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5章:再出杀招!皇帝丑态百出!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这场舆论风暴,比想象中要更加严重。

上一次南方七省结盟的时候,朝廷拼命压制,不许任何人讨论。

而这一次,直接把这张窗户纸撕开了。

朝廷这边瞬间就收手了,停止了一切的动作。

不仅仅是因为被南方七省杀得措手不及,更多是接收到了南方七省的政治信号。

这七省盟约,绝不仅仅是表面上。

这一次炮轰朝廷,完全代表了七省盟约拥有一个政治内核,而且是团结一心,一致对外。

那么接下来不管朝廷要对南方七省任何一个省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想好,你能否承受得起其中的后果?能不能扛得住反击?

此时的朝廷,完全是焦头烂额。

南方七省爆出来的丑闻,实在是太耸人听闻了。

天下民众彻底哗然。黑龙江将军奕山,竟然就这样把三个直隶省的土地割出去了?

而桂良竟然做出了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明明是洋人残害了我们的子民,结果还要赔款二十万?而且污蔑自己百姓为杀人凶手,判斩立决?

这两件事情深深触犯了全国人民的感情。

顿时间无数人对奕山和桂良喊打喊杀,愤恨不已。

而且已经不仅仅是在民间了,甚至在朝堂上很多年轻的御史,也已经忍不住了,再也管不住自己的内心,再也不顾上司的耳提面命了,直接上奏章,请杀奕山,请杀桂良。

毕竟,年轻人嘛,血仍未冷。

而且,上奏章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得不表态。

尤其是刚刚进入官场的,还有刚刚考中乡试,要参加明年会试学子。

纷纷聚集,抨击桂良,抨击奕山。

这个时候,朝廷甚至很难压制。

因为学子中,因为在官场上,甚至又出现了另外一条潜规则。

你不敢弹劾奕山,不敢弹劾桂良?那你就是谄媚高官,那你就没有资格为民请命。

在清廷的高压统治下,官员们肯定是没有明朝那么多硬骨头的,但是面对如此舆情,如此丑闻,出面弹劾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朝廷和皇帝陷入了两难。

怎么处理奕山和桂良?

如果处理了,那岂不是让南方七省得逞了,岂不是让苏曳得逞了?

但是不处理,又怎么能够挡得住滔滔民愤?

皇帝收到南方七省的弹劾奏章时,首先感觉到的不完全是愤怒了,还有畏惧。

因为,总共是八份奏章。

七省巡抚各一份,另外一份是苏曳的。

而最关键的就是这份苏曳的奏章,七個巡抚全部在上面签字了。

这就很恐怖了。

皇帝收到的时候,几乎要背过气去。

懿贵妃看到这八份弹劾奏章的时候,也如同摸到火炭一般,几乎想要立刻丢出去。

因为,这就是政治宣战。

而且,这是苏曳的主动宣战。

整个军机处,都陷入了暂时的噤声。

此时三希堂内!

皇帝眼窝深陷,眼球充血。

他到现在都想不通,为何七省巡抚会跟着苏曳一条路走到黑?

如果说成立南方经济合作体,还有含糊的空间。

那这一次一起上奏章,一起炮轰朝廷。

就是最直截了当的表态了。

代表着七省巡抚愿意承担一切可能的后果。

“能杀掉他吗?”皇帝忽然问道:“想办法杀掉他,不管任何手段,用暗杀?”

在场几个心腹大臣先是一惊。

此时他们都知道,在皇帝心目中此时最最痛恨的人,就是苏曳了。

剩下其他所有敌人加起来,都不见得有对苏曳的恨意浓烈。

几个重臣陷入了思考。

一旦杀掉苏曳,那毫无疑问七省盟约就瓦解了。

但是,能做到吗?

一旦想要暗杀一个人,那就防不胜防了。

足足好一会儿,杜翰道:“皇上,很多事情是对等的。”

你这边只要开始对苏曳进行暗杀。

成功了,那就还好。

一旦失败了。

那苏曳那边,就会采取对等的手段。

暗杀的能力,大家可能差不多。但是防止暗杀的手段,谁的本事更高?

苏曳的武力值?大家都是知道的。想要暗杀他,难度极高。

但苏曳想要暗杀朝廷的高官?那难度可未必高。

皇上躲在深宫里面自然没事,但是众多军机大臣呢?

一旦开启了暗杀,那政治生态瞬间恶化。

那就人人自危,没完没了。

“大概是不行的。”肃顺道。

在场几乎所有大臣,纷纷摇头,表示不行。为了他们自己的小命,也不能同意啊。

杜翰道:“其实,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于这件事情我们需要给一个交代。”

皇帝道:“什么交代?”

杜翰道:“对方既然出手了,那就需要一个结果。”

皇帝道:“结果?朕不追究他们的罪过就算好了,还想要结果?做梦!”

“难道还想要朕处置奕山?处置桂良?白日做梦!”

想要让朕向他们妥协,做梦!

天下民怨确实需要注意,甚至百官弹劾奕山和桂良,皇帝也要注意百官之心。

但是……

有清一朝,朝廷和皇帝掌握了绝对的压制权力。

什么时候向民众妥协过?什么时候向舆论妥协过?

真到了关键时刻,直接给我闭嘴。

文字狱才过去多久?

忘了?

真以为我们收拾不了你们吗?

杜翰道:“不是民间舆论,而是南方七省可能存在的进一步攻击。”

肃顺道:“杜大人说得对,这一次南方七省弹劾,仅仅只是针对桂良和奕山。如果朝廷没有反应的话,那他们进一步,直指朝廷中枢,又该怎么办?”

这话一出,皇帝顿时毛骨悚然。

肃顺说得很含糊,但是他听懂了。

万一,接下来苏曳直接撕破脸,直指皇帝呢?

万一,出现了大清版的治安疏呢?

苏曳可不是海瑞,他的杀伤力可要大得多。

而此时朝廷在很多方面,固然是比嘉靖朝好不少。但是更多的地方,却更加复杂,更加糟糕。

一旦苏曳直接上奏章攻讦皇帝,甚至南方七省一起攻讦皇帝,丧权辱国。

那就直接毁掉政治默契了。

到那个时候,朝廷大概只剩下一条路。

宣布对方为叛逆。

然后呢?内战爆发。

当然,皇帝和朝廷不知道的是,事情发展不到这个地步。

田雨公,徐有壬,王有龄从骨子里面,还是忠臣。

这类逾越底线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

但朝廷和皇帝不知道啊,也不敢赌这个可能性。

杜翰道:“臣有一个建议。”

皇帝道:“你说。”

杜翰道:“拿黑龙江将军奕山进京,判斩监候。”

“免去桂良内阁大学士之职。”

“如此以来,也算是对天下有一个交代。”

皇帝绝对不愿意,但是关键时刻,他也不在乎牺牲任何臣子。

肃顺道:“皇上,臣倒是有不同看法。”

皇帝道:“你说。”

肃顺道:“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妥协,一旦妥协,朝廷威严丧尽。”

“或许事后可以处置奕山,处置桂良。但是现在万民逼迫,南方七省逼迫这个当口,朝廷一定不能妥协半步。”

“其实,对南方七省妥协还没有什么,毕竟政治上妥协一两步没什么。”

“但现在苏曳等人是裹挟万民了,对万民是绝对不能妥协的。”

“民众本贱,若是对民意妥协,万民就会对朝廷失去敬畏,而后就会得寸进尺。”

“这个口子,万万不能开。”

杜翰小心道:“那如果得不到朝廷的回应,苏曳那边直接攻讦皇上呢?”

肃顺道:“那……那就等着。”

皇帝最心腹的两个臣子,有了不同的意见。

于是,皇帝也没有了主意。

足足好一会儿,皇帝道:“散了吧。”

众臣散去。

出了皇宫之后,杜翰朝着肃顺躬身行礼。

肃顺还礼。

双方非常默契。

按照常人的理解,杜翰也是肃顺一党,在关键事务上应该共同进退。

但实际上,这件事情太严重了,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所以把决策权上交,由皇帝乾纲独断。

所以,两人才给予了截然相反的建议。

表面上是针锋相对,实则是分散政治风险。

懿贵妃进入三希堂。

她依旧冷艳动人,但是皇帝此时焦头烂额,已经没有心思了。

皇帝拿着一本书,就一直看着,但一个字都没有看下去。

皇帝道:“伱觉得,应该怎么办?”

懿贵妃道:“肃顺他们怎么说?”

皇帝道:“杜翰说,应该把奕山捉拿进京,判处斩监候。免去桂良内阁大学士,对天下有一个交代。而肃顺则说,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妥协。尤其不能对民意妥协,否则万民就会蹬鼻子上脸,不能开这个头。”

懿贵妃想了一会儿道:“皇上,臣妾觉得,不能开这个头!”

“不能妥协!”

“不管是南方七省,还是对天下万民,皇上都不能妥协。”

“一旦妥协,朝廷和皇上的威严,就都失了。”

皇帝道:“如果不处置奕山和桂良,那苏曳那边,进一步攻击,甚至直接攻讦朕,又当如何?”

懿贵妃沉默了一会儿道:“那就等着。”

皇帝道:“你倒是和肃顺一样的态度。”

懿贵妃道:“皇上,肃顺和杜翰在耍滑头呢。这二人明明是一党的,结果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表面上是把选择权交给皇上,实则是推脱政治风险。到时候不管出现任何后果,那都是皇上自己的意思,怪不到他们头上。”

“反倒是臣妾这边坚决认为,不能妥协!”

皇帝道:“那如果苏曳那边,直接攻讦朕,那又该如何?”

懿贵妃道:“看人挑担不累,皇上不如反客为主。苏曳他们不是嫌弃奕山丧权辱国吗?不是嫌桂良谈得不好吗?”

“你既然那么有能耐,你既然这么忠贞爱国,那就你去谈。”

“你苏曳去和俄国人谈,重新回到《尼布楚条约》,夺回我大清的土地啊。你就去和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谈,把《天津条约》里面的条款给改掉啊,谈回一个公正性的条约啊。”

“若是没有这个能耐,那他们也就会闭嘴了!”

“谁能,谁上。”

皇帝听完之后,顿时觉得这个法子好。

…………

次日朝堂上。

又有官员出面弹劾奕山,弹劾桂良。

此时奕山,如同历史上一样被召回京了,但是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皇上,奕山丧权辱国,私自割让领土给俄国,臣请斩之!”

“皇上,臣请斩之!”

倭仁这一开头后,后面众人纷纷出列。

又是和以前一样,而且愈演愈烈,皇帝心中大怒,闹什么闹?都什么时候还在闹?不怕朕觉得你和苏曳同党吗?

桂良再一次出列请辞。

皇帝照例不准,望向倭仁的目光已经非常不善。

当日的朝会,又不了了之。

退朝之后,几个心腹大臣又去了三希堂,和皇帝开小会。

皇帝道:“有一个法子,你们看看。”

“对于万民之意,对于苏曳朕绝不妥协,朝廷也绝不妥协,不处置奕山,不处置桂良。”

“苏曳不是口口声声奕山和桂良丧权辱国吗?不是一副忠贞爱国的嘴脸吗?”

“那就给他下旨,让他去和俄国人谈,让他去和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谈。”

“如果他不去,那就是沽名钓誉,政治声誉败坏。”

“如果他去了,结果没有谈成,那也是无能,朝廷定罪。”

“如何?”

听到皇帝的话后,肃顺心中一疑。

这是皇帝自己想出来的?还是问了其他人?但此时有不敢问出来。

皇帝问道:“桂良,你觉得苏曳去和俄国人谈,英国人谈,能不能谈成?”

桂良道:“绝无可能。”

接着,桂良道:“皇上英明,让苏曳自己去谈,那就是以他之矛,攻其之盾。”

“如果他谈失败了,皇帝将苏曳治罪。”

“为了表示公正,也请免去臣的内阁大学士,把奕山判处斩监候。如此一来,名正言顺,天下人再也无话可说。”

皇帝道:“肃顺,你们觉得如何?”

杜翰心中觉得稍稍不安。

这……这是不是又是苏曳的计谋啊,想要趁机复出夺权?

上一次在广州,他就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了。

但这个时候,皇帝亲口提出来的主意,一旦否定了,他会很不高兴的。

于是,杜翰道:“皇上英明!”

肃顺道:“皇上英明。”

几个心腹大臣整齐道:“皇上英明。”

皇帝道:“那就这么定了。”

于是,朝廷再一次派遣钦差南下九江,对苏曳进行反手一击!

不得不说,这群人的政斗水平确实高,总是能够找到最优解。

那这个时候的苏曳和俄国人谈,能够谈成吗?

当然谈不成。

他和英国人,美国人,都谈不成。

不论谁去谈,都注定是失败的结果。

………………

九江!

苏曳正在办一场小型的婚礼,纳林裳儿为妾。

这也是没有选择的一场婚礼。

当然,苏曳不能违心地说自己不愿意,但至少他真的没有这个想法。

但是,不得不进行了。

他和沈葆桢,白岩,胡雪岩,洪人离商量了一次又一次。

现在苏曳大业,太平军出身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三分之一的军队,是太平军出身。工厂女工中,有一半是出身太平军。

未来,想要让林启荣、曾天养、陈玉成、李秀成归附苏曳,更加需要联姻。

洪人离曾经提过,是不是傅善祥也可以?她也能代表太平军。

但是众人否了,因为傅善祥曾经是东王杨秀清的女人,很多底层官兵对杨秀清还是有情感的,娶了傅善祥,不就是给东王戴绿帽吗?

选来选去,只能是林裳儿。

而且,她今年也快十九岁了。

林启荣和曾天养,竟然想办法离开了天京,来参加女儿的婚宴。

这一次,两人坦然得多了,心中的负罪感减弱了很多。

因为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这么多太平军的兄弟在苏曳麾下,何等优异?每一个人斗志昂扬。

过的日子,也比在天国好了不知道多少。

再看几万女营的姐妹,来到九江之后,过的才是人过的日子。

有吃有住,一个月三两银子的薪水。

女人一个月赚三两银子,谁敢想啊?而且很多姐妹都已经成婚了,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小日子了。

最关键的是,之前觉得苏曳是清妖头子。

而现在苏曳完全和皇帝闹翻了,更加证明其立场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林启荣和曾天养现在就要过来,他们知道自己留在天京更有用。

最关键的是,他们也想要陪着天国寿终正寝,然后心安理得地过来。

“陈玉成,李秀成两人年轻气盛,一心只想着为天王赴死,而且对苏曳大人也很不服气。”曾天养道:“所以想要让他们过来,很有难度。”

林启荣道:“大人倒是莫要放弃他们,两人还年轻,很多事情看不穿,人才实在难得。”

苏曳自是不会放弃的,他手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实在太少了。

王世清,都有自己的缺陷,是无法独当一面的。

但林启荣、陈玉成、李秀成三人,都能独当一面。

这也跟历练有关。

苏曳自己太强了,遇到问题,通常直接用政治手段解决,军事手段基本上都是工具,极少去打战略价值的战斗。

而真正重要的战役,他自己通常都在场,所以下面的将领也很难成长起来。

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不一样,完全是靠自己厮杀出来的。

接下来,林启荣和曾天养两人聊起了天京,直直摇头。

对洪秀全,两人倒是没有太多的责怪,甚至觉得洪秀全其实做的还不错。

因为洪秀全依旧不管事,整天躲在王宫里面吃喝玩乐,把事情都全部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关键时刻做一下裁决。

这就很好嘛,比啥都不懂,却乱指挥要强得多。

但是,下面掌权的人就一言难尽了。

林绍章,算是不错的,但是手中的权力比不过洪仁发,洪仁达。

这两个祖宗,完全是废物,贪财好色,乱七八糟,弄得怨声载道。

好不容易等到干王洪仁玕回来,洪秀全也委以重任,大家也满怀期待。

看上去,洪仁玕确实比洪仁发,洪仁达这两个废物强得多了,道德水准更高,而且更加勤勉政事。

但是不知道为啥,此人明明那么勤勉,而且在政治和军事上仿佛也有颇多见解,不但让洪秀全心悦臣服,甚至林启荣和曾天养也满服气的。

但……结果就是不太好。

甚至比洪仁发、洪仁达两兄弟胡乱搞也好不了多少。

真是奇也怪哉。

石达开经历了苏州大败之后,非常消沉,被召回了天京。

“也不知道为何,翼王刚回天京的时候很消沉的,完全不问政事了。但是没过多久,又不安分了,又想着要夺权了。”曾天养道。

洪人离道:“之所以消沉,是因为在苏州败得太惨了,道心损毁。之所以又不安分,是因为在洪秀全身上又恢复了信心。”

你这话太诛心了,但确实是这个道理。

石达开自负才华横溢,见到洪秀全这般废物,肯定不由自主地想。

就……就这还能执掌天国?换我上,是不是更好?

“大人,你去洞房吧,裳儿还是小孩子,别等无聊了。”洪人离道:“我和沈葆桢大人、白岩叔父陪着兄长和曾叔父便是。”

参加婚宴的自然还有老爹苏赫,兄长苏全。

只不过苏赫老爹一刻钟前喝过量,喝醉了。

他现在依旧不适应九江,做梦都想回京城。

而苏全耿直,虽然理解苏曳,但还是很难和太平天国的将领共处一席。

所以吃过酒之后,便去值班了。

工作让他快乐。

……………………

苏曳推开门,进入了洞房。

结果,发现林裳儿正撅在那里,也不知道玩什么。

盖头早就被她扯掉了,走过去细看,发现在玩金豆子。

就是女孩子扔石子的游戏,原本是要两个人玩的,她一个人无聊,玩得津津有味。

见到苏曳进来,她顿时惊呼一声,吐了吐小舌头,拿起盖头给自己盖上。

苏曳上前,轻轻扯掉她的盖头。

她大胆地望着苏曳,两只大眼睛扑闪扑闪。

仿佛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看苏曳。

“怎么了?”苏曳道。

林裳儿道:“就是觉得怪怪的,你是娘的姘头,我又嫁给你,这岂不是……”

苏曳无语!

“幸好她并不是我真的娘亲。”她赶紧着补了一句。

一直以来,这个女孩被洪人离保护得太好了,甚至连政治联姻的概念都没有,或许她知道,但也不在意,懒得去想。

“睡吧!”苏曳道。

“哦!”林裳儿也赶紧缩进被窝里面,一动不敢动。

苏曳这段时间,耗尽心力,很快便要沉沉睡去。

结果,女孩反而自己凑了上来,忽然在耳边道:“苏曳,娘教我说一句话,我说给你听吗?”

苏曳道:“她能教你什么?说说看。”

林裳儿沉吟了好一会儿,羞涩道:“我有白馒头,你吃吗?”

啊?!苏曳果然被这句话刺激到了。

不由得探了过去,果然光滑无比。

林裳儿顿时变得紧张无比道:“你,你这是要开始了吗?”

苏曳道:“这些事儿你懂吗?害怕吗?”

“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怎么不懂?”林裳儿道:“怕,肯定是怕的。”

掀开被子,顿时叹为观止,她果然没有撒谎,白璧无瑕。

…………

次日,清晨!

苏曳醒来的时候,林裳儿趴在边上看苏曳,充满了好奇和羞涩。

“怎么了?”苏曳道。

“痛死了。”林裳儿道:“但是……”

苏曳道:“你还不起来,送一下你爹爹吗?”

“才不去。”林裳儿道:“羞也羞死了。”

接着,她忽然道:“你长得真好看!”

苏曳一笑,起身沐浴更衣。

片刻后沈宝儿走了进来,柔声道:“裳儿妹妹还小,不懂得侍候人,还是我来吧。”

“谢谢姐姐。”林裳儿甜甜道。

接着想起来洪人离的嘱咐,赶紧收起笑脸挣扎着起来,跟着沈宝儿一起为苏曳沐浴更衣。

沈宝儿很会聊天,很快就让林裳儿畅所欲言,但偶尔又想起洪人离的嘱咐,赶紧又心生戒备。

……………………

送走了林启荣和曾天养。

迎娶小妾,仅仅只是苏曳的一个小插曲。

如何迎战朝廷,如何将朝廷逼入那条绝路,才是重中之重。

沈葆桢道:“大人,朝廷真的会派钦使前来吗?”

苏曳道:“会!”

对朝廷的军事水平,高级政治智慧,苏曳不屑。

但对于朝廷重臣的政斗水平,苏曳绝不小看。

因为经过几次的斗争,苏曳算是发现了,朝廷中枢政斗水平至少90分。

因为每一次,他们都能找到最好的法子,最有性价比的反击招术。

无一例外。

这也不奇怪,因为这毕竟是君主集权的巅峰。

这也是历代封疆王朝的集大成者。内斗内行,岂是浪得虚名?

沈葆桢道:“如果朝廷真的派大人去和洋人谈判,那您能谈成吗?”

苏曳道:“谈不成,面对这个局面,神仙也谈不成。”

沈葆桢道:“那怎么办?按照您的判断,朝廷的钦使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苏曳道:“无妨!”

确实,无妨!

朝廷的内斗水平确实极高,但是苏曳对他们的套路也早就了如指掌了。

对于他们的意志,更是了如指掌。

所以这一次交锋,就能彻底把对方赶到绝路上去。

……………………

两日之后,朝廷钦差来到九江。

竟然依旧是惠亲王绵愉。

“苏曳,你如此诽谤朝廷,是何意思?”绵愉呵斥道。

苏曳道:“惠亲王,我没空陪你演戏,有话直说。”

绵愉脸色微微一变,最怕就是这种,人家直接不和你客套了。

如此一来,想要以势压人就通通不行了。

但绵愉依旧寒声道:“第二次洋人攻占广州,皇上让你去谈,你不去谈。结果桂良去谈了,你又带领七省弹劾,这是何意?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苏曳冷道:“我有提醒过皇上吗?让他小心沙俄趁火打劫。我又提醒过朝廷,千万不要答应沙俄任何条件,你们听了吗?”

“桂良在厦门教案上,不……是朝廷在厦门教案上,这等丑陋的表现,也是我教的吗?”

“若不是我出手,厦门教案就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惠亲王绵愉道:“既然你有这本事,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朝廷丧权辱国,那你去谈!”

“你口口声声要杀奕山,说俄国割走了我三个直隶行省面积的土地,你说我们和英法美三国谈判的结果,辱没祖宗,那你去谈。”

“你若谈不成,朝廷也处罚你,如何?”

苏曳道:“好!”

“我去谈,如果我谈成了,朝廷就封我做两江总督,如何?”

顿时,绵愉惊愕,不知道作何反应。

两江总督?这个位置要是给了苏曳,那还了得。

现在苏曳仅仅只是一个江西团练官,就已经掀起惊涛骇浪了。若是让他做了两江总督,岂不是要翻天?

但是很快,惠亲王绵愉心中戒备:千万不要被苏曳吓住,这是他的恫吓之术。就是因为他也谈不成,做不到,所以才狮子大张口,想要吓退朝廷。

朝廷诸公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辨后判断,苏曳肯定谈不成。

而且杜翰还判断,判断苏曳能不能成,有一个标准。如果苏曳轻描淡写地答应了,说不定可能真可以谈成,如果苏曳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那反而说明他谈不成。

此人,还真算是聪明绝顶的。

从头到尾,所有判断基本正确,政斗应对,也几乎上等。

于是,惠亲王绵愉道:“好!”

“你若谈成了,那朝廷就册封你为两江总督!”

苏曳道:“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苏曳直接拿出一条契约,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谈成了哪些条件,朝廷就册封他为两江总督。

惠亲王绵愉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很害怕,但还是咬牙切齿,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自己的大印。

一式两份,一份留给苏曳,一份带回京给皇帝御览。

签完之后,惠亲王绵愉没有丝毫停留,立刻回京!

几日后!

苏曳和朝廷签的这份契约,就摆在皇帝的面前。

皇帝看完之后,交给了在场众臣看。

这个主意,是皇帝自己出的。

结果苏曳一口答应了,反而要求做两江总督。

他内心只有一句话,朕……朕是不是中计了?

杜翰道:“皇上,苏曳肯定谈不成,这是他在虚张声势。臣判断过了,只要他狮子大开口,那就说明心虚,就说明他谈不成。”

肃顺道:“臣也这么认为,他肯定谈不成。”

匡源道:“皇上,不要被苏曳欺骗,此人最擅长阴谋诡计。让他去谈,一旦谈不成,就将他治罪,名正言顺。”

在众臣的安慰下,皇帝终于坚定了决心。将自己提出的战术,贯彻到底。

苏曳,就由你去和洋人谈判,你若谈不成,那朕就治你之罪。

届时,你也算是自食其果!

“下旨,让花沙那作为钦差大臣,一起在旁边监督苏曳谈判,一言一行,全部汇报。”

…………

于是,苏曳正式前往上海,代表清廷和大英帝国公使普鲁斯进行谈判。

吏部尚书花沙那作为钦差大臣,在旁边监视全场。

结果双方刚刚一见面,就让他心惊胆战。

额尔金伯爵下台之后,返回伦敦,新的英国公使半个多月前就上任了,花沙那几次约见对方都没有理会。

而这位公使和苏曳刚刚见面后,就热情地拥抱。

“你好啊,苏曳爵士!”

“你好,普鲁斯爵士。”

“在伦敦久闻您的大名,现在终于见面了。我代表阿尔伯特亲王向您致意。”英国公使道。

苏曳道:“我代表皇帝陛下,代表朝廷,对您的到来表示欢迎。”

而旁边的翻译,源源不断地把两人的交谈翻译给了吏部尚书花沙那,他听得越来越脸色惨白。

英国公使普鲁斯道:“我出发之前,阿尔伯特亲自接见了我,我们交谈了两个小时,他对我的工作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指导,而这一次得知谈判的对象是您,我不由得非常喜悦,这代表着一个非常美妙的开始。”

苏曳道:“我同样对我们的谈判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双方进入了谈判的流程。

第一天谈判议题,苏曳要求大英帝国的对厦门教案进行正式道歉,并且赔偿受害者家属十万两银子。

然后,对方竟然答应了。

顿时间,花沙那的心脏都要抖了,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汇报朝廷。

之前洋人从来不认错,更何况赔偿?现在竟然答应赔偿了,这……这还了得。

……

第二天,双方开始第二项议题的谈判,那就是英法联军从广州退兵,将广州的政务权交给广东巡抚柏贵。

这一项议题,双方谈判得非常激烈,唇枪舌战,毫不退让。

此时花沙那总算松了一口气,洋人还是那个洋人,还是那么强硬蛮不讲理,这就让人安心了,代表着苏曳肯定谈不成。

但朝廷不知道,此时广州巡抚柏贵已经完全投靠了英国人,成为彻头彻尾的傀儡了。

所以,进入谈判的第四天。

英国人忽然进行了大退让,愿意从广州先撤走七成的军队表示诚意,等到谈判彻底成功后,再全部撤出。

另外,愿意将广州的政务权力交给广东巡抚柏贵极其附属官员。

顿时见,在旁边监督的吏部尚书花沙那整个人都吓住了,脑子里面只有一句话。

中计了,中计了!

这一切都是苏曳的诡计,一环扣一环的诡计。

他之所以率领南方七省一起弹劾桂良和奕山,就是为了让自己代表朝廷谈判,就是为了讹取两江总督之职。

他早就料到朝廷会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所以,苏曳将计就计。

他赶紧又将自己的怀疑写成奏章,用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

………………

接下来,开始了第三项议题的谈判。

苏曳逼迫英国人向俄国人施压,否定瑷珲条约,重回《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两国边界。

英国公使普鲁斯表示,这属于俄国内政,英国无法干涉。

苏曳表示,这一条如果不答应,那谈判就无法进行了。

次日,双方再一次进行谈判,依旧不欢而散。于是,苏曳说对方没有诚意,暂停谈判。

吏部尚书花沙那松了一口气,暂停谈判好,谈判破裂好,如此一来,朝廷也有名义治罪苏曳了。

在朝廷看来,就这一条谈判最难。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又过了三天后,英国公使普鲁斯主动要求再一次谈判。

他说的话,甚至让花沙那都要昏厥过去。

英国公使普鲁斯说:“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也为了表示和贵国的友谊,我愿意请阿尔伯特亲王亲自向沙皇施压,重新审核《瑷珲条约》的合法性,我们会努力让你们两国的边界线回到之前合理的位置。”

这一字一句,震耳欲聋。

大英帝国的无冕之王,愿意向沙皇施压?

为了表示和贵国的友谊?

你们和我大清,什么时候有友谊了?

花沙那如坐针毡,甚至直接脱离会场,立刻向皇帝写奏章。

不能谈了,不能让苏曳再谈了。

再谈下去,只怕真的要成了。

这一定是苏曳的诡计啊!英国人和苏曳勾结,要借机扶他上位。

……………

京城,三希堂内!

这段时间,朝廷和皇帝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从一开始苏曳表示愿意去谈判,并且索取两江总督之职,他们就已经开始不安了。

但依旧稳住,觉得这是苏曳不想去谈,所以虚张声势。

但随着苏曳谈判过程,突飞猛进,他们越来越不安。

厦门教案,英国人道歉,赔偿!

朝廷和皇帝抗住了。

广州先退兵七成,并且把政务权交给广东巡抚柏贵等人。

这第二条成果传来的时候,朝廷就有些扛不住了,内心的判断摇摇欲坠。

而当第三项成果传来,关于《瑷珲条约》,大英帝国的阿尔伯特亲王愿意向沙皇施压时,顿时朝廷和皇帝在这方面的意志,彻底崩了。

尤其是吏部尚书的奏章,简直是声泪俱下。称若不再阻止苏曳谈判,真的就来不及了,否则到时候这个两江总督之职只怕真的要被苏曳讹诈到手了。

皇帝只感觉到自己掉入了某个巨大阴谋深渊之中。

“中计了,中了苏曳的诡计了!”皇帝吼道:“快,快让人去阻止苏曳。”

“不能再让他立下这个天大之功,不能让他声名大涨!”

“不管用任何办法,罢免苏曳,罢免苏曳!”

“把他赶走!不许他继续谈判!”

“让桂良做钦差大臣取代苏曳去谈。

“快去,快去!”

至此,苏曳大功告成!

………………

注:两章合一,一万多字大章送上!求几张月票,恩公赐给我好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