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9章:又打脸了!求苏曳出山!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逃离广州很远之后,何桂清才渐渐地冷静下来。

因为恐惧而陷入混乱的脑子,也变得清醒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逃得很妙。

他本以为,按照皇帝要求的那样,做一些让步之后,英国人应该还是会答应的。

但现在显然不可能了,英国人胃口大得很。

就那些条件,不管谁签了,那就是卖国贼,必定没有好下场。

关键咸丰这位皇上,离京的时候说得很模糊,说英国人要求的那些条件,可以做些许的妥协。

这些许的妥协,又是多少?

别现在签了,英国人退兵了,高兴了一阵子。

日后觉得亏得太多,朝野之间骂了,皇帝又要把他推出来做替罪羊了。

所以,这个约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签。

谁爱签,谁去签。

历史上的何桂清,也是这般圆滑的。

攻陷了广州之后,四国公使也是先去上海找的何桂清。结果何桂清说,跟我无关,我不管这些,你们要么回广东,要么爱找谁就找谁去,于是四国军舰北上去大沽口,找皇帝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何桂清被肃顺点名了之后,来了广州一趟,但结果还是历史上的结果。

接下来,何桂清就想着,自己该如何从这个是非里面脱身了。

现在谈判失败了,自己回去必须给皇帝一个交代了啊。

思来想去,只能用苦肉计。

于是,他找来心腹手下道:“来,你来打我,用竹鞭子抽我。”

手下赶紧下跪道:“卑职不敢,卑职不敢。”

“让你打伱就打,快点打,狠一点打。”

然后,何桂清剥掉了上衣。

手下战战兢兢,拿起竹编,对着他身上抽了下去。

“没吃饭啊,重点打!”

于是,手下用力抽打。

短短片刻后,何桂清身上便伤痕累累。

手下当然知道自己大人打的是什么主意,赶紧道:“大人啊,假的就是假的,万一皇帝那边派人去问了英国人,不就是露馅了吗?”

边上的幕僚不屑一笑。

露馅个屁。

首先,这件事情只要瞒过皇帝就可以了。

其次,英国人就算否认了,皇帝会信吗?

接下来,幕僚要找来大夫给何桂清疗伤,但何桂清不允,然后就这么趴在柔软的床上,乘船北上。

几日之后,何桂清在天津港口登陆。

直隶总督谭廷襄听说之后,立刻过来迎接。(原直隶总督桂良高升东阁大学士,兼正蓝旗蒙古都统)

“怎么样了?怎么样了?”他见到何桂清后,直接问道。

要说关心何桂清谈判成功以否的,除了皇帝之外,这位直隶总督肯定是一个。

因为按照一般的规矩,只要谈判失败,洋夷就会气势汹汹杀向大沽口了。

而大沽口,还有天津,就属于他这个直隶总督的防务了。

何桂清叹息道:“竹崖兄,备战吧。”

这话一出,谭廷襄顿时吓得不轻。

备战?

你让我怎么备战啊?

广州那边几万军队啊,不到一天功夫,就全输了。

我怎么备战?

顿时间,这位直隶总督顿时觉得大祸临头,真是后悔自己为何要钻营这个职位。

放在之前,直隶总督贵为天下督抚之首,现在看来,完全是一个火坑啊。

接下来,何桂清火速进京。

他必须要快啊,再晚一些的话,身上的伤口就要痊愈了啊。

………………………………………………

这几日朝会,每天都都是一样的议题。

如何让洋夷退兵。

但是议来议去,都没有一个结果。

皇帝对何桂清翘首以待。

去了这么久,也应该有一个结果了啊。

所以这位皇帝很难侍候,不管什么事情都是急吼吼的,没有半点耐心。

殊不知这种级别的谈判,动辄几个月半年,来来回回拉锯战,甚至一两年都是正常的。

苏曳这次和英国财团的谈判,已经算是快的了,也整整持续了两个月。

所以,这段时间清廷和洋人签条约,往往都指向一个结果。

没有什么拉锯,也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被恐吓之后,闭着眼睛很快就签约了。

签完之后又后悔,于是不执行,又或者要反悔。

这几日,皇帝食不安,寝不寐。

几乎一日三问。

何桂清回来了吗?

何桂清有奏章递上来吗?

有广州的消息吗?

这一天,在三希堂内,他拿起一本书,怎么都看不进去。

“皇上,何桂清来了。”外面的太监增禄道。

皇帝道:“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后,风尘仆仆的何桂清飞奔而入,隔着很远就朝着咸丰跪下道:“皇上,皇上,差一点点臣就见不到皇上了啊!”

然后,他就跪趴地上,嚎啕大哭。

顿时间,皇帝心脏一抖。

这,这,这是没谈成?

皇帝不由得手有些发冷,道:“怎么回事,你说啊,有没有谈成?”

何桂清道:“皇上,洋夷狼子野心,臣不敢谈,也不能谈啊。”

皇帝道:“洋人想要什么?”

何桂清道:“洋人要新开放十二个通商口岸城市,洋人要长江航道,洋人要在全国有自由进出,贸易和经商,传教的权力。”

皇帝没有说出口,但是觉得……这些条件,好像也……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洋人要接管这些城市的税关。”

这,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洋人掌握了上海税关之后,朝廷收入还上涨了。

“洋人要全面开放鸦片贸易,另外四国的货物入关免税,要在国内销售,也只征收百分之二点五的税。”

皇帝也觉得,这……这些也没啥。

“洋人要赔款两千万两银子。”

“洋人要在京城盖公使馆,洋人要进京传教,洋人要派遣军队进入京城,名义是保护公使馆。”

何桂清了解皇帝,所以把最刺激皇帝的两条放在最后面。

顿时间,皇帝几乎要跳起来。

这怎么可能?

一想到洋人军队就在京城,皇帝就觉得坐立难安。

这一条,万万不能答应。

谁敢答应,谁就是大逆不道。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皇帝怒道:“洋人果然浪子野心,要颠覆我大清国祚来的。”

接着,皇帝朝着何桂清怒道:“那你怎么不谈?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不会吗?”

何桂清道:“皇上啊,臣也是这么想的啊。所以每天都在谈,但是洋夷丝毫不退让。于是臣想了一个法子,从一个小事上撬动谈判,让他们释放叶名琛总督,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如果答应了,就代表了洋夷态度松动了。”

皇帝道:“嗯,这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何桂清道:“但是……臣前一天晚上去看叶名琛总督,他还好好的。次日提出释放叶总督的时候,叶总督就死了,他就死了……”

叶名琛死了?!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顿时惊呆了。

而且,他的本能反应也是英国人杀了叶名琛。

“他们说是自杀的,可是臣看得清清楚楚,那脖子上的勒痕清清楚楚,很显然是被人从后面勒死的啊。”

皇帝更加觉得毛骨悚然,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啊,说杀了就杀了?

叶名琛大概率是自杀的,但在何桂清口中,怎么听都像是英国人所杀。否则早不死,晚不死,偏偏何桂清向英国人提出放人的时候就死了。

显然就是英国人想要杀鸡儆猴啊。

何桂清继续道:“臣当时就怒了,怒斥洋夷禽兽不如。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他们丧心病狂,杀我大臣。”

“臣当时气血上涌,也不管不顾了,痛斥洋夷。于是,和洋夷发生了冲突。”

“而后,洋夷对臣……也动用了武力。”

“甚至,想要逼迫臣强行签下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不断发出致命威胁。”

“臣想着,如果再留在广州,如果真的被他们捆绑着签下名字,盖下大印,那臣就是千古罪人了啊,于是臣就找了一个机会,逃出广州了。”

“皇上,臣有罪,臣无能!”

何桂清不断磕头,动作显得笨拙无比。

旁边的总管太监王承贵道:“哟,何大人,您这是怎么了?身体这么不利索?受伤了?”

这句话,价值八千两银子。

皇帝这才注意道:“怎么了?受伤了?”

何桂清道:“皇上,臣无能,臣有罪,哪怕粉身碎骨,也难辞其咎。”

皇帝道:“让朕看看。”

何桂清哭道:“皇上,您就别看了。”

皇帝道:“来人,扒了他的衣衫。”

太监王承贵上前,扒掉了何桂清的衣衫,顿时露出了伤痕累累的身体。

浑身青紫,一道道鞭痕,触目惊心。

皇帝嘶声道:“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洋夷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果然是禽兽之举。”

接下来,皇帝问道:“现在谈判崩了,你觉得洋夷会如何?”

此时,何桂清心中忍不住吐槽,皇帝还真是凉薄啊。

我是两江总督啊,顶级的封疆,被打成这个样子,你也没有半句安慰,就只是骂了洋人一句,接下来立刻问洋人会怎么做?一心只关注洋人会不会打到北方来。

何桂清道:“洋夷,口口声声说,要集结四国舰队北上,兵临大沽口,逼迫皇上答应。”

皇帝顿时觉得一阵昏眩。

这……这万万不能发生。

那……那该怎么办?

接着,皇帝道:“去,去把肃顺、端华他们叫过来。”

“把桂良也叫来,僧格林沁也叫来。”

……………………………………………………

半个多少时辰后。

皇帝所有宠信的大臣,已经全部到了。

看了何桂清一眼,皇帝道:“穿上吧。”

他这口气,有些嫌弃,嫌何桂清碍眼。

何桂清穿上,心中觉得有些耻辱,但也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皇帝道:“何桂清,你把整个过程复述一遍。”

于是,何桂清再复述了一遍,把整个过程说得惊心动魄。

殿内的十几个大臣,也闻之色变。

皇帝道:“诸位臣工,接下来该怎么办?你们说说看。”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道:“皇上,打!没别的,只有打!”

“臣就不信了,这洋夷有三头六臂?大沽口炮台,咱们也整修了,整整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部换上了新炮,臣愿意领军,去迎战洋夷大军。”

听到僧格林沁的这个回答,皇帝心中很欣慰。

关键时刻,至少有一个人能站出来。

但是,他不想打。

一点都不想打。

一想起洋夷的战绩,他就害怕。

十几年前,又不久之前的广州之战,洋人简直势如破竹,大清的军队在他们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能谈,还是要谈。

不管怎么样,先让洋夷退兵了再说。

但现在关键是派谁去谈?

谁去谈能成功?

于是乎,全场陷入了沉默。

纷纷眼观鼻,鼻观心。

刚刚何桂清说得或许有夸张之处,但叶名琛死了,这是事实。

不管叶名琛是自杀,还是被英国人所杀,但这谈判就很危险。

没看到何桂清这么狼狈而归,还要弄得伤痕累累,丢人现眼。

唯恐皇帝点名让自己去。

而此时,肃顺心中清楚得很。

皇帝想起了那个人了。

因为只有他真正创造过外交奇迹。

现在皇帝和满朝文武也算是明白了,苏曳上一次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那是真牛逼。

尽管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但确实是大清和洋夷外交以来的最大胜利,实打实的奇迹。

后面叶名琛一次又一次报捷,那纯粹是扯淡的,完全是糊弄朝廷,结果把洋人激怒,直接出兵了,他也把自己给玩死了。

皇帝此时痛恨苏曳。

而且口口声声说,难道大清离开你不行吗?

莫非你以为朕会向你妥协吗?

莫非你觉得洋人打过来了,朕就需要求到你苏曳头上了吗?

这些话,都是皇帝亲口说出来的,很多人都听到了。

这才过去几天,你想要让皇帝啐面自干,那是绝不可能的。

肃顺瞬间秒懂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自己不主动提苏曳的名字,但是却希望有人去点醒苏曳。

让苏曳主动请战外交。

让他自己上奏章,请求皇帝答应他代表大清去和洋夷谈判。

然后,皇帝这边佯装不答应。

接着,百官这边拼命劝,皇上啊,你就再给苏曳一次机会吧。

苏曳大人,就算有错,我们也要秉持治病救人之心啊,就让他戴罪立功吧。

然后,皇帝勉为其难,让苏曳再一次代表清廷去广州谈判。

但是,这个过程要快。

按照流程,这起码要两个月时间,但现在军情如火,不能再耽搁了,否则洋夷舰队真的要打到大沽口来了。

所以,整个流程要压缩。

于是,最懂圣心的肃顺道:“皇上,臣倒是有一个想法。苏曳既然之前就曾经示警,说叶名琛不断刺激洋夷,恐怕会引来战争,说明他对洋夷还是有一定掌握的。现在他犯了错,但毕竟还年轻,所以臣觉得还是需要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皇帝不由得看了肃顺一眼。

然后,皇帝冷声道:“不行,堂堂大清,衮衮诸公,难道就找不出一个人才,难道就只有苏曳了吗?真是让人耻笑,谁都可以去,但就是这个人不行。”

接下来,在肃顺的引导下。

在场大臣纷纷为苏曳求情,念在苏曳年轻,念在他过往的功劳上,让苏曳戴罪立功。

然而,皇帝依旧否了。

并且到了最后,直截了当道:“此事,无需再议。”

“朕乏了!”

然后,皇帝挥了挥手,直接离去。

肃顺带人离开了养心殿。

“都别走,去军机处,议一议!”

然后,十几个大臣去了军机处。

肃顺道:“杜翰大人,你可有什么说法?”

杜翰道:“皇上不允许,但事情不能不办,苏曳在和英国人的谈判上,确实出过成绩,眼下也确实他最合适了。”

旁人道:“但是皇帝偏偏不同意,如之奈何啊?”

杜翰道:“治病救人,皇上不同意,那我们差事就不办了?派一个人去九江,让苏曳写一份奏章,写得深刻一些,让他毛遂自荐,为国分忧,然后我们再朝堂上多求几次皇上。”

“那也只能如此了。”

肃顺道:“那谁去九江呢?让苏曳毛遂自荐,戴罪立功呢?”

全场静寂,无人作答。

顿时,全场目光朝着匡源望去。

作为钦差大臣,你匡源去过两次九江了,和苏曳打过几次交道了。

匡源顿时一哆嗦,我不去,我可不去。

虽然话说得好听,是去让苏曳戴罪立功,毛遂自荐。

但实际上,就是去求苏曳,让他出山的。

不久之前,他可是刚刚公然用皇帝口谕训斥过苏曳,而且把他的兵权给夺了。

两个人算是有仇的,这时候让我去九江?

让我去求苏曳?

万万不行。

顿时,匡源道:“我之前训斥过苏曳,而且当着江西官员的面训斥,所以让我去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有理。

杜翰道:“不如让瑞麟,或者崇恩去。”

众人一听,觉得有道理。

关键时刻,杜翰大人的脑子就是灵啊。

这两个人,一人是苏曳的岳父,一个是半个靠山。

两人任何一个人去了,苏曳只能答应,大家也免得去九江受气。

但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谁去劝瑞麟,谁去劝崇恩呢?

前段时间,大家挤兑崇恩和瑞麟挤兑得厉害,现在两人都称病在家了。

杜翰道:“还是请惠亲王走一趟吧。”

对,惠亲王曾经也算是崇恩和瑞麟的靠山,只不过后来渐行渐远了,但终究还是有面子在的,况且惠亲王绵愉还是皇叔。

肃顺朝着端华道:“三哥,你去惠亲王府一趟?”

端华道:“成!”

…………………………………………

接下来,郑亲王端华去了惠亲王府,服了一个小软,痛述了一番祖宗情意,江山社稷之艰难等等。

于是,这位皇叔答应出马,他亲自去了瑞麟府上。

结果,发现瑞麟满脸病容,躺在床上,高烧不止,根本不能起身。

于是,这位惠亲王又去了崇恩府上。

崇恩就直得多了。

不装病,也不屑装病。

“抱歉,我无能为力。”崇恩直截了当道。

惠亲王道:“崇恩,这是祖宗的天下,你崇恩没份吗?现在需要报效国家了,你推三阻四的,哪里还有往日的风采?之前那个铁骨铮铮,赤胆忠心的崇恩哪里去了?”

崇恩直截了当道:“不是被你们赶跑了吗?”

“我都已经辞官在家了,身上连署理山东巡抚一职都辞了。”

“我每日就写写字,带一带孙子,颐养天年,什么国事,我都不理会了。”

惠亲王气得发抖,强忍怒气道:“崇恩,你不为自己考虑,难道还不为你的外孙考虑吗?”

崇恩道:“我没有这个本事,我这个外孙的将来,自然有他阿玛考虑,我这个无能的郭罗玛法,最多也只能叫他读读书,写写字。”

说罢,崇恩就开始抱着小宝贝,一边哄着,一边写字。

惠亲王怒而退走。

等到绵愉走了之后,晴晴走了出来,要抱走儿子。

崇恩却不舍得放手道:“我再抱抱,等哭了再给你。”

接着,他忍不住愤慨道:“早干嘛去了?对着苏曳又是夺兵权,又是呵斥,就没有想到有今天吗?现在何桂清把差事办砸了,知道求上门来了?”

崇恩一边说话,一边画画。

画的竹子,真是一流。竹节充满了骨气,竹叶如剑。

但是他怀里的大宝贝外孙却不喜欢,哇哇叫。

无奈之下,崇恩只能用毛笔画了一条大狗,憨态可掬。

这下大外孙高兴了,咯咯地笑。

…………………………………………

军机处,众人无奈。

原本大家不想去受气,不想去看苏曳的脸色,所以才怂恿瑞麟和崇恩做这个钦差大臣去九江。

没曾想到,人家根本就不上当啊。

所以,该受气,还是要受气啊。

该求人,还是要去求人。

肃顺直接点名了:“匡源,你之前做钦差大臣,那这次还是你去。”

上一次,匡源还能推拒不去。

现在肃顺点名,你就不得不去了。

你如果不去的话,你这个军机处学习行走,就永远别想着转正了。

匡源道:“肃中堂,我去。但是之前我和苏曳闹得不痛快,只怕……”

肃顺道:“何桂清大人,你这一趟差事没有办好,所以也别躲清闲了,你跟着匡源一起去。”

何桂清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

次日!

何桂清和匡源,两个大员离开京城,前往通州,沿着运河南下。

先到扬州,然后再换上长江的船,前往九江。

在九江登陆之后!

两个人就穿上了官服,带上了卫队,威风凛凛,朝着九江城内而去。

这次的阵容,真是足够大了。

一个准军机大臣,一个两江总督。

匡源道:“何大人,这次我们虽然是来请苏曳出山的,但也是来帮他的,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所以姿态千万别放低太低。”

“若是我们摆出求人的架势,只怕苏曳得理不饶人,反而更加猖狂。”

何桂清点头同意。

现在也就是这么回事啊,皇上是坚决不用你苏曳的,是要彻底冷落你的。

我们是来帮你立功,帮你保住前程的。

所以,也别不知道好歹。

何桂清道:“当然,也别太过于强硬,年轻人嘛,吃软不吃硬,别真的谈崩了,我们反而坐蜡。”

匡源道:“对,所以要软硬兼施。”

接着,匡源道:“我一直以来,对苏曳没有太好的脸色,所以就扮冷脸了。何大人和苏曳好像还有些交情,所以就由你来扮这个热脸如何?”

何桂清皱眉,你早就带这里等着了吧。

行吧,行吧!

谁让我倒霉,摊上这桩差事呢?

接下来,两个人有在一路上演练了一遍,该如何说。

如何软硬兼施,如何威逼利诱。

就这样,两人带着上百人的卫队,举着一品大员的旗牌,敲锣打鼓,威风凛凛到了九江知府衙门。

到了九江知府衙门外,两位大员也没有下轿。

因为二人是上差,需要等苏曳带领着所有官员,亲自出门来迎接的。

军机大臣学习行走,吏部侍郎匡源的幕僚上前,大声道:“军机大臣匡大人驾到,还不立刻进去禀报,让你们苏大人带领僚员,前来迎接?”

两江总督何桂清幕僚上前道:“两江总督何桂清大人驾到,尔等立刻进入禀报,让苏大人前来迎接!”

然后,两个大人就呆在官轿里面,等着苏曳带人来恭敬迎接。

几百人的卫队,排列得整整齐齐。

肃静,回避的牌子,树立四边。

任何人等,不得靠近官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苏曳依旧没有带人出来迎接,顿时间匡源和何桂清都等得不耐烦了。

片刻之后!

李岐走了出来,躬身道:“启禀两位大人,我家主人忙于公务,无暇见两位大人。”

“两位大人,请回吧!”

顿时间,匡源和何桂清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苏曳不见?

苏曳给我们吃了闭门羹?

………………………………………………

注:第二更送上,拜求月票,心中期切,保卫前五十名,请大家相助,恩公万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