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6章:朝廷走上绝路!战争协议!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1.0万字 更新时间:01-06 21:09

讲真,这个时候还真的不能怪皇帝多疑。

看起来实在是太像苏曳和大英帝国勾结在一起了。

尤其是花沙那的奏章中写到,南方七省结盟的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大英帝国王室特使在边上,而且还参加了签字。

这证明了什么?大英帝国要扶持苏曳上位,要分裂整个大清。

而且苏曳要谋求两江总督就越发符合这个阴谋论了。

这还了得,所以皇帝这边果断叫停。

所以,苏曳尽管完全相信朝廷的权术手段,一定不失高明。

但是苏曳更加相信,朝廷的意志不持久。

尤其是缺乏国际化视野,导致他们看不清楚局面,会陷入阴谋论不可自拔。

听到皇帝的旨意,肃顺和杜翰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但是又恍然若失。

尤其是杜翰,之前就做出判断,一旦苏曳进行狮子大张口,就证明他虚张声势肯定谈不成。

但是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坚持这個论调。

但是,皇帝既然下旨罢免了苏曳,那今后不管什么后果,都和他杜翰无关了。

…………………………

得到圣旨之后的桂良,百味杂陈。

当天晚上就离开了京城前往天津,然后乘船南下。

几日之后,桂良到了上海,正式向苏曳传达了皇帝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曳言语轻浮,举止失态,有损国体,特罢免其谈判主使职务,立刻卸任,不得耽误,钦此!”

皇帝的这个旨意,已经算是非常严厉了。

但这个罪名,完全是莫须有了。

什么叫言语轻浮,他和英国公使普鲁斯寒暄了几句,就算轻浮了?

和他拥抱了一下,就算是举止失态了?

接到旨意之后,苏曳立即道:“臣领旨,谢恩。”

而后,苏曳朝着桂良道:“桂中堂,接下来是谁主导这次谈判?”

桂良道:“自然是本官。”

苏曳道:“那是否要我在边上相助?”

桂良冷道:“不必了,你立刻离开上海,不要停留。”

苏曳道:“桂大人,可是我了解英国人,我懂他们的底线,有我在身旁,会好得多。”

桂良道:“我说了,不必!”

花沙那道:“苏曳,你回江西吧。”

苏曳无奈,只能深深拜下,转身离开。

但是接下来几天,苏曳始终没有离开上海,而是一直站在了三穂堂下。

这意思很明显,他没有完全放弃这次的谈判任务。

每一次桂良和花沙那进出的时候,他都躬身行礼道:“桂中堂,我做您的翻译如何?”

“只要让我进入谈判场内,我一句话都不说。”

苏曳表现得苦苦哀求。

桂良寒声道:“不必了。”

然后,他带着花沙那扬长而去。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苏曳都一直站在楼下不肯离开,哀求今日谈判场内,但每一次都被桂良驳斥。

第六天!

苏曳要进豫园的时候,结果被几个士兵拦住了。

而且是朝廷的侍卫。

“谈判重地,任何人不得入内,否则格杀勿论!”一名一等侍卫寒声道。

而这个时候,松江知府和上海知县率领着几百名衙役,前来维持秩序,把守豫园的每一个出入口。

松江知府上前道:“苏曳大人,请离开吧!”

他此时内心无比痛快,上一次你苏曳搞七省盟约,好大的场面,把整个豫园包围得水泄不通,我和上海知县要进去都被你的军队挡回来,还用黑洞洞的枪口瞄准我。

现在,也轮到你尝一尝这滋味。

既然要演戏,那苏曳就要演到极致。

他依旧每天都站在豫园外面,从天亮站到天黑。

而且每一次见到桂良和花沙那,便大声苦苦哀求。

“桂中堂,这次谈判没有我不成啊。”

“桂中堂,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为了皇上,求求你让我进去啊!”

“桂中堂,我不要任何功劳,只要让我为国分忧,苏曳便感恩戴德!”

这段时间内,很多人都见到了这一幕,并且广泛流传开了。

苏曳为了参加和英国人的谈判,态度卑微之极,极尽哀求。

最终!

皇帝一道口谕。

“苏曳,即刻离开上海,不得延误!”

然后,太监王德利朝着苏曳道:“苏曳,这是皇上旨意,你莫非要抗旨吗?”

“请吧!”

然后,四个侍卫上前一步。

这架势很清楚了,苏曳不走的话,他们就要强行把苏曳驱逐走了。

苏曳一声悲呼。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皇上,苏曳走了!”

“大清危矣!”

然后,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苏曳万般无奈地离开了豫园,离开了上海。

至此!

他的戏结束了。

在天下人眼中,他完全仁至义尽。

今后谈判不管如何崩坏,如何后果,都和他无关了。

而且朝廷也没有任何名义再召他来谈判了。

…………………………

桂良为主使,花沙那为副使,和英国人普鲁斯的谈判继续进行中。

苏曳离开的时候,普鲁斯松了一大口气。

这个人一点都不想和苏曳谈判。

因为苏曳拥有完整的国际视野,普鲁斯无法蒙蔽。

最关键的是,他在来中国之前,阿尔伯特亲王确实召见了他,谈了整整两个多小时。

普利斯其实也是额尔金派系的成员,他和苏曳也是政敌。

但是,他的立场并不是非常激烈,对于阿尔伯特亲王也有足够的敬畏,所以导致在谈判上他对苏曳很难高高在上。

但是在来之前,他也得到任务,必须完成换约,必须让清廷履行天津条约。

不过因为政局出现了一些动荡,所以这一次谈判,在某一些细枝末节上可以稍作退让。

甚至,态度上也可以软化一些。

但是,核心条件一条都不能动。

比如关税百分之二点五,不能动。

比如一次性税百分之五,之后西方商品进入中国内地销售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这一点坚决不能变。

比如十几个通商口岸城市,比如长江航道权,比如传教权,比如教区内部裁决权,比如领事裁决权等等等,所有的条件绝不更改。

任何人来谈,英方都不会退让。

所以,苏曳来谈判的时候,就专挑那些听上去很牛逼的条款先谈。尤其是一些清廷非常在意,但是英方不在意的内容。

就是要让朝廷觉得他和英国勾结的架势,就是要让朝廷害怕英国人要扶持他并且制造南北分裂。而苏曳谋求两江总督,就是关键节点。

果然,清廷那边意志直接崩了,直接罢免了他。

比苏曳预想中的还要早一些,因为他还准备了能够成功的两三个条款。

而且关键时刻巴厦礼和包令都可以出面和普鲁斯密谈。

总之,万无一失。

结果,后招完全用不上了。

桂良主持谈判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之前谈成的条款,还算不算数?

也就是想要侵吞苏曳的谈判成果。

英国公使普鲁斯本想说不算数,因为你们已经换人谈了。

但是,他又害怕清廷再一次招苏曳来谈。

所以,双方唇枪舌战了好几天,英国公使普鲁斯表示,之前的条款,依旧算数。

于是,接下来桂良兴致勃勃地进行了接下来一项谈判。

“在天津条约生效之前,请贵方清理掉长江航道的贵方舰队,将九江贵国人员全部撤离,将贵国在九江的产业,全部撤离!”

很显然,朝廷还是不愿意放弃借刀杀人的希望,想要借英国人之手灭掉苏曳的长江舰队和九江产业。

这话一出,普鲁斯立刻跳了起来。

伱疯了!

额尔金伯爵就是因为这个被赶回伦敦的,你觉得我比额尔金伯爵强硬?

你觉得我的靠山和政治根基比得上额尔金伯爵?

九江产业是阿尔伯特亲王的逆鳞,谁碰谁死。

顿时,普鲁斯直接猛地站起来道:“这件事,一个字都不能提,一个字都不行!”

“你要是再提这件事情,直接中断谈判。”

而对方这个态度更加让桂良判断,眼前这个人,绝对和苏曳是一伙的。

看看之前额尔金伯爵,直截了当就同意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消灭苏曳一事上,我们和额尔金伯爵的意志是一致的。

哼,我桂良稍稍一试探,就试出来了。

接下来,桂良迫不及待向皇帝上奏章,说明了此事。

走海路从上海到天津,只需三天不到,然后从天津到京城一天。

……………………

几日之后,皇帝收到了桂良的奏章,大呼道:“看看,看看!”

“这个新的英国公使果然是和苏曳是勾结在一起的,现在英夷内有两股势力,一股是打算扶持苏曳的,一股是反对苏曳的。”

“额尔金伯爵虽然强硬,但他是反对苏曳的,他倒台之后,就换上了一个要扶持苏曳的新公使,这是英夷对我大清的阴谋啊。”

“洋人亡我之心不死!”

“接下来该怎么谈?”皇帝道。

杜翰道:“皇上,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这个新公使普利斯真的和苏曳勾结在一起,那我们还真是当机立断赶走了苏曳,否则让他们谈下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匡源道:“皇上,英夷在我大清,可是还有一支强大舰队,在广州还有大几千上万军队。万一这股力量和苏曳勾结,那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想一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杜翰道:“所以,要想办法把这个普鲁斯赶走,绝对不能让他和苏曳勾结在一起,否则局面危也!”

匡源道:“宁可让额尔金伯爵上位,也要赶走这个普鲁斯。”

啊?!

苏曳是没有听到这话,否则他也会彻底呆了的。

这群人,内斗权术极其高明。

但只要涉及到外交,完全一塌糊涂。

因为对国际局势不了解,对英国内部也不了解。

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普鲁斯公使也是苏曳的政敌。

而且,他对清廷的态度,算是比较软的。

额尔金伯爵才是强硬派,战争狂人。

现在,这些人竟然想着要把这个普鲁斯公使换掉,换上一个对清廷极度强硬的额尔金伯爵。

这……这……真是服了。

牛逼!

但是站在朝廷的角度想也没有错,至少额尔金伯爵愿意对苏曳开火,也一门心思想要灭掉苏曳。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苏曳回到九江后,趁着雷鸣闪电,再一次上网。

“其实我很担心,因为我缘故,清廷不肯毁约,不敢彻底激怒英国人。”苏曳道。

历史上,朝廷签了天津条约,洋人退兵之后,皇帝立刻就想要毁约不认,于是又派桂良去上海谈判,完善了通商条约。

对于关税,对于海关权,对于鸦片贸易合法化这些重要的东西,朝廷都不大在意,都愿意退让。

但是对有些条款,皇帝坚决不同意。比如洋人进京,在京建公使馆。

这就让人很无奈了,真正很重要关乎国家命运的东西,朝廷闭着眼睛随便答应。

但偏偏对于公使进京这种条款,成为皇帝绝对的逆鳞。

就是因为这几条内容,双方谈判破裂。英国人再一次发动了战争。

而在这个世界,朝廷除了有太平天国这个敌人,还多了苏曳和七省盟约。

如此一来,朝廷对洋人的妥协率就大大增加了。

而朝廷一旦妥协,那说不定后面的战争就不会爆发了,苏曳进入中枢的计划就会泡汤。

负八妹道:“而现在经过你和普鲁斯这一番谈判后,这一个隐患就彻底消除了。”

英年早秃道:“你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吗?”

苏曳道:“愿闻其详。”

英年早秃道:“朝廷会认为你和普鲁斯派系勾结在一起,他会觉得新公使普鲁斯是敌人,会想办法赶走他,宁愿把额尔金伯爵换回来。”

“呃……”苏曳道:“不会离谱到这个地步吧。”

负八妹道:“苏八寸自己都不敢想象这么完美的局面吧,这比他的计划还要完美啊。“

红旗插遍满清道:“这个普鲁斯,其实是最可能和清廷完成苟合的公使了。结果清廷却要赶走他?这……这也太美妙了。”

负八妹道:“如此一来,赶绝朝廷的计划会比想象中的还要完美。之前我还真的很担心,苏八寸的七省盟约会改变因果链,会让朝廷对洋人妥协,答应了天津条约。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就失败了。”

红旗插遍满清道:“接下来,享受过程吧。”

英年早秃道:“我们有必要讨论下一个议题了,要不要改变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结果?”

红旗插遍满清道:“不,千万不行。一旦改变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结果,那后面的战争可能就不会爆发,英国人就不会扩大对清廷的战争规模,那皇帝可能就不会死!”

负八妹道:“对,绝对不能更改。一定要让清廷遭遇一场彻底的大败,整个国家思维才能改变。皇帝不死,苏曳就无法出头!”

接下来,进行投票表决!

小群里面所有人一致通过,不能改变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结果。

“此项决议通过。”苏曳道:“接下来,开始谋划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结束后的部署,以及相关冲击!”

这就是苏曳这边的牛逼之处了。

动不动提前布局半年,一年。

而且会有A计划,B计划,C计划。

面对任何可能性,都要做出相应部署。而且有保底计划,充满底线思维。

……………………………………

“大人!”

“我们工厂的第一批黄包车出来了!”

苏曳顿时无比惊喜,这么快?

“当然,距离大量投产还有很久,甚至我们的黄包车工厂都没有建造起来,第一批十辆样品,大部分都是手工打造出来的。”

“但是因为有了蒸汽机,还有相关模具,所以才能生产出这些样品。”

苏曳道:“走,去看看。”

接下来,苏曳走出知府衙门。

十辆黄包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

关于设计图纸,差不多已经是最先进的状态了,甚至比历史上的产品还要先进。

只不过很多材料是达不到要求的。

“大帅,我拉着您转一圈。”兆布道,有任何巴结拍马屁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谁也别想和我抢。

此时,知府衙门外面人山人海。

包令,巴厦礼,还有几百个英国人也都出来看热闹。

老实讲,把赚钱的拳头产品定为黄包车和香烟,都是苏曳力排众议的结果。很多人都看不懂,甚至都不看好。

包括包令和巴厦礼,还有很多英国人都无法想象,就这简简单单的黄包车能够赚取几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这群人的商业视野还是不够的,他们只把这辆黄包车当成了一件商品。

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公共交通,而且还是具有长时间垄断性的公共交通。

既然是公共交通,那就不适合让兆布拉着苏曳走一圈了。

这样太传统了,不具备话题性和先进性。

苏曳走到人群之中,朝着晴晴道:“大姐姐,来!我拉着你走一圈!”

晴晴大格格一愕,脸蛋一红。

但是,她还是落落大方地走了出来。

然后,她坐上了黄包车,苏曳拿起车把,在万众瞩目中,拉着这辆黄包车整整跑了两千米。

这其实是充满颠覆性的。

因为苏曳是大帅,是这片区域的最高统治者。

而晴晴,仅仅只是他的妾侍而已。

但是在几万女工眼中,这就是最好的大帅,激动得目光大亮,面红耳赤。

在英国人眼中,这就是苏曳的与众不同。

众人开始鼓掌,兆布等人带头高呼:“大帅威武!”

几千个小伙子起哄式高呼道:“大帅威武!”

沈宝儿望向晴晴的目光充满了羡慕。

林裳儿道:“娘,让你坐,你敢坐吗?”

洪人离没声好气道:“我不敢,我也不想。”

接着,她低声问道:“他吃了吗?”

林裳儿低声道:“吃了,羞死人了。”

洪人离道:“羞个屁,你也就那点东西拿得出手了。你知道以后多少人的前途都指望着你吗?没心没肺的,还想着你和沈宝儿争宠呢,结果没几天就被她哄得昏头转向了,一点用没有。”

林裳儿道:“我不行,不是还有娘你吗?”

“别喊我娘,你变态啊。”洪人离道:“我才不屑在后宫争宠,我有我的事情要做。你要是不行,我只能把傅善祥推过去帮你了。”

女状元傅善祥脸蛋一红道:“好好的,提我做什么?”

本来,她也望着黄包车上的晴晴大格格发呆来着,没有想到苏曳堂堂这么一个大人物,竟然自己拉车,而且拉的是自己的小妾,这和天京的那些男人,完全是不一样的。

林裳儿道:“什么后宫?说得好像他要做皇帝一样。”

洪人离无奈,朝着傅善祥道:“你瞧瞧,蠢到这个地步,还能救吗?关键时刻,可能还是要你上。”

“别!”林裳儿低声道:“我好喜欢他的,可不舍得。”

接着,她凑在洪人离耳边道:“大不了到时候,你过来帮我,我想谁也挡不住我们俩吧。”

洪人离不由得望向林裳儿,看来你不是什么都不懂啊?

扮猪吃老虎吗?

……………………………………

接下来,九江城招募了十个青壮,作为第一批的车夫。

不但测试黄包车的性能,也测试这种商业模式。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内,这十俩黄包车就出现在九江街头。

其实,九江作为测试城市不太合适,很难将商业化效果发挥到最大。

因为,这个城市不够大。

但是,此时九江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足够多的洋人。

这些人都是拿着伦敦两三倍的薪水,绝对的超富裕阶层,是完美的客户群体。

而这些洋人一开始只是尝鲜,后来就完全离不开了。

因为他们不愿意走路,平时只能坐轿和乘坐马车。

但是坐轿子太慢了,太闷了。

乘坐马车,太颠簸了,而且也太封闭。

这个黄包车速度不快不慢,而且稳当舒适,比起马车要方便快捷得多。

因为良好的设计,使得避震性能比同时代产品优秀太多了。

另外还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

那就是高高在上。

坐在黄包车上,俯瞰路边行色匆匆的路人,不免充满了优越感。

别人走路我坐车。

而且可以完全享受路人羡慕的目光。

所以,至少在九江,这十辆黄包车的生意好到爆。

不过这些样本还是不够精确,等到第二批黄包车出来后,投放到上海,才能看出真正的效果。

届时,才会产生一定的轰动效应。

当然所谓的轰动效应,并不是说黄包车出现在街头引起轰动。

而是第一批黄包车夫赚取了大量的钱,引起的轰动,使得人争先购买。

这不是一个商品,而是一个赚钱工具。

虽然时间很紧迫,但是苏曳还是会进行长时间的市场培养和铺垫。

就比如说香烟,市场培养都已经快一年了。

培养的结果就是从太平天国到清廷,二品以上官员,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烟民。

不,是烟鬼。

而且这近一年时间,苏曳采取的策略都是只送不卖。

甚至未来高端的富山春居图香烟,都是采用限量配额制度。二品以下官员,没有资格购买。

就是培养高端性,稀缺性,奢侈性。

目前市场培育的效果,非常非常好。

风靡整个南方官场,制造了大量的市场饥渴。

而且九江这边,已经推出了极高端的春江花月夜系列。

高端的中华,中端的长江和黄河。

把整个市场教育得明明白白的,哪怕成本相差不多,但售价天差地别。

商品梯队,清清楚楚。

我抽的是香烟吗?我抽的是身份和地位。

…………………………

上海,三穗堂。

这里烟雾缭绕,大半的人都抽烟。

桂良、花沙那,甚至英国公使普鲁斯,都抽着最高端的富山春居图。

更见鬼的是,九江这边没有他们的配额,苏曳没有送。

是有些人为了巴结,专门从南方的二品高官那里高价购买来的,送给桂良和花沙那的。

自从桂良来谈判之后,一切都变得不顺利了。

一开始提出消灭苏曳长江舰队,清理九江产业被否定。

接下来,桂良提出修改天津条约,不想几国公使进京。

又被英国公使否掉。

然后,桂良提出不要进京换约,直接在上海定下条约。

这些提议再一次被英国公使普鲁斯否了。

桂良汇报朝廷,几日后皇帝收到奏报,顿时冷笑道:“看看,看看,朕的猜测没有错!”

“之前苏曳在谈的时候,势如破竹,一条接着一条谈成了。现在换桂良去谈,就是半条也没有谈成。”

“是桂良无能吗?是苏曳太能耐吗?”

“不是,是英国人和苏曳勾结在一起,这里面有天大的阴谋。”

“洋人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就是要让谈判不断地失败,好让朝廷换苏曳去谈,想要把这个政治声誉给他,让苏曳做成这个两江总督,造成我大清南北分裂。”

“做梦,纯粹是白日做梦!”

“下令桂良,不能继续下去了,接下来要表现得无比强硬,把这个普鲁斯赶走!”

…………………………

就这样,桂良和普鲁斯谈判持续了一个多月,都毫无所获。

上海!

威妥玛,李泰国,亨利爵士,普鲁斯正在秘密会议。

“苏曳才是我们的敌人,某种程度上,软弱的清廷会是我们的盟友。”威妥玛道:“因为苏曳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另外一条外交路线,最关键的是,我们在九江没有利益,现在想要掺合进去,也已经晚了。”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和清廷达成协议,使得我们的产品,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倾销。”

“绅士们,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根据我的了解,九江那些工厂的很多已经快要建成了。一旦全面投产,那九江就会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我们生产工业品,九江也生产工业品,而且他们还有本土优势。”

“我们必须趁着九江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彻底将它扼杀在萌芽之中。”

“所以这个时候,和清廷达成协议是最重要的。”

英国公使普鲁斯道:“但是,现在的谈判很不顺利。”

威妥玛道:“我们大英帝国最看中的是什么?关税,长江航道,十几个通商口岸城市,传教权。而清廷最不想答应的是什么?公使进京,天津设为开放口岸,就只有这两条。”

“甚至,清廷皇帝方面最看中的只有一条,阻止各国公使进京。”

“只要我们这一条暂缓,那清廷很可能全面妥协,彻底签约,并且履行条约。”

这个威妥玛果然是中国通,一眼就看中了问题的根本所在。

如果按照他的计划,那洋人和清廷还真可能苟合,彻底完成条约,避免接下来的战争。

“普鲁斯爵士,我们的敌人是苏曳和他背后的人,而不是清廷。”

“尽快达成合约吧,免得给苏曳可趁之机。”

英国公使普鲁斯道:“天津作为通商口岸,这一点不能更改。唯一的余地,就是各国公使进京,还有去京城换约。”

威妥玛道:“只要履行条约,朝廷签字盖印,那是否进京换约不重要。至于各国公使进京,可以暂缓。”

英国公使普鲁斯犹豫,因为这样一来,他这个外交工作就不太成功了。

但是威妥玛说得对,现在大英帝国内部,还有另外一条外交路线,必须先扑灭那一条路线,扼杀苏曳的九江工业区再说。

于是,这位公使开始动摇,犹豫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关于几国公使进京是不是暂缓。

…………………………

这边英国公使普鲁斯想要后退半步,但万万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桂良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

变得无比强硬!

竟然是要彻底否定天津条约。

“公使先生,我们之前和贵方有过秘密协定,关于消灭苏曳的九江舰队,打击苏曳的九江经济实验区,但贵方并没有履行,所以非常抱歉,关于天津条约的一切,都不能履行。”

“除非对方重新履行之前的秘密协定。”

“否则,我们的谈判也不必进行下去。”

“而且,贵方的阴谋也注定不能得逞,我大清的江山如同铁桶一般,不存在任何南北分裂的可能性。”

“对于公使先生的立场,我们表示强烈的怀疑和抗议。”

英国公使普鲁斯顿时呆了。

你……你到底在说什么?

什么南北分裂?

我们的什么阴谋?

究竟发生了什么?

足足好一会儿,普鲁斯道:“你我再一次确定,这一切先决条件,是那个秘密协定?”

“对!”桂良道:“这次,我们要看到苏曳长江舰队覆灭的结果,才能恢复谈判。”

怎么又回到这条来了?之前一多月都白谈了?

普鲁斯道:“可是我们过去的一个月,已经有了一些成就不是吗?关于关税、还有货物税,还有代管海关等等一切。”

这些最重要的成果,普鲁斯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谈下来了。

桂良道:“但是贵方现在态度让我们很失望!”

普鲁斯道:“我说过,我们不可能去消灭苏曳长江舰队,更不可能打击他的九江产业。”

桂良心中冷笑,看,看,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还说你没有和苏曳勾结。

桂良道:“那非常抱歉,我只能宣布,谈判失败!”

普鲁斯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后果吗?”

桂良道:“任何后果,我们都可以承受。”

然后,桂良离去。

谈判彻底破裂。

就如同历史上的那样,只不过破裂的方式,更加别致。

英国公使普鲁斯不愿意放弃,就让威妥玛再一次去秘密会见桂良,想要挽回。

于是,威妥玛暗中表示,几国公使进京一事,可以延缓的。

他知道这是清廷最看中的一条。

桂良不由得大喜,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我这边一强硬,那边竟然立刻就软了。

他不敢自专,赶紧送奏章进京,求皇帝的旨意。

几日之后,皇帝收到桂良的奏章,不由得大喜。

他不由得更加坚定了决心。

“继续强硬,毫不退让!”

“天津口岸,彻底否掉。”

“坚持让英方打击苏曳的舰队和产业,断绝扶持苏曳的可能性,彻底和苏曳决裂。”

又过了几日,桂良收到了皇帝的旨意。

于是,秘密约见了威妥玛,无比坚定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威妥玛颤抖道:“这是不可能的,额尔金伯爵已经试过了,结果下台了。中途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苏曳的九江产业这是我大英帝国内部某位大人物的绝对逆鳞,任何人不可触犯,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桂良道:“我明白,我当然明白。”

这不就更加证明了我们的猜测吗?这不更加证明我们提的条件戳中你们的软肋了吗?

“我方坚持这一条。”桂良道:“如果,普鲁斯公使做不到,那就换一个人来谈吧。”

威妥玛道:“再换的话,可能就是额尔金伯爵了。”

他这句话,已经是充满了战争威胁了,因为额尔金伯爵是战争狂人。

桂良道:“那就让他来。”

威妥玛一愕,这么强硬?连我们的战争威胁都不怕?

……………

桂良离开之后。

威妥玛再一次和普鲁斯见面。

“非常抱歉,谈判彻底破裂了。”

“这个国家,果然只认识枪炮,额尔金伯爵的下台,让他们洋洋得意,让他们以为我们软弱。”

“我们退让一步,他们都会得寸进尺。”

英国公使普鲁斯道:“看来,我短暂的中国公使生涯结束了,这是我外交履历的一次失败。”

威妥玛道:“既然他们想要让额尔金伯爵来,那就让他们得偿所愿。”

几日后!

英国公使普鲁斯离开上海。

………………

将近一个月后!

普鲁斯回到伦敦,向国会递交了辞呈。

并且把整个谈判过程,告知国会,告知了阿尔伯特亲王。

顿时,整个英国朝野彻底震怒。

他们召回了强硬的额尔金伯爵,派遣一个相对柔软的普鲁斯去谈判,并且进行了一定的退让,就是为了尽快达成协定,履行条约。

没有想到,竟然换来了这个结果?

这群清国人是怎么想的啊?签订的条约,说反悔就反悔?完全不算数。

而且任何退让,都会换来羞辱。

如此一来,就别无选择了。

国会想要再一次委任额尔金伯爵成为远东最高统帅,重新成为中国公使。

于是,额尔金伯爵亲自去面见阿尔伯特亲王。

“只要不逾越那条底线,我愿意尊重你们的决议。”亲王道。

底线,就是不得侵犯大英帝国在九江的一切产业。

额尔金伯爵道:“我知道了,亲王殿下。”

然后,额尔金伯爵离开白金汉宫。

……………………

几日之后,额尔金伯爵在国会上发表了演说。

无比激烈,无比煽动性的演说。

“我早就说过了,这个腐朽顽固的清国唯一听懂的语言,只有战争和枪炮!”

“唯一能够让他们低头,并且履行契约的办法,只有死亡和恐惧!”

“所以我请求国会批准,进一步扩大对清国的战争!”

“而这一次,直接打到底!”

“不再是边打边谈,直接把清国的所有重要港口,全部打下来。”

“打下大沽口后,直接攻打天津。”

“天津打下来之后,依旧不谈判,直接攻打清朝的京城。”

“攻破京城后,依旧不谈判,直接杀进皇宫,逼着皇帝亲自来签下所有的条约。”

“逼着皇帝,亲自履行这些条约。”

“彻底打断这个国家的骨头,彻底羞辱他们,蹂躏他们,毁灭他们。”

“把这个腐朽清国给我们的羞辱,十倍,百倍偿还。”

顿时,国会内众多议员拼命拍打桌子,大声高呼:“战争,战争!”

“毁灭他们!”

至此,国会用最快的速度批准了对清朝的扩大战争决议!

……………………

注:万字更新送上,恩公呀,您……还有月票吗?赐给我好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