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4章:巅峰对决!苏曳另类清君侧!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慈禧寒声道:“小桂子,你和我这样说话?”

小太监桂儿道:“奴婢向太后娘娘请罪。”

说罢,桂儿恭恭敬敬下跪行礼。

太后望着桂儿,冷艳的面孔稍稍平和了下来,道:“桂儿,你回去转告苏曳,不必多心,不必多想。”

“现在一切都变了,皇帝是我的儿子,我是掌印太后。”

“让他多一份耐心,我在等待恰当的时机,召他入京。”

桂儿道:“太后娘娘,苏曳二爷让我转告您,不管皇帝这边有什么计划,最后在权斗中都会彻底变形的。您唯一能够相信的只有他。”

太后道:“你让他放心,当年的情分我一直都记在心中。”

桂儿道:“太后娘娘,我主子还是想要知道,皇上这边有没有继续要对付他的计划?如果有的话,请太后详细告知,我主子那边能够配合,里应外合,打击政敌。”

太后道:“桂儿,你转告他,不要多心。一切由我,不论朝内有没有人要谋害他,我这边都可以彻底清除,创造一个最好的环境,然后引他入京。”

桂儿抬起头道:“太后娘娘,奴婢想要留下来,在您身边侍候,可以吗?”

太后道:“我当然也想要你留下来,但是现在还需要你和苏曳之间居中联合,所以你得在外面再跑一阵。”

“嗻……”桂儿叩首道。

然后,起身便要退出。

但是走出两步后,桂儿忽然又道:“太后娘娘,现在局面非常复杂,稍稍一个误判,就可能导致引发严重后果。按照苏曳二爷的计划,就是在关键时刻,杀入宫中,铲除所有政敌,帮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道:“你稍等,伱说的是什么意思?”

桂儿道:“先帝在九江阁的时候,曾经和二爷聊了很久。问幼主登基有两种情形,要么是顺治皇帝的多尔衮,要么是康熙皇帝时候的鳌拜。二爷说了,肃顺此人就是鳌拜。先帝在的时候还好,先帝不在,他只怕会也来越张狂,甚至咆哮宫廷,孩视皇上。”

慈禧太后道:“他已经这样做了。”

桂儿道:“九个顾命大臣中,肃顺一党几乎五六人,剩下恭亲王,僧王,荣禄,看似一党。实则各自为战,恭亲王聪明,若是这一次失权,他只怕还会和太后联谋。但现在他已经得权,只怕更加想要太后和肃斗得更加惨烈一些,这样他好坐收渔利。”

“荣禄此人,聪明绝顶,而且掌握天津新军,并且和太后还算是青梅竹马。但此人太聪明了,总是能够找到最好的机会,最大的机会,往上攀爬。所以短短二十几岁,就成为了顾命大臣。”

“但是太后想想,不管是为了盟友,还是为了主上,荣禄敢拼命吗?”

“英法联军这一次打大沽口,通州,八里桥,天津新军明明战斗力很强,为何往往会战意崩溃,是荣禄这个主帅没有必死之心,这人凡事都先考虑余地,不愿意倾尽所有,更没有破釜沉舟之决心,所以他不是一個可以绝对信赖的政治依仗。”

“反观我主苏曳,不管是为了徐有壬,还是为了王有龄,几次都是倾尽所有。”

“我主的政治声誉,无人能出其右,所以太后只要引我主进京臂助,便可以铲除所有政敌,助两位太后垂帘听政,掌握大权,而不需要听从顾命大臣摆布。”

“天下人中,只有我主有这个能力,有这个魄力。”

慈禧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道:“这点,我完全信任。”

桂儿道:“太后娘娘,我也曾经侍候过您几年,在我心中,你们都是我最重要的人。所以桂儿心中此时是心急如焚的,这是生死存亡之际,这是最可怕的政斗时刻,不能有一点点犹豫,更加不能有一点点猜疑。”

“这等关键时刻,但凡有一点点猜疑,就会放大十倍,百倍。”

“这等时候,就要绝对的政治坦诚。”

“所以,如果皇帝真的有铲除我主苏曳的秘密计划,请您一定要详尽告知,然后我们一同谋划。具体是什么计划,出手的人会是谁,等等等等。”

“这件事情很重要,我主根本不在乎有铲除他的计划。但是我主非常在意,您是否对他坦诚相待。”

“那么,太后娘娘,您有什么要告诉我的吗?”

慈禧陷入了沉默,声音充满了威严,道:“回去告诉苏曳,让他不要着急,适当的时候,我会召他进入中枢的,剩下的事情,也不该他操心。”

桂儿拜下道:“奴婢明白了。”

“奴婢告退。”

然后,桂儿直接告退离去。

片刻后,安德海走了进来,道:“主子,他是想要回到您的身边吗?”

慈禧道:“安德海,在你看来,作为臂助,是荣禄更合适,还是苏曳更合适?”

安德海作为慈禧的第一心腹,此时听到这话,顿时一颤,然后心中一阵狂喜。

这代表着他在主子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

足足好一会儿道:“回禀主子,荣禄大人更加合适。”

慈禧道:“为什么?”

安德海道:“苏曳本事大,但是太霸道了,不甘人后。而荣禄大人本事虽然大,但是忠诚听话,主子让他往哪里,他就往哪里的。”

慈禧点头,就是这个道理了。

苏曳这个人的本事,谁都想用,但他不愿意做奴才,这就很麻烦。

皇帝死了之后,二十七岁的杏贞心思当然活络了过来。

甚至许多年前和苏曳私定终身的种种画面,也浮现了起来。

好几年都没有浮躁的春心,竟然也有些燎燃了。

但是摆在他面前的最重要的,还是权力。

如果引苏曳入中枢,这个人本事太大,能不能压得住。

她可能是需要一个情人,但这个情人同时也是要一个奴才,能办事,对他忠贞不二的奴才。

苏曳什么都好。

是一个绝佳的情人,让人心潮澎湃,而且办事能力绝顶,皇帝甚至都说过,有他在中枢掌握朝政,大清只怕真的会中兴。

但可惜,他不是一个好奴才。

所以,对于苏曳能不能用,要不要用,慈禧太后还没有想好。渴望他的身体和情感,但拒绝他的理想和野心。

…………………………

另外一边。

承德行宫又有可怕的流言传出来。

说慈禧太后不仅仅是在进宫之前和男人有私情,而且进宫之后,依旧和这个男人继续偷情。

甚至诞下龙子之后,还出宫几次和这个男人幽会。

顿时间!

所有人都风声鹤唳。

第一次传出太后的丑闻,那可能还只是偶然。

第二次再传出来,那就是铁定的阴谋。

慈禧太后震怒,慈安太后也震怒。

慈安太后再一次下令调查。

结果……又查到了僧格林沁福晋身边人。

同样等找到这个人的时候,已经爆尸荒外了。

这个时候僧格林沁几乎掐着福晋的脖子,怒吼道:“你是不是你传出去的,是不是你说的?你是想要我们满门抄斩吗?”

他的福晋拼命挣扎道:“不是我,不是我啊,上一次风波之后,我再也没有说过半句了啊。”

僧格林沁道:“那上次风波之前,你可有说过什么懿贵妃生下龙子之后,几次出宫和男人幽会?”

福晋道:“可能是私下说过几回吧,但不知我一个人这样说啊。她当时都是夜里忽然出宫回娘家省亲的啊。”

僧格林沁怒吼道:“总有一天,我们全家会被你害死!”

福晋道:“又不是我们一家说,不知道有多少人再说啊。”

僧格林沁道:“但就是你嘴巴大,从你这里传出去最多,所以现在人家要编织阴谋,都从我们家里出去了。”

福晋道:“我们家是科尔沁亲王,掌握着几万马队,她敢怎么样?伯彦还是天津新军主帅,她该怎么样?”

僧格林沁道:“现在不能怎么样,不代表未来不能怎么样。”

福晋道:“现在苏曳威胁这么大,朝廷要依靠你和荣禄的军队,只能哄着你们。”

僧格林沁怒道:“那你难道就不想着,她可能索性和苏曳勾结在一起?”

“这究竟是谁的阴谋吗?难道就不怕真的把太后逼到苏曳那边吗?这是要坏大事的啊!”

………………………………

接下来,僧格林沁又去跪见慈禧太后。

上一次,太后和颜悦色地见了他,并且说这显然就是离间之计,她能识破,请僧王不要多心。

而这一次。

僧格林沁在外面跪了一刻钟,太后始终没有召见。

他就这样直挺挺地跪在外面一动不动,来来往往的人都用稍稍诡异的目光看他。

僧格林沁此人,也是非常傲的。

这一次虽然打败仗,但是他的蒙古马队可没有贪生怕死,可是一轮接着一轮冲锋过去的。

如今朝廷中,他的军队最多,也最是能打。

凭什么受一个女人的窝囊气。

于是怒哼一声,僧格林沁直接起身离开。

那边安德海也立刻去回禀太后,道:“太后娘娘,僧格林沁走了,只跪了一刻钟就走了,而且走的时候还颇为生气。”

慈禧顿时气得浑身发抖。

好你个僧格林沁啊,丑闻谣言就是从你福晋那里传出来的,第一次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有第二次,而且越来越不堪。

现在跪个一刻钟,你就不耐烦了?

原本慈禧打算让僧格林沁跪个半个时辰左右,她再召见,敲打两下。

结果,人家一刻钟就走了。

如此一来,关系就很难挽回了啊。

已经正式进入猜疑链,半敌视状态了。

……………………

当天晚上。

肃顺等人秘密召见了僧格林沁。

“僧王,你老实告诉我们,皇上是不是把秘密铲除苏曳的计划交给你和荣禄了?”肃顺直接了当道。

僧格林沁道:“肃中堂,这个问题我不知回答多少遍了。”

杜翰上前道:“僧王,我只问你一句话,苏曳和懿贵妃的私情是不是真的?”

僧格林沁脸色顿时一阵剧变。

杜翰道:“僧王,这件事情皇上也知道,所以将懿贵妃直接软禁了一个月。当时皇上是肯定想要杀他的,之所以不杀,你觉得这是为何?”

“是因为他是太子之母吗?去母留子的多了,而且新皇上一直跟着慈安太后长大,和叶赫那拉氏并不亲近。”

“就算先帝除掉叶赫那拉氏,对皇上也没有什么影响。”

“那么先帝当时为何不杀懿贵妃?理由只有一个,想要借懿贵妃之手杀苏曳!”

“而且先软禁她一个月,让她绝望,最后在关键时刻赦免,并且给他同道堂之御印,让他从地狱到了天堂。”

“懿贵妃和苏曳有私情,所以只有她才能把苏曳召入京中,召入宫中。”

“而僧王和荣禄两人手中有兵,关键是在大殿上,皇上没杀懿贵妃,反而给他同道堂御印,所有顾命大臣都震惊,包括恭亲王,唯独僧王你和荣禄神情如常,所以我就猜测,皇上把铲除苏曳的命令交到了你们二人手中是吗?”

“僧王,你不必告诉我是,还是不是。”

“我只问僧王一句话。”杜翰道;“懿贵妃和苏曳的私情,究竟是不是真的?”

僧格林沁道:“只怕是真的。”

杜翰道:“既然这私情是真的,那到了关键时刻,她真的用新皇旨意召苏曳进京呢?进入中枢呢?到了关键时刻,又不下令诛杀,反而和他联手起来,那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苏曳的手段,我们都是知道的。一旦让他和懿贵妃联手,我们这群人皆危了。”

僧格林沁沉默不言。

杜翰道:“僧王,皇上是不是另外还有密旨。比如懿贵妃届时下不了手,或者改变主意,不杀苏曳了,你们就可以直接动手,将她和苏曳一起铲除?”

这话一出,僧格林沁脸色剧变。

这杜翰,竟然聪明至此吗?

难怪最后的关头,皇上尽管非常信任杜翰,但是谈秘密大事的时候,也从不招杜翰了。

杜翰见到僧格林沁的表情,更加坚信自己猜对了。

于是杜翰道:“那是不是皇上有一道密旨在慈安太后手中,这封遗诏能有做一切的大义?”

僧格林沁索性闭上自己的眼睛,不想泄露出任何情绪。

这杜翰简直就是皇帝肚子里面的蛔虫啊,如何部署的他完全猜的得一清二楚。

杜翰道:“这些事情,僧王都不必回答我们。我只问僧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天津新军的主帅,究竟是荣禄,还是伯彦。”

“第二个问题,你和圣母皇太后之间,还有缓和的余地吗?她就算今日不对你动手,难道未来不会对你动手吗?”

“第三个问题,荣禄和圣母皇太后也是青梅竹马,真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她和荣禄会不会对你动手?”

僧格林沁嘶声道:“你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杜翰道:“非常简单,如果真的如同我猜测的那样。先帝真的把铲除苏曳的计划交给你和荣禄,那么在动手的时候,你将苏曳、荣禄,叶赫那拉氏一起铲除掉,如此方可,一劳永逸!”

这话一出,僧格林沁脸色剧变道:“你们疯了!”

杜翰道:“疯的不是我们,而是僧王您糊涂了,以为自己还有退路。圣母皇太后的两次丑闻都是从你家里源头爆出来,她早就恨你入骨。而且她和苏曳旧情未了,很可能不会对苏曳真的下手。届时唯一的结果,她和荣禄联手铲除你,如果你不反扑,只怕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杜翰道:“但只要你改变观念,趁机将他们三个狗男女一起铲除,天下安宁,江山安宁。母后皇太后那边,也会感激你。”

僧格林沁目光一缩。

杜翰道:“你以为母后皇太后就愿意出现两个太后吗?她一个正宫太后,难道不好吗?而且别忘记了,她可是肃中堂和郑亲王的亲外甥女,打断骨头连着筋。”

肃顺道:”僧格林沁,我们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你冒的风险最大。所以事成之后,你就是本朝第一大功臣。母后皇太后和皇上为了表彰你的功绩,会给你家再增加一个王爵。届时你科尔沁王府,出现双王,本朝绝无仅有。”

旁边的端华道:“其中一个王爵,需要降等。但是亲王之爵,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不降等。”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朝着端华望过去。

双王之赏不算,还要加一个铁帽子王?!这……这恩裳太过了啊。

本朝总共也就是八个铁帽子王,后来有加了四个。

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增加铁帽子王了。

肃顺缓缓道:“我肃顺,说过的话,都还是算数的吧。我也基本上没有卖过队友吧。”

“僧格林沁,这也完全不违背皇上的遗志,他想杀苏曳,也想杀懿贵妃。”

“你做到了,你真就是本朝第一大功臣,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

“而且这件事情也只有你能做到,荣禄的天津新军,某种程度上也是伯彦在指挥的,他借机安排几个人手,一点都不难。收买几个人,也是不嫩。”

“只要你答应,这件事情十拿九稳。”

“一举铲除叶赫那拉氏,荣禄,苏曳三人,江山稳固,皇上无忧也。”

………………………………

与此同时!

慈禧太后也在秘密召见荣禄。

“荣禄,关于僧格林沁,你怎么想?”

荣禄恭敬道:“回太后话,他是一个忠臣。”

太后道:“关于本宫两次流言,都是从他府里流出来的。”

荣禄道:“那大概是有人离间之计。”

太后道:“那你觉得这个离间之计成了吗?他在外面跪了一刻钟,然后便愤愤而去,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本宫和他之前的芥蒂,还能缓解吗?”

荣禄沉默了一会儿道:“很难。”

太后道:“那你说他会不会和肃顺勾结,以铲除苏曳的名义,借我和苏曳之间的流言绯闻,将你我一起铲除?”

荣禄浑身一颤,道:“奴才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太后周全。”

太后道:“你对天津新军掌握得怎么样?”

荣禄道:“七八成。”

太后道:“也就是说,还有两三成掌握在伯彦讷谟祜手中?”

荣禄道:“是的。”

太后道:“所以,僧格林沁有能力,也有一定企图,能够做到这一点,趁机将我们三人一网打尽。”

荣禄道:“奴才粉身碎骨……”

太后挥手,阻止他重复说这句话。

“你觉得苏曳如何?”太后再一次问道。

荣禄后背一寒,头皮一麻,这个问题太后已经问过一次了,但这一次问显然是想要不同的答案。

足足好一会儿后,荣禄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甚至这一句话都不足与表其才华。”

太后道:“然后呢?”

荣禄道:“他要做的事情,任何人都拦不住,先帝拦不住,您也拦不住。“

太后道:“我为何要拦他?先帝不喜欢办工厂,搞洋务,本宫无所谓,随便他去做好了。只要他服从我的旨意,我放手让他去做,他想要练兵就练兵,想要办工厂就办工厂。”

荣禄道“他的功劳太大,他手下的军队想要陈桥兵变,怎么办?”

太后道:“那就让他专管政务,不沾军队。政务交给他,奕在边上盯着他。军务交给你,这样一来你有军队,能够管得住他。”

荣禄道:“他要做的事情天大了,如果他要整顿旗务,也革掉八旗之权,太后支不支持?”

“未来办的工厂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才也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要改革科举,要废掉千年传承的科举,怎么办?太后支不支持?”

“他办的工厂越来越多,掌握工厂金钱的那些人,想要得到进一步的权力,如果闹着要和西方一样搞君主立宪,怎么办?太后支不支持?”

太后道:“他以后真的会做到这一步吗?”

荣禄道:“一定会,如今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人也是百年不遇之大才,谁也阻挠不了他的路,谁也挡不住他要做的事情,除非将他直接毁灭。如果仅仅只是想要办洋务搞工厂,先帝册封他的洋务大臣,他就接了。所以不是他要谋权,而是他做的事情太大,以至于他不得不谋权。”

“除非太后完全支持他,他做的任何决策,太后都不过问,直接给他盖印,那你们二人就不会有矛盾。太后想要引他入中枢是可以的,但要做好一个思想准备,表面上两宫太后为主。但实际上,还是要一他意志为主。”

“从属关系不搞清楚,太后就算引入苏曳,也会陷入矛盾,陷入危险。”

叶赫那拉氏沉默了下来,足足好一会儿道:“但是现在肃顺那边显然已经容不下我了,当时我被软禁一个月,就是他给皇上的谗言。不灭肃顺,本宫难安。而且现在他们可能已经和僧格林沁开始勾结,打算谋害本宫了。”

荣禄想了一会儿道:“太后,关键还是僧格林沁,这个人可以争取。”

叶赫那拉氏道:“都这个时候了,他还能争取?”

荣禄道:“对,这个流言或许是有人用离间之计,或者是僧王福晋无心流出。但不管如何,僧王此人是光明磊落的,他是完全忠于皇上的,如果完全处于畏惧之下,他很可能真的会和肃顺等人勾结。但是现在君臣名分已定,太后就是君。除非万不得已,他也不想和太后为敌,这是他的心理最深处的想法。”

“跪了一刻就离开,是因为他为人倨傲,而不是对太后有敌意。”

“所以,奴才愿意和僧格林沁说清楚,彻底把他拉过来。”

太后道:“你怎么都不愿意我把苏曳拉入伙,对吗?”

荣禄道:“奴才完全服从太后的懿旨,只要您决定要联合苏曳对付肃顺等人,那奴才就完全服从,立刻去联系苏曳谋划布局。但是作为您最忠心的奴才,苏曳野心太大,无法控制,拉他入伙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上上之策,依旧是拉拢僧格林沁。”

“只要拉拢了僧格林沁,就可以解决肃顺等人,届时太后召苏曳进京入宫,我和僧格林沁联手,为太后助阵,一切稳固如同泰山。对苏曳不管是抓,是用,或者是先抓后用,都由太后乾纲独断。”

“奴才先去搞定僧格林沁,接着说服恭亲王,然后再派人公开在朝堂上请旨,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肃顺一党若敢反对,两宫太后立刻下诏,臣和僧格林沁手中有军队,能够将肃顺一党全部拿下。”

“届时,肃顺一党是死是活,全由太后意志!”

“太后想要灭肃顺一党,不需要苏曳,奴才和僧格林沁、恭亲王联手已经足够了。”

“太后垂帘听政,掌握大权之后,真正大义在手,届时要不要召苏曳入京,就完全是您的意志。”

“苏曳跋扈霸道,一定不能让他雪中送炭,更加不能让他帮忙奠定大局。否则他会功大不能赏。”

“就算要用苏曳,也是朝中尘埃落定,您主动施恩。”

“此人要用,也要狠狠押他一头,打击他的威风之后,才能用。”

太后陷入了沉吟。

荣禄道:“这是奴才绞尽脑汁的愚见,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现在外面已经再传闻太后和苏曳有私情,若是召他入局,只会更加证实了绯闻,太后失了大义,反而让肃顺一党有了把柄。”

“安僧王之心,再联手僧王和恭王!”

“接着,出面奏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发动政变,铲除肃顺一党。”

“这是奴才想的三步棋,顺序不能错。”

“只有完成这三步棋后,才能考虑苏曳之事,他本就是局外之人,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引他入局,否则棋局会大乱。”

太后道:“都说苏曳智计无双,视天下如同棋局,你荣禄也不差多少。”

荣禄叩首道:“奴才不敢当太后夸奖,奴才永远不是棋手,永远只是太后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太后道:“你既然把棋局构思得这般清楚了,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荣禄道:“奴才领旨,谢恩!”

太后道:“莫要让本宫失望。”

荣禄望向太后,目光炽热道:“奴才粉身碎骨,只求太后展颜。”

然后,荣禄转身离去。

…………………………………………

几个时辰后!

荣禄再一次和僧格林沁秘密会见。

“僧王,我们两人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你该不会忘记先帝的遗诏吧?你该不会违逆先帝遗志吧?”荣禄道。

僧格林沁道:“你说什么?就你荣仲华是忠臣,莫非我僧格林沁就是奸臣不成?”

荣禄道:“那你还记得我们的使命吗?”

僧格林沁道:“灭苏曳。”

荣禄道:“灭苏曳,总共三个重要人物,你,我,圣母皇太后,我们三人不可拆分。”

僧格林沁的脸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荣禄道:“僧王,您老实告诉我,最近关于圣母皇太后那边的流言,是你们家传出去的吗?”

僧格林沁寒声道:“荣禄,你什么意思?你这是想要为太后兴师问罪吗?”

荣禄道:“这是典型的离间之计,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僧格林沁道:“看出来了又如何?太后那边已经怪罪我了,未来我难逃其罪。”

荣禄沉默了一会儿,道:“僧王,你想要除掉苏曳吗?”

僧格林沁道:“当然,我和苏曳仇深不共戴天。”

荣禄道:“这个世界上,最不想苏曳出头的人就是我,最不想让他进入中枢的人就是我。因为在所有人看中,我都是他的替代品。不管是在先帝那里,还是在圣母皇太后那里,僧王你能理解我吗?”

僧格林沁道:“能够。”

荣禄道:“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我们三人要绝对的坦诚相见,不能有一丝猜疑,一丝龃龉。”

僧格林沁沉默。

荣禄道:“刚刚圣母皇太后召见了我,她说她知道那是离间计。但是他害怕,你已经和肃顺勾结在一起了。她感觉到了致命的危机,所以他问我,是否需要引入苏曳为外援。”

僧格林沁脸色剧变。

荣禄道:“一旦圣母皇太后引苏曳为外援是什么后果?你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僧王,圣母皇太后也不想引苏曳为外援,你才是第一选择,但如果你投入肃顺的阵营,那她就迫不得已要引入苏曳作为外援。”

“苏曳此人,乱世之枭雄,他要做的事情太大,所以要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圣母皇太后虽然和他有过私情,但是也绝对不想引他为外援,此人太霸道了,太跋扈了。”

“僧王,你想要让圣母皇太后真的和苏曳在一起吗?”

“你如果真的和肃顺勾结在一起,那就让圣母皇太后别无选择,只能引苏曳为外援,而到那个时候,我则要完全服从太后的旨意。”

僧格林沁怒道:“荣禄,你疯了?你忘记了先帝的遗旨了吗?铲除苏曳,是我们最大的使命。”

荣禄吼道:“你也知道这是我们最大的使命,这件事情需要我们三人团结一心。你如果跟着肃顺苟且在一起,你让我们怎么办?坐以待毙吗?我们都想要除掉苏曳,但首先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僧格林沁道:“我也想要团结一心啊,但是圣母皇太后已经怪罪于我了,痛恨于我了。”

荣禄道:“这是离间计,离间计!”

接着,僧格林沁继续道:“不管是不是离间计,他都已经奏效了。”

荣禄沉默了一会儿道:“肃顺那边答应了你什么?”

僧格林沁不言。

荣禄道:“说啊,肃顺那边答应了你什么?铁帽子王?他答应的,太后这边同样能答应。肃顺那边没有能力给的东西,太后这边却有能力给。两宫太后掌握御印,掌握大义。”

僧格林沁想了一会儿道:”我们家两个王爵,其中一个铁帽子王。“

荣禄道:“还真的敢空口白牙,他有权力给出这些东西吗?”

“好!”

荣禄一拍桌子道:“这个条件,我替你争取。肃顺那边只有六成的可能性,但是太后这边却有八成的可能性。如果需要的话,我现在就去帮助太后为你争取。”

僧格林沁归根结底,是忠臣。

他忠诚于皇帝,进而延伸到小皇帝,还有两宫太后。

于是,他问道:“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荣禄,你说过要坦诚的。”僧格林沁道:“如果你想要把我拉上战船,你就必须把接下来所有的计划告诉我。”

荣禄道:“如果我把计划告诉你,就等于把我自己放在案板上,日后可能任由你们宰割了。如果你把计划告诉给了肃顺,太后或许不会有事,但是我荣禄,基本上就完了。”

“但是……”

“我相信僧王,我愿意把命放在你的手中。”

“在这个充满猜疑的环境中,总要有人付出坦诚,尽管那样可能会粉身碎骨。但是……我愿意付出我的坦诚,我愿意把性命交给僧王的手中。”

“我需要先说服您,安定僧王您的心。然后再去游说恭亲王。”

“如此一来,我们手中有辅政亲王,而且还有兵权。接下来,我们就会发动政变,恳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听到这话,僧格林沁身体微微颤抖。

真没有想到,荣禄竟然真的如此坦白。

荣禄继续道:“这是我定的计划,僧王啊,如何才能断绝太后引苏曳作为外援之心?如何才能彻底消灭苏曳?一定要先消除太后心中的隐患,而她的隐患是什么?那就是肃顺一党。”

“只要肃顺一党给太后带来巨大的威胁,太后就真的会想要引苏曳为外援。”

“僧王,我们三人天生是一党,你为何要和肃顺等人搅和到一起去?”

僧格林沁陷入了沉默,道:“那如果太后对我秋后算账怎么办?”

荣禄道:“太后为何要秋后算账,这个恶毒的流言显然就是肃顺一党炮制出来的,就是为了拆掉我们这个铁三角。肃顺党羽一倒,太后为何要对你秋后算账,她和你之前有任何的利益冲突吗?你会冒犯她的权威吗?我说一句诛心之语,未来恭亲王或许和太后有冲突,你也和太后不会有任何冲突。”

“我们和太后,完全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僧格林沁的天平顿时开始大大的偏移。

历史上,他也同样选择站在了两宫太后一边。

这对于他来说,完全是天然的立场。

荣禄道:“僧王,您还在担心什么?还在犹豫什么?你真的想要太后引苏曳作为外援,进入中枢吗?”

“你知道苏曳现在最大的政治空间是什么吗?就是两宫太后和肃顺一党矛盾政斗,只要两派撕开巨大的裂缝,那他苏曳就有插入的空间。”

“而我们现在就要断绝他的任何可能性,只要我们帮助太后消灭肃顺一党,苏曳就永远失去了进入中枢的机会。”

“如此清晰的事情,你为何就看不清楚呢?”

僧格林沁陷入了生死抉择。

荣禄二话不说,直接拔剑递给僧格林沁道。

“僧王,现在你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跟着我一起去见太后,效忠太后,断绝苏曳的一切政治空间。”

“要么,你继续和肃顺勾结,那样我就必死无疑了,那不如你提前杀了我,这样一了百了。我也不愿意见到未来我们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场景。”

然后,荣禄就把宝剑直接塞到僧格林沁的手中,剑刃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接着,闭目等死。

足足好一会儿,僧格林沁大吼道:“罢罢罢,你荣禄是忠臣,我僧格林沁也是忠臣,为了铲除苏曳,为了江山社稷,为何皇上遗旨,我科尔沁王府也把一家性命摆上来了,跟着你一起拼。”

荣禄长长呼了一口气。

此事成也!

他和僧格林沁是掌握兵权之人,只要他们二人站在太后身边,肃顺等人翻不了天去。

也绝对不会给苏曳留下任何钻入中枢的空间。

“走,僧王。”荣禄大喜道:“我带着你去见太后,我用性命担保,肃顺未必能给你的东西,太后一定给你。”

“我们先定下策论,先灭肃顺,再灭苏曳。”

“先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再铲除苏曳。”

…………………………………………

几日之后!

九江!

小太监桂儿把所有的一切,完完整整告诉给了苏曳。

任何一个字都没有落下,连太后的每一个细微表情,也没有落下。

苏曳陷入了长长的沉默,还有思考。

“轰轰轰……”

外面电闪雷鸣。

苏曳进入院子里面,不许任何人靠近,然后他拿出平板电脑上网。

他把所知道的一切,全部详细说了出来。

小群陷入了沉默。

足足好一会儿,负八妹道:“厉害。”

英年早秃道:“厉害,这群人内斗的指数,太强了。”

负八妹道:“慈禧的心思非常明显了,她不想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苏曳手中。她想要先掌握绝对大权,之后就算引苏曳进入中枢,也是要以恩赐性的行为。要在这段关系中,占据绝对的主动。”

英年早秃道:“他需要一个情人,一个奴才。你苏曳可以利用她的大义,可以在她羽翼之下,但是首先要自己拔掉你自己的羽翼。”

负八妹道:“更准确地说,她想要掌握你的生死。或许她会非常恩宠你,你们会非常恋奸情热,但是前提条件是她需要完全掌控你。”

红旗插遍满清道:“现在,想要破局,非常简单。”

负八妹道:“说。”

红旗插遍满清道:“刺杀僧格林沁,或者刺杀荣禄。只要刺杀掉这两人中一个,苏八寸就能获得主动。慈禧太后就要求着苏曳进入中枢,帮助他对付肃顺等人。”

英年早秃道:“对,刺杀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僧格林沁,只要将他刺杀,朝廷中枢就会陷入彻底的动乱,人人自危。惶恐之下的慈禧太后,只能引苏曳进入中枢。”

“同意!”

“同意!”

“同意!”

小群里面所有人,纷纷赞同这个意见,都觉得刺杀僧格林沁,是性价比最高的办法。

但是,苏曳却始终没有表态。

足足好一会儿,负八妹道:“苏曳,你的决定呢?”

英年早秃道:“只要刺杀僧格林沁和荣禄其中之一,一切迎刃而解。”

苏曳依旧沉默。

足足好一会儿,他道:“我……不想这样!”

“刺杀这个手段很好用,但是会让这个朝廷中枢,充满了恶心的阴谋。”

“会让整个中枢,充满了阴暗的基因。”

“我就算要杀他们,也要明正典刑,而不是刺杀!”

“刺杀额尔金伯爵,那是泄愤,几乎和政治大局无关。”

“一旦涉及政治大局,我不想再用刺杀了。”

“至少,我不想用刺杀的手段,进入中枢。”

英年早秃道:“苏八寸,那就无解了,我们的对手在内斗上太强了,僧格林沁和荣禄掌握兵权,虽然军队不是非常强大,但是在现有的朝廷,已经完全够用了。如果他们二人站在慈禧太后的身边,那就没有你的任何空间了,你也就进不了朝廷中枢了。”

“就算未来进入中枢,也是两宫太后的恩赐。”

“这样的政治地位是非常被动的,甚至卑微的。”

苏曳缓缓道:“我现在拥有最大的政治资本是什么?”

英年早秃道:“名誉,拯救京城,拯救皇宫的大义。”

苏曳道:“对,所以我不想在政治夹缝中生存。我也更加不需要两宫太后的垂怜,等着她们,渴望他们赐予我进入中枢的机会。”

“我要自己创造进入中枢的机会。”

负八妹道:“怎么做?”(颤抖中)

苏曳缓缓道:“率军北上,进入中枢,先入为主,清君侧!”

“清君侧?!”

“清君侧?!!!!”

“啊……”

小群里的几个人,陷入了彻底惊愕。

这,完全在计划之外啊。

之前有很多备选方案,几乎考虑了任何可能性,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法。

甚至,眼前这个局面虽然扑朔离迷,复杂无比。

但是,依旧没有超过之前的推演范围。

而且,同样也相关的解决方案。

但,所有的解决方案里面,没有清君侧这个选项啊。

足足好一会儿,负八妹道:“苏曳,现在已经失去清君侧的机会了啊,没有大义了啊。”

英年早秃道:“对,真的没有了。”

苏曳道:“不,还有!”

“是非常另类的清君侧,高明的清君侧。”

“能够另立中枢!”

“我绝对不会把大义,把主动权再交给任何人,哪怕是慈禧太后。”

“我们要抛弃之前的认知惯性。”

“就算是需要合作,也需要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我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的审判,尤其是慈禧太后。”

“我直接掀桌,不玩阴谋诡计,不玩魑魅魍魉!”

另立中枢?

另类清君侧?

足足好一会儿,负八妹道:“苏八寸,你说说看。”

……………………………………

几日之后!

大英帝国的新公使到达中国。

另外,苏曳的盟友,巴厦礼爵士,如愿以偿地坐上大英帝国驻清国参赞职务。

而承德行宫。

经过无数争吵,无数次争议。

因为皇帝离开京城,已经差不多快要一年了。

京城的官员,奏章潮水一般涌过来。

新皇登基都已经一个月了,为何还不回銮?

大行皇帝的灵柩,难道就这样一直摆在承德,不需要进京让百官瞻仰同辈吗?

难道不早一日送入东陵吗?

于是,顾命九大臣拟旨,两宫太后用印。

正是下旨。

皇上,两宫太后,整个朝廷,于九月初九,正式回銮。

而与此同时。

九江的苏曳新军,再一次集结。

武装到牙齿,实属最精锐强大力量。

随着一声令下,这支队伍再一次北上,进京!

完成苏曳的另类清君侧。

……………………………………

注:高中同学来沪,二十几年未见,所以一起聚餐吃饭,糕点见缝插针式码字。

今天才晚了一些,明天一定会十点半之前更新的。恩公们,我还能求月票吗?

糕点千恩万谢,谢谢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