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9章:结束!苏曳华丽之功!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九江。

苏曳和巴厦礼进行了最后的军事推演。

甚至这一场推演,苏曳在群里面也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了。

为此,苏曳甚至甚至制作了一个沙盘模型。

双方的军力也完全一目了然。

常州战场那边十几万大军,苏曳都没有制造沙盘,甚至也没有到现场。

却把全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大沽口的战场上。

因为历史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廷是获胜了的,而且算是大胜。

在这个世界,局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历史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四千人,英法联军一千多名海军陆战队。

而这个世界上,清军一万四千人,英法联军三千七百名海军陆战队。

历史上,大沽口炮台总共拥有火炮141门,其中万斤以上重炮11门。

而这个世界,大沽口炮台拥有火炮189门,万斤以上重炮19门。而且还加上天津新军三个火炮营,总共93门火炮。

历史上这一战,英法联军的战舰只有13艘。

而这个世界,联军战舰足足有二十七艘。

双方的力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这个结果变得有些难以判断起来。

对比历史上,英法联军战舰数量多了一倍,海军陆战队的数量多了两倍。

但是清军的火炮军力多了一倍多,守军多了三四倍不止。

之前苏曳做过了七次推演。

而今天是最后一次推演了,必须要有一个结果,并且根据这个结果进行布局。

当然,几个月前,甚至半年前,在群里面就已经玩成了第一次推演,并且布局。

沈葆桢道:“按照时间推算,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要么明天,要么后天就可能爆发了。我们必须给出决策了。”

苏曳道:“巴厦礼爵士,这最后一次推演,你来判断最后的结果。”

巴厦礼起身道:“这一场战争,额尔金伯爵太过于轻敌了,而且就算他得到了全面的情报,也完全低估清廷的战斗意志,更低估了清廷这一次的战斗力。”

“这一次他出动了27艘战舰,数量算是勉强够的,但是攻打大连和烟台之后,他留下了四艘战舰分别驻守两地,也就是所谓的封锁渤海湾,所以真正参与大沽口战役的,仅仅只有二十三艘战舰而已。”

“在上一次大沽口之战中,清军吸取了教训,升级了大部分火炮,增加了射程,所以不再是被动挨打,而是依旧能够还击联军的军舰。”

“最最关键的海军陆战队,仅仅只有三千七百人。这个数量尽管比上一次大沽口之战多了一千七百人,但依旧是因为大连和烟台,他派出八百人留守两地,所以真正用于登陆作战的只有两千九百人。”

“而清军这边,荣禄的七千新军,虽然战斗力不如苏曳新军,但是也强于清廷的其他军队,加上僧格林沁在战斗意志上的高涨,总共一万四千名守军,足足是英法海军陆战队的五倍左右。”

“所以,我不看好这一战的结果。”

“我觉得这一战,清朝会获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接着,巴厦礼道:“额尔金伯爵实在是太轻敌了,他应该等到联军全部集结完毕,总兵力超过三万人。然后分兵两处,海军包围大沽口,陆军直接在北塘登陆,前后夹击大沽口,进而攻打天津,这样才能取得最大战果。”

“但是,因为之前的战事太顺利了,使得他对清廷的军队充满了藐视。”

就这样,关于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最后一次军事推演结束。

判断,依旧会如同历史上那样,清廷获得这一战的胜利。

但是,大概会胜得更惨烈一些。

在半年前,苏曳就曾经在群里面进行商议,要不要想办法改第二次变大沽口之战的结果?

最终通过决议,不能改变。

因为,一旦额尔金伯爵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获胜,那么清廷就会直接跪怂,全面承认天津条约,直接履行。

那样一来,接下来的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攻打京城,可能就不会发生。

如此一来,皇帝就不会北逃,也不会死,苏曳进入中枢的计划就会搁浅。

不过,额尔金伯爵在英国议会的时候,又在高呼要打到京城,要攻破皇宫,要逼迫皇帝亲自承认,亲自履行这些条约。

但是看着架势,他仅仅只带了三千七百名陆军,甚至真正进行大沽口登陆的陆军,仅仅只有两千九百人。

这就不像是要攻入北京的架势。

只有第二次大沽口战役失败了,额尔金伯爵才会清醒一些,才会集结两三万大军,才会导致清廷的天崩地裂。

而且这一战,最好还要达到一个效果,那就是把荣禄的天津新军打残。

如此一来,苏曳未来进入中枢,再也没有军事上的对手。

而且根据苏曳的计划,英法联军攻打京城,苏曳完成和英国人的对赌,阿尔伯特亲王成功举办1860年的世界博览会,然后苏曳出面挽天倾,进入中枢。

这一系列都要环环相扣。

所以,这第二场大沽口之战,英方战败更加符合苏曳的利益。

如此一来,苏曳就要去完成最后的部署了。

………………………………

此时,洪人离正在和林绍章进行谈判。

“事到如今,你们还想要打?”洪人离无语道:“只要在常州战场一开战,曾国藩那边的几万大军就会杀入皖北,正式攻打安庆。”

“你去问问洪秀全,你去问问洪仁玕,是常州重要,还是安庆重要。”

当然是安庆重要,太平军占领了大半个安徽,彻底成为了天京的粮食基地,生活物资基地,经营已久了。

而常州、丹阳、无锡等地,这半年来反复易手,太平军根本就来不及经营。

不管是苏曳,还是洪人离,都不想打常州这一战。

但是,洪仁玕、李秀成、陈玉成热血上脑了。

林绍章无奈道:“天京方面,被你们激怒了。”

当洪秀全和洪仁玕听到短短三天时间内,丹阳沦陷,无锡沦陷,常州沦陷,他们完全是不敢置信了,无比震惊。

苏曳的军队不是在舟山吗?不是和洋人开战吗?

怎么短短几天,就回到常州了,他们这是会飞吗?

而且常州和丹阳沦陷得如此之快,天京还没有反应过来,最快的骑兵还在半路上,这两城就沦陷了。

震惊之后,就是被激怒。

苏曳你欺人太甚啊,攻打我们天国的水师也就罢了,还把常州、丹阳、无锡三城给偷占了。

震怒之后的太平军,就是叫嚣着决战。

林绍章道:“根据他们的意思,除非你们无条件让出常州,否则只能决战到底。”

洪人离内心的愤怒无语言表。

这,这他么是脑残吗?

我们九江和太平军,半敌半友关系,这两年合作大过于斗争。

清廷才是你们的死敌,曾国藩才是伱们的死敌。

你跟我们,打个屁啊。

你和我在这里大战,让皖北空虚,使得湘军去攻打你们核心重镇安庆?

林绍章沙哑道:“我,我阻止不了他们。”

失去了杨秀清之后,太平天国虽然有猛将,但是军事战略部署,真是一塌糊涂。

石达开叫嚣着决战,是因为他居心叵测。

洪仁玕叫嚣着决战,是因为他们一门心思想要打下苏南和浙江。

但是,只要苏曳主政七省盟约,整个苏南和浙江的市场,也可以对你天京开放的啊。

你朝着北方打不好吗?

洪人离缓缓道:“要打,那就打吧,你们这些蠢货,早就该亡!”

然后,洪人离直接离开。

在长江上,苏曳的船只和洪人离汇合。

“谈判失败了。”洪人离道:“大人,未来灭了天京之后,陈玉成和李秀成这两个废物,也不要留了吧。”

“要不是这两个蠢货,天京也不会撕毁密约,开启东征。”

“要不是这两个蠢货热血上脑,一定要争一个胜负,常州战局也能和平解决,我们的几万大军也能脱困去做其他事情。”

这一次大战,罪魁祸首还真就是洪仁玕,李秀成,陈玉成三人。

洪仁玕也就罢了,苏曳对此人一直没什么感觉,但对李秀成和陈玉成还是有历史美颜的。

他非常爱惜两人的才华。

结果这两个年轻人,太莽了。

洪人离忽然道:“大人,陈玉成和李秀成大概是在妒忌你,因为你年轻,因为你名气大。而且天京内无数女子,无数兄弟都到九江投靠你,就连我也跟了你,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所以拼命要战胜你。”

苏曳道:“你和他们就不是一辈的,他们还敢垂涎你?”

洪人离道:“少年人的心思,你还不懂吗?很多敌意,仅仅只需一个念头就够了。”

苏曳道:“那就打吧,狠狠打痛他们。”

“可惜,我手中再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军队了,否则就能去攻打镇江!”

此时,太平天国的主力都集结在常州战场,镇江就变得空虚了。

而一旦拿下镇江,就等于是要了太平军的命根了。

洪人离道:“徐有壬、张国梁、冯子材、王世清、林厉都在常州战场,你真的不去主持这场大战吗?”

苏曳道:“和太平军的大战,通常没有太大的技巧,不需要我在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

洪人离轻轻依偎在苏曳怀中道:“一定要北上吗?”

苏曳道:“是啊,我要和朝廷争夺大义,没有大义,未来很难执掌中枢。”

洪人离道:“这是最后一次了吗?”

苏曳道:“对,这是最后一次,再过几个月,朝廷就要完了,皇帝也要完了。”

洪人离道:“做事真难,我们太平军中,还有一堆蠢货再给你拖后腿。”

“再抱一会儿,就三分钟,就三分钟!”

三分钟后,两人分开。

洪人离乘船南下,前往常州战场。

“阿离。”苏曳道:“这一战后,想办法让洪仁达、洪仁发两人动手,赶走洪仁玕,甚至弄死他,这对我们是一个祸害。”

洪人离道:“好,弄死他!”

然后,苏曳再一次叹息,如果再有一支军队就好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西边一支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而来。

船队上飘扬着两面旗帜。

淮,左!

苏曳不由得一颤,这……这莫非是左宗棠?

等到靠近之后,船头之上,不是左宗棠又是谁?

苏曳顿时大喜,登上左宗棠的这艘大船。

“大帅,我奉七省盟约之令,率军七千,前来支援。”

七千?!这么多?你哪来的军队啊?

苏曳顿时无语了。

曾国藩手中握着近十万大军,派来了一千三百人。

你左宗棠担任庐州知府,才半年多吧,你什么时候有七千军队的?

现在安徽巡抚李续宾,布政使李鸿章,庐州知府左宗棠。

三个人关系很复杂,左宗棠官位最低,但是最霸道,也最彪悍。

此时,他和李鸿章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了。

这一次苏曳向曾国藩求援,湘军那边抠抠搜搜出动了一千多人,而且还是确定苏曳军队彻底占领了常州后,这一千多人才慢吞吞赶到常州。

甚至暗中曾国荃和英国人还达成了某种密约。

左宗棠就非常愤怒,指着曾国藩说,这七省盟约没有你的份吗?

苏曳、徐有壬、王有龄、田雨公都倾尽全力了,湘军就在这里坐视旁观吗?

常州大局决战一触即发,双方十几万大军一旦开打,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不就是湘军?不就是你曾国藩吗?

作为最大的受益者,你是有何面目冷眼旁观的,就派出一千多援军?人家都是出动几万的。

同床异梦,要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曾国藩很想要辩解,想要说湘军能够加入七省盟约,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双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等等。

但是,这些话对左宗棠确实说不出来。

因为说得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苏曳这个盟主为了南方七省,竭尽全力的事实。

更改变不了,常州大战,最大受益者是湘军的事实。

人家在为你拼命,你是怎么好意思在边上看的?

担任庐州知府这半年多来,左宗棠自己练兵三四千人,又活生生从李续宾和李鸿章手中夺了三千人,总共七千人,前来支援苏曳的常州战场。

湘军那边同床异梦,但左宗棠却孤注一掷。

苏曳顿时,朝着左宗棠深深拜下。

左宗棠朝着苏曳鞠躬得更低,叹息道:“湘军中也多虫豸,让大帅见笑了。”

接着,他又道:“大帅这是要去何方?不去常州战场吗?我们同去?”

苏曳道:“我要北上,皇帝的旨意来了,朝廷要和洋人开战,命我率军北上支援。”

左宗棠一愕道:“你,您真打算去?”

苏曳道:“我南方七省联盟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为有大义,对抗不平等条约,保护长江,保护万民。我们攻讦朝廷,使得对方没有还手之地,也是因为大义,奕山和桂良丧权辱国,出卖国家,出卖万民。如今朝廷决定和洋人开战,否定瑷珲条约,否定天津条约。”

“我南方七省,若不出兵相助,就会丢掉大义!”

左宗棠道:“可是,我们南方也在大战啊,双方会出动几十万大军,这也是匡扶社稷。”

苏曳道:“季高先生,天下万民可不看这个,你没去,就是没去。”

“而我作为南方七省盟主,一旦去了,足以证明一切。”

更重要的是,苏曳经过一而再的推演,觉得这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廷应该能获胜。

那么,他就必须在这场胜利中谋取最大的政治果实。

听到苏曳的话后,左宗棠也朝着苏曳深深拜下道:“盟主高义,受左某一拜。”

左宗棠来到常州战场,苏曳顿时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不但常州战场更加稳固,胜率更高。

而且苏曳攻打镇江的计划,也能够得以施展了。

而后,苏曳和左宗棠分开。

左宗棠率领船队,继续东进,先前往镇江方向,从这里进入运河南下,进入常州战场。

回到自己的船上,苏曳下令道:“传令给王世清等人,一旦常州战场获胜,新军立刻上船,沿着运河用最快速度,攻打镇江!”

“是!”信使立刻乘坐另外的舰船,前往常州战场。

而此时,整个长江航道,密密麻麻都是舰船。

源源不断的物资,都是运往常州战场。

………………………………

接下来,苏曳用最快速度沿着长江到达了武昌,会见曾国藩。

“曾公,我觉得我还是很有必要来见你一面。”苏曳道:“我要率军北上,支援朝廷。”

曾国藩大惊,不敢置信。

苏曳根本无法和他多做解释,道:“我知道,在南方七省盟约上,你和我们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觉得你们能够加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这次常州战场,舟山战场,不管如何,你们出动了一千八百人,我也承情。”

“令弟曾国荃和英国人密谈,不管谈成了什么,不算是不是伤害我的利益,我也不太在乎。”

这话一出,曾国藩脸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曾国荃和英国人的谈判当然是绝密,但是因为有巴厦礼和包令在,关于英国人的情报,苏曳可以说是最丰富的。

“曾公,你们对常州战场坐山观虎斗,我很理解。我和徐有壬、王有龄倾尽所有军队在常州,为了拖住了发逆的主力,为你制造攻打安庆的机会。”

“关于这一点,我非常乐意,也祝你攻打安庆成功。”

“南方七省盟约,只要在一起,我就要维护这个盟约的存在。”

苏曳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道:“但是接下来的话,请曾公记住。”

“七省盟约很重要,不仅仅是对我们很重要,对你们也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要想着退出,真的!”

“如果曾公觉得所谓的七省联盟,只是我苏曳政治谋权的工具,那接下来不久时,我可以让出盟主之位,由你曾涤生接任盟主之位。”

曾国藩正要驳斥,他根本不在乎什么盟主之位。

苏曳道:“你不要驳斥我,我接下来的话,你记住便是。”

“七省盟约重要,我这个盟主不重要。”

“为了保住七省联盟,我冒险北上支援朝廷。”

“为了保住七省盟约,你曾国藩接下来做什么都可以。”

“两江总督这个位置,我们可以竭尽全力为你争取。为了这个位置,你可以做出所有表态。”

“但是,你也要竭尽全力,维护七省盟约的团结和利益。

“如果……因为你的原因,导致七省盟约被拆解,那我不会放过你。”

剩下的话,苏曳没有说。

也故意没有说透。

如果因为曾国藩的原因,导致七省盟约被各个击破,被拆解的话。

那苏曳未来大概会去灭曾氏满门。

说完之后,没有等到曾国藩发怒,苏曳就直接告辞离开了。

他这几句话信息量很大,因为包含了很多没有发生的事情,所以此时曾国藩也听不大明白。

但是以他的政治智慧,未来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一定会明白的。

而现在的他,大概只有愤怒。

因为苏曳直接戳破了那一层窗户纸,让双方的关系稍稍不体面了。

……………………………………

苏曳在武昌,仅仅只停留了半个时辰,然后便登上船只,沿着长江南下。

经过九江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停留。

三艘武装商船,两艘炮舰,八百名精锐新军,在这里等候苏曳。

汇合完毕后!

船队朝着东边而去,没有走上海的长江口,因为这里太危险了。

而是到了镇江之后,沿着运河南下,进入江南运河,穿过钱塘江,到达杭州湾。

而这里,闽浙总督田雨公已经率领八千军队,上百艘船等候多时了。

双方会师之后,沿着东海北上。

苏曳作为七省盟主,田雨公作为闽浙总督,这两人代表南方七省支援朝廷,难道还不够吗?

当然足够了。

…………………………

此时,大沽口战场已经大战了好几天。

和苏曳推演得差不多。

双方都打得非常艰难。

大沽口炮台全面修缮升级之后,威力大涨,射程大涨。

联合舰队的火炮能够打得着炮台,而清廷的重炮也能打得着军舰。

第一天,打得最猛。

也伤亡最惨重。

接下来,有些时候试探性进攻,有些时候凶猛攻击。

联军舰队司令何伯,组织了三次登陆,但全部以失败而告终。

天津新军的三个营火炮,充满了机动性,一次又一次击沉了英法联军的登陆舢板。

对于英方来说,战局非常不顺利。

但他们不知道,对比历史上这一战的结果,眼下已经算是好的了。

旗舰上,联军的几个首领进行会议。

足足好一会儿后,海军少将,战争顾问西马糜各厘道:“或许,巴厦礼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不该强攻大沽口的。而且我们的军力有限,也不该分兵烟台和大连的。”

虽然没有明说,但都指出,额尔金伯爵太轻敌了。

这一次攻打大沽口,军力太少了。

额尔金伯爵下令:“把在烟台和大连的大型战舰调回来,留下四艘小型炮舰。把两个地方的海军陆战队调回来大部分,各自留守一百多十人便是!”

……………………

随着额尔金伯爵的一声令下。

防守烟台和大连的四艘大型军舰,带着五百名海军陆战队离开,前往大沽口战场。

至此,烟台和大连二城空虚,只有三百法军,四艘小型炮舰。

首先,山东巡抚压根就没有发现,因为英法是趁夜撤离的。

而且他就算发现了,不管是山东这边,还是辽宁这边的清军,大概也都无胆去攻打。

他们不打,苏曳可就不客气了。

1859年,7月3日!

苏曳舰队突袭烟台,激战两个小时。

一百八十名法军投降,缴获两艘法国炮舰。

苏曳正式收复烟台,并且派遣信使,八百里加急进京报捷。

又过了两日!

苏曳舰队,突袭大连湾。

激战一个半小时,一百名法军投降,又缴获两艘炮舰。

苏曳正式收复大连,再一次派遣信使,八百里加急,进京报捷。

而且他命令信使,一定要大嗓门,一路狂奔一路喊。

务必要让无数人听到,苏曳收复两城的功劳。

至此,大义应该差不多到手了。

但对于苏曳来说,还不大够。

……………………

1859年,7月5日。

在洪仁玕、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的坚持下,天京终于做出了决策。

宣布和苏曳一方谈判失败。

太平天国用军事手段,收复常州。

于是,几年来南方最大的大战爆发。

太平天国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集结,在常州战场,竟然汇聚了惊人的九万大军。

而南方七省联军,因为有了左宗棠的加入,加上徐有壬孤注一掷又率领三千人加入战场,总兵力也达到了五万人。

还有两支强大的舰队,在运河助战。

陈玉成、李秀成、石达开全部都在战场上指挥。

石达开率军三万,攻打丹阳。

陈玉成率领四万,攻打常州。

李秀成率军两万,攻打无锡。

延绵一百多里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战火。

到处都是轰鸣声。

总共十四万大军,进行了残酷的攻城战,守城战。

超过几十艘各种战船,向着几万太平军,倾泻炮弹。

苏曳一方强大的舰队,分为两个部分,哪一个战场危急,就去支援哪一个战场。

7月9日!

湘军信使沿着长江,用最快速度赶回了武昌。

“大帅,常州大战,正式爆发!”

曾国藩狂喜道:“不可逆吗?不可逆吗?”

信使道:“对,不可逆!”

“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孤注一掷,要拿下常州!”

于是,曾国藩下令湘军,分为四路,朝着安庆进发!

李续宾,曾国荃,鲍超,多隆阿等将领,率兵六万多,朝着安庆进发。

历史上安庆之战的失败,也基本上意味着太平天国的失败。

所以,苏曳和洪人离一直大骂天京高层的愚蠢。

这个时候,你集结主力和我们打什么?

明明知道这边一开战,曾国藩那边一定会攻打安庆的。

结果,他们还是选择在常州开战。

大概在天京看来,安庆距离得更远,而常州距离得更近,所以打下常州更重要。

但是你也不想想,常州距离天京虽然更近,但只要苏曳主导南方七省盟约,对天京就没有太深的敌意,也不急着去攻打你天京的。

但曾国藩可不一样,他一门心思就想着先灭安庆,再灭天京,立下这不世之功。

太平天国这群人,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急吼吼地毁约,急吼吼地和苏曳开战。

犯蠢了,拦都拦不住。

不过,历史上的安庆之战,整整打了两年,太平军在安庆也有很多兵力,相信能够牵制住曾国藩很长时间的。

…………………………

这边常州大战爆发。

北边安庆大战也要爆发。

中间有一个人空了下来,江宁将军,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

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很担心,苏曳会再一次派沈葆桢过来,逼迫他出兵,加入苏曳大军的行列。

上一次,沈葆桢就来威胁他出面,把王世清新军调去六合,避免直接面对朝廷的钦使。

他天天胆战心惊,唯恐沈葆桢忽然有一天出现在他的面前,说苏曳大人请你出兵。

这样一来,他托明阿又要对抗朝廷,对抗皇上了。

他万万不想这样。

但,从头到尾,苏曳再也没有派使者来了。

一直等到常州大战爆发,苏曳都没有派来半个使者。

托明阿庆幸,长长松了一口气。

但是,又恍然若失。

他,就好像是被遗忘了一般。

他有过很多次机会的,但这是最后一次了。

这一次,苏曳在南方战场很缺兵,你托明阿如果派出七八千军队,那就是雪中送炭。

而且和太平军作战,又不违背朝廷旨意。

结果,托明阿没有这样做,反而是左宗棠从庐州,活生生从湘军和淮军那里抢了几千人,凑齐七千人加入了常州战场。

托明阿,失去了最后加入南方七省盟约的机会。

历史抛弃你的时候,不会和你说一声的。

……………………

丹阳、常州、无锡三个战场。

气势最盛的是丹阳战场,最危急的是无锡战场。

所以,苏曳的舰队大部分都在无锡城周围的河道上,猛轰李秀成大军,帮助江南提督张国梁稳住局面。

而心绪最复杂,最乱的人,就是石达开了。

这次太平军三个主帅,他资历最高,威望最高,战绩最辉煌。

在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个小辈面前,他当然想要证明自己。

所以,石达开最急于求胜,完全不计成本的攻城。

而且,在石达开看来,丹阳守将是王世清和冯子材。

苏曳不在,徐有壬也不在,就这么两个小人物守城,他要是拿不下来,岂不是要成为笑柄?

结果!

非但拿不下来,反而损兵折将。

三个战场,就属石达开部伤亡最惨烈,使得他简直颜面无存。

和历史上一样,天京之变后,石达开战无不胜的神话仿佛瞬间破灭了。

哪怕他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出走,在战场上也是屡屡受挫。

而常州战场,兵力虽然不多,但江苏巡抚徐有壬、浙江提督、庐州知府左宗棠三人镇守。

三人对战陈玉成一人,非常稳固。韦俊曾经作为太平军大将,此时在常州战场,也只是一员小将了。

激战几天后,双方依旧不分胜负。

但只要有一个战场出现胜负,也会立刻影响另外两个战场。

现在看来,突破点就在丹阳战场了。

只要石达开部战败,太平军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失败。

心领神会王世清和冯子材,立刻猛打。

而洪人离从九江带来两千个还没有完全训练好的新军,已经出现在运河上。

关键时刻,就会登陆战场,给石达开部致命一击。

此时的洪人离对消灭太平军一事,已经毫无心理压力了。

甚至在她看来,太平军的真正精英力量,已经转移到苏曳这边来了,我们才是正统。

……………………………………

此时的大沽口战场。

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直隶提督荣禄,嘴巴一阵阵发苦。

因为英法联军再一次发现了天津新军的勇猛,于是再一次集中火力,轰击他的天津新军。

伤亡无比惨重。

但是,战果也真是辉煌的。

击退了整整五次英法联军的登陆战。

此时,已经整整休战两天了。

但英法联军,依旧没有撤离,仿佛在酝酿着最后一次攻击。

这一次,一定是孤注一掷,倾尽全力。

而没有人知道,巴厦礼再一次秘密出现,而且直接登上了联军的旗舰。

额尔金伯爵震怒不已道:“你还敢来?你不怕我枪毙你吗?”

“卑鄙的苏曳,偷袭烟台,偷袭大连,俘虏了我们二三百人。”

巴厦礼爵士道:“额尔金伯爵,我早就和您说过很多遍,您打得太急了,您的战争意志还是不够坚决。您在伦敦不是口口声声说要打进京城吗?要直接轰击皇帝的吗?结果呢,仅仅集结了这么点军队,就来攻打了。”

“你依旧是想要打下大沽口,然后威胁皇帝履约,你根本没有想要攻打清廷的京城,你没有想要轰击皇帝啊。你的战争意志,一点都不坚决,根本不像你在伦敦的豪言壮语。”

额尔金伯爵冷笑道:“我轰击了皇帝,好让你们坐收渔利吗?”

巴厦礼道:“那为何要在伦敦夸下海口?”

额尔金伯爵冷笑道:“你是来笑话我的吗?”

巴厦礼道:“对,就是来笑话你的。可笑的额尔金伯爵,想要掌握战争的火候,逼迫清廷承认履行所有条约,还不想让南方七省占了便宜。结果打成了一锅夹生饭。”

额尔金伯爵,或许有这样的想法,但归根结底还是轻敌。

“伯爵大人,我要是你,现就在立刻率军离开,返回香港,然后集结所有的军队,两万,三万!”巴厦礼道:“至少要三万大军,然后兵分两路,不要直接攻打大沽口。海军威胁大沽口,超过两万陆军在北塘登陆,直接攻打天津,如此一来,便可轻松获胜。”

“你们联军此时还在大沽口折腾什么?”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离开这艘旗舰,因为他的目标太明显了。”

“伯爵大人,收起你的傲慢吧,区区三四千军队,是征服不了这个帝国的。”

“这一战,你们已经输了,想想伦敦的愤怒吧,想一想欧洲的震动吧。”

“不要把目光盯在九江上,不要把目光盯在苏曳身上,收起你们多余的心思,别唯恐我们占了便宜。”

“竭尽全力对付清廷的皇帝吧,他才是你们最大的敌人。”

“放心,接下来的战争,我们会彻底坐视你们把皇帝掀翻的。”

然后,巴厦礼离开。

留下额尔金伯爵,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巴厦礼说得对,他一直都把苏曳当成最恨的敌人,做任何事情都想着不能让苏曳占了便宜,坐享渔翁之利,时时刻刻都想着留有余力打击苏曳。

但是现在这第二场大沽口战役的失败,一旦传到伦敦?传到欧洲?

会是何等后果?

大英帝国的威严扫地。

届时,只有一条路,增兵,增兵,增兵。

彻底打到底。

但是,额尔金伯爵还是不甘心,还是想要做最后的努力和尝试。

于是他命令,后天发起最后的攻击!

但他还是听从巴厦礼的意见,离开了这艘旗舰。

…………………………

此时的苏曳,已经在不远处观察战场两天了。

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一战,结果和历史上一样,清廷要胜。

如果清廷会败,那苏曳就会拿着烟台和大连之胜,谋取政治名誉和利益,在皇帝脸上踩一脚。

但既然确定清军要胜,那他苏曳就要去抢功了。

争取抢到最核心的功劳,拿到最大的筹码。

次日!

苏曳率领五百名新军精锐,出现在了大沽口战场上。

顿时,僧格林沁惊呆了,荣禄也惊呆了。

苏曳,你……你还真的来了?

你疯了吗?

南方战场如此紧急,你竟然直接扔下了,率军北上。

皇上下旨让你来,你还真来?

而且你已经拿下烟台了,足够向朝廷和天下人交代了,竟然还来到大沽口战场冒险?

刹那间,僧格林沁和荣禄觉得,苏曳真的如此忠贞吗?

联军要败退了,这点苏曳知道。

但是僧格林沁和荣禄,却并不知道,因为过去漫长的战斗中,打得非常艰苦。

对于大沽口守军来说,苏曳援军的到来,还是让他们深深触动。

苏曳大人,还真是忠义无双。

明明已经被罢免了官职,仅仅只是一个团练官了,完全可以不遵皇上旨意的。

结果,还真的几千里奔袭,率军来援。

进入战场后,苏曳没有多话,只是朝着僧格林沁和荣禄一拱手。

然后,在战场地图上扫视一圈道:“我去守这一处,如何?”

僧格林沁一愕,苏曳指的地方最危险。

因为那个地方是大沽口一万两千斤的主炮群,会遭受到最猛烈的轰击。

苏曳这一番表态,更是让守军震动。

苏曳大人真牛逼,一来就顶在最关键的地方。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道:“好,那这块阵地,就由你来防守!”

然后,苏曳率领五百精锐,进入到自己的阵地内。

而后,僧格林沁派遣使者用最快速度进京,告知皇帝,苏曳真的率军来援了,参加大沽口之战。

………………………………

就这样,很多人心绪复杂,渡过了一夜。

次日!

大战再一次爆发。

洋人的联合舰队,再一次逼近,所有火炮齐发。

几百艘舢板小船下海,开始了最疯狂,最后的登陆战。

额尔金伯爵不甘心战败,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大沽口守军,也再一次猛烈开火。

顿时间,战火冲天。

苏曳带着最精锐的炮兵,操纵一万两千斤的主炮,只对着目标打。

洋人联军的旗舰。

联军司令何伯,就在这艘旗舰上。

在猛烈的战斗中,双方再一次出现了伤亡。

而这一次,英法联军的登陆部队,没有再出现中途撤退了。

一艘又一艘舢板被击沉。

联军的海军陆战队,盯着巨大的伤亡,一直往前冲,往前冲。

苏曳的传令兵直接来到天津新军的火炮阵地上,大吼道:“把火炮给我们,你们打得不准。”

天津新军炮兵微微一愕,竟然真的把几门火炮交给了苏曳新军。

然后,苏曳的炮兵操纵这些先进的火炮,开始了表演。

这一上手,就知道差距了。

天津新军的炮兵虽然不错,但和苏曳最精锐的炮兵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了。

这几门火炮,开始了精确的点杀。

“轰轰轰轰……”

洋人登陆的舢板和小船,一艘接着一艘被击沉。

既然确定洋人这一战要输,既然要出手,那就要夺走最大的功劳。

僧格林沁旁边的人道:“王爷,您看,苏曳的炮兵!”

僧格林沁用望远镜一看,道:“打得真猛啊。”

但就算这样,洋人的登陆舢板还是太多了。

就这样,两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冒着巨大的伤亡,开始了登陆。

但等真正登陆之后,已经剩下不到两千了。

然后,陆地战爆发!

天津新军和英法海军陆战队,爆发了最激烈的战火。

英法陆军一千六百人,顶着清军上万人开火。

勇猛无比。

关键是,地利对英法联军是极其不利的。

清军在防御工事上,以逸待劳。

但就算如此,清军还是付出了惊人的伤亡。

苏曳看了一眼这边,更加确定,洋人这一战输了。

额尔金伯爵太轻敌了,不该这样冒险的。

当然清廷或许也不知道,这一仗会让他们手中最精锐的力量,天津新军彻底打残。

只不过在清廷看来,他们手中最精锐的力量是僧格林沁的几万骑兵。

双方最精锐的力量,就这么疯狂地消耗着。

荣禄的内心在滴血。

他的天津新军啊,就这样成片成片的倒下了。

时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苏曳操纵着主炮,凝聚所有精神,瞄准洋人联军的旗舰。

猛地开火!

“轰!”

不中!

“轰!”

又不中!

“轰!”

第三炮!

苏曳操纵的第一重炮,直接击中了遥远海面上的洋人旗舰。

猛地将这艘最大的旗舰,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王爷,快看,快看!”

“敌人的旗舰,被打中了,打中了!”

紧接着,苏曳又猛地开炮。

洋人的旗舰,再一次被击中。

而这一次,联军司令何伯直接被炸飞了出去,倒地不起。

僧格林沁和荣禄惊呆了。

这……这苏曳这么猛吗?

隔得这么远,竟然直接命中了洋人的旗舰?

原本这一战就胜不了,此时旗舰被轰中,军队指挥官重伤,生死未卜。

额尔金伯爵尽管不甘心,也不得不咽下这个苦果。

巴厦礼是对的,我轻敌了,我轻敌了。

清朝的皇帝,你等着,你等着。

我这就回香港,把整个亚洲殖民地的军队,全部集结来。

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带着两万人,三万人再杀过来。

一洗今日之耻辱!

然后,额尔金伯爵下令:“全军撤退!”

旗帜挥舞!

陆地上的英法联军陆战队,开始重新登上舢板和小船撤退。

僧格林沁下令:“停止攻击,停止攻击!”

然后,清军守军就这么静静看着英法联军撤退。

不知道过了多久,洋人舰队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内,消失在海平面上。

大沽口的守军喜极而泣。

“万胜!”

“万胜!”

终于赢了,赢了!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苏曳最后几炮,直接命中了洋人的旗舰,甚至轰断了桅杆,使得洋人的军旗倒下。

至此,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彻底结束。

苏曳在最后关头,夺走了最亮眼的功劳。

………………………………

注:一万两千字送上,节奏赶得飞快,结束了战斗。

关于灭皇帝,我比你们还心急,我会努力写得更好的。有月票的恩公,赐给我几张好吗?糕点继续努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