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1章:彻底决裂!武装对立!震动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常州战场。

天京的七千援军赶到丹阳之后,石达开总算稍稍缓了一口气。

三个城池的战场,再一次陷入了平衡。

但是,王有龄率领一万大军杀入丹阳战场之后,这个平衡再一次被打破了。

失败的天平,再一次朝着石达开滑去。

而更可怕的是,苏曳和田雨公八千多联军,四艘炮舰,一艘受伤的战舰(清廷俘虏的,趁乱抢来),已经杀到长江口了。

一旦这支强大的力量到达常州战场,那……太平军战局直接就算是崩了。

不过在长江口,苏曳的舰队却被英方战舰拦截了。

这一战,联军海军实在挺惨,二十七艘战舰,最终完好的不超过四艘而已,而且全部去了香港。

所以,此时英方在上海长江口的海军势力,也直接弱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暂时的。

此时大英帝国的海军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稍稍扒下一根汗毛下来,都比清廷的大腿还要粗。

大英帝国驻上海领事麦华佗和威妥玛来到苏曳的军舰上。

毫无疑问,苏曳是不会和他们见面,只是让巴厦礼和他会谈。

“请你们无条件归还三百名法军俘虏,归还四艘炮舰,一艘军舰。”麦华佗直接了当道。

巴厦礼道:“法国人的俘虏,为何葛罗不来谈,而是由你们来谈?”

麦华佗道:“葛罗公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巴厦礼道:“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巴黎,向法兰西的皇帝谢罪吗?”

这一战的失败,注定会在整个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法国公使葛罗,额尔金伯爵甚至都无法在中国停留,而是要立刻返回伦敦和巴黎,竭尽全力保住自己的位置,并且煽动朝野,准备对清廷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巴厦礼道:“领事大人,威妥玛先生,我也要马上返回伦敦了。”

听到这句话,威妥玛脸色微微一变道:“你打算做什么?返回伦敦宣扬你的和平路线吗?这个时候你敢在伦敦宣扬和平路线,会激怒所有人。”

上海领事麦华佗道:“巴厦礼爵士,这個时候绝对不是落井下石的时刻。”

对于这场战败,对于大英帝国,对于整个欧洲,都会引发无比剧烈的震动。

这一战的规模很小,比起克里米亚战争完全狗屁都不是。

但是在整个欧洲列强眼里,清廷何等之弱小?何等之落后腐朽?

输给清廷,完全是奇耻大辱,根本无法接受。

更何况英法是当今世界上最大强国,这一战传到欧洲,隔壁的普鲁士,甚至更远的沙俄帝国,岂不是要彻底小看了我?

麦华佗道:“清廷的人迂腐,觉得打赢了这一战就万事大吉了。但对于英法两国来说,就必须准备一场灭国战争,这样才能挽回颜面。这个时候,任何阻止这一场军事报复的人,都会被撕得粉碎,巴厦礼爵士,我觉得你千万不要妄想把阿尔伯特亲王拖下水,更不要试图在这个时候贩卖你的和平路线。”

巴厦礼道:“对,接下来的战争谁也无法阻止。但是……战败者是不是需要负责任?甚至你们是不是要负责任?”

“我们无法阻止接下来对清廷所谓的毁灭战争,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阻止额尔金伯爵统帅下一场战争,我们甚至可以借机清算他,清算很多人,不是吗?”

顿时,麦华佗和威妥玛陷入沉默。

毫无疑问,这是可以的。

打了这么大的败仗,只要王室愿意推动,额尔金伯爵和何伯将军,统统都是要下台的。

巴厦礼直接道:“三百名法国俘虏,可以归还给伱们。但是四艘炮舰,还有一艘大型战舰,就要归我们所有了,你们完全可以当作没有这么一回事。”

“作为交换,我们不会推动对额尔金伯爵,还有贵方很多人的清算。”

上海领事麦华佗和威妥玛对视一眼,这个条件一点都不过分,就当这些战舰被击沉了。

麦华佗道:“但是有一点,这些战舰你们绝对不能出现在大英帝国海军面前。”

威妥玛沉默了一会儿道:“巴厦礼,苏曳参加了这一场战争,而且还对我大英帝国开火了,这难道不会激怒国会吗?我想要请问,接下来帝国对清廷发动的毁灭性战争中,他将扮演何等角色?”

巴厦礼沉默了一会儿道:“苏曳遇刺了。”

“什么?”威妥玛惊呼:“谁是凶手?至少表面上谁是凶手?”

巴厦礼道:“清朝的一个八旗都统之子。”

所以接下来有些话,不必说透了。

威妥玛道:“我的天哪!”

巴厦礼道:“想要让我在伦敦不攻讦贵方,你们还需要支付一件东西。”

麦华佗道:“适可而止吧,巴厦礼爵士。”

巴厦礼道:“我希望您以上海领事的身份,写给太平天国的洪仁玕,具体相关内容,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

说罢,巴厦礼把这封信递了过去。

信中高度赞扬了洪仁玕的开明,批判洪秀全的腐朽可笑,表示大英帝国愿意扶持洪仁玕这样的英明领袖,必要的时候,大英帝国愿意用军事手段帮助太平天国开创全新的局面。

麦华佗看完之后,递给了威妥玛。

太狠毒了!

借刀杀人,竟然到这个地步吗?

我可是堂堂上海领事啊,杀鸡用牛刀吗?

麦华佗冷道:“巴厦礼爵士,你把我当成了什么?你利用的工具吗?”

巴厦礼缓缓道:“我马上就要回伦敦了。”

这句话,你已经说过了。

但,依旧很有威胁力度。

这一战败了,很多人要负责任,那么哪些人需要负责呢?

阿尔伯特亲王在帝国的外交事务中,是拥有巨大权限的。

“好的。”麦华佗道:“我会亲手写这封信。”

对于他这个上海领事而言,太平天国的洪仁玕,算是个屁。

威妥玛冷笑道:“巴厦礼爵士,希望你记住,你是大英帝国的官员,而不是苏曳的部署。”

巴厦礼道:“这话你应该和李泰国说,和赫德说,而不是和我说。”

对于巴厦礼而言,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把苏曳扶持到中枢,执掌朝廷权力。

如此一来,他就会成为两个国家近乎唯一的通道。

未来这是何等巨大的利益?

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上,都足以他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至此,谈判结束。

…………………………………………

次日。

英国战舰放行,苏曳的舰队进入了长江口。

而巴厦礼乘船返回伦敦,履行他重要的外交任务。

为接下来苏曳力挽狂澜,入主中枢,做最后的准备。

而苏曳和田雨公的联军,杀气腾腾,朝着常州战场杀过去。

但是,已经不需要了。

浙江巡抚王有龄率军一万,加入丹阳战局之后,局面发生了逆转。

石达开这一边,越来越落于下风。

但,这种下风是缓慢式的。

石达开愤怒之下,杖责了几个大将。

并且在军事会议上,严厉呵斥了这些人,希望这些人知耻而后勇,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挽回局面。

整个常州大战,已经持续二十几天了。

双方军队,都已经疲敝到了极点。

南方七省联军还好,毕竟有坚城依托,而且运河上有强大的舰队支援。

但对于太平军来说,就无比难受了。

而且,如果打苏州,那太平军的积极性就很高,因为里面非常富裕,可以大肆劫掠。

但是常州、丹阳和无锡、他们早就劫掠过了,里面已经没有什么财物了。

甚至,石达开自己都后悔打这一仗了。

之前他困在天京,感觉无用武之地,一旦打仗,就有兵权,就能增加声望。

但不知道为何,这些仗怎么变得如此难打?

之前江南大营,这么好打。

自从所谓的南方七省联盟成立之后,不知道为何,就连浙江和江苏的军队,也变得强大起来。

现在,石达开都不敢奢望能够打赢丹阳之战了。

就等着李秀成那边打赢无锡之战,引发对方军事上的崩塌。

今日将这些重要大将杖责之后,希望明日的大战,能够争气一些,打得好一些。

结果……

次日的大战,远远出乎石达开的意料之外。

他不杖责这些大将还好,这一杖责。之前还仅仅只是逐渐地落入下风,而今日竟然是快速落入下风。

而偏偏这个时候,苏曳的长江舰队竟然抛开了最脆弱的无锡战场,直接来到最有利的丹阳战场。

所有的舰炮,对着石达开的军队狂轰滥炸。

顿时……这成为了压垮石达开军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局直接崩溃!

石达开部开始溃逃。

石达开下令连杀了几个将领,都阻止不了溃退。

终于,三个战场中。

丹阳战场,太平军大败。

而后,王有龄率领一万人守丹阳城。

王世清、冯子材率领一万多人,直接从丹阳城杀出,朝着陈玉成的背后杀去。

九江的长江舰队,徐有壬的红单舰队,也跟着杀到了常州。

原本平衡的战局,瞬间瓦解。

几个时辰后!常州太平军崩溃,陈玉成下令全军撤退。

常州之战,结束。

这个时候,冯子材率领的原来江南大营军队已经支撑不住了,但是王世清率领的苏曳新军,依旧没有停留,继续杀向无锡,从中就可见苏曳的新军,战斗韧性何等之强。

苏曳长江舰队,徐有壬红单舰队,也跟着再一次杀向无锡。

李秀成这边几乎要疯了。

自从苏曳的舰队撤走之后,清军守将张国梁眼看就要守不住无锡了。

李秀成觉得,只要自己再用一用力,说不定就能破了无锡城了。

但是,当他听说丹阳战场,石达开兵败之后,李秀成知道自己就算攻下无锡,也毫无意义了。

尽管有万分不甘,但是他当机立断,率军撤退,返回天京。

至此,常州大战结束。

太平军大败。

之前僵持了将近一个月的大战,就在一天之间,十几万太平军瓦解了。

苏曳尽管没有指挥这一场战争,但对这一天深有感触。

不管是战局,还是国家,又或者是斗争。

几乎所有的垮塌,都不是漫长持久的,而是瞬间发生。

………………………………

苏曳距离镇江还有二百多里的时候,就遇到了联军的巡逻舰船。

巡逻船上的军官大喜,立刻向苏曳进行汇报。

“大帅在吗?大帅在吗?”

“常州战役结束!”

“南方七省联军大获全胜!”

“王世清将军还有我们的长江舰队,正在全速杀向镇江!”

听到这个消息,苏曳大喜,原本以为还需要他到场才能彻底打赢常州大战,结果根本不需要了。

王世清、徐有壬、王有龄、左宗棠等人,直接搞定了。

苏曳直接下令他和田雨公的联军,全速前进,攻打镇江!

天京那边,反应已经算是快的了。

刚刚接到常州兵败的消息,就立刻下令,派兵支援镇江。

但……还是晚了。

首先是九江的长江舰队赶到,王世清的新军杀到,开始攻打镇江。

紧接着,苏曳和田雨公的联军杀到。

在这两支军队,还有如此强大的舰队轰击下,镇江完全扛不住。

抵抗了十一个小时后,守军溃逃。

苏曳联军,占领镇江。

至此,太平军在长江南岸的所有城池,丢得干干净净,就剩下一个天京。

…………………………

天京,洪秀全收到了一个又一个败报。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最后一个败报,镇江沦陷。

几乎让他昏厥。

然后,他望向洪仁玕的目光变得无比复杂。

何苦来由?何苦来由?

原本不需要打这一仗啊?为何要去招惹苏曳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洪仁达狂奔过来告状。

“天王,天王!”

“你看看,你看看!”

“这是英夷上海领事麦华佗写给洪仁玕的密信,被我们截获了。”

“有几个洋人,偷偷摸摸前去干王府,被我们发现了。”

洪秀全接过来一看,上面的英文,他当然完全看不懂。

但是,天京内懂英文的人还是有的,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

更离谱的是,太平军中还有外籍军人,数量还不少。

“把罗孝全叫来!”洪秀全道。

罗孝全,美国人,传教士,在太平天国这边已经呆了好几年了,还被封了爵位。

“你把这封信翻译给我听。”洪秀全道。

罗孝全微微颤抖着,把这封上海领事麦华佗写给洪仁玕的信念了出来。

顿时间,洪秀全脸色都绿了。

好啊,好啊!

我之前还不信,你洪仁玕在香港真的被洋人策反了啊,还真的是要和洋人勾结,夺我江山的啊。

你的良心喂狗了吗?朕对你如此器重,你却要和洋人联手害我?

“这封信是真的吗?”洪秀全问道。

罗孝全苦涩了点了点头,麦华佗位高权重,和他交集不多,但是偶尔还是有书信往来的。

洪秀全直接把信扔在洪仁玕的脸上,道:“你看看,你自己看看。”

洪仁玕接过这封信,颤抖着看了好几遍。

他和英国的上海领事根本就不认识,完全不知道对方为何会来写这么一封信啊?

至于有人借刀杀人?他是万万不敢想的。

在他看来,英国上海领事位置如此之高,还有谁能够利用啊?

杀鸡哪里需要用牛刀啊?!

足足好一会儿,洪仁玕跪下道:“天王,臣冤枉啊,臣也不知道,这个麦华佗为何要给我写这封信啊?”

洪秀全怒道:“罢免洪仁玕的干王之爵,罢免所有职务。”

…………………………………………

林绍章再一次和洪人离谈判。

不得不谈判了,否则整个长江都被苏曳封锁了。

林绍章道:“你去告诉苏曳大人,把镇江还给我们。”

洪人离道:“不要想了。”

林绍章道:“我们还有几十万大军,你们守不住镇江的。”

真要打,确实守不住。

洪人离道:“你们安庆不要了吗?你们的大军难道不去支援安庆吗?”

“长江航道通行权,你们不要了吗?”

“洋人这一战输了,我们缴获了好几艘战舰,如果一天到晚封锁天京,你们怎么办?”

“做错事,就要接受惩罚。”

洪人离道:“我们愿意开放长江航道权,解除封锁。而且愿意把之前扣押的物资和粮食归还给你们。”

林绍章微微一愕,那么多物资,你们都愿意归还?

“条件呢?”林绍章问道。

洪人离道:“交出战犯,洪仁玕。”

林绍章道:“交出干王,我们颜面尽失。”

洪人离无语道:“林丞相,苏曳对天国,已经仁至义尽了,这个条件已经宽泛到了极致了。”

林绍章当然知道,而且洪仁玕完蛋后,他又能执掌天国的政务大权了。

对于苏曳而言,现在灭不掉太平天国,也没有必要灭掉。

现在灭掉太平天国,这巨大的功劳,向谁领赏?

林绍章道:“我去汇报。”

……………………………………

天京,天王府。

“苏曳说,只要交出洪仁玕,他们就愿意解除封锁,开放长江航道。”林绍章道。

洪秀全怒道:“我们派去买军舰的人呢?我们不是还有好几个造船厂吗?”

林绍章道:“天王,水师不像其他,没有个一两年,很难恢复啊。”

洪秀全道:“如果洪仁玕公开投降苏曳,朕颜面何存?”

林绍章道:“不会的。”

洪秀全闭上眼睛,足足好一会儿道:“救安庆要紧,答应他吧。”

至此,天京妥协,交出洪仁玕。

………………

几天后!

洪仁玕被押送到苏曳的面前。

苏曳怒道:“洪仁玕,你们打我做什么?打我做什么?”

“双方都谈妥了,两年之内不开战,以无锡为界,为何毁约?”

洪仁玕道:“苏曳大人,你只是江西团练,常州不是你的,苏州也不是你的。”

苏曳道:“我是南方七省盟主,我亲口答应要保护常州的。而且当时以无锡为界,是我和你们谈出来的,徐有壬巡抚是服从我的意志。”

“现在打出这种结果,何苦来由?”

“双方十几万人,大打一个多月,你们伤亡了几万人,我们这边也伤亡一万多人。”

苏曳挥了挥手。

对待敌人,苏曳冷酷狡诈。

但他没有把太平军当成敌人,对于眼前的洪仁玕,真的只能怒其不争。

敌友都分不清了吗?没有看出来,我苏曳对你们的友好吗?

未来天国在这个世界都没有容身之地的时候,只有我能包容你们,接纳你们。

你反过来打我,便宜了曾国藩去打安庆,怎么想的啊?

洪仁玕忽然道:“苏曳,在我看来,你比曾国藩更危险。曾国藩的湘军是看得见的敌人,你是看不见的敌人,你在暗中侵蚀我们,吞并我们。”

“苏曳,你大张旗鼓把我从天王那边要过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意图。但是你想要让我投降你,想要让我公开效忠你,打击天国威信,却是休想。”

“我洪仁玕,怎么都不可能投降你的。”

“你不要白费心机了。”

苏曳顿时不生气了,轻轻一声叹息道:“洪仁玕,你真想多了。”

“太平天国有很多兄弟姐妹在我这边,我把你要过来,就是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现在的德化县令李梦山,就曾经是你们太平军的人,我把你交给他审理!”

洪仁玕脸色一变,仿佛受到了无比巨大的羞辱。

我堂堂太平天国干王,你……你把我交给一个县令审理?

我乃天纵之才,你竟没有半句招降?

…………………………

李梦山,太平军中少有的地主家庭出身,父亲是秀才,而且还是私塾老师。

当时林启荣离开九江,很多年轻太平军留下来,李梦山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因为战事而右腿残疾退伍。

而后,他继续进入新军教化官行列,在学习和考试中脱颖而出,被封为德化县令。

而且这个县令,还真有朝廷的册封。

当时太平军要攻陷苏州,岌岌可危,需要苏曳出兵相救,苏曳提出让沈葆桢署理江西巡抚,李司担任九江知府,剩下许多官职,朝廷都一一同意。

次日!

德化县令李梦山对洪仁玕公开审理。

超过几千人前来观看,清一色都是前太平军将士家属,又或者是女营的姐妹。

洪仁玕惊诧地发现,这群人对他非但没有亲近,反而咬牙切齿。

经过了三天的审理。

德化县令判处洪仁玕绞刑,上报按察使和巡抚衙门。

署理江西巡抚沈葆桢勾决。

而后,洪仁玕被当众绞死。

这个消息传到天京,引发了巨大的震撼。

此时,陈玉成和李秀成正率军北上支援安庆,他们两人都收到了洪人离的亲笔书信。

上面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好自为之。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警告了,还有苦口婆心的劝诫。

苏曳爱才不假,但是他的耐心是有限度的,你们未必就是天纵之才,能够让人一而再地纵容。

别真的把自己玩死了,洪仁玕就是榜样。

……………………………………

太平天国这边,只是附属。

朝廷和苏曳这边的斗争,才是关键。

就如同朝廷所担心的那样,刺杀苏曳一案,瞬间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暴。

引爆了整个京城。

这个天底下,没有秘密。

整个京城都在沸沸扬扬,凶手是德兴阿之子。

而且,是僧王之子伯彦带入新军的。

更离谱的是,此人和翁同书之子之前就曾经谋划过对苏曳全家的谋杀。

“苏曳大帅,真的是岳飞还要冤啊!”

“刚刚打赢了,就派人刺杀,太卑鄙了。”

“都说卸磨杀驴,这也太急了吧。”

“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完全是苏曳的苦肉计啊”

各种舆论,各种流言都有。

苏曳会进行舆论战,朝廷这边也有样学样。

但是,人人都怜英雄,人人都更加相信阴谋论。

越是骇人听闻,越是愿意相信。

所以,现在京城万民更加愿意相信苏曳是真的被刺杀了,而且是朝廷授意的。

现在的悬念就是,朝廷会把凶手德兴阿之子明正典刑吗?

……………………

皇宫之内。

皇帝和心腹重臣,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商议。

要不要交出谋杀苏曳的凶手德兴阿之子。

“不能交,而且要当作完全没有这回事一般。”

“就是要一口咬定,苏曳这是苦肉计。”

“苏曳那边打舆论,我们也打舆论。”

端华,载垣等人纷纷道:“我们是朝廷,我们声音更大,力气更大。”

杜翰忽然道:“皇上,不要打这个舆论战,如果打这个舆论战,反而落入苏曳的圈套了。”

“他毕竟是受到刺杀了,在这方面,我们始终是被动的,这个舆论我们打不赢。”

“最关键的是,皇上在朝堂上的话,已经放出去了。”

“皇上是天子,说出来的任何话,都是金口玉言。”

“一旦说出口,就不会挽回。那么这个被皇上批判之人,也一定要有所反应。”

“我们之前一直拼命地保留一丝体面,不愿意彻底撕破脸。现在既然撕破了,那……开弓也没有回头箭了,索性对着苏曳打到底。”

“朝廷和洋人这一战,毕竟打赢了,我们现在前所未有的主动。”

众人顿时明白,杜翰说得对。

苏曳被刺杀,是不是朝廷所为,争这个舆论没有意义了。

古往今来,任何大臣被皇帝训斥几句,都要立刻辞官,表示清高。

不辞官者,就会被认为软骨头,没用的东西。

现在皇帝对苏曳,就不仅仅是训斥了,而是直接定位逆臣,逆贼,死有余辜。

尽管这是非常失分的,会让皇帝的名声受到巨大的玷污。

但是……既然这张牌打出去了,那就要利用到极致。

面对皇帝羞辱性的批判,你苏曳怎么接?

杜翰道:“所以,索性把皇上在朝堂上说的话,传出去!”

“反正压不住,怎么也会传开的,那索性传出去。”

“把苏曳逼到一个绝地。”

顿时,几个重臣安静下来,静静望着皇帝。

这……可能很要命的。

皇帝亲口说你苏曳是逆臣,逆贼,死有余辜。

那就逼迫苏曳只有两条路走了。

要么如同所有忠臣一样,自证清白。

要么,奋起反击。

匡源道:“那,那苏曳会不会直接造反?”

“这几乎是把造反的名义,递到苏曳手中啊。”

“这个时候苏曳造反,能够获得万民同情的,甚至也能得到南方七省很多官员的同情。”

刚刚击溃了洋人的主帅,立下了大功,就被刺杀。

朝廷不但不交出凶手,反而说你是苦肉计,皇帝亲口说你是逆贼,逆臣。

难道就只能像当时岳王爷那样,被冤死吗?

杜翰道:“我赌苏曳不敢造反,不能造反。”

肃顺沉默了一会儿道:“此时在天下人眼中,朝廷是蛮不讲理的一方,那……索性就做到底。”

几个人再望向皇帝,还是要他拿主意。

万一,苏曳造反了呢?

杜翰道:“我们这一战打赢了,接下来就可以否定天津条约了,那洋人在九江的产业就是不合法的。之前朝廷不清理九江洋人的产业,是因为不想引起战端。但是现在都打赢了,清理九江洋人产业,名正言顺。”

皇帝沉默好久道:“就,这么做吧。”

…………………………

接下来!

一个更加炸裂的消息传出来。

瞬间让所有人失声,甚至连苏曳被谋杀一事都被彻底掩盖了。

朝廷上,皇帝亲口说苏曳是逆臣,逆贼,死有余辜。

所有人心颤,这……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苏曳不是功臣吗?

苏曳不是曾经皇上最信任的宠臣吗?

这……这也太冤了吧?

朝廷这么凉薄吗?

顿时间,所有的目光都盯向了苏曳。

………………

这段话从北到南,如同风暴,席卷南下!

最终,传到了苏曳的耳朵里面。

传到了南方七省几个巡抚的耳中。

刹那间!

几乎所有的重臣巡抚,都不知所措。

这……这是完全撕破脸了啊。

闽浙总督田雨公,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徐有壬刚刚返回治地,又用最快速度赶回九江,前来和苏曳会面。

而此时的九江无数人,彻底被激怒了。

“反了,反了!”

“大帅,这个朝廷,反了它吧!”

太平军出身的将领,纷纷出言。

甚至,原本新军出身的官员,也忍不住高呼出声。

反?!

不可能的。怎么反?

江苏巡抚徐有壬道:“上奏朝廷,上血书,逼迫皇上收回狂言。”

王有龄道:“对,上血书。”

闽浙总督田雨公道:“我愿意上京,在宫外绝食,逼迫皇上改口。”

“如此凉薄,如此对待功臣,岂不让人心寒?”

王世清进入,跪下道:“大帅,世清愿意进京面圣,当堂撞死,逼迫皇上开口。”

这就是所有大员的态度。

他们无比愤慨,王世清甚至愿意用生命为苏曳讨回公道。

田雨公愿意绝食,其他官员也愿意辞去官职,和苏曳同进退。

但是,没有一个人想造反。

作为朝廷重臣,作为天下督抚,所谓士大夫,造反这个词太沉重了。

朝廷这一招七伤拳,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徐有壬忽然道:“这样没用的,朝廷巴不得我们请辞相逼。事到如今,想要保住七省联盟,不流血,是不可能的了。”

苏曳不由得朝他望去一眼。

足足好一会儿,苏曳朝着几个督抚道:“几位兄长,我恳请你们,沉默!”

“继续呆在你们的位置,保持绝对的沉默。”

“务必保住南方七省联盟。”

“我去写一份奏章!”

然后,苏曳静静离开。

几日之后,苏曳的奏章,以六百里加急,送入京城之内。

……………………………………

朝堂之上。

李岐代表苏曳苏曳进京入宫,向皇帝递上了奏章。

苏曳辞去江西团练一职。

苏曳辞去所有的功名,顺天府乡试解元。

辞去顺天府武举乡试解元。

苏曳当堂交出所有皇帝的赐字,所有皇帝给他的圣旨。

苏曳辞去所有的爵位。

他没有任何辩解,只留下一句话。

有此一朝,苏曳绝不再仕!

满朝文武,看着李岐代表苏曳将功名出身文书,一份份放在地上。

将皇帝给苏曳的圣旨,所有的赐字文章,一份一份放在地上。

接着,苏全辞去所有的爵位。

苏赫辞去所有的爵位。

这就代表着,从此以后,苏曳和皇帝恩断义绝。

只要皇帝在位,他不担任任何官职。

今后朝廷有任何事情,也不要找到他的头上。

他不请罪,也不自辩。

就只是公开,彻底决裂。

“我主对朝廷仁至义尽,今后但有任何事情,不要再找到我主头上了。”

然后,李岐转身离开。

“哼!”皇帝一声冷哼。

李岐道:“皇上,这次不允许草民活着离开吗?”

皇帝没有说话,王承贵寒声道:“来人啊,将这个无礼之徒给我叉出去,扔出去。”

几个侍卫上前,架着李岐,直接扔出了皇宫。

苏曳的这个表态,让皇帝很得意,所以才让李岐能够出现在朝堂之上。

…………………………

三希堂内。

皇帝冷声道:“苏曳玩这一手,还真是可笑啊,他以为他是谁?卖直沽名,有何用?”

杜翰道:“果然和我们猜的一样,苏曳不敢反,他也不能反。”

绵愉道:“接下来,只怕有无数人为苏曳喊冤了。”

杜翰冷道:“又有什么用?如果万民喊冤有用,当年岳飞也不用惨死了。”

这话,让所有人目光望向了杜翰。

你这什么意思,这是把皇上比作赵构吗?

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当时无数人心底为岳飞喊冤,但又有何用?

岳飞还不是顶着叛逆之名二十年,等到南宋朝廷从主和变成主战,宋孝宗才为岳飞翻案平反,恢复他所有的名誉。

只不过,皇帝败坏自己的名声把苏曳拉下来,这才很多大臣心中完全是不划算的。

但谁让皇帝口无遮拦,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呢。

既然说出口,既然付出了代价,那当然要执行到底。

杜翰道:“可惜啊,田雨公和王有龄、徐有壬没有上奏章威胁皇上,更没有辞职相逼,否则我们就能顺势把这几个人一起罢免了。”

肃顺道:“苏曳此举,也是为了保住这几人官职。”

…………………………

苏曳公开和皇帝决裂。

辞去所有爵位,连江西团练都辞去了,所有功名都辞去了。

还是在天下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无数人为他鸣不平。

朝廷也太凉薄了,皇帝也太凉薄了。

如此对待一个功臣?

不仅仅是平民,很多读书人,官员都觉得愤愤不平。

但是……

也仅此而已了。

想要让这些官员,这些读书人为苏曳仗义执言,丢掉官帽,丢掉功名?

不可能的。

但没有想到的是,还真的有官员上奏章,为苏曳鸣不平。

指责朝廷,不该如此对待一个功臣,不是明君作为。

甚至,这些人根本不是苏曳的同党,真的是出于满腔义愤。

而后,朝廷直接将这十几个胆大包天的官员罢免,并且流放宁古塔。

顿时,朝堂安静了。

皇帝再也没有受到为苏曳鸣冤的奏章了。

接下来,皇帝派遣桂良去上海谈判,刺探洋人的态度。

…………………………

上海领事麦华佗态度瞬间大变,之前他在谈判团队的时候,是非常强硬傲慢的。

而此时他对桂良的态度,变得柔软了下来。

桂良说之前谈的条约不算数,要重新谈。

麦华佗道:“我只怕不算数啊,接下来伦敦会派来新公使,届时桂大人和新公使谈判便是。”

桂良道:“麦大人,听说贵国也分为两个派系。听说这一次对我大清发动战争,贵方国会投票是主战方险胜?”

麦华佗惊愕道:“桂大人如何知道?反对战争的票数,仅仅只比主战派少了二十几票。”

桂良矜持道:“我自然有我的渠道。”

接着,桂良道:“皇上仁德,绝不会得势不饶人,之前的天津条约,有很多我们依旧可以谈的。”

麦华佗一愕,你们打赢了,还愿意退让?

于是,他问道:“哪些可谈?”

桂良道:“天津,九江绝对不能作为通商口岸,几国公使进京,瑷珲条约,这些要推翻掉,剩下都可以谈。”

麦华佗诧异,清廷妥协尺度这么大?

明明打赢了,最重要的关税,还有鸦片贸易合法化,都愿意妥协?

甚至十来个通商口岸城市,也依旧愿意接受?

这就是咸丰皇帝,对洋人一定要见好就收。

打赢了之后,更加要彰显天朝胸怀,以和为贵,摘掉关键的几条后,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依旧可以签,可以认。

总之,就是一定要避战。

麦华佗欣喜道:“贵国皇帝还真是睿智英明,我会立刻传信给伦敦,让他们派遣新的公使前来谈判。”

桂良道:“我们大清和贵国,愿意以和为贵。”

上海领事麦华佗道:“当然,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桂良大喜,回京复命。

他走了之后,上海领事麦华佗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可笑的清国人,不会再有谈判了。

你们对大英帝国的威严一无所知,之前还有很多反对战争的议员,而现在已经无人能反对了。

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耀,注定要发动一场毁灭级战争了。

什么条件都没有用了,因为无关利益,只为帝国的威严。

…………………………………………

辞去了所有的职位,所有的爵位之后。

苏曳再一次公开宣布,他正式辞去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一职。

因为这不是官职,而是一种名誉。

整个南方,再一次哗然。

而后,他来到武昌,再一次和曾国藩会面。

“曾大人,接下来我想要请你担任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如何?”

曾国藩陷入了沉思,开始权衡利弊。

因为苏曳的存在,使得南方七省联盟的权威性很高。

做这个盟主,当然会有很大的政治声誉。

但是,一旦做了这个盟主,那也需要为南方顶雷。

之前苏曳做这个盟主,就张开羽翼,帮助南方七省的巡抚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徐有壬,田雨公,王有龄,沈葆桢等人,都是苏曳保下来的。

若非苏曳帮助挡住朝廷的攻击,这几个人早就下台了。

如果曾国藩做这个盟主,也要为这些兄弟省份的巡抚顶雷。

更重要的是,朝廷接下来显然会对九江经济区动手,甚至会兵戎相见。

一旦他曾国藩做了这个盟主,就有责任保护九江,挡住朝廷的兵戎。

一次又一次权衡利弊。

曾国藩躬身道:“抱歉,苏先生,曾某才疏学浅,资历不够,无法担任盟主之职。”

他拒绝了。

他不愿意顶雷,绝不愿意为了九江和朝廷对着干。

苏曳道:“我知道了。”

终究,不是一路人。

接着苏曳道:“曾公不愿意,苏某当然不能强人所难,我也非常理解。但是我之前的那句话,曾公应该有所体会,任何人绝对不允许让南方七省联盟拆解。”

“接下来,朝廷或许会册封曾公为两江总督。这是好事,苏某绝对不会阻挠。”

“但是请曾公务必记住一句话,不要拆解南方七省联盟。”

然后,苏曳离去!

…………………………

几日后,朝廷钦使,惠亲王绵愉出现在武昌。

“涤生,苏曳做不了这个南方七省联盟的盟主了,所以这个盟主之位,非你莫属了吧。”

这是朝廷在试探曾国藩,是否会接任盟主。

一旦他接受盟主之位,就代表着要代表南方七省继续和朝廷对抗。

曾国藩道:“苏曳确实来找过我,让我担任这个盟主之位。”

绵愉脸色微微一变,曾国藩手中的军队近十万,可比苏曳多得多。

一旦他接任这个盟主,那可就难办了。

绵愉笑道:“你可接了吗?”

曾国藩道:“没接。”

他也没有说,以后要不要接。

对于朝廷而言,只要无人接这个七省盟主之位,那这个七省联盟也就名存实亡了。

无人领头,还盟个屁啊。

绵愉笑道:“两江总督之位非常重要,如今空缺已久。曾涤生你德高望重,非你莫属啊。”

曾国藩道:“我德行浅薄,万不敢居此高位,我举荐徐有壬担任两江总督。”

惠亲王绵愉脸色一肃,拿出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封湖北巡抚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领兵部尚书衔,钦此!”

朝廷这一次就很果断了,直接用圣旨逼迫曾国藩站队。

按说这个时候,曾国藩应该三辞三让的。

但是,他直接跪下叩首道:“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绵愉道:“彭玉麟何在?”

曾国藩一愕,一喜。

半个时辰后,彭玉麟到来,因为他就在武昌。

“皇上有旨,彭玉麟接旨!”

彭玉麟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封彭玉麟为湖北巡抚,领兵部侍郎衔,钦此!”

彭玉麟叩首:“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湘军大盛。

一个两江总督,三个巡抚。

而且,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之位,是踩着苏曳的肩膀上获得的。

朝廷是为了让他不站边苏曳,所以给了他两江总督这个要职。

所以之前苏曳口口声声说,你可以接这个两江总督,我也愿意成人之美。

但是在拆解七省盟约一事上,你敢推一把的话,那就休怪我无情。

…………………………

九江!

“我来吧!”徐有壬道:“这个七省新盟主,我来做!”

王有龄道:“我来,我没有读过书,我连秀才都不是,我是莽夫,我来做。”

闽浙总督田雨公道:“我来,我是总督,官职更高一些,我来做这个盟主之位。”

谁做这个盟主,谁就要顶雷了。

接下来,苏曳不方便做的事情,都要由新盟主来做了。

哪怕是直接对抗朝廷。

甚至可能是兵戎相见。

苏曳未来要入主中枢,一定要占领道德高处。

所以,这个对抗朝廷的事情,就不能由他来做了。

否则就真的做实了皇帝口中的逆臣,逆贼。

他退得干干净净,就是做入主中枢的最后准备。

徐有壬再一次坚持道:“还是我来,一定要我来。原本田雨公大人确实最合适,你是总督,我们是巡抚,但是你福建距离九江太远,我江苏正好在长江中间。”

“所以不要争了,我做这个盟主。”

“所有的坏人,我来做!”

“我本来是要死在苏州的,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接着,江苏巡抚徐有壬道:“苏大人,你就告诉我要撑多久。”

苏曳道:“三到四个月。”

“这么短?”徐有壬长呼一口气道:“我以为要支撑个一两年呢。”

“行,交给我!”

“我就当自己是一个死人,什么极端的事情,我都能干得出来。”

……………………

书房内,苏曳和徐有壬密谈。

徐有壬道:“他,还能活多久?朝廷还能存在多久?”

苏曳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递给徐有壬。

徐有壬看完后,赶紧将这张纸烧掉。

足足好一会儿,徐有壬颤抖道:“苏曳大人,我儿子不在了,我这一生也没有什么指望了,唯一的念想就是身后之名。”

“苏如果有朝一日,我公开对抗朝廷,身败名裂,你能帮我挽回身后之名吗?”

苏曳沉默了好一会儿,道:“徐大人,你不会身败名裂。”

“不久的将来,我希望你能进入中枢,我们一起匡扶社稷,中兴华夏。”

然后,苏曳朝着徐有壬深深拜下。

徐有壬回拜道:“我徐有壬或许会成为朝廷口中的逆臣,但是我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亿兆百姓!”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

……………………

几日之后!

上海,豫园,三穗堂。

几个巡抚,总督就位。

并且邀请了西方列强的多个报社记者。

邀请了英,美,法等西方驻上海的领事。

也邀请了松江知府等朝廷官员。

江苏巡抚徐有壬正式宣布,从即日起,他担任南方七省联盟盟主一职。

他会竭尽全力,保护长江航道,保护南方七省子民。

并且向美、英、俄、法等国,发出了外交照会。

紧接着!

新盟主徐有壬宣布,因为海盗日益猖獗,从即日起,南方七省联盟舰队将彻底封锁整个长江航道。

任何非南方七省武装船队,不得进入长江航道。

违抗者,全部击沉。

徐有壬重重强调,任何武装力量都不例外。

在场的清廷官员,彻底色变。

“徐有壬大人,那请问如果朝廷罢免了你的江苏巡抚之职呢?”请来的某个洋人记者问道。

徐有壬道:“不管我是不是江苏巡抚,我作为南方七省联盟盟主的位置,都不会改变。”

“只要我在盟主之位一日,这一决议,就不会改变!”

这个声明一出。

顿时如同晴天霹雳。

所有人惊骇,这……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要进行武装对抗吗?

…………………………

而与此同时!

大沽口战败的消息,传到伦敦,传到巴黎。

先是一片寂静。

然后,整个欧洲,彻底哗然!

朝野之间,彻底震动。

无数人对联军统帅,口诛笔伐。

不知道多少报纸,都在刊登这一战败消息。

所有人不敢置信,面对腐朽落后的清国,竟然遭遇如此惨败。

无数人对参战将帅,喊打喊杀。

认为他们给大英帝国,给法兰西帝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

但是有一个声音,前所未有的一致!

报复,报复,报复!

召集更多的军队,更多的舰队,对清廷进行毁灭性的战争。

…………………………

注:一万三千多字送上,若有月票,请您继续给我好吗?糕点给您叩首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