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韩信之谜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其实,对于汉军越过秦岭关隘,成功突破封锁,打入关中的经过,司马迁并没有详细的介绍。

《史记.高帝纪》称:八月,汉王用韩信计,从故道还,袭章邯,战陈仓,困好畤,围废丘,定陇西、北地、上郡等。

时间是八月,也就是项王北上收拾田荣的同时,汉王出手了。

从哪里进攻呢?司马迁说,从故道。

这里的故道,是指来时路子午道吗?这条路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了。

那会不会是陈仓道,那里有一个故道县。

有一个故事,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的就是汉王手下大将韩信统领汉军从陈仓道攻入关中的故事。

那么,这个故事靠谱吗?

这个故事源于元代的一部戏曲,叫《暗度陈仓》。里面介绍了韩信派樊哙大张旗鼓地重修栈道,然后他率领大军暗度陈仓故道,攻入关中的经过。经过这一戏曲的传唱,千百年来,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除了研究历史的专家,大概没人关心了。

另外,这次战役总指挥是谁?司马迁也没说。经过戏曲的渲染,以及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的事实。一般都认为是韩信。

但是,司马迁说的是“汉王用韩信之计”。也就是说,只是采用了韩信的计谋,这个计谋包含了多少内容,韩信在里面充当什么角色,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彼时,韩信刚刚被任命为大将,军事指挥才能尚未经过检验。这么关键的大战役,汉王能放手给韩信全权指挥吗?

从沛县起义后,汉王带领的这支军队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每次战斗的指挥都是汉王自己亲自操刀。算起胜负手来,在楚军的将领中,竟然胜率是排名靠前的,否则怎么可能率先进入关中。对打仗来说,汉王自身颇有心得,他对自己也相当自信。从汉王一贯的作风,只要他在场,指挥权向来都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之前,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发生没多久,汉王如何确定韩信是不是同类的花架子。再说,韩信越过一众汉王的亲信老将,爬到他们头上指手画脚,他们能真心服从吗?汉王的驭人之术,如火纯青,不会冒然完全放手让韩信指挥这场战役的。合理的推测,无论多么信任、佩服韩信,最终指挥大权还是在汉王手里。

还有一个小插曲最能说明问题。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了这么一件小事。说谒者赵衍随汉王从汉中发兵,当雍王的大军堵住陈仓道时,汉王打算撤退了,赵衍进言从他道。

他给汉王建议走另外一条可以绕过陈仓的路,刘邦听从赵衍的计谋,于是打通了陈仓道。

而在还定三秦的战斗中,韩信除了那句“用韩信计”外没有其他记载。如果是韩信指挥的战役,司马迁怎么能一句不说呢!

(建都栎阳)

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汉王经过精心筹划,顺利占领了关中。从穷山恶水的巴蜀一带,到关中平原这一发达地区,汉王地盘扩大了,粮食、人口增多了,经济富裕了,军力也得到快速增长。

他相中了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下令将首都从南郑迁往栎阳。

第二次占领关中,汉王不改初衷,依旧对关中百姓施以仁政。在萧何的主持下,汉王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关中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

第一,汉王下令,将王宫所有的游猎场和园林分给当地百姓,扩大粮食生产。

第二,对于贫困的巴蜀地区,免税两年;关中地区军属家庭,免税一年。

第三,大赦天下,重新建立户籍制度。废除秦国社稷,改立汉室社稷。

第四,建立军功制度,奖励有功将士。

第五,建立三老制度,从乡、县开始,推举五十岁以上由声望的老人,免除徭役,让其参政议政,协助官方治理国家。

汉王这些举措,受到关中百姓的拥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很快就使得关中地区发展起来。汉王左手靠萧何治理大后方,右手靠韩信抓紧军事训练,又有张良等一干谋士。他脚踏关中,眼望东方,摩拳擦掌,大有跃跃欲试,挺近中原的意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