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5章:天大手笔!逼反湘军?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第266章 天大手笔!逼反湘军

而就在这个时候,恭亲王奕忽然出列道:“太后娘娘,这等封疆大吏的任免,已经不需要通过政事堂了吗?”

这话一出,全场静寂。

慈安太后一愕,道:“按照六爷的想法呢?”

恭亲王奕道:“李鸿章确实有失地之职,朝廷中枢确实需要进行惩戒,但是南方几省的招商大会在即,此乃国策,不好耽误。是不是让李鸿章先戴罪立功,等到招商大会结束之后,再让马新贻前往接任?”

但从法理上看,这仿佛是合适的。

但这就是和苏曳的洋务政策对着干。

而后,所有人都望向了慈安太后。

她又要为难了。

她就这样看着恭亲王奕好一会儿,道:“其他几位议政大臣呢?”

此时,政事堂有五个议政大臣。

恭亲王奕和苏曳,有点并列首席的意思。

接下来是僧格林沁,然后是两个汉人焦佑瀛、周祖培。

僧王不在,此时这两个汉人大臣,不由得战战兢兢起来。

他们本来想要一直躲的,最好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透明人不存在一般。

没有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要表态。

足足好一会儿,周祖培道:“臣谨遵圣慈训。”

焦佑瀛也出列道:“太后娘娘圣明,臣谨遵慈训。”

慈安太后道:“那就这样定了,马新贻你即可带着圣旨,离京上任。”

马新贻上前叩首道:“臣遵旨!”

慈安太后本能地要继续进行散朝大法,恭亲王奕却上前跪下道:“启禀太后娘娘,奴才身体不适,不堪重用,想要辞去议政大臣之位,请太后恩准。”

果然来了……

田雨公和崇恩等人的判断出现了。

以奕的请辞作为标志。

接下来,满朝文武中有大批旗人大臣,纷纷请辞。

造成中枢停转。

慈安太后直接道:“不准。”

“散朝!”

然后,她再一次牵着小皇帝离开。

不等着其他大臣纷纷请辞。

整个朝堂之间,已经出现图穷匕见之势。

…………………………

懿郡王府。

“谷山,你可知道,这次上任江苏巡抚,会有性命之危?”苏曳问道。

马新贻道:“知道,下官已经完全准备给好了。”

历史上的马新贻,在担任两江总督之前就已经遭到过刺杀,所以对自己的行程防守是非常严密的。

而且,他去担任这个两江总督的时候,也知道是去抗雷,也知道是进入龙潭虎穴,并非没有思想准备。

只不过,历史上他担任两江总督的时候是六七年后,那个时候湘军对江南的控制更深了。

此时,湘军对江苏的控制,远不如历史。

“下官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恩相拔掉湘军这颗钉子。”

苏曳道:“关于对你的刺杀,已经谋划许久。”

接着,苏曳递过去一张照片。

“此人名字叫作张汶祥,曾经做过太平军,在许多年前曾经做过李世贤的裨将,而后在战乱中,脱离了太平军,曾经加入过伱的团练。”

马新贻拿过照片,叹为观止。

王爷这边,做事真是极致,这个世界大面积都是画像,唯独王爷这边,用的是照片。

马新贻道:“下官,对此人有印象,关系还算可以。”

苏曳道:“你担任安徽布政使的时候,率军南下,支援于我,此人便跟随在你的军中。之后我军进行了大面积的淘汰,此人行为不检点,所以被驱逐出了队伍。”

马新贻道:“下官记得了,此人被裁撤出军队的时候,已经是六品武将。”

苏曳道:“对,被裁撤之后,他的军饷和积蓄,在连番的赌博中挥霍一空。开始到处散播对你的不满之言,说他曾经救过你的性命,说当日你兵败的时候,是他带着兄弟们救了你,让你东山再起的。结果因为知晓了你霸占部下妻妾的丑事,所以被驱逐出军。”

马新贻点了点头,记住这一切。

苏曳道:“此人武艺高强,欠下了许多赌债,家中有妻儿老小,为了赚钱,为了还债,所以他在江湖上干了很多脏活。”

“就在过去一年半内,他就曾经为湘军几大头子干过很多脏活,其中包括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江苏提督鲍超,署理江西巡抚曾国荃。”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他就是即将来刺杀你的刺客。”

“如今江苏巡抚衙门依旧暂在苏州,而没有移去南京,所以这个张汶祥会在你前往巡抚衙门的路上,拦路喊冤,而你又是故人,所以走下轿子,前来和他见面,听他冤情,他会拔出匕首,刺杀于你。”

苏曳道:“当然,此人在一年多前就已经被我情报处策反。”

马新贻一愕,敬服不已。

苏曳道:“尽管一切已经准备妥当,这个刺杀大概率会发生,但也仅仅只是大概率。还是要预防中途发生变故,所以在你南下的途中,情报处的官员会时刻和你进行接触,对张汶祥动向进行汇报,对这个刺杀是否会发生,也会不断汇报。”

接着,苏曳拍手道:“进来。”

片刻后,走进来一个精瘦的年轻人,这是情报处的中校军官李凉。

最早跟随苏曳的新军,因为非常机灵,所以转入了情报处。

这几年中,他功劳赫赫,谋划了多起大事。

“李凉,这是马新贻大人,从此以后他在南方的安全,以及情报工作,就由你来负责。”

李凉中校道:“是。”

苏曳望着眼前这个冷峻的中年人,内心一阵吐槽。

他出身农家,家境贫困,娶不起媳妇,但是长相俊俏,油嘴滑舌,所以骗了村里一个寡妇的身子。

参加新军后,信誓旦旦说发达了之后,就要去把那个寡妇娶进门。

他也确实很快发达了,不过迎娶的不是这个寡妇,而是太平天国女营的某个女子,要年轻漂亮得多。

娶完之后,他不忘初心,派人回老家要把那个寡妇接来。

结果没有想到那个寡妇已经嫁人了,嫁给了一个庄稼汉。

然后,他的骚操作来了,花大价钱从县城里面买了一个从良的女子,给了这个庄稼汉。然后依旧把那个寡妇给娶回家做小妾了,还真他么的初心不改啊。

而这个寡妇,其实大他整整九岁,如今也给他生下了两个孩子。

……………………

次日!

马新贻带着巡抚卫队,直接南下,前往苏州赴任。

他此时的身份,可不仅仅是江苏巡抚,而且还是朝廷钦差。

一同南下的,还有惠亲王绵愉,他是代表朝廷中枢,要去参加十月十五的南方几省招商大会。

马新贻走海路,绵愉走运河。

不过有人速度更快,不眠不休地乘船南下,前往苏州汇报。

或者说这段时间,从京城在江苏的人员就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几乎每个几个时辰,就有人马飞快南下。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苏曳和湘军图穷匕见。

………………

三日之后。

苏州这边,接到了朝廷这边的信息。

“朝廷中枢罢免李鸿章大人的江苏巡抚,册封马新贻作为新江苏巡抚。”

“政事堂首席大臣,恭亲王奕,正式请辞。”

“惠亲王绵愉,已经南下,不日将到达苏州,代表朝廷中枢参加南方几省招商大会。”

几个湘军巨头,面面相觑。

李鸿章问道:“马新贻可带了军队过来?”

信使道:“仅仅是几百人的钦差卫队。”

李续宾道:“但他是走海路过来的,是要经过上海的,而此时苏曳的第一师就在上海,正在和英国人进行军事演练。也就是说,马新贻随时都可以让第一师进入苏州。”

“如果,第一师进入苏州之后,怎么办?我们这个招商大会,还要不要在苏州进行?”

彭玉麟道:“苏曳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洋人公使动手吧。”

李续宾道:“但是,他们可以用任何名义,封锁整个会场,让整个招商大会无法进行。”

江南提督鲍超忽然道:“要不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马新贻给做了。”

这话一出,全场色变。

曾国荃道:“他苏曳当时还只是署理江西巡抚的时候,就敢派人劫杀钦差船队,杀了德兴阿和翁同书,他能做初一,我们难道不能做十五吗?”

江南水师提督黄翼升道:“我就想要问诸位大人,如果任由马新贻坐稳了这个江苏巡抚之后。接下来苏曳借着朝廷中枢的名义,不断把我们湘军派系所有的督抚全部罢免,全部换了一遍,怎么办?”

李续宾道:“别忘记了,当时苏曳成立南方七省联盟,朝廷也几次想要换掉浙江巡抚,闽浙总督,江西巡抚,结果呢?苏曳都是用凶狠的手段反击回去的。”

“如果任由马新贻在江苏站稳脚跟,那接下来,就等着我们一系所有的封疆大吏,全部被罢免。”

曾国荃道:“苏曳胆敢那样做,就是我湘军哗变之时。”

李续宾道:“他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已经罢免李鸿章了,我们哗变不哗变?如果不反击,那等到罢免谁的时候,再进行反击?”

曾国藩扶着额头道:“北边俄国人,还没有宣战吗?西北大乱还没有爆发吗?”

现在,北边不动,西北不动,湘军这边就不敢动。

曾国荃道:“大哥,马新贻那边,很快就要来苏州了,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

历史上,湘军胆敢对马新贻下手,完全是有恃无恐的,清廷中枢也只能不了了之。

而在这个世界上,湘军是充满惶恐的,因为面临着苏曳军队的威胁。

但是,偏偏在这个世界,他们对马新贻动手的心思更加紧迫。

甚至有一种,非动手不可的架势了。

“准备两个方案。”曾国藩道:“第一个方案要先等北边的消息,俄国人有没有宣战,西北有没有大乱,一定要等到这两个消息确定。”

“第二个方案,在十月十之前,正式宣布,南方几省招商大会,改址到武昌进行。”

按照曾国藩的方案,十月十五进行招商大会。

十月十正式宣布改址,届时你苏曳就算想要罢免彭玉麟这个湖北巡抚也来不及了吧。

………………………………

九月二十四。

又一次朝堂大会。

作为首席议政大臣的奕,没有参加朝会,称病在家。

尽管他的请辞奏折,并没有收到慈安太后的批准。

当慈安太后牵着小皇帝的手出现在朝堂上的时候,见到殿内这一幕,还是脑子里面一阵轰然。

因为,几乎整整空了三分之一了。

整个大殿之内的旗人,都是高品大员,竟然有三分之一称病在家。

而很多旗人大臣的理由非常荒谬,家中小儿感染天花,唯恐传染到朝堂之上,影响太后和皇上的康健,所以这段时间,不上朝堂。

这群旗人大臣,还真是可笑了啊。

请辞都不敢正式请辞。

以家中有人感染天花为理由,一下子有那么多旗人少年感染天花吗?

而此时,苏曳奏请说要让参加逼宫的旗人老叟家眷全部流放宁古塔,这个奏章慈安太后也并没有批。

甚至,她也不敢批。

但就算这样,朝堂之上还是空缺了三分之一。

而后!

不知道酝酿了多久的噩耗,终于到了朝廷中枢。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陕甘回乱,大肆屠杀汉民,渭源,河州,户县,兴平,三原,高凌,大荔,蒲州,华州,合阳,澄城等地,暴乱大起,千里血腥。”

“疆地叛乱,库车、乌鲁木齐、和田、喀什、伊犁等地,开始集结叛军,攻城掠地,请朝廷派兵支援。”

这一天,终于来了。

有的比历史上稍晚了一些,有的比历史上稍早了一些。

但,终究还是来了。

整个西北,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瞬间燃起了战火。

超过几十万叛军,开始对这片土地上进行疯狂的杀戮。

这几乎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根源就是前几年,太平军,捻军的造反,英法联军攻破京城,使得清廷的统治彻底被动摇。

直隶周围勉强还行,南边起码还有汉人团练。

而西北边疆,清廷的统治力已经弱了极致。

幸好苏曳提前一年进行了八旗裁撤,编练新军。

幸好苏曳去年用雷霆之势,彻底镇压了捻军,彻底消灭了太平天国,使得朝廷中枢起码有了半年多时间的喘息之气。

并且,在极宝贵的时间窗口内,完成了所有八旗军的裁撤。

否则一切拖到今年,那就是天下彻底大乱,彻底糜烂。

……………………

钟粹宫内。

慈安太后道:“她怎么还不回来?”

“她怎么还不回来?我真的扛不住了。”

朝堂上,三分之一的旗人大臣称病在家,中枢很多关键部门,陷入了停转。

他们现在的述求稍稍后退一步,就是驳回苏曳的奏折,八旗上千老叟流放宁古塔的折子。

只要驳回苏曳这个奏章,不少旗人大臣就愿意妥协。

苏曳安慰道:“太后娘娘,不要慌,不要慌。”

“西北大乱,疆地大乱,都是过去十几年朝廷衰败引发的后果,和太后娘娘无关。”

“而且,这一次左宗棠率军去西安主持裁撤地方八旗,就已经带了几千军队,已经在西安城构建起了坚固的防线,所以尽管陕西也已经乱起,但只要西安不沦陷,整个陕西就不会有大事。”

“西北回乱看似势大,但他们战斗力不强,而且也泛滥不到大清腹地!”

慈安太后道:“可是这片大片的国土,几乎占了我大清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可万万不能丢失。”

而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大太监增禄的声音。

“太后娘娘,左宗棠回京,求见太后。”

………………

片刻之后,左宗棠风尘仆仆进入钟粹宫内。

“臣参见太后。”

慈安太后道:“怎么样?西北的局面怎么样?”

左宗棠道:“非常惨烈,陕西因为有臣的几千军队镇守,所以局面尚且还好。甘肃那边,被杀得千里血腥,白骨如山。疆地俄国人大肆扶持热西丁汗和卓、妥明、哈比布拉汗、金相印与思的克伯克,塔兰其苏丹等叛贼,局面岌岌可危,稍有不慎,这几千里江山就要沦丧。”

历史上,清廷对疆地的叛乱是无力平叛的,只能一直坐视那边的割据政权做大,坐视沙俄和英国对疆地的吞并,坐视阿古柏不断地侵占土地。

一直到平息陕甘回乱之后,在左宗棠的强势要求下,并且向洋人借贷军费下,才再一次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而那个时候,整个疆地许多地方已经整整沦丧十几年了。

慈安太后道:“苏曳,你打算怎么办?”

苏曳道:“先平陕甘,再收新疆。”

“臣举荐陆军大臣左宗棠,率领第二师第一旅,第三师第一旅,第四师,第六师,守备师第一旅,第七师总共六万大军,前往陕甘,彻彻底底,平息所有叛乱,杀光所有叛贼。”

听到苏曳的话,慈安太后微微一愕。

这……这么大手笔吗?

“如果本宫没有记错的话,第七师,应该是捻军和太平军骑兵组成的,如今在天津也只是训练了不到四个月吧。”慈安太后道:“这第七师,有多少人?”

苏曳道:“一万三千人。”

慈安太后道:“全部都是骑兵吗?”

苏曳道:“是的,平息陕甘大乱,就要用到大量的骑兵。”

慈安太后道:“这群人在几个月前,都还是叛军,是不是太冒险了?”

左宗棠道:“太后放心,第七师长李秀成,副师长李世贤,皆是华夏之民,此战必定竭尽全力。”

慈安太后道:“苏曳,我记得你之前打战,从来都没有用过这么多军队吧。”

去年苏曳去收复浙江,面对十几万发逆大军,也就是出动了三万多军队而已。

而这一次,竟然让左宗棠带了六万人。

这可比历史上手笔大得多得多了。

历史上左宗棠率领西征军,号称五六万,其实也就是两万来人。

历史上西北回乱用了整整好几年才平息,汉民被杀了一两千万,太过于惨烈了。

而这一次,苏曳给左宗棠更强的军队,更好的武器。

而且光骑兵,就有近两万。

希望他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彻底平息叛乱。

在整个陕甘,杀出一个彻底的长治久安。

慈安太后道:“西北和疆地那边乱了,北边俄国人,是不是也要动了?”

苏曳道:“是的。”

慈安太后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苏曳道:“臣打算派出三个师,以及景寿部的一个旅,北上黑龙江,构建防线。”

慈安太后道:“那……那这样一来,你对湘军,就没有军队了啊。”

苏曳道:“还有我在九江的第一师,以及陈玉成、林启荣正在训练的第八师和第九师。”

“太后莫怕,根据我们的情报,俄国人在中俄边军虽然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但是他们的军事物资,粮食物资还是远远不足的,今年可能会开打,但肯定大不了大战。”

“而我们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十三师,有的已经在编练中,有的已经在路上。”

“明年,乃至后年的战争潜力是有的。”

慈安太后道:“军费呢?”

苏曳道:“拨给左宗棠西征军,总共两千万两军费,拨给黑龙江方向的军费大约七百万两。”

“这些银子,大约三分之一向洋人借贷,已经全部准备妥当。”

慈安太后不敢置信道:“这么多银子,都安排妥当了?”

按照慈安太后的概念,不久之前刚刚平息了山东和河南,又裁撤了十万地方八旗,又编练了六个师的新式陆军。

这两三千万两的军费,怎么拿得出来?

换成其他时候,早就是天大的亏空了。

但是苏曳不一样,消灭太平天国发了一笔横财,而且还有九江经济实验区这个超级利润大户。

“其中有一千二百万两,是朝廷向九江经济实验区借的。”苏曳道:“接下来,朝廷中枢是要还的。”

………………………………

这一次,朝廷旨意非常快。

仅仅在西北回乱消息进入朝堂之后的第三天,就已经下旨册封陆军大臣左宗棠为西征军主帅,钦差大臣。

开始集结六万西征军,准备前往西北平叛。

而这六万西征军,可谓是名将如云,王世清,李秀成,李世贤,张宗禹,都兴阿,多隆阿。

从天津方向,源源不断的军队朝着京城方向开拔。

从直隶到河南再到陕西,地方督抚都已经开始行动,准备开始征用海量的民夫运输粮草。

与此同时!

尽管俄国人还没有正式宣战。

但是,苏曳已经奏请朝廷,筹建北伐军,专注于黑龙江战场。

一时间,整个天下战云密布。

……………………

十月初三。

湘军高层已经收到了最新朝廷消息。

左宗棠为帅,组建六万西征军。

这个手笔,让整个湘军高层为之惊诧。

六万?

竟然出动了六万?

按照他们的预测,应该是在三万左右。

如果稳扎稳打的话,三万精锐去平息西北大乱已经足够了。

而且苏曳还要组建北伐军,去防守黑龙江,虽然没有明说要收复瑷珲城,收复海兰泡。

但名字却叫北伐军,让人怎么都会联想。

听到风声,苏曳组建北伐军也有四万人,未来还会增加。

那……这架势?

苏曳用来对付他们湘军的军队,竟然只有三万人左右?

这……这是看不起谁呢?

……………………

江苏巡抚马新贻故意走的很慢。

甚至到了上海之后,还去观摩了第一师和英国海军陆战队的联合演练。

但就算是再慢,最多两三天也要进入苏州了。

不管怎么样,湘军高层都要下定决心了。

选择哪一种方案?

这个抉择,真的很难做。

以至于曾国藩屡次问李鸿章:“当时苏曳劫杀翁同书和德兴阿的钦差船队时,手中仅仅只有三四千新军而已。他是怎么下这个决心的啊?”

“他是如何敢冒这个险的啊?”

李鸿章道:“老师,现在追寻苏曳当时心境,已经毫无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只有一个问题,面对西北大乱,北边俄国人大军压境,苏曳究竟敢不敢逼反我们二十万湘军?”

“一旦逼反了我们,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江南,又要彻底打烂。”

“苏曳大量的军队,才刚刚开始训练,甚至有的还在去天津的路上。”

“如果,他不敢逼反我们,那是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张声势,色厉内荏。”

曾国藩陷入了沉默。

李鸿章问道:“老师,您曾经很长时间是南方七省联盟的成员,当时他用七省联盟对抗先帝中枢的时候,可有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时候?”

曾国藩点头道:“有,而且很多。他最喜欢用四两拨千斤。”

而就在此时。

有人飞奔而入。

“大帅,闽浙总督徐有壬,率领长江舰队正式封锁江苏境内的所有长江航线,宣布整个长江航道成为军事禁区。”

“任何船只,不得进入。”

听到这话,曾国藩一颤,怒道:“欺人太甚!”

按照他们的计划,一旦苏州这边举办不了招商大会,就改址到武昌进行。

因为苏曳总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湖北巡抚罢免掉。

结果现在苏曳直接封锁了长江,你想要带着几百名商人,洋人前去武昌进行招商大会,已经来不及了。

曾国藩颤抖道:“他这是逼我们鱼死网破吗?”

“他总是这么咄咄逼人,一点余地都不留。”

…………………………

十月六。

江苏巡抚马新贻,终于从上海来到了苏州。

在钦差卫队的保护下,他浩浩荡荡而来。

而原来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则要率众前往城门之外迎接。

这也是朝廷中枢那边提前赶赴苏州,要求的议程。

当然,湘军这边可以选择遵守,也可以选择不遵守。

马新贻除了是新的江苏巡抚之外,还是钦差大臣。

“圣旨到!”随着一声高呼,道:“李鸿章领旨!”

原江苏巡抚李鸿章上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去李鸿章江苏巡抚之职,即可进京,聆听圣训,钦此!”

李鸿章叩首:“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马新贻便把圣旨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朝着身后众多官员道:“拜见你们的新抚台大人吧。”

各级官员躬身道:“参见抚台大人。”

马新贻挥了挥手道:“进城吧!”

然后,他重新坐回到防守严密的大轿之中。

“起!”

“进城!”

在吹吹打打中,超过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苏州城。

几百名的钦差卫队,护送马新贻前往临时的巡抚衙门。

上百名官员,在后面步行相随。

整个气氛,显得非常凝重。

因为这些官员,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难道湘军就这么任由马新贻拿下江苏巡抚?

拿下苏州?

距离临时衙门还有几百米的时候。

忽然,前方路上出现了一个汉子。

高高举起一个大大的冤字。

“抚台大人,替我申冤啊!”

“抚台大人,我冤枉啊!”

钦差卫队就要上前,将这个汉子驱逐走。

结果这汉子高呼道:“抚台大人,是我啊,难道您忘记曾经救您的故人了吗?”

江苏巡抚马新贻掀开帘子一看,发现果然是熟悉的面孔,张汶祥。

这一张照片,他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深深吸一口气,马新贻道:“停,落轿!”

旁边钦差卫队道:“大人,打发走就是了。”

马新贻道:“落轿!”

顿时,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巨大的轿子停了下来,江苏巡抚马新贻走出轿子,朝着地上的那个汉子走了过去,道:“你有何冤屈?”

张汶祥磕头高呼道:“大人,我冤啊,我太冤了啊。”

马新贻上前,伸出双手将他搀扶起来道:“你尽管说来,本官为你做主。”

忽然,张汶祥脸色猛地一寒,怒声道:“狗官,去死!”

然后,他猛地从袖中抽出匕首,朝着马新贻的胸膛猛地刺入。

而与此同时!

“砰!”远处猛地一声枪响。

新的江苏巡抚马新贻,缓缓倒下,鲜血流了一地。

…………………………

注:中耳炎已经五天了,加上昨天失眠,所以今天只有八千字了,真的抱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