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外黄县令

书名:汉月当空 作者:赵金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俗话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张耳自从娶了富豪家的千金,摇身一变,重新变成了一只金凤凰。从此,外黄县有了个姓张的富豪,此人仗义疏财,交结天下豪杰,颇有信陵君的风范。

这一来二往,张耳在外黄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声名都传到了国外,成了名闻遐迩的大贤人。不断有人来外黄拜访、投靠张耳。后来,连魏王都知道张耳的名字了,于是,便把张耳任命为外黄的县令。

看来,这富豪的千金和那个朋友的确有眼光,张耳果然是大富大贵的命相。其实,这还只是开胃菜,未来的张耳还将继续开挂人生,直至巅峰。

张耳当了外黄县令后,往来的宾客更是络绎不绝。最著名的当属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陈余,另一个叫刘季。

这真是一个牛人横行,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两个年轻人,那是一个比一个厉害。风头不仅盖过县令张耳,甚至同年代多少的英雄好汉都匍匐在他们脚下,尤其那个叫刘季的年轻小弟。

陈余也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熟悉赵国的风土人情,地理概貌。

哦,对了。陈余和刘季自身都是穷光蛋,但都娶了富人的女儿为妻。尤其是刘季,可能受前两个人的影响,竟然熬到快到四十了才攀上了一个有钱的老丈人。

不知道是这几个人实在太优秀,还是那个时期女多男少,反正穷小子通过联姻逆袭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故事里的这三个人,都是逆袭成功的代表性人物。

相同的志趣爱好,使得张耳对陈余尤为器重,两人竟成莫逆之交。而陈余也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史书称俩人为“刎颈交”。

所谓“刎颈交”,就是那种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那种生死之交吧。

至于那个叫刘季的,年纪就更小了,恐怕只有十几二十来岁。

刘季算是外国人,他是楚国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阳里)人。祖祖辈辈务农,早年读过几年私塾,他排行老三,平常不怎么爱劳作,整日佩戴一把宝剑,交友论道,行侠仗义。从丰邑混到沛县县城,后来久闻张耳大名,更是对信陵君崇拜到五体投地,特地从楚国沛县远赴魏国外黄结识张耳,拜张耳为大哥。

张耳带着几个小弟,经常出人外黄酒肆,见识各种场面。刘季小小年纪便崇尚游侠义气,他接人待物,练达老道。还善于观言察色,随机应变,深得张耳的喜欢。

(游侠的徒孙刘季)

县令出行,前呼后拥。左有儒士陈余,风度翩翩;右有侠客刘季,高大帅气又威武。

史书记载刘季,说他“隆准而龙颜,拥有美须髯”。就是高高的鼻梁,脸庞英俊,长着络腮胡子,男子汉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身高约为七尺八寸,换算成现代单位,大约能在176至184厘米之间,也是个大高个。

跟外黄县的县令张耳混过的这一段日子,是刘季年轻时期最辉煌最值得炫耀的时候。

有过这一段经历,特别是信陵君以及侯嬴之间的侠客精神,深深感染了刘季。他后来回到沛县,竟成乡野一带著名的游侠。

沛县丰邑中阳里,这个小乡镇无论是战国,还是秦帝国时期,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当地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耕耘着这块土地。

刘季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刘老太公喜爱。谁知长大后却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他喜欢交结朋友,崇尚游侠,年纪轻轻就独自一人跑出国门,回来后学会打抱不平,到处惹是生非,整得刘老太公一个头两个大,干脆分家,让老大老二自立门户,看这个刺头怎么混。

但刘季脸皮厚,有一顿没一顿的刘季就往两个哥哥家家跑,吃饱喝足了嘴巴一抹走人,连碗都免得洗。

他不但自己去大哥家混吃混喝,还经常把朋友带到大哥家吃吃喝喝。

大嫂非常烦他,却又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大嫂当着刘季和他一帮狐朋狗友的面,吱吱嘎嘎地铲起了锅底。暗示混混们,赶紧滚蛋,家里的锅底朝天了。

为这事,刘季给大哥家记了一辈子的帐,一直不肯原谅大嫂一家,还是刘老太公出面才缓解了刘季的怨恨。

在刘老太公看来,刘季是个不求上进的混混,但在外面,刘季却混得风生水起。他接人待物豁达大度,跟朋友之间讲义气、重承诺,深得三教九流、地方豪杰的尊重。

这期间,围绕在刘季身边的都是一些乡里的年轻小伙。

比如樊哙,他是沛县有名的屠狗专业户。

在那个年代,狗肉比猪肉值钱。别小看屠宰专业户,在底层社会是挺吃香的职业。春秋战国时期,几个著名的刺客都是出自屠宰专业户,所以这个行当上至公卿阶层,下至平民百姓,多少都是有所敬畏的。樊哙虽然身材魁梧,但性格豪爽,粗中有细,很讲义气。

还有周勃,是樊哙的哥们,这家伙性格木讷,不怎么爱说话,平常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偶尔也会当吹鼓手,街坊邻居有什么婚丧喜庆的,都会请他去耍两下。

再比如纪信,他跟刘季一般的个头,长得还十分相像。他是个孤儿,刘季非常疼他,常带他出入各种宴席聚会,纪信也把刘季当作唯一的亲人看待。

跟纪信一样落魄的是奚涓,他是穷苦人出身,打小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刘季对她孝敬母亲的行为十分欣赏,所以时不时会接济他们母子。

还有一个跟屁虫卢绾,卢绾是正儿八经刘季同村人。非常凑巧的是,这两人结拜起来都不用说什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因为求不求都一样。

两人同时上过一阵子学,识得几个大字,至少不是文盲。

卢绾从小就崇拜刘季,对刘季言听计从。所以,这两人走得最近,当刘季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卢绾默默地追随着他,一路跟到汉朝建立,只可惜卢绾没能跟到最后,这是什么情况我们暂时按下不表。

这些在中阳里跟着刘季耀武扬威的年轻人,日后大多成了开国功臣。

不要说在中阳里,即便是在沛县,刘季也是个风云人物。远近知名人物都喜欢跟他交往。

本地知名的豪族王陵听说了刘季的大名,他很赏识刘季,经常留他在家吃饭,把刘季当作自己的小兄弟。王陵的母亲也非常疼爱刘季,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另眼相待。

有一回,刘季为自己的小弟出头,和沛县另一个豪族雍齿的小弟发生冲突,雍齿知道后,放言要刘季好看。刘季暗忖自己不是雍齿的对手,连忙求助大哥。王陵立马出面替刘季说和,帮他摆平了这个事。从此刘季和雍齿这个“黑道大哥”也建立了关系。

你看,刘季在沛县就是这么个牛逼的存在。

刘季作为知名的侠客,他还有个公开的老相好,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老相好姓曹,我们权且称她曹大姐。

不知两千年前人们婚姻观是什么样的,放在今天,刘季这种行为,妥妥的渣男一枚,曹大姐被指破鞋也是免不了的。

可刘季根本不把这个放在眼里,平常跟豪族往来,出入酒肆、歌坊、妓院,女人没少玩过。

但对曹大姐倒是挺上心的,他们还育有一子,取名刘肥。就是这个刘肥,日后还当上了齐王,统治齐国六郡七十三县。

婚姻这种事,还真说不准。都快三十好几了,以刘季这种钻石王老五的年纪,莫说两千年前,放在今天也算得上是大龄未婚青年。

但好酒往往是沉瓮底的。一个不经意的装逼却让刘季捡了个大户人家的千金,这条小鲤鱼竟然跃过了龙门。

这事还得从刘季从政开始说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