会面迟到是什么道理?”说完转身就走。

张良正想追问,老人家摆摆手:“五天后的早晨再来。”

五天后,张良起了个大早,当他紧赶慢赶地赶到桥上时,发现老人家早到了。见张良到来,老人家转身就走,边走边说:“又是迟到。这什么情况?五天后再来。”

其实张良两次都是按老人家的要求早晨到的,见老人如此刁专古怪,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第三个五天后,张良干脆三更半夜就再桥上等候。不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这次老人家很高兴,咧着嘴笑了。

他从怀里取出一本书,郑重其事地对张良说:“好好读此书,日后可成帝师。”他见张良还没反映过来,又叮嘱了一句:“十年后,无论你是否读懂此书,你都必须出山,十三年后,可来济北的谷城山下找我,那块黄色的大石头就是我。”

老人家说完便大步流星般地走了。张良捧着那本书一看,是失传的《太公兵法》。从此,张良便潜心学习、研究这部兵书,终得姜太公真传,为将来辅佐沛公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9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