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大秦灭亡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子婴杀了赵高后,自称秦王。他幻想能回到之前七雄争霸的年代,至少保留一丝富贵的希望。在武关失守后,他还动员关中所有军队,并派大军据守蛲关、蓝田。然而最后的尝试也失败了,咸阳城内笼罩着大秦时日无多的悲催氛围。

无论是大臣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秦即将灭亡做好了思想准备。无数次攻城战争导致屠城这一悲剧性的结果,让咸阳老百姓深怀恐惧。他们面对汹涌而来的楚军既担心害怕,又无能为力。

沛公驻军霸上,对咸阳围而不打,咸阳城军民忐忑不安。听说为首楚将是沛公,为人厚道,从不滥杀无辜。咸阳百姓希望和平解决,不要采用战争手段,因为那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他们对秦军能否守得住咸阳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这种情绪弥漫到整个关中平原。渐渐地大臣们也都抛弃幻想,觉得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了。

子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准备向楚军投降。

沛公做足了功课后,觉得是时候了,便采纳了张良和郦食其的建议,派使者进咸阳城招降秦王子婴。

十月,秦王子婴打开城门乘坐白马素车,脖子上套着白色的绳子,手里捧着皇帝的玉玺、符节,跪在城外轵道旁向沛公投降。

大秦帝国灭亡了。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至子婴投降,帝国总共只存在十五年。就是这短短的十五年,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剧变,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分封制被彻底废除,换之以全新的郡县制。

在李斯的帮助下,秦始皇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郡设守令、县设县令,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整个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六国的国王被废除了,六国贵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被连根拔除。

打破了封建藩篱,辅之以“书同文、车同轨”等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一系列法令,秦帝国初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新景象。

倘若秦始皇能多活几年,

倘若扶苏能正常继位,

倘若赵高与李斯没有争斗,

倘若秦二世能像他父亲一样为秦国殚精竭虑,

……

然而,没有倘若了。

曾经无数英雄好汉,驰骋疆场;

曾经遍野旌旗蔽日、万马奔腾;

曾经纵横捭阖、决胜千里;

曾经如狼似虎、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

如今都化作灰尘随风而去。

携带着昔日无限荣光,黯然落下帷幕。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未来的帝国花落谁家,会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沛公进城)

沛公接受子婴投降后,威风凛凛地进了咸阳城。这座存续了八百七十多年的秦都城,如今被沛公肆无忌惮地踩在脚下。

全城百姓面对楚军的占领,惊恐万分。虽说沛公向来以仁义著称,但也是有屠城的不良记录。在攻占阳城时,他就和项羽一起屠过城。如果把这次屠城的帐算到主将项羽的头上,那么攻占颍川时,沛公也有一次屠城的记录。

楚怀王在决定派人西征时,大臣们推荐沛公的理由便是仁慈。利用沛公仁义、厚重的一面争取秦民的认可。但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你能猜到开始,往往你猜不到结局。

每一支部队的首领都想得到仁义之师的美誉。但战争是一种相互残杀的竞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时为了打败对手,什么阴狠毒辣的手段都会使出来。况且战争激烈的时候,军事人员和平民很难区分开来。

古往今来,不波及平民的战争未之有也。强大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斩尽杀绝的事也屡见不鲜。

即便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了,屠杀平民、种族灭绝的事件仍然难以杜绝。只是手段更隐晦,借口更堂皇罢了。

还好咸阳城是投降拿下来的,沛公没有在咸阳耗费人力物力,这对咸阳百姓来说,是一件及其幸运的事。

咸阳百姓暂时没有大的忧虑,但子婴就麻烦了,分分钟面临被咔嚓的危险。

沛公手下的将领出于对秦王朝的愤怒,纷纷要求杀了子婴,但被沛公断然拒绝。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子婴是主动开城投降的,如果杀了他,往后所有的守城将领都将拼死到底,决不投降。

沛公不杀子婴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那就是当初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此刻的沛公仿佛看到自己在关中称王的场景。如果杀了子婴,不利将来关中的治理。民心向背决定大业的成败,沛公站得高,看得远。

咸阳,是当时全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秦国历代君王呕心沥血,耗费数百年时间打造的都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便派人将六国宫殿的样式画了下来,灭了哪一国,就依样画葫芦,在咸阳按照那个宫殿的规模再建一座。加上秦国自己的宫殿,还有尚在建造的阿房宫,更是宏伟壮观。唐代诗人李牧在《阿房宫》中描写的场景是:“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为了建造这座宫殿,把蜀山的树都砍光了。咸阳的繁华程度令沛公看花了眼。几年前,作为苦力,他来过一次,现在作为主宰者,再次登临这座都城,那种心境完全无法形容。皇宫里充斥六国收罗来的奇珍异宝,更有六国王室俘虏来的成群妃嫔、美女。

沛公原本就是好色之徒,这次入宫简直如鱼得水,他一头扎进皇宫,便找不着人影了。

沛公找不着了,可想而知,手下的将领没了约束,纷纷冲入皇家库房,大肆抢夺、瓜分珍宝。

加入抢劫队伍的还有一人,就是萧何。

作为沛县的主吏掾,萧何专门负责处理县里的政务以及官员的考核工作。他将所有政务工作办理得井井有条,泗水郡御史原本就想向朝廷推荐萧何,是萧何自己一再请辞才留在沛县,否则早就提拔去了都城。

沛公被“推荐”担任沛县的县令时,萧何自然干起了老本行,成了沛县统筹处理各类政务的行政长官。后来,沛公一路征战,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后方,‌负责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确保了军队在行进过程中的给养和物资支持。

这时的萧何也加入抢劫的队伍,不过,他抢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皇宫里收藏的全国山川地图、关隘要塞,各郡县的户籍档案,还有秦国的法律文书等。

另外,还有一个加入抢劫队伍的是樊哙,他本来屠狗出身,做过流民、强盗,说他是粗人,没有人会怀疑,论抢劫,他是祖师爷。

不过这次他抢的不是什么珍稀宝物,而是抢人。

抢人?

那一定是抢美女喽。

不是!

他抢的是沛公。

确切地说,他要把沛公从温柔乡里抢出来。为此,他不惜上蹿下跳,惹恼了沛公。

樊哙闯入沛公的寝宫,见了沛公便大声呵斥:“你是要当称霸天下的英雄好汉,还是只想做一个富翁?宫殿这些奢华之物正是暴秦灭亡的祸根,你不要贪图享乐,快回军营吧。”

沛公正在温柔乡里逍遥,被樊哙一顿咆哮,顿时十分不快,他沉下脸来,一言不发。

第一次抢人没有成功,樊哙知道凭自己无法说服沛公,于是便去找张良。

沛公一向尊重张良,对张良的话言听计从。樊哙懂得打张良牌,说明这个大老粗还是粗中有细,至少懂得迂回,不至硬性顶撞,产生相反的结果。

果然,沛公见了张良一下就老实了。张良委婉地劝说道:“正因为秦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才让你有机会来到这里,现在刚刚进入秦都,获得一点小胜,你就追求享乐,那你和秦二世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还是回到霸上去住吧。”

面对张良的劝诫,沛公没有板起面孔。他怎么不知道樊哙的好意,只是温柔乡的吸引了实在太大了。

他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拔不开腿。樊哙的用意当然是好的,但樊哙毕竟是一介屠夫,你脑瓜子有我厉害吗?敢跑到我这里来撒野。

再说了,樊哙既是发小还是妹夫,给他脸色也不怕他变脸。张良就不同了,他是韩国的重臣,也是沛公的重要谋士,在许多关键节点上,都是采用了张良的谋划,转为危机。

沛公知道,张良的学识、才华均高过自己。人才难得,正因为张良的计策,沛公才能脱颖而出,顺利抢在项羽之前打入关中。

樊哙搬出张良,好言相劝。沛公终于迈开了那双近乎挪不动的双腿。这件事也充分说明,什么地位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态度,所要达到的目的竟有如此的天囊之别。

离开宫殿时,沛公下令将寝宫里的财产一律封存,宫女们妥善安置,然后悻悻然地随樊哙和张良回霸上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5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