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2章:命运时刻!质变!总攻!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被审核了,啥违禁也没有啊)

历史上,是前公使普鲁斯和美国公使华若翰打了这场败仗,之后额尔金伯爵火线上任,带领着大军对清廷进行了扩大战争,挽回了帝国荣誉。

那个时候的额尔金伯爵是英雄。

而在这个世界,这一场败仗就是他打的。

虽然伤亡比已经比历史上好得多了,但是在整个英国的朝野上下,这都是一场无法原谅的惨败。

此时的他,完全焦头烂额。

此时,国会对他的弹劾已经数不胜数了,首相巴夏尊已经很难压制下来了。

这位大英帝国的首相就是典型帝国主义者,扩张主义者,他和额尔金伯爵完全是同一条路线。

此时,他当然想要保住额尔金伯爵,并且让他再一次作为最高统帅,发动对清国的扩大战争。

但现在弹劾额尔金伯爵的议员实在太多太多了,都是要他下台的。

觉得他丢了大英帝国的颜面,一定要受到严惩。

最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个大人物没有开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阿尔伯特亲王一旦他彻底否定额尔金伯爵,那基本上就完了。这位苏格兰的老牌贵族,注定就要倒台了。

所以现在额尔金伯爵的命运,又掌握在了阿尔伯特亲王手中。

在一个豪华的庄园内,巴厦礼和额尔金伯爵秘密会谈。

“你想要得到什么?”额尔金伯爵道:“这个时候,谁也挡不住战争,你休想贩卖你所谓的和平路线。”

巴厦礼道:“对,接下来对清国的扩大化战争已经势在必行。但是您的命运,却很不一定了。”

“最好的结果,您代表着帝国再一次成为联军的最高统帅,亲自指挥这一场对清国的扩大化战争,一雪前耻,恢复您的名誉。”

“中等结果,您体面地离开远东最高统帅的位置,在伦敦找到一个体面高贵的官职,渡过接下来的后半生生涯。”

“最差的结果,您承担这次战败的直接责任,彻底下台,甚至丢掉爵位。”

他说到这里,适可而止。但接下来的话,也不必说出来了。

阿尔伯特亲王是关键人物,也是战争派系最大的反对者,也是最有资格对额尔金伯爵下手的。

在这个时候,只要他出手攻击,那么额尔金伯爵只有下台一条路。

只能得到最差的结果。

巴厦礼道:“三个结果,您想要哪个结果?”

废话,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额尔金伯爵道:“伱们想要什么?”

巴厦礼道:“在我们谈判之前,需要一个共识,苏曳爵士始终都是对大英帝国无比友好的,从来都没有和大英帝国爆发冲突,更加没有过战争是吗?”

屁!

巴厦礼道:“这次偷袭烟台,偷袭大连,俘虏法军的,是清朝的闽浙总督田雨公。苏曳大人从来都没有参与过这场战争。”

额尔金伯爵愤怒,大沽口关键的那一炮是谁打的?海军司令何伯,直接被轰得血肉模糊,又是谁动手的?

但是,额尔金伯爵道:“对,没有任何迹象表示,苏曳参与了这一场战争。”

巴厦礼道:“我们双方达成这个共识,这让人非常愉悦,如此一来,就可以继续往下谈了。”

“现在这个情形,您想要继续成为联军统帅,一雪前耻,非常困难。”巴厦礼道:“国会内弹劾您的人太多了,想要让您下台很容易,但是想要让争取最好的结果,实在太难太难了。”

但是,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阿尔伯特作为最大的政治对手,这个时候不要落井下石,反而推举额尔金伯爵作为联军主帅,就会显得无比的高风亮节,而且会非常客观。

这个时候他说话,会有巨大的分量。

作为一个和平路线者,站出来支持战争,推政治敌人担任主帅,这个政治威力何等巨大。

额尔金伯爵道:“还是那句话,你们想要得到什么?”

巴厦礼道:“当阿尔伯特亲王的诏书到你手中的时候,你立刻停止战争。”

额尔金伯爵道:“你弄错了,这里是大英帝国,这里不是清国,所以没有诏书。”

巴厦礼道:“对不起我说错了,那么就称之为书信如何?”

额尔金伯爵道:“是否停止战争,我应该听从国会的命令。”

巴厦礼道:“不,届时你一定会听从你自己的命令。”

本就是如此,因为距离得太远了,而且这个时候又没有跨洲电报,所以根本没法及时收到国会的命令。

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基本上由主帅说了算。

额尔金伯爵道:“这一次整个欧洲都震动了,肯定对清国是毁灭性战争,否则无法向大英帝国的国会和子民交代。”

巴厦礼在纸上划一条线,道:“我们假设这条线是清朝的京城如何,只要过了这条线,能否向大英帝国的国会和子民交代?”

那自然是可以的。

这对清廷的政权,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巴厦礼道:“所以,只要过了这条线,我们就称之为过度战争。”

“一旦过了这条线,就会让两国关系发生不可逆的恶化。”

“所以,我们无法阻止你们发动这场挽回帝国尊严之战。但是过了这条线之后,我希望当阿尔伯特亲王的书信到你手的时候,你立刻停止战争。”

“如果你答应的话,亲王殿下愿意推举你为联军主帅,主持这一场战争。”

“如果你不同意的话,那非常抱歉,我们只能给您最差的结果。”

额尔金伯爵的太阳穴不断跳动,他当然愤怒,当然想要一个耳光扇过去,让对方滚出去。

但是……

他打败仗了,现在的命运确实就掌握在亲王手中。

足足好一会儿,额尔金伯爵冷笑道:“你们这样支持苏曳,扶持苏曳,小心有朝一日,遭到反噬!”

巴厦礼对这个话,没有太深的感触。

但是苏曳在这里,听到额尔金伯爵的话,大概会想到一个人,基辛格博士。

此人曾经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外交战线,并且获得了无比巨大的成果,让他成为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但是随着两国关系的变化,他代表的路线也彻底没落,彻底边缘化。

巴厦礼道:“我的眼睛能看到三十年,五十年,再远的话,我觉得也就没有必要了。”

“伯爵大人,我也建议您不要看得太远了,对于您而言,大概就剩下几天的时间了。”

“说来,真是感慨万千,曾经我和包令也面临着比您更加可怕的绝境,留给我们的时间也只有几天时间了,留给我们的空间更是狭窄到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但是通过我们不断地斗争和挣扎,前面的路终于才宽敞了起来。”

“但是伯爵大人,您必须要承认,我们是非常宽容的,我们从来都保持了政治体面和斗争底线,我们也非常希望继续维持这种体面。”

额尔金伯爵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对方的手段虽然狠毒,但关键时刻,总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没有赶尽杀绝。

反而清廷这边和苏曳的斗争,已经有些不断地突破了底线。

最近更是直接撕掉了所有的体面,把苏曳逼得彻底下野了。

“好,我同意!”额尔金伯爵道。

巴厦礼道:“那作为一个保障,接下来会有人向您贿赂六万英镑,请您收下。”

额尔金伯爵寒声道:“有必要这样吗?”

巴厦礼道:“我们也只是希望得到一个保障,只要您不毁约,这六万英镑将永远长眠。除非您毁约,它就会成为一枚炸弹。”

“但是请您相信我们的信誉,上一次您炮轰王储的那些照片,伴随着那一场交易的结束,我们彻底摧毁了他们,而且永远都不会再拿出来用了。甚至都不会用那些东西来威胁您,这不正代表了我们是一群充满道德的绅士吗?”

一次政治把柄,只用一次。用完之后,彻底焚毁。

新的政治交易,就制造新的政治把柄。

尽管糙了一些,直接了一些,但确实是充满政治道德了。

对于额尔金伯爵来说,也仿佛没有选择了。

现在下台,失去一切。

未来可能被威胁,关键时刻要服从亲王的指令。

大概任何人都知道如何选择了。

“好,我们成交了。”额尔金伯爵道。

巴厦礼伸出手道:“合作愉快。”

额尔金伯爵寒声道:“这就不必了。”

巴厦礼离开之后,很快有一个商人过来,向额尔金伯爵贿赂了六万英镑。

而作为交换,额尔金伯爵要答应接下来如果他作为联军主帅,需要向他的财团采购超过四十万英镑的相关物资。

…………………………

白金汉宫内。

阿尔伯特亲王道:“终于要到这个时刻了吗?”

巴厦礼一声叹息。

是啊,终于要到这个时刻了。

差不多整整三年时间,步步为营,终于要到这最后的决战时刻了。

当然,不是大英帝国和清国的决战。

而是他和苏曳这个政治集团,要向清国中枢迈出最后一步的时刻了。

阿尔伯特亲王道:“1860年的世界博览会,会如期进行,组委会已经筹备完毕了。”

“相关的财团,也把七十五万英镑打到了组委会的账户了。”

何为相关的财团?就是参与了九江经济实验区的这些英国财团,他们还没有拿到分红,就先自掏腰包75万英镑,赞助这一场世界博览会。

亲王道:“但是你也知道,美国人的上一届世界博览会,大大拔高规模和支出。所以这七十五万英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会的拨款,甚至王室也拿出了相当一部分。”

几年之前,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成本不到一百万英镑。

但这一次世界博览会是历史上不存在的,因为临时性,加上规模要足够大,要超过美国纽约那一届,所以开支大大提升,对比几年前几乎是翻倍。

这是一场豪赌。

不但是一场经济豪赌,也是一场政治豪赌。

核心的政治诉求,就是要证明大英帝国的工业和科技,依旧超过了美国。

大英帝国依旧是世界工业和科技的中心。

更核心的诉求,是要向大英帝国所有人证明,阿尔伯特亲王外交路线的正确性。

投资中国的利益,远远大过于战争和倾销。

所以,这一场博览会就要实现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华丽程度,轰动程度,远远超过美国的纽约博览会。

第二个目标,九江工业试验区的产品,要表现得足够的震撼力,带来巨大的交易额。

如此一来,阿尔伯特亲王的外交路线才能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而那个时候,正好配合苏曳入主中枢。

巴厦礼道:“就在刚刚我和额尔金伯爵做了一场交易。我们不攻击他,并且推动他上台成为这次对清扩大战争的主帅,换取他在关键时刻,停止战争!”

阿尔伯特亲王道:“届时苏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获得无上威望,然后进入中枢,执掌清国大权是吗?”

巴厦礼道:“是这样的。”

阿尔伯特亲王来到地图面前,缓缓道:“我从来都没有去过东方,根本无法想象,竟然和一个素未谋面之人结盟。”

巴厦礼道:“事实上,这是很有紧迫性的,因为美利坚那边已经开始扶持东瀛了。”(连这个词都不能有吗)

阿尔伯特亲王叹息道:“我们走到了今天,已经付出了无数巨大的代价,当然不可能后退。”

“只不过,现在面临最后时刻,不由自主有些茫然。”

巴厦礼道:“您是担心未来?”

阿尔伯特亲王道:“有一点点吧,从1856年到现在,苏曳一步一步走得无比艰难,但是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大胆,无比的精确。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看不到他的身影,因为他被皇帝逼得彻底隐退了。但只有我们看得出来,他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清国中枢。”

“只要我们稍稍一推动,他的另外一只脚,也会进入中枢。”

“他还如此年轻,未来将会执掌几十年的大权。”

巴厦礼道:“但是扶持他上位,至少在二三十年内,对我们拥有无比巨大的利益对吗?”

阿尔伯特亲王缓缓道:“很多时候,光有经济利益还不够的。”

巴厦礼道:“苏曳爵士答应我,在他上位几年之后,怎就会发动一场战争,让整个大英帝国看清楚清国巨大的用处,也让无数臣民看到您路线的英明和睿智。”

阿尔伯特亲王道:“几年之内?”

巴厦礼道:“对,而且是很短的几年内,他会发动一场对俄国的大型战争。”

阿尔伯特亲王轻而易举就能嗅出,这里面包含着何等巨大的利益。

这可不仅仅是中国在远东牵制沙俄这么简单,而是会让大英帝国在世界秩序上再获得一枚巨大的砝码。

比如几十年后的日俄战争,英国就是日本背后巨大的推手。

一旦苏曳真的能够在一场大型战争中打赢沙俄,那就是阿尔伯特亲王一场巨大的政治胜利。

代表着英国甚至不需要亲自出手,就可以在远东彻底压制沙俄,执掌世界秩序的力量会大大增强。

巴厦礼指着地图上的普鲁士王国道:“苏曳爵士说,未来几年内德意志联邦将会成为我们欧洲秩序最大的挑战者。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主要精力都会被牵制在欧洲,届时在远东我们甚至无力遏止沙俄的扩张,稍不小心,我们就会失去在东亚的最大份额利益,被俄国蚕食。所以现在培养,并且武装一个盟友,还来得及。”

阿尔伯特亲王陷入了思考。

他当然不是摇摆不定,为了这条政治路线,他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现在想要反悔也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真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之前无数的量变,此时可能变成质变了。

最后这一张牌推出去,就真的可能会把苏曳推向中枢了。

而且这一张牌推出去,就无法撤回了。

他现在要进行最后的思考,扶持苏曳入主中枢,是否真的对大英帝国的霸权有利。

未来苏曳执掌的中国,会不会成为大英帝国的对手和敌人?

“三十年,五十年内,我们担心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巴厦礼道:“但是这三十年,五十年时间,能够给我们的霸权带来前所未有的稳固。”

“能够让我们按住俄国这个最大的对手,还能够帮我们间接按住美国这个潜在的对手。”

阿尔伯特亲王道:“从地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助手,就是太大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日本刚刚好。

巴厦礼道:“从历史上看,至少他们情绪非常稳定。而日本是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国家。”

“而且我们直接执掌中国近一半的工业命脉,所以很长时间内,他们都脱离不了我们的掌握!”

阿尔伯特亲王道:“你说得对,谋划三十年,五十年就足够了,再远的话,就确实太虚空了。”

关键是在英国人眼中,中国实在是太落后腐朽了。

现在就担心它未来的威胁,确实杞人忧天。

足足好一会儿,阿尔伯特亲王道:“行吧,最后这一张牌,我打出去了。”

“我接下来会正式表态,支持大英帝国对清国的全面战争。”

“我会支持额尔金伯爵成为联军主帅,对清廷发动毁灭性战争。”

“在关键时刻,我会配合苏曳,及时制止额尔金的战争,让他拯救中国,助他入主中枢。”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有两个。”

“第一个,他需要完成和大英帝国的对赌协议,在1860年1月30日之间,九江工业区获得六百万两银子的利润,分给大英帝国三百万两。”

“第二个,他需要表现出强大先进的科技成果,帮助明年世界博览会前所未有的成果,带来天量的利益。”

“这两条,如果他做不到的话,我们的路线就彻底失败了。”

“而他苏曳入主中枢的计划,也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因为到那个时候,额尔金伯爵的远征军会把他也列为大英帝国的敌人,进行毁灭打击!”

阿尔伯特亲王道:“距离对赌协议的最后期限,已经很近了,只有区区几个月了。”

“距离伦敦世界博览会,也只有不到半年了。仅仅依靠现在的这些科技成果,还无法震撼世界,还无法取得轰动性成功的。”

巴厦礼道:“亲王殿下,请您放心,有几个科技成果已经在九江的实验室中获得了巨大的突破。我们上百个教授和科学家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是不敢想象的。”

亲王道:“要快,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苏曳的时间也不多了。”

……………………………………

次日,阿尔伯特亲王正式表态。

他赞同,支持大英帝国对清朝进行报复性战争。

终于,在很多人眼中可能阻挠这一场大型战争的最大力量彻底消失了。

这一场几万人的远征,已经彻底决定。

接着,阿尔伯特亲王拜访首相,表示额尔金伯爵是最了解清国之人,虽然上一场战争失败了,但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也证明大英帝国的实力。

他支持额尔金伯爵再一次成为远东的最高统帅,成为这次对清国大型战争的最高统帅。

这个最大的反对者都同意额尔金伯爵的连任,那么作为额尔金伯爵的支持者,首相更加没有理由反对。

然后,大英帝国国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对清国扩大战争协议。

接着,再一次任命额尔金伯爵成为远东战争的最高统帅。

接下来,就是出兵规模的剧烈讨论了。

历史上,联军最大一次规模,出动了一万八千人。

而这一次,因为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伤亡惊到了英国国内,于是提升了战争规模。

不管是海上舰队的数量,还有陆军数量,都大大提升。

最终决定!

英、法、美三国,共同出兵三万人。

出动各类型舰船一百九十三艘。

这比历史上的规模要大出了许多,真正一股毁灭性的力量。

…………………………………………

巴厦礼再一次和额尔金伯爵会面。

“伯爵大人,我马上要返回中国了,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有过协议,但我还是要再重复一遍,舟山不要打,南方七省的范围都不要打。”

“上一次舟山的危险局面,希望不要重演。”

额尔金伯爵不言,表示默认。

而巴厦礼就这样站在这里,等待他的回应。

额尔金伯爵怒道:“我觉得你这次提醒,完全是多此一举。”

巴厦礼道:“很多事情,还是说开了比较好,免得又出现上一次的不愉快,任何冲突,最好都消弭于萌芽之中。”

“告辞!”巴厦礼离开。

然后,他用最快速度乘船离开伦敦,返回中国。

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他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

…………………………

这段时间的苏曳,已经扔掉了所有的政治工作。

完全专注于两件事情。

明年世界博览会的科技成果。

和英国人的对赌协议。

仅仅只有几个月时间了,他需要赚到六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而且是完全合法合理的利润,每一笔都要经得起审核。

所有的布局,都要到了收获的时刻。

这一关过了!

那就是彻底的蜕变。

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尤其是对整个国家来说。

在最完美的时机,在最好的条件下,走上工业化之路。

虽然两年时间过去了,纺织厂已经开始投入了运行,但是还没有进入大型量产。

钢铁厂,依旧还在建设中,依旧是吞金巨兽。

黄包车厂,仅仅只是完成了部分生产线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仅仅只生产出不到一千辆。

唯独卷烟厂,因为依靠大量人工,已经全面量产很长时间了。

距离对赌协议,仅仅只有不到四个月了。

按照正常方式而言,九江经济试验区想要完成六百万两的净利润,完全是不可能的。

就算把现有所有的产品全部卖出去,也赚不到这个数字,甚至连一半都赚不到。

但是对于苏曳而言,想要完成这个利润,难度一点都不大。

他要给国内和英国方面的一个震撼,一次强烈的震撼。

…………………………

目前,所有生产出来的黄包车,都已经投入到各个大城市了。

苏州、杭州、上海、长沙、武昌、厦门、福州等等。

已经有上百个车夫,跑了一两个月了。

效果是惊人的。

这个东西一出现,很快就取代了滑竿和马车。

因为不管是优越感,舒适性都大大增强了。

投入市场后不久,这些试运行的车夫就赚得盆满钵满。

生意太火爆了,根本有拉不完的客人。

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包车客人。

这点根本不意外,因为苏曳经过周密的计算,就算再增加二十倍,三十倍,运力都无法满足南方这些大城市。

因为这是一个完全真空的市场。

所以早期的黄包车夫,会享受一段很长时间的红利期,能够赚钱到手软。

甚至很多人会因此发家致富。

但是,苏曳这第一笔大额利润根本不会从这些车夫身上赚。

因为不知道有多少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商机,已经蠢蠢欲动,要成立行会。

这些商人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计算,按照现在的暴利期,一辆黄包车可能两年不到就能收回所有成本,接下来就是纯赚。

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一次性采购足够多的黄包车,然后找来足够多的车夫。

把黄包车租给这些车夫,我不管你每天能赚多少钱,但你每天把份子钱交上来就是了。

经过一两个月的试运行,这些商人已经全部摸透了,甚至这个城市需要多少辆黄包车,最大利润有多少,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一旦发现有钱赚,商人就是最敏锐的一群人。

根本不需要九江派人接触,这群商人纷纷跑到九江求购黄包车。

来得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甚至很多没有试运行的城市,也有很多商人跑来。

包括京城,也不例外。

胡雪岩宣布,将在十一月十一日,九江经济实验区将进行销售大会。

届时,将出售明年各个城市的黄包车配额。

总共六万辆黄包车。

为了避免引发恶性竞争,为了让所有人有钱赚,基本上每一个小型城市,只出售给两个商人。

中型城市,只出售给五个商人。

大型城市,只出售给十个商人。

超大型城市,只出售给二十个商人。

而且不采取竞标方式,尽管供不应求,但黄包车的定价依旧是120两一辆。

如果竞争激烈,将采取抽签形式售卖。

这个价钱,当然很贵,利润高得吓人。

不过哪怕到了民国,一辆好的黄包车,也需要一百多个银元。

如果作为普通交通工具,它当然贵,但作为赚钱工具,而且是垄断性质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个价钱就一点都不贵了。

几乎所有商人听到这个价格,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个价钱买车,有得赚,而且早期车少的时候,能大赚。

盯着黄包车生意的,都是一些中型商人。

而权贵商人,则盯着另外一门生意。

烟草!

这才是苏曳培育最久的生意。

无偿给各级高官提供配额香烟,已经整整一年多时间了。

南方各省官场,军队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上瘾了。

当然,香烟更重要的还有社交属性,面子属性。

之前很多人对这东西不屑一顾,觉得它根本比不上鸦片,而且抽烟袋的人不知道多少,也没见到种烟草的人发财。

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培育,这些权贵发现,不只带有多少人对三钱银子一包的富山春居图趋之若鹜,根本就是有价无市,抢都抢不到。

北方很多官员没有配额,就有商人专门在黑市上淘,然后贿赂给这些北方的高官。

而且想要作假?也几乎没有可能性。

因为九江出产的这些香烟,有特殊的香精不说,就连包装都精美无比,包装纸都仿制不出来。

而且每一种牌子的香烟等级分明,能否符合各个阶层的装逼要求。

有心人稍稍一计算,就能知道这里面惊人的利润。

只不过,中小型商人就不要奢望了,这笔钱肯定是属于权贵的,是要进行利益绑定的。

紧接着,胡雪岩再一次宣布。

同样是在十一月十一日,九江将正式出售香烟专卖权。

每一个省,只能有三个经销商,将以六折的价钱拿货。

而且,任何经销商都必须按照原价出售各个品牌香烟,不得涨价,也不得跌价。

也就是说,给各省经销商留出了四成的利润。

这是一笔何等巨大的肥肉?

各省权贵,纷纷趋之若鹜,派遣心腹前往九江。

接下来,胡雪岩又宣布,同样是在十一月十一日,召开放声机招商大会。

依旧是十一月十一日,召开棉布、丝绸招商大会。

顿时间,所有后知后觉的人都发现了。

十一月十一日。

是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大日子。

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赚大钱,就看这一天了。

虽然对赌协议的最后期限是一月三十日,但是苏曳怎么可能卡在这个时候?

英法联军很快就要打过来了,他必须趁着这个宝贵的空白期,完成招商大会。

赚取天量的利润,完成对赌协议。

不但要向大英帝国证明,和平合作路线的优越性。

向阿尔伯特亲王,向包令和巴厦礼,还有十几个英国财团证明,你们的选择没错,你们的豪赌将会收获惊人的利益。

而且还要对国内大批权贵进行利益捆绑,未来他进入中枢,就会有大量的利益盟友。

总之,1859年,十一月十一。

是苏曳最最重要的日子,也是整个九江经济实验区最重要的时刻。

…………………………

巴厦礼还没有回中国,但是包令就在九江。

他整个人都陷入兴奋之中。

不仅是他,还有白岩、胡雪岩、白飞飞、苏全、沈葆桢等人,都很兴奋。

尽管这一天还没有到来,但他们已经看到胜利的光芒了。

这一天招商大会,肯定会成功。

关键是会成功到什么地步?

因为来九江的商人,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了。

各省权贵的心腹,密使也纷纷赶来。

山西商人,蒙古商人,福建商人,江南商人也纷纷到了。

哪怕最不起眼的丝绸和棉布,都有很多商人前来。

因为,他们参观过苏曳的纺织厂。

被这无比巨大的规模惊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厂房,而且还在扩建中。

先进的纺织机,依旧源源不断从英国运来。

光纺织女工,就是天文数字。

稍稍计算一下九江这些纺织厂的成本,就会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利润。

现在还没有全面量产,一旦完全建成,全面量产之后,对整个大清,乃至整个亚洲纺织市场会是何等冲击?

完全不敢相信。

不仅仅是包令,还有投资九江经济实验区的财团负责人,也陷入了振奋之中。

真的没有人怀疑这次招商大会能否成功。

关键就是,会成功到何等地步?

会有多少交易额。

包令和十几个财团负责人,甚至迫不及待开了酒会提前庆祝。

“诸位先生,我们要发财了,我们肯定要发财了。”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我头发不知道白了多少,我押上了所有的家产,所有的政治前途,现在马上就要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十一月十一日很快就要到来了,届时我们会向大英帝国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但是诸位先生,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刻。我们的成功果实,已经注定。但是它依旧面临危机,来自北方朝廷的危机。”

“诸位先生,我们的投资在这里,我们的前途这里,我们的性命就在这里。”

“谁要是敢夺走我们的利益,谁就是我们的死敌!”

“诸位先生,接下来这段时间,是我们距离成功最近的日子,也是最危险的日子。”

“我要求你们竭尽全力,投入所有的政治资源,不管用什么手段,保卫九江,保卫招商大会!”

“谁敢破坏这一天,我们就撕碎谁!”

“各位,出发吧!去香港,去上海,去福州,去任何你们能够用力的地方。”

“喝完最后这一杯酒,就出发!”

在场十几个人举杯,一饮而尽。

大声高呼:“保卫九江,保卫十一月十一日!”

然后,十几个人乘船离去,前往上海和香港等地方。

…………………………

整个九江所有人,都陷入某种振奋之中。

备战十一月十一日,招商大会。

整整三年,几十万人的心血。马上就要收获胜利的果实了。

几乎每一个人,都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训话。

保卫十一月十一日。

这是一场经济战,也是一场政治战。

每一个人,都要竭尽全力。

每一个人,都要盯紧周围所有人,全民戒备。

绝对不允许任何密探的破坏。

一直在外面执行任务的情报处头子黑弓,也终于回到了九江。

现在整个情报处,已经扩编了几十倍不止,整整上千人了。

黑弓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算几品官,莫名其妙他就成为了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现在整个情报处,每天连轴传。

已经抓捕了超过二百多名,朝廷方面的密探。

而胡雪岩、白岩、李司等人,忽然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因为在即将召开的招商大会中,他们都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他们能够让很多人发大财。

随着商人源源不断进入九江,沈葆桢朝苏曳道:“大人,这忽然的爆发,让我有些惶恐。”

这不是忽然的爆发,这是整整三年时间的酝酿。

光培养市场,就整整一年多。

全部是投入,没有任何收益的培养。

“现在,唯一的危机,就是朝廷!”沈葆桢道:“我们亮出了十一月十一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宣战,朝廷一定千方百计要来摧毁我们这个招商大会。”

…………………………

京城朝廷!

原本徐有壬接替苏曳,成为南方七省盟主,在上海发表出了最强硬的宣言后,直接震动了整个朝廷。

封锁长江航道。

任何武装船队进入,都会击沉。

这不是公开武装对立吗?

公然对抗朝廷吗?

皇帝听闻之后,勃然大怒。

“卑鄙的苏曳,自己退隐到背后,不敢公开对抗朝廷,把徐有壬推出来做炮灰。”

“徐有壬是老臣了,朕对他何等器重?为何如此愚蠢,被苏曳这般利用?”

“堂堂江苏巡抚,成为苏曳的马前卒,还知不知羞耻?”

在场重臣,静静无言,等到皇帝骂完后,也纷纷出口骂徐有壬。

但是几人有都心知肚明,徐有壬之所以关键时刻站出来为苏曳顶雷,表面上看是炮灰。

但是,苏曳救了他徐有壬多少次?

第一次,石达开八万人攻打苏州,苏曳倾尽全力相救。

第二次,发逆又要攻打苏州,苏曳集结南方几省之力,打了一场十几万人的常州会战,再一次挽救了江苏。

就是这样倾尽全力的相助相救,才换来了徐有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哪怕是作为敌人,也不得不承认,苏曳对盟友那绝对是一流的。

厦门教案,舟山危机,苏曳哪一次不是拼命去帮助自己的盟友。

杜翰道:“既然徐有壬冒出来,做出了如此极端的表态,那朝廷也不得不拿下他了,否则威严何在?颜面何存?”

现在这个局面,想要拆解南方七省联盟,就必须灭掉徐有壬。

他太极端了,比苏曳还要极端。

苏曳从头到尾,都维持和朝廷的体面,徐有壬上来就是武装对抗,这还了得。

就在朝廷那边打算全力以赴,先拿下江苏巡抚徐有壬的时候。

九江传来了十一月十一日的招商大会。

一开始,朝廷还不是特别敏感。

但很快就发现不对了,因为涌去的权贵和商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肃顺道:“皇上,这不对啊,苏曳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啊!”

“一旦让苏曳这个招商大会成功了,那……那还了得啊?”

皇帝道:“有这么严重吗?”

肃顺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这一次招商大会苏曳成功,就会和无数权贵成为利益捆绑,更致命的是九江这些工厂是有洋人股份的!”

“如果这次招商大会成功,赚取了海量的银子,那洋人甚至会出兵保护九江了。”

“不是说英国那边也分为两派吗?一派是对清战争倾销派,额尔金伯爵为代表。另外一派是勾结苏曳的利益派,包令和巴厦礼为主。”

“之前都是战争倾销派占绝对优势的,而这一次额尔金伯爵战败了,说不定包令和巴厦礼的派系就抬头了,要全面扶持苏曳,支持九江了。”

还是肃顺在这方面敏锐一些。

杜翰一拍大腿道:“对,对,否则苏曳早不开,晚不开,偏偏在这个时候开招商大会。”

“要是洋人打算全面扶持苏曳,那……那就麻烦了。”

“要是苏曳这个招商大会成功,赚取了天量的利润,那洋人甚至会出动军队保护九江产业的。”

“到那个时候,就是天大的麻烦啊!”

“好歹毒的苏曳啊。”

“不行,必须破坏这次招商大会,不能让他成功。”

经过肃顺和杜翰的这一番分析,皇帝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下旨,下旨,所有商人,所有官员,不得参加十一月十一日的招商大会。”

“嗻!”几个重臣道。

但是,大家心知肚明。

只要有钱赚,商人会管你朝廷的旨意?

别说商人,就算很多巡抚高官,也会秘密派遣心腹前往的。

肃顺道:“肯定是要下旨,勒令所有人不得去参加招商大会,但是时间太紧了,估计效果不显。”

杜翰道:“所以关键就是要在十一月十一之前,彻底瓦解九江工业区,毁掉这个招商大会,那就无人能参加了,苏曳也就败了。”

但是,之前早就定下来的啊。先拆解南方七省联盟,再瓦解九江经济实验区。

因为,南方七省联盟是九江的政治城墙,军事城墙。

肃顺和杜翰,也立刻发现了苏曳的险恶之处了。

那边徐有壬强势冒头,疯狂刺激朝廷。

朝廷击中政治资源,刚要打算全力灭掉徐有壬。

另一边,九江的招商大会就出来了,逼迫朝廷又要把资源集中到这边。

轮流冒头,轮流刺激朝廷,不断开辟新战场,让你疲于奔命,还不给时间。

皇帝怒道:“朝廷掌握大义,就不信还敌不过苏曳和徐有壬。”

“双管齐下,三管齐下!”

“第一步,立刻派遣钦使,去见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关键是去见江南提督张国梁,总兵冯子材,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军队,坚决服从朝廷的旨意。我就不信这两个江南大营出身的将领在关键时刻会违逆朝廷,站在徐有壬这边。”

“第二步,立刻派遣钦使去江苏,罢免江苏巡抚徐有壬所有的职务,并且直接将他捉拿进京。”

“第三步,派人在朝堂上弹劾署理江西巡抚沈葆桢,说他违背朝廷旨意,违背祖宗大义,让洋人在九江置办产业。朝廷派遣钦差大臣,组建队伍,前往九江调查真相。”

“第四步,调查完毕后,立刻宣布九江工业区非法,将上面所有的洋人进行驱逐,宣布所谓的招商大会彻底取消。”

“第五步,钦差大臣罢免署理江西巡抚沈葆桢,钦差大臣耆龄立即就任江西巡抚兼南昌将军,接管江西政务。”

几个重臣听得心惊肉跳。

上面五步,听起来威风凛凛,霸气无比。

但是按照正常节奏,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政治资源,都需要时间的。

而现在,被苏曳这个所谓的十一月十一日招商大会逼迫得在最短时间内,要把这五步全部走完?

何其仓促?何其激烈?

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会变形的啊。

肃顺道:“皇上,这九江经济实验区有洋人的投资和股份,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会不会彻底激怒洋人?”

皇帝道:“我们打赢了啊,桂良不是说洋人那边现在姿态很软吗?况且洋人不是也分成两派吗?我们拉一派,打一派啊。我们打赢大沽口这一战,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接着皇帝目光朝着杜翰望去,有些话他不方便说,你杜翰要开口。

杜翰道:“先收缴,后赔偿就是了。洋人投资了多少,我们……连本带利赔给他们,分个三五年赔付。”

“总之要让洋人知道,我们打击的是苏曳,不是他们。”

肃顺和杜翰心中是别扭的,实在是太仓促了。

能不仓促吗?

因为从头到尾,苏曳都在主导着斗争的节奏。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都是苏曳主动出击,然后朝廷被迫应对。

所以,朝廷原本准备好的进攻节奏就全部乱了。

但,又不得不仓促。

不管是徐有壬的武装对立表态,还是苏曳的招商大会,朝廷都不能坐视,一定要应对。

于是乎。

在苏曳的催动下,一切节奏,忽然猛地加速。

朝廷迫不得已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形下,立刻对南方七省联盟,对徐有壬,对九江同时发起攻击。

五步并成两步走。

几路钦使,飞快南下!

…………………………

几日之后!

朝廷钦使进入苏州知府衙门,这里也是江苏巡抚徐有壬的临时驻地。

“圣上有旨,江苏巡抚徐有壬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有壬欺君罔上,罪大恶极,罢免其江苏巡抚极其所有官职,立刻押解进京,钦此!”

但是,衙门空空如也。

太监喊了几遍,皇上有旨。

一遍又一遍重复皇帝的圣旨。

但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来接旨。

一片死寂的安静。

足足好一会儿,一个妇人走了出来,捧着官帽和官服,上面还有一份奏章。

“回禀钦差,我家夫君已经辞去江苏巡抚之职。”

“辞呈奏章,还有官帽,麻烦钦差带回给朝廷。”

接着,她有把官服留下道:“这官服,是我们自己掏钱置办的,不是朝廷的,我们就留下来了,补子您带回去。”

太监厉声道:“徐有壬人呢?朝廷旨意,将他押解进京。”

徐有壬夫人道:“他大概在长江舰队,您去长江上抓他去吧。”

……………………………………

注:近一万三送上,小心翼翼求一下月票?恩公还有吗?糕点向您拜谢!

明天会更早写完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