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9章:南昌易帜!幻灭!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听到这个旨意,太平军江西副帅杨辅清顿时惊呆了。

整个人跪在那里,完全无法动弹,足足好一会儿泪水才汹涌而出。

无数的委屈,终于倾泻而出。

天王终于记起来他了啊。

他终于等来这一天了啊。

自从杨秀清死了之后,他整天都浑浑噩噩,一会儿想领兵杀回天京给东王报仇,一会儿又想要一走了之。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就刚才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

自己是离不开天国的,自己忠诚的是天国,而不是东王。只不过以往天国就是东王,东王就是天国,天王一直躲在天王府里面不管事。

现在他也明白了,天国终究是天王的啊。

只要天王励精图治,天国还是有希望的。

洪人离道:“其实,天王没有想要杀东王,他知道东王打江山辛苦,所以当时东王说要称万岁,天王答应了。东王说世子也要称万岁,天王也答应了。是陈承瑢记恨东王,向天王告状说等到东王祭祀天父正式称万岁的那一天,就要杀天王了。天王不愿意死,这才下令韦昌辉抓捕东王问罪。而韦昌辉这个奸王对东王恨之入骨,直接杀了东王全家,而且大肆株连,这才有天京之变。”

“现在天王已经拨乱反正,下令逮捕了韦昌辉,秦日纲等反贼。但这次剧变,我天国伤亡太大了,太缺能臣干将了,天王就想起了你。”

杨辅清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道:“天王英明,我就知道是这样,是有奸臣蛊惑天王。而且东王也做的不对,他太霸道了,怎么可以去夺了天王的威严。”

洪人离道:“好了,我还需要向韦俊传旨。”

杨辅清一听,顿时脸色一变,磕头道:“丞相不能去啊。”

洪人离道:“哦,这是为何?”

杨辅清犹豫良久,拼命磕头道:“丞相,小人有错,小人有罪。”

洪人离道:“你又有什么错?哪怕天京发生剧变,你也依旧率军守住了南昌,伱有功无过。”

杨辅清哭道:“臣有错,臣有罪啊。”

洪人离皱眉道:“究竟怎么了?’

杨辅清道:“臣以为被天京那边弃了,恰巧清妖过来招降,所以……”

洪人离脸色一变道:“你,你竟然投降了?”

接着,洪人离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把我抓了,献给清妖领功吧,说不定还能官升一级。”

杨辅清拼命磕头,接着又不断自扇耳光道:“臣有罪,臣有罪。”

然后,他道:“丞相千万不要去见韦俊,韦昌辉是他的亲哥哥,他是一门心思想要投降清妖的,您如果去了,只怕真的会被他害了。”

洪人离坐了下来,道:“真是可笑,天王还时时刻刻记挂着你,给你封王。韦俊那边天王本来是想要一起抓起来问罪的,但是翼王保举他,说此人有才华,但天王也不敢册封他,只是让韦俊回天京,要把南昌的兵权全部给你的。”

杨辅清听完之后,没有想到天王竟然如此器重自己,他不由得更是痛苦,大哭道:“臣有罪,臣被猪油蒙了心啊。”

说来,沈葆桢也真是厉害的。

在历史上,不管是湘军,还是清廷,都没有抓住天京事变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劝降相关人等。劝降韦俊那更是1859年的事情了,那个时候韦俊早就被洪秀全原谅了。

但沈葆桢为了立功,也因为苏曳的压力,立刻在第一时间就招降韦俊和杨辅清。

这等目光,这等魄力,确实是了不起的。

难怪他以后也能背刺湘军,而后节节高升,在1861年的时候担任江西巡抚,而后更是做到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洪人离道:“杨辅清,你老实告诉我,你现在还忠诚于天王,还忠诚于天国吗?”

杨辅清道:“正要告诉丞相,之前我迷茫痛苦,想要为自己找出路,为兄弟们找出路,所以投降了清妖。但是真正答应了之后,反而更加痛苦,更加愧疚。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我生是天国的人,死是天国的鬼,我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忠诚于天国,忠诚于天王。”

洪人离道:“天王封你为辅王,可见对你的期待,如果知道你曾经投降清妖,该是何等伤心。”

杨辅清颤声道:“那,那该怎么办?”

洪人离道:“你把整个事情都说出来,我帮你想想办法。”

接下来,杨辅清一五一十,将整个事情全部彻底说出来。

洪人离事无巨细地问,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然后,她闭上眼睛,开始思考。

杨辅清充满期待地看着洪人离,其实他本身的才华也很不错,只不过现在是最迷茫的时候,而且因为信仰,所以有媚上思维。

但是多看了两眼,顿时又不敢看了。

因为她长得太美了,难怪天国高层那么多男人为他着迷,甚至内讧结仇。

萧朝贵,石达开,林凤祥等等。

洪人离睁开双眼道:“你想要保住这个王位吗?你想要戴罪立功吗?”

杨辅清道:“我愿意,丞相请下令,丞相教我。”

洪人离道:“五月十日,你的军队就要离开南昌,开拔瑞州是吗?”

杨辅清道:“是的,而且还要遣散一万人。”

洪人离道:“你退出南昌城的时候,清妖的军队就要进入南昌,而且当时城内韦俊的部队,不能拿武器是吗?”

杨辅清道:“是的。韦俊军队,要呆在军营,全部缴械。”

洪人离道:“这韦俊是铁了心要投降清妖对吗?”

杨辅清道:“是的。”

洪人离道:“那这样,五月初十这一天,你就按照约定的那样,率军离开南昌城。但是等到清妖军队出现,并且开始进城的时候,你忽然向清妖军队发动进攻。”

“另外,当日易帜大典,你给我安排一个好位置,能够刺杀韦俊位置。”洪人离道:“我直接刺杀韦俊,然后嫁祸给清妖。韦俊死了之后,你就是太平军的最高将领,两支军队联合在一起,一起绞杀清妖军队。”

杨辅清道:“好,好,这个法子好。”

接着,他眼睛忽然一转道:“既然如此,那不如索性演得更好一些,也伪造我被刺杀,但是却没有死,表示清妖出尔反尔,表面上是招降,但实际上是想要除掉我们。”

理智而言,用脚后跟想想,湘军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刺杀韦俊和杨辅清,这样只会激怒四万太平军,对沈葆桢有百害无一利。

但是,如果事发突然,那四万太平军的思维,还不如脚后跟呢,肯定会做出应激反应。

甚至不止是太平军,大多数军队都是这样。

因为人多了之后,集体智商是急剧下降的。

接下来,杨辅清忽然道:“丞相不可。”

洪人离道:“有什么不可?”

杨辅清道:“丞相乃是万金之躯,怎么可以以身犯险,去刺杀韦俊?我来安排人手。”

洪人离道:“你安排的人手,比得过我吗?就这么定了,这是命令。”

接着,洪人离道:“如果能够消灭清妖军队,你就是第一功臣,辅王之位,是实至名归。”

杨辅清顿时兴奋得浑身发抖道:“全部仰仗丞相提携。”

接下来,两个人不断开始商议细节。

甚至拿出了南昌的城防图,开始认真研究部署。

竭尽全力,就是为了五月初十,南昌易帜大典那天的变局。

……………………………………………………………………

而此时,九江城内!

苏曳正在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卫生运动。

那一日,林启荣带走六千多人,留下了七八千人。

这七八千人,有两千名妇孺,是太平军将士的家眷。

在天京城,男女分营,就算是夫妻也不能生活在一起,隔着十天半个月才能勉强见上一面,能不能炮还另说。

出来之后,镇守九江这些年,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扣除掉两千名妇孺之外,还有两千多名伤员,都是和沈葆桢湘军那一场激战受伤的。

但最后剩下来的青壮,还有三千多人。

等到部分伤员痊愈后,又能补充一部分。

这就是苏曳梦寐以求的兵源了,年轻,不怕死,经历过千锤百炼。

但是苏曳不能急,不要急吼吼地表示你赶紧效忠我,赶紧来给我当兵。

他先是亲自带着军医,去治疗伤员,对每一个伤员都无微不至。

把最好的伙食,都给伤员。

但是,这收买不了多少人心,因为当时林启荣就是这样做的。

亲自去问候家眷,亲自去给失去儿女的老人送粮食,送银子。

而且说清楚,每个月都送银子。

尽管他们的孩子不是为苏曳战死的,但既然投靠了他苏曳,那他就负责到底。

这一点,着实收买了大量的人心。

不管是伤残了,还是战死了,都会受到照顾,都会有银子。

这样,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苏曳决定把这个政策执行到底,就单纯从这一点而言,他注定只能精兵政策,否则财政会彻底拖垮的。

现在他的财政,就完全撑不住了。

皇帝给的银子早就不够了,已经开始花嫂子和寿安公主的银子了。

所以,他必须赶紧拥有自己的财源了。

九江经济试验区,何等重要,可想而知。

给伤残士兵,孤寡老人送粮食,送银子之后。

接下来,就是让新军兄弟和太平军士兵交朋友。

没有刻意命令他们忘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非常肃杀地上来宣布新军的纪律,什么违反者斩之类。

军纪很重要,但也要看什么时候,人家刚刚投降过来,想要送温暖,然后再说纪律。

而且,关于严酷的军纪,还有训练的残酷性,都由新军兄弟们以开玩笑的口气,讲故事口吻,告诉给这些太平军士兵。

林厉等教习,纷纷出动,挨个谈心。

每天除了操练之外,还安排大量丰富娱乐活动。

什么跳远比赛,跑步比赛。

还唱歌,演戏。

讲故事。

还供应上好的伙食。

每天的生活极度丰富,过得多姿多彩。

这三千多名太平军兄弟瞬间都蒙了,还……还有这么好的日子吗?

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唱歌,就是听故事,就是踢球,还有什么单杠,双杠大比武?

每个人,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尤其是军中的伙食,好到他们不敢想象,地主家都吃不上这样的伙食吧。

之前天王经常都宣传天国是怎样怎样的,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建立过。

然而现在,这……这不就是天国的日子吗?

猝不及防的,他们就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过去的几年,这群太平军过的是什么日子啊,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

每一日都在死亡的恐惧之中。

苏曳还下令,新军兄弟们要积极向九江的兄弟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学习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

这种学习不能落在口头上,而且要落入实际。

新军兄弟,和九江的兄弟,要结对子。

一对一结对子。

从此之后,荣辱与共。

而且,新军不能高高在上地施舍,更加不能高姿态。

反而,要多请教。

于是,新军兄弟们每一个人都向太平军士兵请教兵刃战,请教攻城战等等。

这些太平军留下来是忐忑不安,本以为会被排挤,会被瞧不起。

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

一直以来,自卑的人,被人瞧不起的人,猛地被这么一捧,这哪里受得了啊。

何止是倾囊相授,恨不得掏心掏肺啊。

而等到新军兄弟们开始练习射击的时候,终于有一个眼馋的太平军士兵上前,朝着自己结对子的新兵道:“兄弟,你这洋枪真好,我……我能不能摸一摸啊?”

新军士兵直接递上来道:“给。”

太平军士兵小心翼翼地摸着这先进步枪,道:“真好,这枪真好。你不知道我们的火枪啊,每次打仗之前,还要点燃火绳,然后往里面倒火药,开枪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否则半张脸都要烧焦了,更别遇到下雨天,连枪都打不响。”

连火绳枪都还保留?那确实太古老了。

新军士兵道:“来,兄弟,我教你这枪什么用。你去打几发子弹,我教你。”

太平军兄弟道:“这怎么可以?”

新军兄弟道:“大帅已经向洋人采购新的军火了,用不了多久,你们也都能用上这洋枪了。”

接下来,新军兄弟一对一地教九江太平军怎么使用洋枪。

当然,两支军队的融合,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肯定也有不和谐。

但是总体而言,都很好。

这群九江太平军,苦的太久了,也孤苦无依太久了,只要稍稍给他们尊重,他们就愿意付出一切。

而苏曳跟教习官团一再强调,一定一定要照顾好每一个九江兄弟们的自尊心。

接下来,就是一波又一波的集体活动。

既能增加友谊,又能增强团结。

卫生大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九江城现在几乎是没有百姓的,所以大部分房子都是空的,脏乱无比。

所有的街道,更是杂草丛生。

苏曳提出我爱我家,九江是我家的观念,就算是没有人住的房子,也是我们共同的家。

家里就不能脏乱差。

就要整整齐齐。

上万人齐上阵,包括苏曳这个主帅。

短短几天之内,就把九江城内的杂草,处理得干干净净。

街道也扫得异常整洁。

整个城池的风貌,焕然一新。

晚上睡觉之前,有一个太平军兄弟道:“这样说或许没有良心,但是……我觉得苏曳大人比忠贞侯做的更好呀。”

另一个太平军兄弟不敢搭茬,赶紧闭着眼睛装睡觉。

林启荣在兄弟们心中的印象,还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他不敢说。

倒是旁边的一个太平军兄弟道:“对,你说得没错。尽管我对忠贞侯的感情更深,但苏曳大人确实做得更好。”

“而且忠贞侯已经替我们还债了,我们不必有什么负担。”

旁边的林厉立刻记住这个人。

小伙子,你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后我就重点发展你了。

…………………………………………………………………

不知道为何,沈葆桢觉得很不安。

距离五月初十越近,他就越是不安。

这是他此生一来最大的一件事,如果成功了,那他就是第一功臣。

不但自己的江西布政使稳了,甚至胡林翼的江西巡抚,也是他挣来的。

他努力寻找不安的根源。

然后,他找到了。

苏曳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出手?按照他的性格,一定会动手的,一定会有阴谋诡计的啊。

而且,苏曳也找韦俊招降了啊。

难道他就甘心这样失败吗?肯定是不甘心的。

那肯定会有所举动的。

但现在为何这么安静?不正常,不正常。

没错,这肯定不正常。

但那又怎么样?

你难道因此不做事了吗?难道因此推迟易帜大典了吗?

不可能的呀。

沈葆桢唯一能做的,就是查漏补缺,站在苏曳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他是苏曳,应该如何破坏?

他思来想去很久,找到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刺杀韦俊,刺杀杨辅清。

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办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

现在双方的互信还比较弱,

一旦发生对两个投降主将的刺杀,很容易让这群太平军联想到这是清廷要杀降。

尽管任何有脑子的人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但千万不能奢望这四万太平军士兵会有脑子。

想到了这一点。

沈葆桢立刻再一次找到了韦俊和杨辅清,说出了自己的隐忧。

杨辅清表情不露神色,但心中却惊诧,这沈葆桢还真是厉害啊,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性,直接命中要害。

只不过,结果你是猜对了,但剩下猜错了。

这和苏曳有什么关系?

沈葆桢道:“两位将军,苏曳此人奸猾如鬼,你们一定要万分小心。易帜大典的那一天,一定要做好绝对的防护,最好穿上铁甲,如果有替身之类那就更好了。”

韦俊道:“多谢沈大人关心,我们一定多加小心。”

替身是不可能有的,你沈葆桢那么大的人物都没有替身,我们怎么可能会有。

沈葆桢从头到尾都没有怀疑过,韦俊或者杨辅清这两人中会有一个人是伪降。

但这才是正常的,任何人放在这个时代背景,也不会怀疑的。

韦俊和杨辅清,怎么看都是天京事变直接受牵连者,投降清廷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也就是因为苏曳知道历史,通过历史事件,能够知道一个人的真正秉性。

杨辅清甚至忍不住道:“沈葆桢大人,这个苏曳很厉害吗?竟然让您如此忌惮?”

他的言语中,暗藏着一股无法掩饰的敌意,这更加让沈葆桢信赖了。

“此人手段狠毒,奸猾如鬼,不得不防。”沈葆桢道:“接下来两位将军要对手下进行辨认和排查,如果找到异心者,千万不要手软。另外对于身边的所有生面孔,都要绝对警惕,最好不要让任何陌生人出现在视野之内。”

沈葆桢千叮咛,万嘱咐。

甚至让韦俊和杨辅清都觉得有些啰嗦了。

……………………………………………………

然而,两日之后!

韦俊还真的抓到了三个人,准备在易帜大典的时候刺杀他。

顿时,他对沈葆桢更加敬佩不已。

并且把这件事情主动汇报给了沈葆桢。

“审,一定要审出来,他们的幕后指使者是谁?接下来将军要对自己的亲卫队做一次彻底的清理,确保不会有任何危险因素。”沈葆桢道。

韦俊道:“我会的,但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沈葆桢道:“将军可以对我畅所欲言。”

韦俊道:“大人应该提防杨辅清。”

沈葆桢道:“什么意思?”

韦俊道:“根据我的了解,杨辅清此人对天国还是颇为忠诚的,而且对我非常不服气,这次竟然甘愿屈居我之下,而且愿意裁撤一万军队,并且撤出南昌去瑞州大营,有些非同寻常。”

沈葆桢道:“将军忧虑得是,我会进一步观察杨辅清,并且认真辨别之。”

他虽然这般表态,但是内心却不当一回事。

你韦俊有投降的理由,难道杨辅清就没有了吗?

他只怕比你韦俊更加悲愤吧。

韦昌辉算是自寻死路,毕竟他杀了那么多人,甚至连石达开的家眷也都杀了。

而在很多人看来,杨秀清除了跋扈一些,也没有什么罪行吧,结果被韦昌辉杀了全家。

杨辅清是杨秀清的族弟,而且在天京事变中,杨辅清的家人也被韦昌辉杀了。

人家投降,是有绝对充分理由的。

至于为何甘愿屈居你之下,那是因为我们给了好多银子。

而且他的军队为何答应裁撤一半,沈葆桢也派人暗访过了,其实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当兵了,愿意拿着安家费去过太平日子。

在沈葆桢看来,这完全是韦俊和杨辅清之间的倾轧,只能让他更加高兴。

甚至在沈葆桢看来,韦俊更加需要提防,因为他表现得更聪明,而且他的军队可是要留在南昌的,反而杨辅清答应带兵去瑞州,明显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反而你韦俊,一副野心勃勃的样子,让人有些担忧。

……………………………………………………

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

不管是激动也罢,不安也罢。

这一天终究是要到来的。

五月初十,这一日终于来了。

前一夜,沈葆桢几乎度过了一整个不眠之夜。

但今天早晨,依旧没有任何困意,只有无尽的兴奋。

太阳刚刚升起不久,他就带着一万六千湘军,浩浩荡荡朝着南昌而来。

而此时,韦俊的军队如同约定的那样,全部放下了武器,而且各自呆在自己的军营之中。

沈葆桢派遣了几百人,进入南昌城内监视。

整个南昌城墙,不得由韦俊的军队。

而且所有的武器,全部交给清军相关人员掌管。

沈葆桢军队进入南昌之后,会第一时间接管城防,接管武库,接管炮台。

然后,对韦俊的军队进行整编,陆续将他们撤出南昌城。

但不能一下子就这样做,容易引起弹反,需要完全掌握局面后才动手。

在九江一战,湘军伤亡很大,以至于湖北方便不得不又补充了些许兵力给他。

尽管对方一再谦让,沈葆桢先是写信,邀请曾国藩来主持这一场易帜大典。

曾国藩推辞了,因为他在丁忧。

接着沈葆桢又邀请骆秉章前来主持这个易帜大典,骆秉章当然也拒绝了。

最后,沈葆桢亲自邀请胡林翼来主持这个易帜大典,但是胡林翼也拒绝了。

沈葆桢一再邀请,胡林翼再三推迟,最后索性返回湖北。

废话,这个时候分明是你沈葆桢最荣耀的时刻,最显脸的时刻,甚至皇帝那边都答应了,彻底招降之后,愿意册封韦俊和杨辅清。

如果我们来主持这个易帜大典,抢了你的风头,岂不是被你记恨一辈子。

况且我胡林翼还不是江西巡抚呢,但你沈葆桢确实是江西按察使,如今清廷在江西省内最高文官。

易帜典礼第一步,杨辅清需要率领他的军队离开南昌,前往瑞州。

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杨辅清率领着两万大军,整整齐齐出了南昌城,然后直接朝着瑞州方向而去。

杨辅清浑身铁甲,骑着高头大马,单人单骑,来到沈葆桢面前道:“沈大人,我正式率领军队,前往瑞州。”

沈葆桢道:“好,我将派遣一支队伍,带领着你们前往瑞州。”

接下来,一名湘军的游击将军,率领着上百名骑兵,朝着杨辅清道:“将军,请!”

杨辅清心中冷笑,这哪里是带领,分明是监视。

接下来,杨辅清带着湘军的一百名骑兵,前往自己的两万大军。

于是。

南昌城外,出现了两支大军。

杨辅清率领这两万太平军,朝着西南方向的瑞州大营方向而去。(今高安市区域)

沈葆桢在上百名官员的陪同下,率领着一万六千名湘军,全副武装,威风凛凛,浩浩荡荡朝着南昌城开拔而进。

此时,所有的不安消失得干干净净。

剩下的唯有激动。

这是他这辈子最荣耀的时刻。

拿下南昌,就等于拿下江西。

这是他这辈子,干的最大的一件事情,也是最成功的一件事。

以一己之力,鲸吞发逆四万大军。

以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昌,进而拿下整个江西。

江西巡抚,是我拿下来的。

湘军还多了三万可战之兵。

如此大功,湘军中其他人可曾有过?

如此波澜壮阔的手笔,苏曳小儿谋取九江就显得如此卑劣而又小家子气。

苏曳,你虽然背靠皇帝,但你的资源还是太少了。

终究还是我胜你一筹啊。

南昌,归我了。

江西,也归我了。

这一局,我沈葆桢赢了。

周围的几十名官员,也都仰慕地看着他,想要趁机拍马几句,但是看到此时他神情严肃,气氛威严,便不由得作罢,等到真正入城,进入巡抚衙门之后,再进行拍马也不晚。

刚刚靠近南昌城门。

乐队立刻奏乐。

严肃而又喜庆的音乐声响起。

城头上,南昌太平军主将韦俊,大声高呼道:“恭请沈大人入城。”

沈葆桢在城下站定。

湘军的先锋部队,先进入南昌城。

而此时,高大的城墙上,空无一人,只有城头上韦俊带着几十名心腹官员。

韦俊听从了沈葆桢的话,穿着铁甲,身边也只有寥寥几十人,都是最心腹之人。

沈葆桢举起手。

身后一万多湘军,整整齐齐停下来,排成了十几个方阵。

接下来,就是严肃威严的易帜。

在乐曲声中,南昌城头,太平天国的旗帜,缓缓落了下来。

接着,就要换上清廷的龙旗。

沈葆桢心情澎湃。

成了,终于成了。

这桩大事,他终于干成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砰!”

猛地一声枪响!

城头上,太平军主帅韦俊猛地中弹,不敢置信地捂住自己的脖子,缓缓地倒下。

与此同时!

距离南昌城门两千米之处。

“砰!”

又猛地一声枪响。

太平军江西副帅杨辅清猛地捂住胸口,鲜血汹涌而出。

顿时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杨辅清口吐鲜血,大声高呼道:“卑鄙清妖,竟然杀降!”

“兄弟们,跟他们拼了!”

………………………………………………

注:第一更送上,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有月票的恩公,把月票赐给我好吗?

糕点给您鞠躬了,谢谢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