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6章:苏曳夺取九江!沈葆桢悲剧!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不,这个时候我要回去,我要和我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洪人离道:“我本来就已经无比愧疚了,这种时候如果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我这辈子都过意不去的。”

然后,她朝着九江城飞奔而去。

苏曳拦之不住。

然后,他不由得朝着西边方向望去。

虽然是晚上,看不清楚,但他仿佛仍旧看到了沈葆桢大人,此时正在眺望长江。

此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关键时刻,手段就是这么狠辣,果决!

谢谢你啊,沈葆桢大人。

…………………………………………

九江城内。

城墙之上,时时刻刻都有人警惕着外面的一切。

因为下大雨,桃花汛,江水,湖水时刻都拍打着堤坝,发出一阵阵巨响。

但刚才那一声巨响,还是显得刺耳。

所以,城墙上的人立刻朝着那个方向望去。

夜里,看不清楚。

究竟发生了什么。

“轰轰……”

猛地一声巨响。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整个大地。

然后,他们看到了惊骇的一幕,长江的堤坝上出现了一个缺口,洪水正在汹涌而入。

天!天哪!

顿时,城墙上的太平军立刻敲响钟声。

而且是那种非常刺耳的钟。

“当当当当当……”

钟声响彻在整个九江城的上空。

林启荣曾天养等将领冲上了城头,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很快,他们就知道怎么了。

因为听到了水的巨响,住在长江边上这么久,对这种声音太熟悉了。

“不好,有人掘堤!”曾天养高呼,这位老将军很长时间都是统领水师的,所以对这一切太熟悉了。

“天杀的清妖!”

“卑鄙无耻!”

“断子绝孙!”

“是苏曳吗?”立刻有人吼着问道。

曾天养道:“忠贞侯,如果缺口不大的话,还来得及!”

“我们城里的麦田还有一个月就成熟了啊,如果大水灌入进来,那就全毁了,我们最后的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啊,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啊!”

林启荣大声高呼道:“弟兄们,跟着我去堵缺口。”

随着林启荣一声高呼,顿时几千名太平军跟在他的身后冲了出去。

曾天养道:“侯爷,我去堵缺口,你留守九江!”

林启荣将他一把推开道:“我多少岁,你多少岁?”

等林启荣率领着几千人来到长江堤坝决口的地方,发现这里密密麻麻都是人。

“准备战斗,准备战斗!”

林启荣一声高呼。

顿时,这几千名太平军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抄起家伙,准备打仗。

但是下一秒钟!

林启荣等人看清楚了,这群人是新军。

他们看了太平军一眼后,哪怕对方准备好了战斗,也依旧没有理会,继续拼命干活。

每一个人身上扛着石头,扛着沙袋,拼命地望着堤坝的缺口冲去。

如同蚂蚁搬家一般,拼命去堵缺口。

上百只火把,把这片区域照亮。

苏曳也发现了林启荣,依旧没有说话,继续扛着沙袋往前冲。

副帅王世清,一个人扛着几百斤的巨石,往前冲。

见到这一幕,林启荣瞬间明白了。

毁坏堤坝的绝对不是苏曳,而是……天杀的沈葆桢。

对了,一定是他。

他的湘军在高处,所以洪水淹不着。

但是苏曳和他的太平军都在低处,会被洪水淹没。

呆了一会儿,林启荣大声高呼道:“呆什么?赶紧动手啊,堵住缺口!”

接下来,几千名太平军也疯狂冲上来,拼命用各种东西去堵缺口。

用各式各样的袋子,装上泥土去堵。

用巨石去堵住。

甚至用木头去堵。

一时间,苏曳的两千名新军,林启荣的几千名太平军,前仆后继,去堵这个洪水缺口。

完全分不清楚,谁是谁了。

就这么争分夺秒。

甚至,太平军摔倒了,旁边将他们扶起来的,就是新军。

就这样,几千人拼命地干了几个小时!

终于……

这个缺口被堵住了。

幸好现在长江水位还不高,水流还不是很恐怖。

幸亏这个缺口不够大,否则真的不可能堵住的。

但现在也只是勉强堵住了而已,因为最适合堵缺口的是沙袋,这样才能没有什么缝隙。

巨石,木头等等东西,还是有缝隙的,所以水还是不断地渗过来。

几千人还是不敢大意,找来了各种布,包裹上泥土,拼命去塞住各种缝隙,各种缺口。

中途的时候,老将曾天养还是来了,又带着两千人来了。

林启荣怒吼道:“伱来做什么?不用守城了吗?”

曾天养道:“王娘守城。”

几千人,继续拼命。

甚至找来杂草,混着泥土,去堵住这个缺口的缝隙。

“好像……好像没有多少水渗进来了。”

“我们是不是成功了?”

“成功了,成功了……”

有些年轻人忍不住大声欢呼,然后去抱住了身边的人,然后发现身边的竟然不是同袍,而是苏曳的新军,又或者是相反。

但是在这种天灾面前,人心是最容易凝聚在一起的。

接着,新军开始开始吃东西了,拿出了自己的干粮。

新军伙食很好,但这是在野外,所以也只有大饼吃。

但就这香喷喷的大饼,也让林启荣的太平军垂涎三尺了。

新军兄弟们,此时各个主动出击。

直接将手中的大饼撕下一半,朝着边上的太平军递过去。

“来兄弟,一起吃。”

“一起吃。”

但是,大部分的太平军都没有动。

苏曳的新军士兵道:“吃了我一块饼又怎么样,难道在战场上我还会让你手下留情吗?吃了我这块大饼,在战场上你见到我,依旧直接将我砍死,行不行?”

大部分太平军依旧没有动,而是望着高处的主将林启荣。

苏曳撕下一半大饼递给林启荣,喝了一大口烧酒,又把酒壶递给了林启荣。

对方微微一愕,然后接了过来。

先吃一口大饼,然后喝下一口烧酒。

林启荣一吃,顿时底下的兄弟们也都纷纷接过新军手中的大饼。

两支军队,暂时忘记了敌对,忘记了仇恨。

坐下来,喝着水,吃着大饼。

“轰隆隆隆……”

“啪啪啪……”

天上,又一阵电闪雷鸣。

苏曳和林启荣互相对视一眼,心中暗道不好。

果然,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不要啊,不要啊,不要啊……”老将曾天养大声高呼着,手脚并用,爬上了堤坝。

“老天爷啊,龙王爷啊,求求你别下雨了,求求你别下了啊……“

曾天养在堤坝上,不断对着长江磕头。

“不能下了啊,我们的粮食,还有一个月就丰收了啊,不能再下了啊……”

“我们断粮了啊,不能下了啊……”

曾天养不断磕头,不断大哭。

林启荣大声道:“下来,你下来!”

而此时,苏曳听到了一阵阵声音,仿佛要迸裂的声音。

不好……

这缺口虽然被临时堵住了,但是牢固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属于一个非常脆弱的平衡。

现在暴雨倾盆而下,水位会再一次上涨。

那这个临时堵住的缺口,可能随时会再一次被冲垮。

而现在根本找不到东西堵了,所有的袋子用完了,所有的木箱子也几乎用完了。

所有的石头也用完了。

苏曳道:“林将军,该走了。”

林启荣道:“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而就在这个时候!

这个堵好的缺口缝隙,再一次往外渗水。

渗水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林启荣朝着堤坝上的曾天养大声高呼道:“你快下来,你快下来。”

老将曾天养绝望地望着这一幕。

“砰……”

然后,刚才被堵住的地方,直接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洪水再一次涌入。

接着,缺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所有人绝望了。

老将曾天养一声悲呼:“老天爷啊,你为何如此无情,我的粮食啊,我们亲手种出来的粮食啊。”

然后,他一时想不开,整个人直接就朝着长江跳了下去。

绝望之下,他竟然是要跳江自尽。

“砰!”

但是,他没有跳下去。

被两个人,活生生按在了地上。

一个是他的亲兵,另外一个是王世清。

没能自杀成功,曾天养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苏曳来到林启荣边上道:“林世兄,这个缺口堵不住了,你们的人要做好一切准备,全部到高处去,站到房顶上去。”

“你们种的那些粮食,肯定是保不住了,现在甚至都刚刚开始灌浆,不要为了收割这些粮食,白白丢了人命。”

“接下来整个九江城周围,都会变成泽国的。”

“我要带着新军撤走了……”

“再见!”

接着,苏曳大声下令道:“新军将士,全部撤离!”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两千多名新军用最快速度,朝着东边的某个地方撤离,然后在那里登船。

时间要快,要快!

“保重!”苏曳不管对方同不同意,紧紧握住林启荣的手。

然后离开!

林启荣看着管涌越来越多。

很快又要再一次决堤了,肯定保不住了。

于是,林启荣也大声高呼道:“走,走,走……”

“全部撤退回城!”

然后,林启荣和曾天养二人,也带着几千名太平军拼命撤退。

趁着最后的时间,把城内的人组织上屋顶,把仅剩的物资,也全部搬到高处。

这完全是和时间赛跑!

………………………………………………

而此时,九江城内的太平军。

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把所有的一切,全部往屋顶上搬。

还有很多人,正在用镰刀收割麦子。

林启荣带人入城之后。

此时,洪水已经不断灌入进来了。

“轰轰轰……”

那个原来勉强堵住的缺口,此时再一次迸裂。

汹涌的洪水,再一次狂奔而入。九江虽然有城墙挡住,水一下子进不来,但是城墙年久失修,不知道有多少管涌之处,大水迟早会涌进来的。

林启荣撸下一串麦穗,放在嘴里大嚼,里面个刚刚开始灌浆而已。

“别割了,别割了……”

“抢救物资,上屋顶,上屋顶。”

“全部到最高处去。”

“所有的伤员,女人,孩子,到有屋顶的高楼去。”

“所有男人,上城墙,上屋顶!”

然后,林启荣就站在城头上,看着堤坝决口的地方,洪水如同巨龙一般涌入。

满心绝望!

而在这个时候。

忽然东边城门外,来了一群人。

整整一千几百人。

每一个人身上口扛着一个大袋子。

竟然是新军。

林启荣一呆,这……这是做什么?

苏曳带头,来到城墙之下。

此时,洪水已经到了脚踝了。

林启荣此时也不疑有他,立刻带着人出去。

苏曳道:“林世兄,这是十五万斤的粮食,大部分是干粮,还有几百个火药包,我留给你们了。”

“非常抱歉,我暂时也只有这么多。”

“我要率军暂时离开了,去扬州弄粮食。”

“你们要抗住,等着我运来粮食。”

“别死,别自杀。让你们的兄弟们都别死,也别自杀。”

“等我运来粮食救你们!”

林启荣望着这一堆堆粮食,望着苏曳,他整个人都是迷茫的。

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但是又完全不知所措。

“苏曳,我,我是不可能投降的,我不可能背叛天国的。”林启荣道。

苏曳道:“林启荣,我接下来但凡说半个招降,我就不配为人。”

“你觉得我是施恩图报之人吗?”苏曳大声道:“所有人见证,我今后在林启荣面前,在九江太平军面前,绝不说出招降二字!”

“接收粮食,接收物资!”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

这一千多名士兵,纷纷将自己肩上的粮食,放在太平军的肩膀上。

“撤离!”苏曳一声令下。

一千多人新军,趟水飞奔,朝着东边的船队而去。

水位越来越高了。

林启荣望着苏曳新军的背影,一阵阵发呆。

“把粮食搬到最高处,最高处……”

几个小时后!

苏曳的新军,乘着上百艘船,沿着长江离开,返回扬州。

粮食和物资都不够了。

最关键的是,要把战场再一次空出来。

…………………………………………

接下来几日。

暴雨倾盆。

每天都在下雨,长江水位越来越高,鄱阳湖水位,也越来越高。

林启荣等人眼睁睁看着整个九江城,彻底变成泽国。

水位不断上涨。

三尺,五尺,十尺。

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再涨的话,就连屋顶也呆不住了啊。

无数人,跪在屋顶上祈祷。

老天爷啊,龙王爷啊,千万别再下了。

再下的话,我们就要全部淹死了啊。

此时,林启荣心中无比感念。

幸亏最后关头,苏曳送来了十五万斤粮食。

否则……弟兄们只怕真的要饿死了。

十五万斤,每一个人能分八九斤左右。

但是林启荣下令,每人每天,只能吃三两。

这样能维持的时间还长一些。

此时,所有太平军士兵都知道了,自己此时嘴里吃的粮食,全部是苏曳新军给的。

顿时,心绪无比复杂。

林启荣和曾天养望着泽国一般的九江城,缓缓道:“曾老,虽然东王死了,但我们是生是天国的人,死是天国的鬼。苏曳再好,那也是清妖头子,所以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

曾天养道:“东王虽然死了,天王荒唐,我们心中知道。但是兄弟们心中,对天王还是有忠诚的,还是有情感的,投降是不可能的。”

林启荣道:“不可能投降,但也要报恩。”

曾天养道:“此时能够支撑我们的,也只有这股子精气神了。”

林启荣道:“随性而活,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吧,走不下去了,就轰轰烈烈而亡。”

或许是太平军的祈祷起了作用。

次日,大雨停了。

久违的太阳出来了,而且温度开始上升。

众多太平军,仿佛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

而此时!

另外一个方向,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弟,韦俊!

这段时间,他一直带着一万多太平军在江西四处征战,前不久刚刚攻下吉安城。

比起石凤魁,这韦俊就要强得多了。

他也是湘军的老对手了,这些年和湘军交手,也算是赢多输少。

两年前,武昌城就是他打下来了。

湘军的教师爷,猛将罗泽南,就曾经被他击败过。

这段时间,他在江西打得好好的,正在四处攻城掠地,没有想到天京事变爆发了。

他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冲击。

但是很快就缓过来了,因为他也算是胜利者。

他的兄长韦昌辉杀掉了杨秀清。

那个压在所有人头上的大山不见了,那个让人无比害怕的东王不见了。

消息传到韦俊耳朵里面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回师天京,帮助兄长韦昌辉维持局面。

但是有人告诉他,不要这样做。

他和北王韦昌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两个人不能都在天京,反而要一内一外,这才安稳。

如今天国大军分在两处地方,一处在天京、安徽附近,一处在江西周围。

北王韦昌辉背靠天王在天京,那他韦俊就应该在江西抓住兵权。

而江西的核心,就是南昌。

所以,韦俊应该率军入驻南昌。

韦俊觉得有理,便率领一万五千太平军北上,进驻了南昌。

于是乎,此时的南昌太平军,超过了三万多人,石达开不在,韦俊自然就成为了南昌太平军主帅。

只不过原本的南昌主将是石达开的部下,对于韦俊也是不大服气的。

但是,没有撕破脸皮。

因为翼王石达开只是去天京主持局面,阻止韦昌辉继续暴行,但局面还没有明朗。

………………………………………………

天气一天天转好。

温度越来越高,太阳暴晒大地。

九江城的水位不断下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干涸了。

整个过程中,沈葆桢大人都在守株待兔。

他的大军驻扎在九西北方向,地势很高,不会被洪水波及。

所以在这场大水中,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得到了难得的休整。

这一战,虽然一开始仓促,犯下了错误,使得军队受到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接下来,他狠辣果断,还是挽回了局面。

他拿着望远镜,看着九江城内的一切。

“沈大人,已经到处侦查过了,苏曳的新军已经逃走了。”

“方圆百里之内,都没有苏曳新军的踪迹,大水淹城的时候,新军具体伤亡不知,但是物资损害应该很严重,到处都漂浮着箱子,而且他们的军营都来不及收,也完全被淹没在大水中了。”

“这一场大水,把九江城内的一切摧毁得干干净净,快要成熟的麦子,也全部被水淹没了。”

“九江已经彻底断粮好几日了。”

沈葆桢道:“继续记录,九江城内有没有炊烟,一天有几处炊烟。”

“是!”

这一次的沈葆桢很谨慎。

一定要等到九江太平军快要彻底饿死了,才开始攻城。

确保一举拿下。

他一方面很有耐心,但一方面又很焦急。

因为,苏曳显然是去扬州补给了,一旦补给完毕,他立刻又会回来的。

所以,必须趁着苏曳新军到来之前,把九江拿下来。

为此,他专门派了舰队在长江上巡逻,一旦发现苏曳的船队,就立刻来报。

最好的局面是等到九江城内的太平军全部饿死了,这样就能轻而易举拿下九江城。

在他的观察下。

九江城内局面非常不妙。

城墙上,人越来越少了。

隐约间,尸体越来越多了。

浓烟也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不是煮饭的炊烟,而是火化尸体的浓烟。

整个城内,再一次素裹。

很显然,这是九江城内在为死去的兄弟们戴孝。

……………………………………………………

九江城内!

曾天养道:“侯爷,您觉得这计策有效吗?”

洪人离道:“有效,因为完全符合逻辑,更加符合沈葆桢的期待。”

这几天,每人只吃三两干粮,然后狂灌热水。

尽管饿不死,但实在是有些虚了。

但如果没有苏曳送的这十五万斤粮食,那他们几乎早就饿死了。

当然,这洪水也不是没有一点点好处,那就是带来了部分的鱼。

但是这点鱼,对于一万八千人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了。

曾天养道:“侯爷,你觉得沈葆桢什么时候会攻城?”

林启荣道:“等苏曳的船队再一次从扬州城出发的时候,他们就会攻城了。因为他先用洪水淹城,毁掉了我们即将要成熟的麦子,让我们彻底断粮,肯定不会便宜了苏曳。”

“接下来,让更多兄弟扮演尸体,横七竖八躺得再多一些。”

“然后,在城墙上,在地面上演戏,饿得倒地。”

“接下来,不要再升火了,每个人灌满凉白开。”

“上演饿殍满地。”

“要让沈葆桢那边赶紧攻城了,不能再耗下去了,再耗下去,我们真的要彻底断粮,苏曳送的这十五万斤粮食,也要吃完了。”

随着林启荣一声令下。

九江城内的状况,看上去更加惨烈了。

城墙上的士兵,奄奄一息。

甚至,是不是就忽然倒地不起。

城内的道路上,也横七竖八躺满了人,也不知道是死还是活的。

…………………………………………………………

在远处山坡上,湘军用望远镜观察到了这一切。

“沈大人,差不多可以了。”

“九江城内,早就彻底断粮了,现在炊烟都没有了。”

“城内大量的人,都已经饿死了。”

“而且,现在他们死的人,也根本不烧了,就任由扔在那里了。”

“末将看到,很多人都在地上抓土吃了。”

“可以攻城了。”

沈葆桢摇头道:“再等等,再等等!”

幕僚道:“大人,其实不能等了。”

沈葆桢道:“哦?为何?”

幕僚道:“因为他们已经不烧尸体了,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沈葆桢听完后,不由得一颤。

他明白幕僚的意思了。

之前那些发逆,还把死去的同袍烧掉了,现在反而不烧了。

这……这是打算做什么?

不言而喻,指向那个最残忍的答案。

这是要把人当成军粮吗?

只不过林启荣此人有道德情操,所以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幕僚道:“林启荣有道德情操,但是那些发逆士兵没有,一旦等到有人打破了这个禁忌,那就会纷纷效仿,那样他们反而会吃饱了,而且会爆发出来可怕的凶性!所以我们要抓紧攻城了。”

沈葆桢道:“有理,开始集结军队!”

半个时辰后!

又有斥候来报。

“大人,飞鸽传书,飞鸽传书,是从长江船上飞来的。因为我们这个大营建立的时间还短,很多信鸽还不懂得回巢,所以应该飞回来十只,但只飞回来两只!”

沈葆桢拿过信鸽上的密信,心中暗道:难道是苏曳的舰队回来了?

打开一看!

发逆水师主力来袭,距离二百八十里。

顿时间,沈葆桢暗呼不好。

如果是苏曳来了还好一些,至少都是大清的军队,或许会抢功劳,但不会对湘军开火的。

但发逆水师主力可不一定。

林启荣是杨秀清的人,天京发逆不是对林启荣见死不救的吗?怎么现在又派大军来了?

但不管怎么样,自己都必须立刻动手了。

顿时,沈葆桢下令:“大军集结,全军吃饱饭,准备攻城!”

……………………………………………………

九江城内。

立刻有人汇报林启荣。

“侯爷,沈葆桢大军动了,动了!”

林启荣大声下令道:“全军饱食,每人不超过八两干粮,准备作战!”

随着一声令下。

一万八千太平军内心无比雀跃欢呼。

终于……终于可以放开肚子吃了。

八两干粮,已经很多了。

每个人就着凉白开,大快朵颐。

虽然这大饼很干很干,但最近气候实在是太潮湿了,就算每日拿到太阳底下晒,还是有一点点要发霉的感觉。

但是……对于断粮的太平军来说,每天只吃三两的他们,无异于山珍海味。

每一个人,都吃下了八两。

然后,灌上凉白开。

吃饱了!

终于吃饱了。

整整两年了,第一次有吃饱的感觉,太舒坦了。

既然吃饱了,那就准备战斗!

…………………………………………

沈葆桢的一万多军队,在距离九江城墙五百米的地方集结。

“你们也都看清楚了,现在城内发逆,不足三四千,剩下都饿死了。”

“而这剩下的三四千,也早就不成人样了。”

“若是这样,你们还拿不下九江城,那直接就抹脖子吧。”

“你们也都知道了,曾大帅遭到了苏曳小儿的羞辱,皇上金口玉言,谁拿下九江和南昌,谁就是江西巡抚。”

“现在,发逆的水师援军就在二百里之外,几个时辰内就会赶到!”

“留给我们顿时间,就三四个时辰!”

“三个时辰内,能不能拿下九江?”沈葆桢大吼。

“能!”一万多名湘军大吼。

沈葆桢猛地一声令下:“全军出击,踏破九江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湘军发起了疯狂的攻击。

如同潮水一般,朝着九江城涌去。

“轰轰轰轰……”

九江城头上,火炮开始轰鸣。

但是,明显比之前少了许多,势弱了许多。

湘军一鼓作气,无数人搭建浮桥,无数人跳水过河。

直接冲到了城墙之下!

然而此时!

又猛地一阵炮响。

原本稀稀疏疏的就将城头,忽然无数旗帜竖起。

出现了无数的人头。

密密麻麻的守军。

而且每一个人,精神奕奕,又哪里是要彻底饿死的样子。

林启荣大声高呼:“清妖沈葆桢,你中计了!”

“兄弟们杀!”

随着一声令下。

从城头之上,无数的滚木,无数的砖石砸了下来。

一个又一个火药包炸下来。

“轰轰轰轰……”

此时,湘军密密麻麻都在城墙之下,每一个火药包爆炸,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见到这一幕。

沈葆桢脸色一白,后背一凉。

为何会这样?

发逆不是早就断粮,早就饿死大批人了吗?

城内的麦田,不是还没有成熟,就被大水彻底淹没了吗?

为何会这样?

但是到了现在,哪里还有撤军之理?

既然中计,那也只能将计就计。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杀,杀!

凶性发作的沈葆桢,非但没有退兵,反而更加凶残地攻城!

“督战队上前,但凡有后退者,全部击杀!”

随着他一声令下,督战队整齐排列,举起洋枪瞄准。

战斗,再一次进入了白日化!

这一轮,比上一轮,更加惨烈!

湘军没有退路。

太平军也没有退路。

双方开始疯狂的厮杀。

残暴的湘军,一次又一次冲上了城头。

太平军,一次又一次,把他们杀下了城头。

林启荣,曾天养,洪人离三人,身先士卒。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三个时辰!

最激烈的三个多时辰过去了。

已经数不清楚,湘军第几次攻上城头了。

也不数不清楚,太平军第几次把湘军杀退了。

双方前仆后继。

悍勇无比!

林启荣越打越心惊。

他深深地感觉到,湘军的战斗力在快速提升。之前的湘军,靠的是武器更好,火炮更好,近战是不如太平军的。

而现在,就连近战水准也追上来了。

他林启荣麾下的这支太平军,已经是战斗力最高的了。但或许是因为饿肚子太久了,虽然战斗意志无限,但体质还是下降。

所以,论战斗力,好像已经比不过眼前这支湘军了。

而另外一边的湘军,也越打越心惊。

这群发逆疯了,饿了那么久的肚子,明明都已经这么瘦了。

却能爆发出这么可怕的战斗力。

根本就杀不完!

杀完一个,后面远远不断补上来。

根本就不怕死!

双方的战斗,呈现出无比胶着的状态。

仿佛什么可能都有。

湘军仿佛随时都会再一次被推下城墙。

而太平军这边,也仿佛随时会被破阵,被占领城墙上的阵地。

双方都很勇敢,战斗力都惊人的强。

伤亡也其高。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沈葆桢,越来越心惊,越来越心焦。

因为,长江上发逆的援军,已经越来越近了。

一旦敌人援军赶到,前后夹击,他这支湘军就危也。

但是……他的军队已经尽力了。

守城的发逆,太勇敢,太可怕了。

他拿出怀表,不断计算着发逆援军可能到来的时间。

他感觉到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

而与此同时!

苏曳的船队,已经逼近了九江城。

哪里是什么太平军的水师,就是他的船队,挂着太平军的旗帜而已。

“大帅,九江城正在激战!”

“双方伤亡无数,打得难分难解!”

苏曳道:“所有火炮,瞄准湘军阵地,准备开火!”

“是!”

苏曳新军,全部穿着太平军的服侍,带着头巾,披头散发。

开始登陆。

整整用一个多小时,才将几十门火炮,从船上运到陆地上。

然后,大军列阵。

几十门火炮瞄准湘军在城外的阵地。

“开火!”

“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

几十门火炮,开始发挥!

“嗖嗖嗖嗖嗖……”

无数的炮弹,划过天际,狠狠朝着湘军阵地砸了过去。

然后,猛地爆炸!

火炮不一样?炮弹不一样“

一样的,不管是苏曳新军,湘军,还是太平军,火炮都是向洋人买的。

只不过,太平军买的先进洋炮比较少。

“轰轰轰……”

一阵阵猛烈的爆炸。

阵地上的湘军,猝不及防下,很多人被炸得人仰马翻。

紧接着……

很多人来报。

“沈大人,不好了,发逆援军已到!”

沈葆桢眼前一黑,几乎要昏厥过去。

李续宾吼道:“发逆援军有多少人?”

“不知道,已经登陆了好几千,后面还源源不断,江面上的船只不计其数,整整几百艘。”

李续宾颤抖道:“沈大人,必须立刻退兵,立刻退兵!否则,有全军覆灭之危啊!”

沈葆桢只觉得天旋地转,内心无边无尽的痛楚。

为何上天要如此对他?

他的战术有错吗?他的布局有错吗?

完全没有啊。

但为何会是这个结果?

两次战役,都没有拿下来?反而损兵折将?

李续宾道:“沈大人,快退兵,否则就来不及了。”

“我们没有拿到九江城,但至少苏曳也没有拿到,发逆的援军到了,肯定也带来了大量的粮食,所以九江城谁也攻不下来了。”

沈葆桢强忍着昏眩,望着鲜血淋漓的城墙,望着尸横遍地的地面。

再一次,充满无限不甘,大声高呼:“退兵,退兵!”

“当当当当当!”

湘军,再一次鸣金收兵!

而这一次撤退就没有那么整齐了,而是仓皇逃窜。

因为发逆援军到了,再不逃的话,就要被内外夹击了。

湘军丢掉了所有的重型物资,用尽所有的速度,朝着西边逃窜。

而那边杀红了眼睛的林启荣部,竟然发疯地追杀了出来。

一边追杀,还一边高呼,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一个多时辰后!

天黑了!

湘军已经逃得无影无踪。

苏曳的新军,再一次出现在九江城下。

然后,林启荣部尴尬了。

啊?!

原来……原来是你们啊。

我,我还以为是援军呢。

然后,所有人陷入了失落。

天京那边,真的放弃我们了吗?就因为我们是东王的军队吗?

那……我们该何去何从?

苏曳再一次出现在九江城门之外。

城头上,无数眼睛盯着他。

但这一次,已经没有了敌意。

苏曳大声道:“林启荣将军何在?”

城头上,林启荣露出了面孔,大声道:“苏曳将军,我再一次开启城门,你可敢进来?!”

说罢,九江城门,再一次缓缓开启。

所有人都涌上了熟悉的既视感。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苏曳一人当先,骑马走过了护城河的浮桥。

然后,直接进入了九江城门。

接着,苏曳大声下令:“新军入城!”

…………………………………………

注:万字大章送上,整整写了五个小时,累瘫了,我去躺一会儿再吃饭。

兄弟们,如果有月票的话,记得投给我好吗?千万拜托了,谢谢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