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组建骑兵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五月,各路溃散的汉军陆续抵达荥阳。丞相萧何在听说刘邦于彭城惨败后,立即在关中地区大量征发“老弱未傅”者赶赴荥阳,补充兵员。根据秦时的户籍制度,男子十七岁就要被登记进户籍,接受兵役,一直到60岁为止(‌有爵位者止于56岁)‌。‌按照正常的制度,“老弱未傅”者是不应该被拉到前线去打仗的。可是形势危急至此,前线兵源已经不足,萧何只能打破常规,大量征召这些人去前线作战。大将韩信也率领大军赶赴荥阳与汉王会师,并且大量接收逃回荥阳一带的汉军士卒。这样,汉王在荥阳一带逐渐稳住了局势。可是就在这时,西楚的骑兵也如期而至,最快的已经追至京县(今河南荥阳东南)、索亭(今河南荥阳)一带,离荥阳已经不远了。

当西楚骑兵突破汉军防线,杀至荥阳附近时,汉王的军队已经在“京、索”地区摆开了防守阵势。此刻汉军的总指挥已经换成大将韩信。

荥阳位于黄河边上,不仅连接了济水、‌汝水、‌泗水、‌淮水等水域,‌形成了河淮间巨大的水运交通网。北依黄河,‌南阻嵩山,‌这样的地形不仅险要,‌而且形成了天然的军事防御屏障,也是商贸往来的咽喉要地,‌对于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军事防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韩信临危受命担负起防守荥阳的重责。

‌照理说对付骑兵最好的防守就是依托坚固的城墙,阻挡骑兵的左冲右突。但韩信没有简单的依托城墙打这场防御战。他把交战的地点选择在京、索一带。

荥阳城是山地与平原的重要分界线,荥阳以东是黄河冲积平原,包括京、索、郑州、开封在内的平坦地区,适合骑兵冲锋交战,而荥阳以西则多为地势崎岖的豫西、晋南山地和陕东交界的崤、函山区,以及水流湍急的黄河,如果交战不利,汉军可迅速向西撤退凭险据守。也就是说,韩信打算在京、索一带与项王的骑兵对战。

有没有听错?汉王五十六万抵不过项王三万骑兵,韩信凭什么在汉军溃败的情形下,还要在地势平坦的地形上与项王对攻呢。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汉王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鼓舞士气,并为更为艰苦的后续楚汉缠斗争取时间。更何况随何正在九江,他能否说动英布,与战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荥阳都守不住,项羽将直接陈兵函谷关,关中就危险了,关中危险,说明汉王自身难保,那又凭什么让英布“弃暗投明”,纵使随何有十张嘴也无法把英布拉过来。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汉军也有一支骑兵队伍了。

原来,汉王撤退到荥阳后,对项王的骑兵印象极为深刻。彭城之战,他吃尽了项王骑兵的苦头,同时也对组建自己的骑兵队伍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下令将汉军中的骑兵全部集中起来,组建一支骑兵劲旅。

说起骑兵,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战马。不要忘了,秦的祖先是养马的好手,就是通过养马发家致富的。秦军的骑兵哪怕对匈奴都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当时河套平原牢牢控制在秦国手中,蒙恬大将驻军此地,匈奴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是因为秦军有着强大的骑兵军团,根本不怵匈奴。

那个时期,战马基本产于西北和北部地区。主要产战马的大概就是秦国和赵国,还有部分产自燕国。因而,秦国的战马本来就多,骑兵也多。这些都是现成的,只是汉王没有将骑兵集中使用,而是分散到各军中。

现在,汉王一道命令,战马和骑兵很快就统到了一起。当然,骑兵几乎都是秦人,连推荐上来的骑兵首领也是秦人。

当时被推荐到骑兵统领的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必,一个叫骆甲。汉王急着尽快组建骑兵军,就想直接任命这两个人为统领,谁知他们坚决推辞,不敢就任。

他们对汉王说:“我们都是秦人,恐怕得不到汉军的信任,希望大王在左右亲信中选择善于骑射的将军来统领这支骑兵,我们愿意尽力辅助他。”

这两个人考虑的不无道理,当时掌握军队的将领左右横跳的人多如牛毛,不是自己的亲信,辛辛苦苦组建的大军,随时都会背叛自己,或者自立门户去了。

哪怕就是亲信,好比武臣以及武臣后的韩广、李良等,都不一定靠得住。汉王想想也对,于是将自己身边的亲信郎中令灌婴任命为骑将,李必和骆甲被任命为左右校尉,协助灌婴。

灌婴是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入伍前以贩卖丝织品为生。项梁战败身亡后,当时还是沛公的汉王退守砀郡,灌婴就是在那时候开始跟随汉王的。

灌婴当时的身份是中涓,也就是在汉王身边打打杂,混口饭吃。后来跟随汉王在成武县打败了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杠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因为作战勇猛,被赐予七大夫的爵位。

在汉王西征途中,参与了开封、曲遇之战,因战功被赐执帛爵位。后来定南阳、破武关、战蓝田一直打到灞上,被升为执珪的爵位。

汉王入主汉中后,拜灌婴为郎中之职。继而又随汉王进军汉中,十月间,又任中谒者(汉王传令官)。随汉王平定了三秦,攻取了栎阳,降服了塞王司马欣。然后东出临晋关,降服了殷王董翳,为平定了关中立下汗马功劳。

彭城战败后,灌婴随刘邦撤退至荥阳。

推选这样一名既勇敢善战,又是汉王信得过的人,无疑是最合适的了。后来的无数次战役,证明了汉王选人用人的高明。

这样,汉军从此也有了一支骑兵队伍,并且在日后征战中为汉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8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