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8章:乾坤定!征服太后!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长江口。

随着俄舰和长江舰队的开火,联合舰队顿时处于极度的慌乱之中。

这是最危险的时刻。

“瞄准,瞄准!”

“火炮上膛!”

随着一声令下,联合舰队其他国家的战舰也纷纷火炮上膛。

尤其是英国驻中国的海军司令何伯,此人对苏曳是有刻骨仇恨的,几乎立刻就要下令开火。

但是,他又知道伦敦的命令。

顿时间,无比之挣扎。

就在这危急时刻,下一秒钟,尤根子爵拔出枪,瞄准了对方。

“不许开战!”

“所有人,不许开战,等待伦敦的命令。”

何伯少将厉声道:“尤根子爵,你这是在以下犯上吗?”

尤根子爵道:“我是为了帝国的利益,何伯将军,我别挑战我的荣誉感,为了国家利益,我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包括上军事法庭。”

“伦敦的命令已经来了,如果你敢开战,那就是抗命。”

“我若开枪,就算上了军事法庭,亲王殿下那边也会帮我脱罪。”

就这样,尤根子爵活生生扼制住了何伯少将开火的冲动,争取了无比宝贵的时间。

在最短时间内,巴厦礼爵士登上英国舰队的旗舰。

“女王陛下命令,首相命令,大英帝国舰队撤出长江口。”

“延迟五年,行使长江航道权。”

巴厦礼整整拿出了三份命令,每一份都无比的权威。

女王的签章,首相的签章,还有国会的权威文件。

何伯少将不甘心地望着这一切,缓缓道:“苏曳付出了什么?”

巴厦礼道:“委托大英帝国为他训练出一支海军,八年时间,四千万两银子。”

何伯少将寒声道:“按照中国古话,你们这是养虎为患,总有一日,你们会后悔的。”

他说这话,只是私愤而已,并不是看出了什么。

巴厦礼冷道:“何伯将军,你要抗命吗?”

此时,巴厦礼巴不得何伯将军抗命,那尤根子爵就能立刻接过指挥权。

“我怎么可能抗命?”何伯少将道。

接着,联合舰队中最强大的英国舰队,直接撤离了,返回到海面之上。

巴厦礼爵士登上法国舰队的旗舰,道:“将军阁下,这一次您难道不跟随大英帝国的外交路线吗?”

法国舰队司令道:“巴厦礼爵士,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的外交利益,已经渐行渐远了。”

自从大英帝国对中国外交路线开始调转方向,法国人就越来越不满了。

眼看着英国人在华利益已经一家独大,随着九江经济实验区的成功,未来法兰西在中国的利益还会被继续挤压的。

巴厦礼爵士道:“不管如何,如果贵国海军不撤退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贵国外交策略和大英帝国的背离?”

法国舰队司令显然是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的。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里面规定得清清楚楚,我们将拥有长江和中国内河的航道权,现在你们大英帝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盟友的利益,这难道不需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吗?”

巴厦礼道:“当然会给你们交代,所以相信贵国的外交官此时已经在伦敦了,一定会谈出一个稳妥的条件。”

根据巴厦礼的推断,大概是英国人要支持法国人对越南三国的殖民战争。

在某种程度上,法国人大概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相较于历史,法国人对越南等国的侵略战争一定会加大规模。

最终,法国人还是屈服了。

一声令下,法国的舰队也撤离了长江口。

一时间,整个长江口就剩下美国舰队和俄国舰队。

美国舰队还有相对规模,但是俄国舰队的规模比较小了。

巴厦礼爵士又去美国的战舰上和对方指挥官进行谈判。

美国人表现得非常愤怒,大骂英国人出卖盟友,已经不配做世界领袖。

而且从今天开始,诸国在远东的统一战线已经消失了。

巴厦礼表示,美国正在进行艰难的内战,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加需要大英帝国的支持。

而且关于长江航道权一事,大英帝国一定会给美国一個交代。

这其实是巴厦礼的自我发挥了,伦敦那边会对法国人交代,但未必会对美国人交代。

甚至伦敦也觉得,美国舰队不愿意撤走长江口也没什么。

他们觉得,有一股力量压制苏曳也是好的。

但是巴厦礼却想要把事情做到极致,把美国舰队也劝走,彻底孤立俄国舰队。

他此时对中国的内政了解得非常清楚。

此时朝廷中枢,正在推行一项最最重要的军事改革。

接下来的时间内,整个国家中枢会进入最危险,最脆弱的时刻。

任何外在力量,都可能影响局势变量。

作为苏曳最坚定的盟友,他觉得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有必要为他保驾护航,渡过这个最艰难时刻。

毕竟,这也是为了维护他的个人利益。

但是,他对美国人做的努力失败了。

美国舰队坚决不愿意撤退,但是也不开火。

而这边的俄国舰队独力难支,主动开始后撤。

美国舰队也跟着往后撤。

俄国舰队想要引发战争的阴谋正式破产。

英,法两国舰队,直接撤退到外海。

而美、俄两国的舰队,撤退十几里后,又开始逼近。

依旧堵在长江口。

但是不管如何,最最可怕的危机已经过去了。随着英法舰队的退出,剩下两国的舰队就算要开火,也不见得是苏曳长江舰队的对手。

………………………………

上海领事馆内。

“卑鄙,无耻!”

“你们大英帝国不配作为世界领袖,伱们出卖了我们的共同利益。”

“你们愿意延后五年行使长江航道权,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反正我们俄国绝对不愿意。”

“我会立刻上报沙皇,让他准备战争。”

“你们几国不愿意上,那就我们俄国一家上。”

“我们从欧洲调来大规模舰队,杀入长江口。我们集结大军到东西伯利亚,杀入黑龙江,杀入盛京,直接打入北京。”

俄国公使不断地咆哮。

“华若翰先生,你们美国愿不愿意跟着我们一起上?”

美国公使华若翰道:“我们绝对不承认英国的妥协条款,我们会坚定地履行之前条约上的内容。”

“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也会从本土调来舰队,杀入长江。”

巴厦礼和卜鲁斯爵士没有说话。

你们美国人的内战现在打得如火如荼,还想要加入另外一场战争。

而且你们的海军什么实力?

但是,俄国人的愤怒是怎么都压不住的。

他们的战争意志,也是压不住的。

而后,俄国公使发表了一通愤怒的言语后,直接拂袖而去。

尽管,他的衣衫也没有宽大的袖子。

接下来他会竭尽全力去俄皇那边推动对清国的战争,并且尽最大努力想办法把美国拖下水。

…………………………………………

京城,皇宫前!

密集的开火依旧在继续。

这上万的八旗兵油子,经历了短暂的懵逼后。

就是彻底的惶恐。

没有想到苏曳竟然真的开火?

真的这样大面积的镇压?

成片成片地倒下之后,开始拼命地奔逃。

而这种奔逃,最容易造成践踏。

顿时间,整个皇宫门口惨不忍睹。

京城无数人家,全部房门紧闭。

皇宫里面,所有人瑟瑟发抖。

维持皇宫安全的天津新军,看着这一幕,也一阵阵战栗。

就这样,苏曳的军队一直碾压,一直碾压。

直接将这群八旗兵对惶恐的围困瞬间撕碎,地上的尸体越堆越多。

………………

皇宫之内。

两宫太后听着外面的枪声,脸色苍白无色。

静静无言。

“荣禄,你来……”慈禧太后道:“僧格林沁,你也来。”

三希堂内,只有叶赫那拉氏和荣禄、僧格林沁三人。

但一时之间,依旧找不到话说。

苏曳进入中枢已经四个多月了。前面时候,是多么的和谐。

不排挤,不争权,不打压。

按照两宫太后的意思,一直这样和谐下去多好?

结果,现在这种和谐戛然而止。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是不存在的。

涉及到关键事情的时候,要么斗争,要么妥协。

所以在最关键时刻,苏曳采取最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

那么现在轮到两宫太后做选择了。

是选择站在八旗这边,还是站在苏曳这边,已经没有中间路线了。

这一场军事改革,要么彻底。

要么就索性不改革。

叶赫那拉氏道:“荣禄,按照你的推断,如果本宫不站在苏曳这边,会是什么后果?”

她就是想问,苏曳会不会大开杀戒?

荣禄道:“他会率军南下,返回九江,去走那条最难的路。”

叶赫那拉氏道:“他不会在京城用更暴力手段吗?”

荣禄道:“应该不会。”

“得不到两宫太后的支持,他就去寻找他自己的大义。”

叶赫那拉氏道:“如果本宫答应他,会产生什么后果?”

荣禄沉默一会儿道:“太后也会成为八旗之敌,在很多人心中,太后也会成为大清的罪人。”

苏曳这一次镇压八旗兵痞,没有得到两宫太后的旨意。

但他的口号是为了两宫太后和皇上,你们这些兵痞包围皇宫本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一旦太后决定站在苏曳这边,那就意味着她也要为这一场屠杀背书。

要给苏曳补一道旨意。

如此一来,苏曳就是奉旨镇压,名正言顺。

然后,两宫太后也会成为刽子手。

从此以后很长时间内,两宫太后都要和苏曳捆绑。

叶赫那拉氏眼圈通红,泪水挂在眼眶中。

两边都在逼她。

这几万八旗兵为何劝不走,为何一直包围皇宫叩阙,不就是背后有无数的八旗大臣支持吗?

而苏曳这边,干脆不请旨,直接动用武力镇压。

最后把难题交给了她。

“荣禄,你说那群人是不是也在等着苏曳开火?”叶赫那拉氏道。

荣禄想了一会儿道:“应该是的。”

“大家都觉得苏曳是曹操,他雄才大略,而且也是宗室,会让大家充满幻想。如今下令镇压,屠杀八旗子弟,从今以后他想要在大清江山内更进一步,就不可能了,所有旗人都不会支持他。”

当然,荣禄还有剩下的话没有说完,但此时是不能说出口的。

此时,外面的枪声渐渐稀了。

因为是镇压差不多结束了。

所以,留给两宫太后的时间不多了。

但这个决定对于叶赫那拉氏来说,太难太难了。

一旦决定支持苏曳,那她也会被千夫所指,不知道会被无数旗人骂成什么样子。

现在,外面本来就在传她和苏曳有奸情。

一旦她支持苏曳,名声还指不定臭到何等地步。

叶赫那拉氏道:“僧王,你算是苏曳的仇敌,你怎么看?”

僧格林沁道:“站在奴才的角度,恨不得将苏曳碎尸万段。但是……站在两宫太后的角度,奴才觉得可能别无选择。”

荣禄道:“太后娘娘,假设我们不站在苏曳这边,苏曳失去两宫太后的支持,直接率兵南下,单独去做他的大业。那么大清就真的会彻底沉沦了……”

“苏曳屠杀了那么多旗人,只要他率军南下,就一定会成为乱臣贼子,但他已经离开了,这个屠杀的罪名还需要推到谁人头上?”

“受了那么大委屈旗人勋贵,是不是要反扑,是不是要复辟?”

僧格林沁道:“但是,如果太后不站在苏曳这边。那奴才保证,京城翻不了天。”

“苏曳如果率军南下,那北方最强的武力,一个是我的蒙古马队,一个就是荣禄大人的天津新军,奴才在此立誓,不管任何人,休想让奴才动摇分毫,一定竭尽全力,维护两宫太后的权威,维护皇上的权威。”

荣禄道:“奴才也是,届时谁敢反复,奴才的军队就杀谁。”

叶赫那拉氏闭上眼眸,忍不住沙哑道:“如果圣祖,高宗他老人家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做啊?”

荣禄和僧格林沁没有说话。

因为,这两个人大概也遇不到这种局面。

“哀家只是女人而已,为何要让哀家做这等艰难的抉择。”

接着,她又问道:“如果,哀家支持苏曳的话。那这次裁撤八旗京营,能不能先裁一半,留一半?”

荣禄想了一会儿道:“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场血腥镇压,那还可以只裁一半。但是现在发生了镇压,那就只能全裁了,若是剩下一半,只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叶赫那拉氏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依旧无法做出选择。

一想到她如果站在苏曳这边,她也瞬间站在无数八旗勋贵的对立面,被无数人指着脊梁骨骂,她就不寒而栗。

此时,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太后道:“怎么了?”

安德海道:“外面……结束了。”

太后道:“然后呢?”

安德海道:“苏曳大人的三千军队,在外面列队。”

太后道:“苏曳进宫了吗?”

她想着苏曳是不是又要进宫逼她了。

这个混蛋一边甜言蜜语,一边步步紧逼。

安德海道:“没有……”

太后道:“再探……”

“嗻……”

…………………………………………

这个时候,皇宫外面是没有广场的,只有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还有棋盘街。

镇压完毕后。

地上密密麻麻,都是鲜血,都是尸体。

苏曳的三千新军,静静无声的开始抬尸体。

张国梁率领几千军队,带来了几百辆马车,把这些尸体扔到了马车上。

最后做出了统计,总共三千九百具尸体。

一万名左右围攻皇宫的八旗兵痞,逃走了六千来人,死了三千九百人。

有一小部分是践踏死的。

大部分,都是被枪杀的。

张国梁望着密密麻麻的尸体,街道两边就是六部,通政司等衙门。

此时,已经有无数目光朝着外面张望了。

这些官员的目光充满恐惧,很多目光中含有敌意。

苏曳杀了这么多八旗兵,当然彻底对立。

看着马车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张国梁颤抖道:“大帅,我们……回南边去吧。”

回南边去?!

那样南北分裂。

西北三分之一的国土,分裂出去怎么办?

北边沙俄大军杀入黑龙江,杀入东北三省,谁能阻挡?

“净街!”苏曳道。

从头到尾,他整个人都显得很平淡。

刚才血腥镇压的三千新军,此时背起枪,开始去打水。

“哗啦啦……”

一桶接着一桶水泼在街面上,将凝固的鲜血化开。

再拿着刷子,一点点擦洗干净。

镇压杀人,仅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但是最后清扫血迹,整整用了三个多小时。

终于,将皇宫外面的东西长安街,还有棋盘街打扫得干干净净。

而几千具尸体,也被马车运到了城外火化。

皇宫外面,彻底安静了。

这群人包围皇宫一个月,皇宫之内,六部官员每天都觉得闹哄哄的,无比吵闹。

此时,猛地安静下来,还真不习惯。

打扫完街道后,天色已是黄昏。

皇宫内没有任何旨意来,苏曳也没有求见。

“军队,回营!”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他带领着三千新军离开皇宫,返回兵营。

留下空空荡荡的宽阔街道,前所未有的干净,但始终有浓郁血腥味盘踞上空。

……………………………………

接下来,整个京城陷入了死寂。

并不是说发生了镇压之后,立刻无数人喊打喊杀。

当然有哭泣声音,有哭天抢地声。

但是,都在禁闭的房门之内。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皇宫内的旨意。

发生了这样惊骇的屠杀,两宫太后作何选择?

是站在八旗这边?

还是站在苏曳这边?

镇压之后的第二天,宫里没有任何的旨意,甚至也没有传出什么风声,就只是召见了几个大臣。

第三天,左都御史崇恩,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田雨公没有去衙门办公,而是直接去了苏曳的军营。

军营之内。

苏曳依旧在编写册子。

接下来伴随着帝国陆军的编练,还要成立帝国陆军学院。

苏曳打算做这第一任校长。

一边练兵,一边教学。

张国梁忽然道:“大帅,天津那边的六千新军,还不进京吗?”

苏曳道:“暂时不需要。”

崇恩一杯接着一杯喝酒,虽然他很早就决定支持苏曳,但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还是让他心惊胆战。

只能蒙蔽自己的双眼和双耳,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看。

甚至他都想要说一句,小曳,要不然我们回南方去吧。

田雨公道:“这几个月来,中枢如此和谐,真的让我出现一种错觉了,以为这种和谐会一直持续下去。”

崇恩道:“可不是吗?”

田雨公道:“其实,一直这样和谐下去的话,大人也能够步步高升,五年之内就会完全执掌整个中枢。因为哪怕改革不彻底,也能让大清财政收入翻倍,也能剿灭发逆,也能成为中兴名臣,也能封王。”

所有人都是这样看的。

苏曳甚至能够推算出来,自己大约能够在1865年之前封王。

不用那么彻底的改革,不用得罪那么多人。

灭掉太平天国,镇压西北之乱,然后直接封王,接着成为议政王。

带着无数旗人勋贵发财,大家拥护他做摄政王。

那样他就成为了大清最成功的糊裱匠。

这样他就为所谓大清续命,但永远都只是一个二三流国家。

田雨公道:“崇恩大人,您是旗人,也算宗室,您觉得太后会怎么选择?”

崇恩道:“我不知道,她也被逼到的悬崖之上,没有中立的空间。”

“选择支持苏曳,就改革到底,被无数人唾骂。”

“选择支持八旗,那就……”

田雨公忽然问道:“大人,如果两宫太后不支持您,您真的要率军南下吗,返回九江吗?”

苏曳没有说话。

但是答案不言而喻。

…………………………………………

次日!

宫里有了动静,两宫太后下旨,荣禄的天津新军撤出皇宫。

至此,几千天津新军整齐离开皇宫。

接着,两宫太后下旨明日进行大朝会,商议大事。

安德海亲自来给苏曳宣读旨意的。

邀请苏曳明日入宫朝会。

安德海宣旨离开后,苏曳的嫡系军官立刻上前道:“大帅,明日您进宫之前,先派遣军队进宫,检查确定安全之后,您再入宫。”

田雨公道:“主公身负亿兆百姓之期待,确实应该小心,以防万一。”

大家都觉得,苏曳应该派遣军队进入皇宫清场,把守每一处地方,确保足够的安全后再进宫。

这一次屠杀了几千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和苏曳有血海深仇。

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

甚至,荣禄和僧格林沁还有先帝的密旨,要把苏曳骗入皇宫,然后乱枪打死的。

苏曳想了一会儿,摇头道:“不用。”

倒不是苏曳那么光明磊落,毕竟凯撒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只不过,他在皇宫内已经布置了足够多的人手。

在两宫太后回銮之前,苏曳可是控制了皇宫整整快一年。

他在皇宫里面,可是有武装力量的,只不过没人会怀疑,宫女也能拥有强大武力。

苏曳的特务处里面,已经有几十名女子。

另外,他还从太平军女营中挑选出来了超过千人的女兵力量。

………………………………………………

次日,天不亮!

几百上千名官员,成群结队,前往皇宫。

此时宫门未开,几百名官员就站在端门和午门之间。

这就有些不吉利了,毕竟在民间都说午门之外是专门杀头的地方。

当然实际上不是,但午门之外有无数亡魂倒是真的。这个地方不杀头,但是被廷杖致死的人可是不少。

此时,几百上千名官员都在交头接耳。

谈论的毫无疑问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几日之前,苏曳的那一场屠杀镇压。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两宫太后何去何从?

作何抉择?

现在整个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两宫太后一旦宣布不支持军事改革,不支持裁撤八旗军,那苏曳就会立刻率军南下。

从此之后,南北分裂。

“只怕也未必分裂,现在南势力最大的不是苏曳,而是曾国藩。”

“苏曳加起来才多少军队?湘军只怕有二十万大军了。”

“还有发逆,只怕有三四十万大军。”

“苏曳屠杀八旗兵,触怒了天下所有旗人,这大清就是我们旗人的,两宫太后若是站在他那边,那就是千夫所指,那就是自绝于大清的江山社稷。”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

忽然,苏曳带着田雨公、崇恩等人走了进来。

刹那间。

全场肃静。

满朝文武官员瞬间噤声,本能地后退了几步。

苏曳率军北上承德的时候,他们并不觉得畏惧。但这一次苏曳大开杀戒,让他们心生震怖。

接着,文武百官有些惊愕。

苏曳你这么大的胆子,这么不怕死吗?

你也不带兵进宫?

就这么带着几个人来了,你就不怕宫内一声令下,冲出几百个士兵将你乱刀分尸吗?

你就不怕几十个八旗大臣,抽出兵刃忽然冲上来,将你刺死吗?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只不过午门之外,气氛无比的压抑。

之前每一次上朝,其实都会有很多官员前来讨好,前来拜见。

苏相,苏相。

请安,行礼,根本不带停的。

而现在不管是满人大臣,蒙古大臣,还是汉人大臣,都没人敢来拜见了。

其实在场部分官员从内心深处,不见得不支持苏曳,但这个关口,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公开表态。

足足好一会儿,午门缓缓打开。

大太监增禄高呼道:“百官入宫。”

顿时,大几百名官员,进入了皇宫之内。

……………………………………

进入乾清宫。

苏曳进入自己的位置,他的前面只有两人,恭亲王奕,郑亲王端华。

政事堂的议政大臣,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的三个大臣。

都已经到场。

乾清宫内站不下,大部分官员要站在乾清门广场上。

大殿之内,依旧一片寂静压抑。

之前的一派和气不见了,绵愉,端华、奕、肃顺、载垣等人,之前上朝的时候,也都是和苏曳有说有笑的。

甚至这五个人隐隐有拉拢苏曳,排挤其他一切大臣的感觉。

因为五人皆为宗室,未来组建皇族内阁很成熟。

但是现在苏曳屠杀八旗兵,在他们看来就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对自己人动了屠刀。

“太后,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走了出来。

小皇帝坐在前面。

两宫太后坐在帘子后面。

“臣等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行礼。

然后,一片寂静。

“有本奏来!”大太监增禄高呼。

但是,百官依旧静寂无声。

无人上奏,就等着两宫太后的决策。

是站在苏曳这边,还是站在八旗这边?

等了好一会儿,依旧无人上奏,叶赫那拉氏道:“今天特殊,就掀开帘子吧。”

随着一声令下,两宫太后面前的帘子,缓缓被掀开了。

很多大臣,还是第一次看到两宫太后的面孔。

如此之年轻。

叶赫那拉氏看着满朝文武,冷艳的面孔有些惨白,甚至双手都有些忍不住要发抖。

对于她和慈安来说,这是最最紧张的时刻。

上一次苏曳率军北上承德,慈禧太后看上去紧张,但心中是有底的。

苏曳难道还会伤害她?

但是今天,非此即彼。

一旦站在苏曳这边,也算是和无数旗人为敌。

“没有人上奏吗?”叶赫那拉氏道:“那本宫就开始了。”

“恭请太后圣训!”

叶赫那拉氏道:“几日之前,苏曳派遣军队,武力镇压了包围皇宫的八旗兵。”

说到这里,她嗓子也忍不住一紧,几乎说不出下面的言语。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等着太后的表态。

“那是奉旨而行。”

“这群乱兵包围皇宫一个多月,此等行径,形同谋反,我们两宫忍无可忍,仁慈义尽,这群人仍旧不退,长此以往,大清威严何在?”

“所以,两宫给苏曳下旨,让他出兵镇压,驱逐之……”

这话一出。

全场依旧无声。

但是,却能感觉到如同音爆一般,震动全场。

许多文武大臣,流露出震惊的表情,太后的立场竟然如此清晰坚决吗?

尤其是旗人大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后娘娘,您知道您这个表态是何等之严重吗?

祖宗的江山社稷,你还要不要了?你就不怕被无数旗人的唾沫星子淹没吗?

说完之后,叶赫那拉氏停顿了片刻,朝着慈安太后道:“姐姐,你说是这样的吗?”

慈安太后年轻秀美的脸蛋上,闪过微微的一丝挣扎,然后点头道:“对,是这样的。”

全场依旧静寂。

文武大臣抬起头,直直盯着两宫太后。

有些人,立刻垂下了目光,包括不少汉人大臣。

但很多官员,依旧这么望着。

京城相当部分大臣,都是旗人。

“第二件事。”叶赫那拉氏继续道:“苏曳曾经奏请,说要裁撤八旗军,组建帝国新式陆军。”

“这件事,两宫经过深思熟虑。”

“南苑校场的那一场演兵大家也都看到了,八旗军队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为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两宫决定,同意议政大臣苏曳的奏请。”

“先行裁撤八旗京营十万人,择优录取,组建帝国新式陆军。”

“同意苏曳奏请,组建陆军部。”

“着苏曳为陆军大臣,荣禄为陆军右大臣,僧格林沁、景寿,左宗棠进入陆军部,襄助陆军大臣相关事务。”

“苏曳,接旨吧!”

然后,大太监增禄双手捧着一份圣旨,递给了苏曳。

全场依旧静寂。

至此,这项决议终于下来了。

经过了一两个月的斗争,最后在无数鲜血的代价中,苏曳拿到了这份旨意。

两宫太后,终究被苏曳逼上梁山。

站在天下旗人的对立面。

张国梁和田雨公都问过苏曳,如果两宫太后不站在他这边,他会率军南下,返回九江吗?

苏曳没有回答。

但答案是……不会。

所以,两宫太后看似有选择,但其实没有的。

然后,叶赫那拉氏道:“诸位臣工,还有其他事情上奏吗?”

这件事情,就不需要议论了,就这么定了。

全场官员,依旧全部静寂。

没有人回话。

忽然,有人出列颤抖道:“太后娘娘,那……那几千个八旗兵,就这么白死吗?”

太后道:“怎么?镇压的圣旨是本宫下的,你们还要追究本宫的罪行不成?”

“太后娘娘真的要为苏曳一人,弃天下旗人于不顾吗?”

太后道:“如何弃天下旗人于不顾了?”

然后,又陷入了可怕的静寂。

尽管无影无形,但是两宫太后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沟壑横在了她们和无数旗人大臣之间。

又等了好一会儿。

太后道:“既然没有其他事情,那就退朝吧。”

然后,两宫太后牵着小皇帝走了。

“恭送太后、皇上。”文武百官的声音稀稀拉拉。

等到太后和皇帝走了之后,文武百官依旧停留在原地。

这是最短的一次朝会了吗?从头到尾仅仅一刻钟左右。

足足好一会儿,文武百官渐渐离去。

安德海来到苏曳面前道:“苏相,太后娘娘召见。”

………………………………

苏曳跟着安德海来到三希堂。

“苏大人,您进去吧。”

安德海关上了房门,然后退了出去。

苏曳进入三希堂内,真不知道为何经常在这里见面,这是咸丰皇帝经常呆的地方啊。

叶赫那拉氏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断地抽泣。

见到苏曳进来之后,她眼泪就这样一直流。

“现在,你可满意了?”

“你杀了那么多旗人,最后却要我们两个女人来为你背书,给你背锅。”

“东边那位还什么事情都不管,都由我来出头。”

“今天的局面你也看到了,那么多旗人大臣对我横眉冷对。”

“这群旗人逼我,你也来逼我,最后给我留了这么一个刀刃宽的地方,我一落脚就是鲜血淋漓。”

“最终,你得偿所愿了,把本宫逼到你的船上了,逼到了所有旗人的对立面了。”

接着,她拿着巾帕轻轻擦拭泪水道:“反正本宫已经做好准备了,接下来被他们骂得身败名裂,大不了以后粉身碎骨罢了。”

“反正就算他们不杀我,你这个活曹操,活董卓也要逼死我。”

苏曳静静任由她发泄。

“你怎么不说话啊?”

“你平时不是最会说的吗?”

“一出口,就是国家万民,一出口就是江山社稷,谁也说不过你。”

“说不动,就直接出兵杀人。”

苏曳依旧没有说话。

叶赫那拉氏也渐渐安静了下来,道:“荣禄说,如果我不支持你,你就会率军南下,从此之后南北分裂。但是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大概是不会的。”

“那你现在告诉我,如果我不支持你,你会率军南下,返回九江吗?”

苏曳摇头道:“不会的。”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叶赫那拉氏道:“你这个活曹操,一定非逼死我不可的。”

接着,她又开始哭。

艳丽的面孔,哭得梨花带雨。

“接下来,本宫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了。”

“接下来,本宫的日子,定要不得安生了。”

苏曳轻轻上前,轻轻抚摸她的脸蛋,擦拭她的泪水。

美艳太后渐渐停止了哭泣,呼吸开始渐渐粗了起来。

心跳也渐渐加速。

“苏曳,你说接下来那群人会怎么办?”

“他们会在暗中做歹吗?他们会刺杀你,刺杀本宫吗?”

“他们会召集被裁撤的十万八旗兵作乱吗?”

“长江口那边怎么了?会不会开战?北边俄国人怎么办?”

叶赫那拉氏不断说话,想要缓解眼前这个暧昧离奇的氛围。

然后,苏曳不断上前,她不断后退。

轻轻解开她的龙华(围脖)。

“你要做什么?你要做什么?”叶赫那拉氏颤抖道。

然后,轻轻被苏曳推在了地上。

轻轻解开她的领扣。

太后手脚并用,开始往后逃跑,并且低声厉害道:“苏曳,你好大的胆子,这是先帝的书房,本宫是太后,你要犯上作乱吗?”

她一边手脚并用地爬着逃走,苏曳一边追上来。

轻轻扯开她身上的衮服。

短短片刻,华丽的头戴,衮服,就散落了一地。

叶赫那拉氏身上,就剩下薄薄的贴身衣物了。

雪白的身子,满室生相。

“苏曳,你要做什么?你赶紧走开,走开!”

“本宫喊人了啊,喊人了啊!”

苏曳上前,抓住他的兜儿绳,只要轻轻一扯,无限美好就要展露眼前。

他依旧拽着绳儿,柔声道:“大家都骂我董卓,说我秽乱宫廷。”

“太后娘娘也动不动骂我董卓。”

“我若是不坐实了,岂不是辜负了天下人的期待?”

叶赫那拉氏咬牙切齿道:“哼,董卓也没有亵渎过何太后。”

苏曳道:“何太后也没有和董卓情投意合,恋奸情热。”

“你胡说八道什么?”叶赫那拉氏寒声道:“本宫哪里和你情投意合了?”

“你放开吧,然后立刻滚出去,本宫当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苏曳轻轻一扯绳儿。

叶赫那拉氏一声低呼,拼命捂住雪山。

然后闭上眼眸道:“来吧,来吧,睡完之后,本宫立刻去跳井,也免得受你无穷无尽的羞辱。”

苏曳缓缓道:“好的。”

“那臣就不客气了。”

………………………………

注:今天又早了一点点,明儿继续努力!您的月票,继续给我好不?恩公万岁,谢谢大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