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1章:投水自尽!沈葆桢跪求苏曳!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这大概也是湘军近来最惨烈的一战了。

除了突围的几千人之外,剩下的湘军一部分被困在南昌城内,一部分被困在城外。

这个时候,几乎是以一敌三了。

双方杀红了眼睛,已经不存在投降一说了。

这里指的不是太平军投降湘军,而是湘军投降太平军一事。

他们本来是来受降的,现在竟然被伏击,要么战死,要么突围。

而一旦发起狠来。

此时湘军的单兵战斗力,已经超过太平军了。

整个南昌城内外,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尸体。

比起九江,这里更为惨烈。

就这样,一直厮杀到太阳西斜。

几乎整整厮杀了一天。

一开始还凭借怒气,凭借意志,但是杀到后来,体力完全消耗干净了。

就完全凭借本能,机械一般的战斗了。

甚至都不需要敌人来砍杀,自己挥舞着刀枪,忽然之间一口血就喷出来,然后就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了,敌人上前,直接一刀了结。

最终……

除了少部分突围,剩下几乎全部覆灭。

而太平军的伤亡,也是惊人的高。

………………………………………………………………

不知道过了多久。

沈葆桢幽幽地醒了过来。

“这是哪里?”

李续宾道:“一个被废弃的大宅,有专门院墙。”

只要是在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区,这样废弃大宅还是很多的。

这些大宅都是当地的豪强,专门建了高墙,而且还有民勇,专门保家护院。

这些民勇平常时候还行,但是遇到了真正的大规模战争就完全不顶用了,所以这些豪强就全部带着家产跑了,跑去了安全的城市。

比如上海,杭州,苏州。

想起今日发生的这一幕,沈葆桢不由得泪流满面。

按照发逆的话说,真的是从天国一下子跌到了森罗地狱。

九江之战的失败,损兵折将,已经是莫大的打击了。虽然胡林翼并没有说什么,毕竟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毕竟连曾国藩也都打败仗。

但是战败了之后,九江还彻底便宜了苏曳,胡林翼心中已经有所不快了。

所以,沈葆桢为了挽回地位,为了保住权势,不得不发狠去拿南昌城。

结果,竟然遭到了如此下场。

“克惠,我错了吗?”沈葆桢忍不住问道。

李续宾想了一会儿道:“我觉得没什么错。”

沈葆桢道:“你难道不觉得我太冒险了,所以才会遭此大败?”

李续宾道:“那是因为幼丹你别无选择了。”

李续宾这句话,仿佛并没有安慰到沈葆桢,因为对方的那种坦然,让他更加不适。

攻陷武昌之后,李续宾被封了记名湖北按察使,表面上的官职和沈葆桢一样的,但是没有经过历史上的九江大胜,他此时显得看淡不少。

沈葆桢道:“那苏曳为何就不去招降韦俊,不去招降杨辅清?”

李续宾道:“因为他先赢了一局,就显得从容了。”

沈葆桢仿佛依旧没有被安慰到,依旧心痛如绞。

他实在无法想象,当日第一次九江之战,曾国藩战败,水师全军覆灭之后,是如何扛过来的?

而且在那之后,半个湖北也全部被石达开攻陷,曾国藩可谓是一败再败。

但是有一点,曾国藩是真正掌握兵权的,而且是湘军领袖,无可取代。他败得起,别说一次,两次三次他都败得起,都有本钱一次一次翻身。

但是他沈葆桢败得起吗?

而且这一次南昌易帜,表面上他邀请了曾国藩和胡林翼,但人家都没有来。

关键是人家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他沈葆桢也不希望别人来,不想被人分了功劳。

现在彻底失败了,那责任也要他一个人扛。

而就在这个时候,又响起了刺耳的声音。

“敌袭,敌袭!”

很快,外面传来了厮杀声,马蹄声。

太平军追杀上来了。

沈葆桢大怒,这杨辅清是疯了吗?至于这样无穷无尽的追杀吗?

连大晚上的都不放过。

殊不知,杨辅清也没有办法。

他为了证明自己,为了立下功劳,证明自己配得上辅王之爵,所以一定要活捉,或者击杀清妖头子沈葆桢。

沈葆桢,李续宾,或者苏曳,这三个清妖头子,任何一个人的脑袋,都可以让他向天王表功了。

厮杀声,不绝于耳。

如今,双方的人数就更加悬殊了。

而且这个大宅的寨墙,还是太单薄了。

这大晚上的,开枪也无法瞄准,湘军的武器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

果然,没过一会儿。

立刻有人来报:“两位大人,必须立刻逃跑了,发逆就要攻破寨墙了。”

于是,沈葆桢和李续宾不得不又带上心腹,趁夜逃走。

如同壁虎断尾一般,又有一群湘军断后,注定要死在这里了。

就这样,一路狂奔,一路逃亡。

不知道逃了多久,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县城。

竟然不是太平军的旗帜,应该是当地民团。

沈葆桢上前高呼道:“我是江西按察使沈葆桢,立刻开启城门,让我们进城。”

城头之上,一个彪悍汉子大声道:“我们不知道什么沈葆桢,赶紧离开,否则我们就开枪了。”

沈葆桢旁边官员大喊道:“大胆,你们莫非要造反吗?这还是不是大清的天下,伱们的县令呢?”

城头上的彪悍汉子道:“县令?死了,自杀了。”

不少人觉得清廷的官员那么腐败,卖官售爵这么普遍,所以地方主官肯定特别贪生怕死。

但实际上,因为清廷对守土职责看得非常重,一旦丢了城池,基本上会遭到严惩。所以不管是面对洋人,还是对太平军,只要丢了辖区主城,那么相当部分地方主官都会选择自杀。

从县令到巡抚,死者不计其数。

此时,城头上的民团头子,已经看到了远处的烟尘了,看到太平军杀过来了。

顿时,他大声吼道:“我们不认识什么沈葆桢,立刻给我滚,否则就开枪了。”

“三,二,一!”

这群人,就直接举枪瞄准,沈葆桢等人。

沈葆桢明白,这群民团份子,身份不明,要么是地痞流氓,甚至很多是天地会等帮派分子,立场更是不清楚,可能偏向清廷,也可能偏向太平天国。

无奈之下,沈葆桢只能讪讪撤退。

带着两三千残军,继续逃亡。

果然,等杨辅清的军队到达这个县城下面的时候,城头上立刻升上了太平天国的旗帜。

城头上的民团头子大声道:“大王,清妖朝着那个方向去了。”

杨辅清本来打算让这个县城立刻交上一些粮草的,但是这一声大王喊到他的心里去了。

看了这个民团头子一眼,努力记住这个人的面孔,以后要提拔他。

也休要怪杨辅清激动,此时太平天国的王爵还是非常珍贵的,加起来都没有几个,不像后来随意乱封,让王爵含金量急剧贬值。

杨辅清放弃了打劫这个县城的念头,继续率领一万多人,疯狂追杀沈葆桢的残军。

而沈葆桢和李续宾,继续狂奔。

一直逃,一直逃。

甚至此时都有些慌不择路了,乌云压顶,遮住了太阳,甚至都失去了方向感了,就只能本能地朝着北边跑。

跑着,跑着!

前面忽然没有路了,一条河横在了面前。

此时是汛期,河水暴涨。

后有追兵,前面大河拦路。

眼看着,已经到了绝路。

顿时间,沈葆桢悲从心来,但是李续宾却没有心情伤风悲秋,直接道:“这种大河,不超过十里,一定会有桥,朝着左边跑。”

然后,沈葆桢和李续宾带着两三千残军,朝着左边狂奔。

此时,已经没有路了,全部都是农田,而且最近下雨,都是泥泞。

从昨天逃亡到现在,几乎没吃没喝,每一个人都仿佛到了极限。

偏偏因为战乱,这片区域的农田大部分都已经荒了。

后面杨辅清的一万多人,继续疯狂追杀。

沈葆桢和李续宾带着残军,沿着大河一直跑,一直跑。

几乎都要绝望了。

到底哪里才有桥啊?

怎么这么远啊?

一直狂奔,狂奔。

几乎要崩溃的时候,一座大桥出现在了前面不远处。

沈葆桢和李续宾狂喜,身上仿佛又充满了力气,拼命朝着这座大桥逃过去。

但是杨辅清的大军,又很快追上来了。

沈葆桢和李续宾,带领着残军冲过了这座石桥。

不能再这样被追下去了,否则迟早会被追上杀光的。

李续宾道:“第四营管带,带着你的兵,留在桥头阻击敌人,进行断后!”

第四营管带脸色微微一变,他当然知道,留下来断后,那就是死。

他是李续宾的族弟,而且也是罗泽南的弟子。

顿时,他猛地一咬牙道:“是!”

然后,他率领着四五百人,在这座石桥上构建阵地,断后阻击杨辅清的大军,延迟他们的速度,为沈葆桢和李续宾的逃跑争取时间。

在开阔地带,就算想断后都不可能。

唯有在这种石桥的狭窄地带,才能做到。

而且湘军也装备了先进的洋枪,在这种环境下有优势。

沈葆桢和李续宾继续带着残军逃跑。

很快,后面又传来了厮杀声,传来了一阵阵枪响。

李续宾心痛如绞,这个时候他能派出去断后的,那都是嫡系啊。

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兵啊,这断后明显是死路一条的,他如何舍得啊?

但是这个时候,他和沈葆桢甚至不能回头看一眼。

只能抓住这个宝贵的时机,继续疯狂逃跑。

但是跑着跑着,前面又出现了一条大河。

这个时候,别说是沈葆桢了,就连李续宾都要绝望了。

怎么河那么多啊,这才隔得了多远啊,怎么又有一条大河啊。

越靠近长江和鄱阳湖,河网就越是密集,没有大河才怪呢。

没办法,只能继续沿着河边跑。

这里就不再是田野了,全部都是烂树林了,烂泥巴地。

走得人简直怀疑人生。

就这样一直跑,一直跑,都没有见到桥。

接着,后面的追杀声又来了,杨辅清的军队又追上来了。

这就意味着一个结果,刚才断后的那一个营的湘军,全部战死了。

李续宾泪水涌出。

他的残军,体力完全到了极限。

后面杨辅清的追兵,黑黑压压,完全望不到头。

但是这条大河,依旧看不到任何桥的身影。

难道天要亡我沈葆桢,天要亡我李续宾吗?

从南昌到九江,也就是不到三百里啊,如今已经整整跑了一天一夜了。

完全见不到九江城的任何影子。

就这样一直跑,一直跑。

又要被杨辅清大军追上的时候,前面猛然间出现了一座桥。

不是石桥,而是吊桥,悬索桥。

沈葆桢和李续宾大喜,带着残军加快了速度。

终于,在摇摇晃晃中两三千残军,拼命地过桥。

但这毕竟是悬索桥,承载力是有限的。

过桥,自然也就慢了。

所以,这两三千残军刚刚过了不到两千人,杨辅清的大军就已经追上来了。

剩下还没有过桥的湘军,心生绝望,拔刀大吼道:“断后,断后!”

于是,他们索性也不过桥了,留在桥的这一头断后战斗,为沈葆桢和李续宾争取时间。

一边战斗,一边大吼道:“毁桥,毁桥啊!”

尽管万般不忍,但是这边的李续宾还是下令,毁掉悬索桥。

幸亏这不是那种很粗的铁索桥,否则就算想毁掉,也没有办法。

几个士兵在这边悬索墩处,凿挖一个大洞,然后把火药塞进去。

准备炸掉悬索固定墩。

那边桥头,断后的军队太少了,很快就被杀得干干净净。

杨辅清的太平军开始过桥。

“点火,点火……”

随着一声令下。

“轰!”

一阵猛烈的炸响。

整个悬索桥一阵剧烈的摇晃,仿佛又稳住了。

这个悬索固定墩没有被炸毁。

桥上的太平军稍稍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继续汹涌过桥。

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整个悬索桥发出一阵怪响,悬索在这边固定墩连接处,直接脱落了。

顿时……

整个悬索大桥,直接坠落大河之中。

桥上的上百名太平军,也坠入大河之中,被洪水卷走。

悬索桥毁了,沈葆桢和李续宾不由得稍稍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带着残军逃跑。

又不知道跑了多久。

直接从天亮,又跑到了天黑。

来到一个小村庄,因为战乱,这个村庄也已经没人了,老百姓已经跑了,但是房子还是完好的。

甚至,他们是刚跑的。

因为隔着很远,就看到沈葆桢残军逃过来了,所以赶紧跑到山上去了。

这个年代,不管是湘军还是太平军,只要路过了,就一定会劫掠。

但终于有一个歇脚之处了。

整整跑了两天一夜,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再跑下去,肯定要没命了。

而且,这里的村民跑得急,还有一点粮食没有来得及全部带走。

所以,还能吃一顿饭,尽管也只是稀饭,地瓜粥。

但总比没得吃更好。

两天一夜,沈葆桢终于有东西进肚子了,此时地瓜也显得如此香甜。

但也正是因为能够歇下来,能够吃到一点东西了。

所以,这些湘军的残兵望向他的目光也充满了责怪。

都是因为你沈葆桢,我们才会遭遇此大难。

我们才会死那么多兄弟,你要立功,偏偏让我们兄弟们送死?

沈葆桢受不了这等目光的炙烤,立刻放下手中的碗,大声高呼道:“兄弟们遭遇今日之劫难,全部都是我沈葆桢一人之罪,我还有何颜面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啊。”

说罢,他直接跳下旁边的池塘里面。

跳水自尽。

李续宾赶紧抛下碗,跳进池塘里面,把沈葆桢救起来。

“沈大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论跳水自尽,你还是比不上曾大帅啊,人家可是要跳长江的。

但沈葆桢这一番表演,终究还是把湘军残兵的怒火压了下去。

接下来,要好好休息一下,至少睡上一两个时辰。

尽管内心充满了痛苦,但身体实在是太疲倦了,所以躺下之后,沈葆桢就沉沉睡了过去。

甚至累到连梦都没有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刚刚睡下不到一个时辰,他又猛地被惊醒。

“沈大人,快醒醒,快醒醒……”

“快跑,快跑……”

“发逆的追兵又来了。”

疯了,他要疯了。

沈葆桢几乎要崩溃了,这群发逆难道也不需要吃饭的吗?

但痛苦的是这不是杨辅清的那支追兵,而是另外一支太平军的追兵。

而且沈葆桢他们慌不择路地逃跑,也绕了很多弯,走了很多冤枉路。

所以,被这支太平军追上了。

于是,刚刚休息下来的沈葆桢,又要带着湘军残兵,继续逃亡。

拼命逃亡!

这一逃,又从晚上逃到了白天。

而今天,湘军残兵的体力,真的到达极限了。

很多人跑着跑着,直接一口血喷出来,直接就栽倒了。

这一天的逃亡,湘军残兵不断地减员。

不断地死在路上。

而后面新追上来的这支太平军,显然体力剩余得多。

一次又一次追上来。

一次又一次袭杀。

湘军残兵,不得一次又一次断尾求生。

就这样,又从白天逃到了黄昏。

沈葆桢真的要绝望了,他率领的这一千多名残军也要绝望了。

死了吧!

不逃了,就这样痛苦地逃跑,还不如死了。

但是哪里舍得就这样死了啊。

他沈葆桢还年轻啊,今年才三十八岁而已啊,还有大好的前途。

但是发逆的追兵,就在身后不足二里地了。

这次是一定要死了。

不仅会死,甚至还会被凌迟处死。

然后这大好的头颅,送到天京去给洪秀全把玩。

看着后面越来越近的发逆追兵。

沈葆桢心生绝望,从身旁湘军抽出利刃,就要自尽。

这一次是真要自尽了。

因为落在发逆手中,死得就更惨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忽然有人高呼:“九江城,九江城……”

沈葆桢抬头一看。

顿时喜极而泣。

前方果然是九江城,熟悉的就九江城。

这不足三百里,整整跑了几天几夜,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此时终于到了九江城了。

此时,城头飘扬着苏曳新军的旗帜。

之前这九江城,这旗帜看着那么让人痛恨。

而此时,却如此的亲切。

就仿佛沙漠中旅行者,看到了绿洲一般。

顿时,沈葆桢扔掉刀子,浑身仿佛焕发了新的活力一般,带着一千湘军残兵,朝着九江城门狂奔而去。

这最后一段路,因为看到了生的希望,竟然不怎么觉得累。

而且还把发逆追兵又甩出了一里多。

来到九江城门之下。

城门紧闭,城墙上的新军立刻举枪瞄准。

“站住!”

“不许靠近,再靠近就开枪了!”

苏曳新军的军官,大声吼道。

随着这一声大吼,上千支洋枪,齐刷刷伸了出来。

黑洞洞的枪口,全部瞄准了湘军残军。

沈葆桢、李续宾带着一千残军,就在这城墙之下,瑟瑟发抖。

不仅仅是害怕,还有身体到了极限,以及对接下来命运的不安。

都已经逃到九江城了,实在不愿意死啊。

后面,不计其数的太平军追兵,越来越近,挥舞着刀枪追杀而来。

而此时,苏曳出现在了城头之上。

夕阳照在他的脸上,使得他整个人都在发光。

沈葆桢见之,直挺挺地朝着苏曳跪下,大声道:“苏曳大人,开恩那!”

“苏曳大人,救命啊!”

……………………………………………………

注:第一更送上,想不出求月票之语,就向您膜拜一下吧,谢谢您的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