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8章:慈安情动!旗务改革!铁血镇压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将她抱在怀中后,苏曳第一时间去抚摸她的额头,倒是也没有发烧。

但是眼圈有点黑,眼睛通红。

“你多久没有好好睡觉了?”苏曳问道。

“不知道。”慈安太后道:“自从你把他们杀了之后,我就没有睡过好觉,每天都做噩梦。”

“他们毕竟是我舅舅,我经常梦到他们向我索命。”

苏曳能够感受得出来,这个小太后这段时间都是精神恍惚的。

“苏曳,你有什么药物,能够让我吃下去之后,能好好睡一觉的吗?”慈安太后问道。

苏曳道:“太医院没有吗?”

慈安太后道:“他们开的那些东西对我来说没用。”

苏曳道:“我开的药,伱就不怕吃下去有毒,把你给害了。”

慈安太后道:“你要害我,还用得着毒药吗?”

苏曳一把将她抱起来,朝着榻上走去。

这个时候,慈安太后才觉得不妥,低声道:“你放开我,这样成何体统?”

苏曳轻轻将她放在榻上,道:“还难受吗?”

慈安太后道:“心慌,头晕,天旋地转的。”

这是典型低血糖了,苏曳去找来红糖,用温水化开,让她喝了下去。

“你多久没有好好吃东西了?”苏曳问道。

慈安太后道:“吃不下去。”

苏曳喂着她一点点喝下红糖水,她才觉得稍稍舒服一些,雪白的额头上沁出一丝丝细汗。

他拿出丝帕,轻轻擦拭她额头上的汗。

“其实她离开之前,我们吵过一架。”慈安太后忽然道。

苏曳道:“因为什么?”

慈安太后道:“她硬要封你为郡王,我说封贝勒就可以了。我觉得现在给你封王对你没好处,但她偏偏坚持,我也拗不过她。”

“不是我舍不得这个郡王,我是觉得你和旗人们已经足够对立了。封你为郡王,大家就更敌视你,更加孤立你了。”

“我……我其实不想见到那么多人孤立你。”

“而她大概觉得要离开许久,想要给你一个巨大的恩情。”

“我觉得她有些功利。”

说完之后,她不好意思吐了吐小舌头,这还是她第一次当着苏曳的面说叶赫那拉氏的坏话。

而后,觉得自己动作非常不妥,赶紧要严肃下面孔。

慈安太后道:“苏曳,你为何这么敌视旗人啊?”

苏曳道:“太后,您这么觉得吗?”

慈安太后道:“当然,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旗人开刀,你也是旗人啊。”

苏曳缓缓道:“就如同刚才您所说的那样,您觉得封我贝勒就可以了。而西太后硬要封我为郡王,您觉得您对我更好一些。”

慈安太后低声道:“你不要动不动把话说得那么暧昧。”

苏曳道:“太后娘娘,您知道火车吗?”

慈安太后道:“原本不知道,但是你天天说,我不知道也知道了。”

苏曳道:“我们的国家就如同在泥潭之中,想要恢复强健,就必须快速奔跑起来,只有足够快的速度,才能冲出泥潭。所以我们这个国家如同火车一样,我想要让他开始加速奔跑,因为很多很多问题,都可以用高速发展来解决掉。”

慈安太后两只大眼睛顿时一片迷茫,仿佛有无数小星星。

完全听不懂。

为啥很多问题,需要用高速发展来解决掉?

苏曳道:“这个国家想要快速奔跑起来,需要每一个人都用力,而且要朝着一个方向用力。然而现在这几百万旗人,非但不用力,反而挂在这片火车上,不让它奔跑起来。”

慈安太后道:“就算按照你的说法,等到这辆火车足够快,足够有力气,那么就算挂着这几百万旗人也能快速奔跑的是吗?”

好嘛,你依旧和祖宗的思维一样。

就想好好养着这几百万旗人。

苏曳缓缓道:“太后,当这两火车快到一定程度,挂在上面的人就会全部被摔飞出去,要么直接摔死,要么卷入车轮底下被碾死。现在速度还比较慢,我让他们下车,努力变成这辆车的一部分,一起用力。等到这两车子真正跑起来,那这个国家就彻底没有旗人的立足之地了。”

“我完全可以坐视僧王被杀的,但为何还是救了他?”

“因为他代表蒙古人,我想要拉他上车,我想拉整个蒙古族一起上车。”

“我为何对旗人严厉?那也是因为我想要拉他们上车。”

“再这样圈养下去,他们就废了。”

慈安太后道:“可是,我真的很怕,我就想过安生日子啊。裁撤八旗兵,只是关乎二十万人。而改革旗务,则是要砸掉几百万人的饭碗。到时候真的会天崩地裂了啊。”

“还有一点,她为何愿意这么快离开皇宫,就是因为她害怕了啊,她不愿意再为你背锅了。”

苏曳没有再说话,而是端来一盘点心道:“你吃点东西,然后好好睡一觉。”

慈安太后摇头道:“吃不下,不想吃。”

苏曳道:“你口气都难闻了,还不吃东西。”

这话一出慈安太后脸色一变,惊道:“真的吗?真的吗?不可能的……”

“我每隔半个时辰,都用香精泡水漱口。”

“每隔半个时辰,都含着薄荷香片,你……你别乱说话啊。”

没有想到,这个小太后反应这么激烈。

然后,用手挡在小嘴的位置上,一直哈气自己闻。

你偶像包袱这么重的吗?

苏曳确实是随便瞎说的,他还奇怪,为何小太后开口说话,就会有一股香气,这个世界上又没有真正的吐气如兰。

结果是嘴里时时刻刻喊着薄荷香片。

“没有,我随口瞎说的。”苏曳道。

顿时,慈安太后狠狠瞪了苏曳一眼,狠狠一粉拳砸过来。

然后,她就着茶水,一点一点吃着点心,时时刻刻用手捂住,不让苏曳看她咀嚼的动作。

不过,有些慌乱之下,直接就把自己吃噎着了。

苏曳上前轻轻拍打她的后背。

她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瘦啊,隔着衣衫后背还是粉嫩肉感的,就是单纯骨架小。

接下来,她狠狠喝了一大口茶水,才努力将噎住的点心咽下去。

只不过刚才噎这么一会儿,眼泪都出来了。

苏曳轻轻擦拭她眼角的泪水,她顿时慌乱道:“我,我自己来。”

接着,苏曳指着她嘴角道:“这里。”

她嘴角还有一些点心的渣滓。

“怎么了?”她慌乱地用丝帕擦拭。

连擦了几次,都没有擦掉,反而沾到嘴唇边上了。

苏曳伸手擦去。

手指拂过她的娇俏嘴角,使得她一颤。

动作大不觉得,动作这么细微,高度敏感之下,真有一种过电的感觉。

“太后,臣走了。”苏曳道。

“哦,好。”慈安太后道。

然后,苏曳离去。

直到苏曳离开很远,慈安太后依旧在发呆,然后拿过镜子,看着里面的自己。

“婉儿,别上当,别上当!”

“他是一个不要脸的男人,他刚刚搞大了那个女人的肚子,又来招惹你。”

“这是他无耻的美男计!”

一直以来,苏曳对于慈安太后来说,都有光环效应。

她和叶赫那拉氏真的完全不一样。

叶赫那拉氏是内心是功利的。

而慈安小太后的情绪则要纯粹得多,她现在几乎算得上是举目无亲的,孤零零地在皇宫中做太后,欲望淡薄,但是情感需求强烈。

所以大开大合的征服对她没什么用,但是细腻的暧昧,对她杀伤力很大。

…………………………

苏曳离开皇宫,他想要缓缓走路回家。

但是被他的护卫强力拒绝了。

因为现在想杀苏曳的人太多了,就这样走路回家的话,不知道从哪个角落一枪射过来。

所以,苏曳还是上了防弹马车。

走到半途的时候,苏曳忽然道:“去僧王府。”

护卫首领一愕。

僧王,很早就是死敌啊,这要是去了,岂不是深入虎穴?

“王爷……”

苏曳道:“去吧。”

护卫首领道:“是!”

…………………………………………

科尔沁亲王府,僧格林沁接到拜帖,不由得一惊。

苏曳来访?

他怎么会来啊?

过去这么多年,双方一直都是死敌,前不久也就是互相有了默契,谈不上化敌为友啊。

但,僧格林沁还是开了中门,亲自前来迎接。

“僧王!”

“苏相!”

二人来到书房。

僧格林沁不知道说什么,而苏曳也不说话,就只是翻看他书架上的这些书籍。

“看的不多,我没什么学问。”僧格林沁道。

苏曳道:“僧王或许看书不多,但绝对有学问,经历的事情,才是学问。”

接下来,苏曳就只是翻阅手中的书籍。

“僧王,今日朝会,太后说身体不舒服,提前散朝,阻止我说出下面的话,您知道是什么吗?”

僧格林沁道:“大概知道,是改革旗务吗?”

苏曳道:“是的。”

僧格林沁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说了一句:“千里独行。”

苏曳道:“什么?”

“哦,没什么。”僧格林沁道:“就是想起小时候放羊,发现草原上的马是成群结队的,狼群也是成群结队的,羊群也是成群结队的。唯独天上的苍鹰,孤孤单单。”

之前,僧格林沁和苏曳完全敌对,甚至仇恨。

对他做的事情,也完全不了解。

而最近短暂的同行之后,而且经历生死之后,很多事情也看得明白了一些。

他至少能够感觉出来,苏曳要走的路,真是世界上最难的路。

也是最彻底的路。

如果单纯要谋权篡位的话,真的没有必要去改革旗务的。

恰恰相反,你大搞洋务,赚越来越多的钱,然后把钱分给这些八旗勋贵,大家就都拥护你了。

你改革旗务,就是要砸掉几百万旗人的饭碗,就是自绝于几百万旗人。

而你偏偏还要裁撤湘军,要彻底打压地方督抚之权,这又是站在汉人的对立面。

不仅如此,你还要收回国土,还要彻底毁掉那些不平等条约,这又是站在洋人的对立面。

这何止是千里独行?

僧格林沁忽然道:“苏相,在河南你完全可以让捻军和发逆彻底杀光我们,可以让我病死,为何出手相救?”

苏曳道:“僧王代表蒙古,这个国家的复兴是整个国家的复兴,而非一族一姓之复兴。”

“让僧王死在战场上,让这么多蒙古骑兵死在战场上,虽然有利于我,却让蒙古离心。”

僧格林沁又沉默了一会儿,道:“苏相,改革旗务,可能要打碎几百万人的饭碗,你难道不怕整个满洲离心,几百万八旗离心吗?”

苏曳道:“改革旗务,是打破旧饭碗,端起新饭碗。”

僧格林沁道:“但是,大家伙只会看到打碎旧饭碗,看不到新饭碗的。”

苏曳道:“先威后恩,方能长久。”

僧王道:“苏相,你现在可没有什么党羽。”

做大事,却没有什么党羽。

苏曳道:“没有党羽,也就没有利益集团捆绑,也就不怕得罪人。”

僧王道:“还真是千里独行。”

接着,僧格林沁道:“如今朝廷中枢能够控制的其实只有长江以北,陕西以东区区几个省份。西北朝廷说了不算,东南几省在湘军手中,云贵广西山东皇帝远,关键那些地方大面积种植鸦片,苏相你又要禁绝鸦片,又要得罪很多人。”

“要搞洋务,至少要彻底收回东南几省之权,要彻底解除湘军割据。”

苏曳道:“是啊。”

僧格林沁道:“所以,旗务改革是不是可以往后延一延?”

“等到解决了湘军,洋务运动大面积铺开,并且步入正轨后再推行?”

苏曳道:“我也这么想过,那个时候国家财政也就宽裕得多了,阻力也会小得多。”

“但是,这一耽误大概要多少年?”

僧格林沁想了一会儿道:“七八年总是要的。”

苏曳道:“晚个七八年,国家就需要多掏两亿多两银子吧。”

僧格林沁道:“要的,还不止吧。”

苏曳道:“这么多银子,能办多少大事?能够让国家早崛起多少年?”

僧格林沁沉默了好一会儿,道:“只要抓住军队,就掀不起大浪。或者说,就算浪再高,也翻不了船。”

苏曳道:“对,只要抓住军队,就翻不了船。”

僧格林沁道:“我这边,没有问题。但是荣禄景寿那边,我就不知道了。”

现在整个国家,有几个军方巨头。

苏曳,僧格林沁,湘军,荣禄和景寿。

“荣禄聪明绝顶,也没什么问题的。”

僧格林沁道:“那我没有问题了。”

苏曳点头道:“多谢,走了。”

僧格林沁道:“那我就不送了。”

然后,苏曳离开了僧格林沁的王府。

至少这一次,僧王的态度很坚决,看来上一次生死真的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

…………………………………………

苏曳依旧住在原来的府邸。

只不过把国公府换了一个牌匾,变成了懿王府。

“看看,看看……”

“之前王爷在内城,完全是英雄,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

“结果现在呢?所有的旗人都在痛恨你,满朝的王公大臣也都在孤立王爷。”

左宗棠道:“其实,王爷想要得到他们的拥护很简单。把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利益分给他们,不要动旗人的饭碗,让帝国新式陆军里面安插进入大量的旗人军官,保证所有的八旗勋贵都拥护你。”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左宗棠猛地一砸桌子道:“凭什么?”

崇恩道:“小曳,其实我一直都想要让你缓和与八旗勋贵之间的关系。”

“这次你封王,我就想过,你阿玛爱面子,不知道会何等高兴。他最喜欢热闹呢,按照往常,你封王了,红带子封王,本朝开国来第一次,旗人之间都是亲戚,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上门巴结,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吃酒。”

“结果,寥寥无几,总共就没有摆几桌。”

“我本来以为,你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平息了洪杨之乱,捻匪之乱,大家就会簇拥到你的麾下,大家就能团结一心干大事,完成大清中兴。”

“结果呢?还是冷冷清清,甚至对你更加排挤了。”

其实,对于八旗王公勋贵来说,也是一肚子委屈。

我们把你苏曳当亲兄弟,觉得你本事大,能够带领国家中兴,所以你刚进中枢的时候,我们都把你当成自己人,不但拥护你,甚至都捧着你。

结果你上位之后,竟然要第一个拿我们开刀?

完全不念骨肉之情啊。

他们是不知道那一句话,否则用在苏曳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你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崇恩道:“所以我现在明白了,这样挺好的。”

“晚得罪,不如早得罪。”

“得罪的越彻底,改革得也越彻底。”

“现在所有八旗王公都排挤你,孤立你,正好是改革的大好时机。”

“我崇恩也算是你半个阿玛,咱们做!”

“不但要做,而且要做的彻底,大不了我这个无用之身,粉身碎骨而已。”

左宗棠也大声道:“对,做!”

“其实,从裁撤八旗军之后,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如今刚好抛弃幻想。”

“灰尘不扫,是不会去的。”

“难道我们还指望着旗人自我觉醒,自我革新吗?”

“王爷,我们原本还打算着徐徐图之,先吹风,再缓冲个几年,现在看来不需要了,直接雷霆之势,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田雨公道:“反正,就算推迟几年改革旗务,这些旗人勋贵依旧不会拥护你。那晚改革,真就不如早改革了。”

“杀,杀,杀……”陈玉成兴奋道:“谁反对,就杀谁,反正也就是几百万旗人而已。”

顿时,所有人朝他望去。

你那么兴奋做什么?

“看我做什么?”陈玉成道:“反正最坏的结果,就是被几百万旗人赶出京城,我们直接拥护大帅在南京登基,然后率领大军重新杀回来,定鼎天下。”

众人不言,不是觉得陈玉成荒谬,而是他的直中本质。

要论革命之彻底,这群投降过来的天国班子最彻底。

…………………………………………

半夜时分。

苏曳仰望月空。

其实,改革旗务,他真的想要徐徐图之的。

因为裁撤八旗,军事改革,眼看着就要大获成功了,肃顺、端华等反对者已经被杀头了。

最最紧迫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其实,可以稍稍缓一口气了。

改革旗务,先吹风,再定方案,再缓冲,好几年后再推行。

就是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但是现在苏曳却发现,这种大事,可能真的没法徐徐图之。

因为,复辟的力量太大了。

走回头路的力量太大了。

这次回京城,所有人都觉得不要操之过急,所有人都不愿意做。

所有人都觉得,没有必要改革旗务。

甚至,很多人的意思很清晰。

裁撤八旗,军事改革,这么难的事情,都已经做成了,已经很了不起了,百年未有之大事。

所以,可以歇一歇了,缓一缓了。

不仅仅慈安太后这样觉得,甚至苏曳也有这样的心思。

毕竟,一张一弛嘛。

国家不能这样折腾,要休养生息。

但是,可能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折腾。所谓的休养生息,很可能就会变成心安理得的懈怠。

如此一来,改革可能会半途而废。

这和僧格林沁麾下的八旗新军不就是很像吗?

编练新军之后,觉得战斗力超强,那么就不用那么苦了,很多纪律也就不用遵守了,日常艰苦的训练也不必继续了。

就这样,短短时间内,战斗力大大滑落。

现在无数人在拉后腿,复辟力量如此之大,所以改革就是非进即退。

只能一往无前。

所以,改革旗务,不能徐徐图之。

就是要继续下猛药,用狠招。

配合着洋务运动,大步向前。

“轰轰轰轰……”

电闪雷鸣。

苏曳拿出平板,很快就收到了负八妹的消息。

“苏曳,我也觉得军事改革成功之后,旗务改革就没有那么紧迫了,可以徐徐图之。”

“因为王莽新政操之过急,导致覆灭,算是前车之鉴。”

“但后来我仔细研究后发现,王莽新政的路本就是错的,他的很多政策看似先进革新,其实反而是在走回头路。”

“而你走的路,则是正确的。尽管没有完全被历史证明过,但也被部分历史和现代事实证明过了。”

“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句话是对的,但也是错的。”

“在做事之前,在坐上这个位置之前,可能真的很多人都是相差不多的。可一旦坐上了这个位置,当他们埋头开始奔跑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只要方向是对的,那就在行动中修正,而不要妄想着修正后再行动。”

“你的基本盘稳固,大可以去做,哪怕犯错也不要紧。”

“不要等到浑身无法动弹了,再想着去奔跑,去跳跃。”

“跑起来,跑起来,带着你的国家跑起来。”

……………………………………

次日,大朝会!

慈安太后牵着小皇帝进入宝座。

不知道为何,今天的她,竟然比以往都更加迫切见到苏曳。

苏曳对她来说有光环是不假。

但是苏曳之前所做的,其实没有太打动她,唯独昨日的暧昧细腻,让她屡屡回味。

恭亲王奕站在左边,苏曳站在右边,两人都在文武大臣的最前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礼之后,大太监增禄高呼:“有本奏来。”

苏曳出列:“臣有本。”

顿时,慈安太后娇躯微微一颤,隔着帘子,甚至都要流露出哀求的目光。

苏曳,咱们昨天不是说好了吗?

先暂缓的吗?

但是,昨日她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提前散朝。

今日这朝会刚刚开始,总不能就这么散朝吧。

文武百官,全部屏息。

昨日,苏曳的奏报被太后中途叫停,大家就知道,一定是惊天动地的新政。

众人也隐隐知道是什么。

但其实还是不敢相信,苏曳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新政。

诚然,确实有不少底层旗人渴望改革旗务,去寻求活路。

铁杆庄稼养了几百万旗人,但是也禁锢了很多旗人。

按照政策,旗人只能有两项职业,做官和参军,不得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

但是做官和参军的旗人,毕竟还是少数,剩下大部分都无所事事。

但实际上,大部分旗人还是安于现状的,是不希望动这份铁杆庄稼。

你想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大部分人其实还不希望被你解放。

而且,苏曳这个改革旗务,算是相当彻底了。

动的可不仅仅是铁杆庄稼,还有旗人的很多上升通道,甚至内务府都要改革。

这个蛋糕,算是动得非常彻底的了。

苏曳也曾经想过,旗务改革,要不要动内务府。

关于内务府的资料,苏曳看了很多,而且此时正在亲眼见证。

这个满清独有的机构,也代表着旗人特权的象征,此时已经腐败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了。

后世出自于《北京社会科学》的论文《晚清内务府腐败问题探析》稍稍浅尝辄止谈论,也已经看出一二。

单纯一个小小的八卦,道光皇帝一个鸡蛋多少钱?光绪皇帝觉得吃鸡蛋很奢侈,就能看出内务府之腐败。

“昨日,臣提出了三条新政,深化军事改革,成立招商局,禁绝鸦片。“

“今日,臣继续阐述第四条新政,改革旗务!”

于无声处听惊雷。

满朝文武震颤。

你……你果然还是提出来了。

接下来,满朝文武静寂,听着苏曳一条一条念出改革旗务的条陈。

文武百官,包括慈安太后都听得心惊肉跳。

苏曳,你之前不是这样说的啊。

你之前明明是说先成立旗务改革衙门,然后向朝野征集意见,再渐渐制定政策的。

先吹风,再制定政策,再推行政策,至少还有七八年的缓冲期。

而现在你一条条,就这么清晰地念了出来。

那……那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啊。

竟然……是这么地彻底吗?

不但要动底层旗人,中层旗人的利益。

甚至连上层旗人的利益,也要彻底动摇。

内务府一年才多少量银子啊,也就是二三百万两而已。

这你也要动?

你就算把内务府的银子全部弄回去,又发不了财?

但是,苏曳不得不动。

因为内务府是旗人特权之象征。

苏曳第四条,改革旗务的条陈,洋洋洒洒几千字。

他整整念了一个时辰。

满朝文武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是八旗的王公大臣,冷汗直流。

念完之后,苏曳道:“太后,臣请成立旗务改革衙门,臣亲自领衔,并且举荐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崇恩,倭仁学士,进入此衙门。”

倭仁顿时一颤,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首先,他对旗人之腐败也深恶痛绝。

但是他对苏曳的很多新政,也完全反对。

什么科学,什么工业,倭仁最最反对。他是理学家,觉得那样会动摇国本。

而且他说的国本,不是满清八旗之国本,而是中华之本。

他觉得西学不能引入,更加不能让国人学习,否则会变夏为夷之危险。

不过,在派遣留学生出国一事上,苏曳倒是没有那么急迫。

他已经先在九江成立了好几个新式学院。

教材自己编,里面有洋人教师,也有国人教师。

而且不仅有高端的学术学堂,也有注重实践的工程学堂,甚至医学院都有。

未来确实会派很多人出去留学,但会在国内先打好根基,再送出国。

纯新式教育,是一套体系,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让一个人成才。

而苏曳的九江,充其量也就是六七年时间而已。

所以他的大部分学堂,还是工程学堂,一般实践,一般培训的那种。

就是很多年轻人,想要在工厂里面升值加薪,就必须在学堂进行培训学习。

未来洋务运动铺开的时候,他希望能够从九江走出足够多的人才,这样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听到苏曳奏报,慈安太后陷入了无比的为难之中。

讨厌的苏曳,又这样。

又是先斩后奏,就是欺负她性子软。

但她怎么办?

如果否掉了苏曳,也就是君臣不和。

这个后果,她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上一次裁撤八旗军,她只是稍稍表现出不赞同,结果就被肃顺和端华等人政治绑架,直接站在了军事改革的对立面了。

接着,就是新军的分裂,满汉对立。

而最终的结果,是苏曳靠着百万人的大战,一场场大胜,挽回了局面。

但肃顺、端华等几十万,全部被斩首。

这样的后果,她绝对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但是,直接同意改革旗务,她又实在是害怕,肯定会引起惊天动地的。

怎么办?怎么办?

如何能够不直接承认同意改革旗务,又要表现出对苏曳的绝对支持?

很快,慈安太后找到了一个法子。

她朗声道:“改革旗务,关乎国本,不可不慎重,所以成立旗务改革衙门非常有必要。”

“载垣,崇恩,倭仁,你们三人便进入这个衙门,和苏曳一起,制定出来一个上好之策。”

三人出列:“奴才遵旨!”

……………………………………

尽管慈安太后已经尽量平缓。

但……改革旗务这个政策一出,依旧是惊天动地。

甚至,都不能用轩然大波来形容。

整个京城的旗人,就有整整几十万人。

这些政策,直接动摇了这几十万人的利益。

比起上一次裁撤八旗军,气势更加惊人。

几日之后,僧格林沁奏请太后,请派骑兵师进京。

太后犹豫之后照准。

而后,整整八千人的骑兵师用用最快的速度进京。

第二师,第六师,守备一师,二师,超过六万大军,维持京城秩序。

上一次裁撤八旗军的时候,超过几万八旗兵在来到皇宫面前逼宫。

而这一次,为了杜绝这一可能性。

直接下了几道命令。

宵禁令,禁止聚集等等。

任何人,胆敢到皇宫周围聚集,超过一百人,立刻格杀勿论。

任何人,胆敢包围旗务衙门大臣宅邸者,格杀勿论。

任何人,胆敢在京城非法集会超过百人者,格杀勿论。

张国梁、冯子材的守备师,第六骑兵师,直接全天候在内城巡逻。

二十四小时内任何时候,街道上都有军队。

谁露头,就杀谁!

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种恐怖的气息之中。

但是,这种恐怖是有效的。

整个内城,一片寂静。

尽管内城无数的旗人在家中,又是痛骂,又是诅咒。

但是,完全无济于事。

而外城的汉人民众,倒是另外一种心态了。

苏曳王爷,真就是牛逼啊。

刚刚裁撤了八旗京营,这一下子就要动旗务了。

这下子,看你们这群人还敢人五人六吗?看你们还能在我们面前高高在上吗?

苏曳的旗务改革会分好几步,大概十五年左右,彻底完成。

而旗务改革有些条款,苏曳没有写出来,那就是取消满城。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满汉对立。

所以,在无数普通汉人民众心中,苏曳已经不仅仅是英雄这么简单了。

甚至,已经超乎他们理解了。

苏曳王爷,你不是旗人吗?你不是满人吗?

怎么你对满人下手这么狠呢?你比汉人还汉人啊?

而且这个政策太大,已经超过京城汉人的期待,甚至让他们都感觉到有些害怕了。

………………………………

不过,这种高压政策是不能持久的。

主力军队,总不能一天到晚巡街。

持续了一个月的高压政策之后,宵禁政策依旧,但是街道上的军队减少,巡逻的批次也减少。

就是给人一种松懈的错觉。

“王爷,已经有人在串联了,打算去皇宫门口绝食。”

这个世界没有新招的。

黑弓道:“要不要打乱?提前制止?”

苏曳道:“不,让他们串联,让他们完成聚集,让他们以身试法。”

“他们鼓动的是一些什么人?”

黑弓道:“滚刀肉,八旗无赖,就靠着发下来的钱粮活着,旗务改革就是要他们的命。”

苏曳道:“那正好,就先杀这批人。”

黑弓道:“杀多少?”

苏曳道:“就看他们这一批人,串联多少,聚集多少。”

黑弓道:“是!”

就在这种放纵中,有人把这些八旗无赖,滚刀肉串联起来。

说白了,高层八旗王公就是把这群人推出去做炮灰,进行试探性攻击。

而这群八旗滚刀肉,底层无赖,也害怕苏曳的屠刀。

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串联。

后来发现没事啊,我们超过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对你苏曳破口大骂也没事啊。

甚至有八旗无赖跑到苏曳的王府面前,大声咒骂,发现还是没事。

于是,他们胆子越来越大。

聚集的人数越来越多。

最后,在金钱的怂恿下,酒精的冲动下。

超过千人的底层八旗无赖,在某一天完成了聚集,前往皇宫面前绝食。

皇宫面前的屠杀才过去多久啊?

一年半而已啊。

人类在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没有学到教训。

整个京城,几十万旗人,无数的八旗勋贵都盯着这上千人。

他们走到哪里,就立刻有人汇报。

距离皇宫还有五里。

距离皇宫还有三里。

距离皇宫还有一里。

“这一千多八旗滚刀肉,已经到皇宫面前了。”

“他们已经开始哭灵了。”

“他们已经拿出列祖列宗的牌位了。”

一个接着一个消息,不断传到各个八旗大臣的府邸之中。

半个时辰后!

张国梁守备师出动,将这一千多名旗人全部逮捕。

一个时辰后。

这一千多人,全部判处斩立决。

而后,直接押到菜市口。

全部斩首。

杀得干干净净。

整个京城,满朝文武,彻底静寂。

两个时辰后,惠亲王绵愉进宫,正式向慈安太后请辞。

………………………………

注:因为太难写,所以又比较晚,真的抱歉。

恩公们,您的月票还请继续给我呀,真的太需要力量了,拜托大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