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2章:苏曳新中枢!新时代!颠覆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一等镇国公?!

整个朝堂不由得开始哗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爵位啊。

要么是镇国公,要么是一等公。

镇国公是专门给爱新觉罗的,一等公爵是给外姓的。

现在朝廷册封苏曳这个一等镇国公,又算是个什么意思?

宗人令端华出列道:「启禀太后,本朝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未有一等镇国公之说法。」

「请问太后娘娘,这是要把苏曳列入宗室之内吗?」

苏曳的觉罗,原本也勉强算是宗室,但真正的宗室还是爱新觉罗。

而这个一等镇国公,太特殊了,本朝未有。

苏曳出列道:「启禀太后,这个爵位臣不敢受!」

接下来,两宫太后又再一次强调,苏曳劳苦功高,虽然这是破天荒的,但是能授。

苏曳再一次推拒。

于是,这个一等镇国公再一次不了了之。

朝廷和两宫太后再一次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商议。

最终下旨册封,苏曳为奉恩镇国公。

苏曳又一次推拒,但是这一次两宫皇太后就直接明旨发放,成为定局。

终于,这一件事情定了下来。

这就意味着苏曳正式打破了界限,之前的苏曳,爵位最高也只能到一等公,再往上就没有了。

而现在成为奉恩镇国公,就意味着真正成为了宗室的一员,未来可以再一次晋升。

但这又有先例可循了,比如傅恒和福康安父子。

但是苏曳封镇国公不是大家最关心的,所有人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

政事堂,到底会不会组建?

如果真的组建起来的话,那才是真正的破天荒大事。

这意味着一百多年的传统,要被彻底颠覆掉了啊。

这个风声刚刚出来,立刻就引来了雪花一般的奏章,无数反对的声音。

都觉得颠覆太狠了。

但是很显然,这件事情并不是出来商议的,而是要直接定调的。

紧接着,两宫太后就下旨:「恭亲王奕,着手组建政事堂。朝廷不可一日无中枢,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政事堂搭建起来。」

所以,这件事情就再也没有反对的空间了。

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整个政事堂有多少个名额?

紧接着,两宫太后下旨,组建总理外国事务衙门,册封苏曳、桂良,文祥三人为总理衙门大臣。

总税务司,受总理外事衙门掌管。

至此,清廷终于有了第一个真正主管外交的权力机构。

而且当下这个时候,这个机构管理权限就极大,至少掌管了清廷最大的财源之一,被英国人控制的总税务司,还有各个关口税务。

但是这样一来,但是苏曳进入了总理衙门,是不是意味着政事堂没有他的份了?

大家最最关注的,还是政事堂的成员。

恭亲王奕组建政事堂,很显然这里面有他一个。

接下来,所有人都目光都盯着奕了。

奕先去拜访了惠亲王绵愉,所有人觉得政事堂里面肯定有绵愉了。

接着,奕又去拜访了肃顺。

这……有点不对了啊。

政事堂总共有几个名额啊?现在已经是三个爱新觉罗了啊,难道要搞纯粹的皇族内阁吗?

接下来,奕又去拜访了大学士周祖培。

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一个汉人要进入政事堂了。

接着奕又去拜访了焦佑瀛。

而最后,恭亲王奕这才去拜访苏曳。

至此,政事堂的名单仿佛已经明朗了下来。

两日之后朝会,朝廷下旨,正式组建政事堂。

恭亲王奕,惠亲王绵愉,郑亲王端华,奉恩镇国公苏曳,大学士周祖培,军机大臣焦佑瀛六人,成为议政大臣。

让所有人惊愕的是,这里面竟然没有肃顺。

要知道当时奕可是去拜访了肃顺的,不管从哪一个方面,都应该有肃顺的。

在家中,几个心腹也都在疑惑,肃顺为何不入政事堂。

「这个政事堂我不进,这里面的风浪太大了。」

尽管他没有进,但是政事堂内却有两个是他肃顺的人。

一个端华,一个焦佑瀛。

紧接着,朝廷又下旨册封田雨公为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

徐有壬担任闽浙总督。

至此,苏曳派系再一个人进入了中枢。

朝廷新中枢正式成立。

顿时间,京城人心振奋。

我们的英雄,我们的传奇人物苏曳大人,终于进入中枢了啊。

这大清的江山有救了啊。

当政事堂成立,苏曳进入中枢的消息彻底定局之后。

许多京城民众,直接燃放了爆竹。

无数把苏曳视为英雄的民众,互相奔走相告。

酒楼的生意,好了好几成。

「等着吧,等着吧,苏曳大人进入中枢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大清这江山腐朽已久,就需要苏曳大人这样的人进入中枢,挽救局面。」

消息传到江西后,整个九江燃放了半夜的焰火。

无数民众,用更加热烈的方式,庆祝苏曳进入中枢。

…………………………

接下来,时间一天天过去。

苏曳进入中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一切仿佛都有条不紊。

但是,大家渴望中的改变,还没有到来。

大家都在想着,苏曳大人这是在酝酿什么大动作呢?

「轰轰轰……」

天上一阵阵雷鸣,偶尔还有闪电。

「哗啦啦……」

大颗大颗的冰雹漫天砸了下来。

这天气也太诡异了,这大冬天的打雷打闪不说,而且还下冰雹。

苏曳派系正在开会。

他们在讨论一件事,一件大事。

苏曳进入中枢之后,第一项政策。

「大人,虽然我们的目标都达到了,政事堂也成立了,总理衙门也成立了,田雨公大人也成为了户部尚书,甚至苏曳大人爵位上也彻底打通了上升通道,已经成为奉恩镇国公。但是这感觉还是不太对啊。」

「对,我也感觉不太对味。」田雨公道:「这样还是新瓶装旧酒,好像没有太大的意义。」

「依旧是完全旧有的体系,会把人所有的手脚全部捆住,根本做不了新事情。」

「依旧如同一个泥潭一般,要把人沉下去。」

「必须要让人觉得时代不一样了,新时代到来了。但是现在这个架势,完全没有可能。」

「必须想一个办法,狠狠撕开,创造一个新局面。」

…………

而此时,苏曳一个人在房间里面,拿出平板上网。

英年早秃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你进入中枢后的这第一项政策,要看起来大,看起来新,但是不能太激进,一定要确保能成

功,让苏曳在短时间内树立起来权威。」

负八妹道:「比如呢?」

英年早秃道:「比如税务改革,各地厘金局改革。」

红旗插遍满清道:「不,不可以这样。」

「你们弄错了一件事情,你们把苏曳进入中枢当成了一个胜利的结果。」

「但不可以这样,苏曳进入中枢,应该是一个继续冲锋的号角。」

「按照你们说的这样,苏曳在中枢内,再一次不断立功,然后不断晋升,最终完全执掌政事堂,完全执掌朝廷,是这个意思吗?」

英年早秃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啊,按照这样一来,再过几年苏曳就能成为整个清廷政治领袖了。」

「之前他狂冲猛突,现在已经得到政治果实,所以应该稳一稳,扎根于朝廷中枢,培养党羽,腾笼换鸟,最终完成篡位。」

红旗插遍满清冷笑道:「荒谬,可笑,可笑!你这是要走王莽之路吗?」

「你们知道明治维新为何能够成功,而满清的革新为何会失败吗?就是因为日本以下克上,彻底完成了颠覆。而满清所有的革新,依旧在旧环境中,慢吞吞的,根本没有足够的动力。」

英年早秃道:「呵呵呵,都是没有文化的人,才能说出你这样的话,太肤浅了,你认真研究过明治维新吗?」

「我推荐你去看《坂上之云》和《维新之岚》,这样你对脚盆的明治维新也大概能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也不会说出这么幼稚的话。」

红旗插遍满清道:「你这个贪官污吏在给我开书单吗?你自己就是一个腐朽的官僚,却在教苏曳做事?」

这还是小群内第一次气氛冲突。

之前不管争论得太激烈,大家都不会谩骂,更加不会攻讦对方。

而现在,出现了绝对的对立局面。

这红旗插遍满清,是一个典型的军迷,看过不少书,但读得不深,唯有强烈和坚定的情绪。

而英年早秃,不但博览群书,而且长时间做过高级官员,不但有丰富的理论,还有实践,还拥有政斗经验。

相较而言,红旗插遍满清,则是典型的草根了。

而负八妹,则是陷入了沉默。

因为对于苏曳的事业,她投入的情感最多。

所以,现在也最是慎重。

毫无疑问,从1855年到现在,苏曳已经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奋斗了六年,斗争了无数次,终于进入了中枢。

但是现在摆在面前,就是两条分歧的路线。

一条道路,保守。

另外一条道路,无比激进。

红旗插边满清开始给苏曳发私聊。

「兄弟,我确实是屌丝,我确实是草根,我现实生活一塌糊涂,除了教员的书,马列的书,我也确实没有正儿八经读过几本书,我知道我是偏激的,狭隘的!」

「英年早秃,确实是一个高明的精英,现实生活中他可能眼角都瞥不到我。」

「但是请你相信我,你的事业已经是我所有的精神支柱。我在现实中一无所有,别人都把我当神经病,我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媳妇,现在已经隐居在老家农村废弃老屋,而且方圆几十米内,就只有我一户人家。」

「我这辈子已经完了,我把所有的精神,所有的灵魂,都投入到你的事业之中了。」

「他们都觉得你现在已经进入中枢了,已经大权在握了,所以就不用猛冲猛打了,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夺权了。」

「错,错,错!接下来你的斗争应该更加激烈。」

「接下来,你应该更加凶猛!」

「你之前的敌人是看得见的,是咸丰皇帝,还有他的那些大臣。」

「而你现在的敌人是看不见的,是这个国家的旧思想,旧思维。」

「这个国家正在不断坠入深渊,周围仿佛有无数粘稠的黑水,正在不断淹没这个国家。」

「你虽然已经进入中枢了,但是整个清廷依旧如同一潭死水,你想要革新?怎么办?难道和英年早秃说的一样,进行妥协吗?进行交换吗?」

「那样哪里算得上改天换地?」

「他让你在中枢不断夺权,不但培养班底?结果投靠过来的都是旧人物,旧政客?」

「那样就算你最终成功篡位,就算你成功当上了皇帝,又怎么样?你周围依旧是一潭死水。」

「别忘记了,你穿越的目的,是改造这个国家,拯救这个国家。而不是单纯的篡位做皇帝。」

「英年早秃总是说,你应该先不断夺权,再去革新,再去颠覆。」

「错,错,错!」

「你应该去在革新中夺取权力,你应该在革新中去获得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否则现在就算组建了政事堂,看似颠覆了之前的中枢,但那又怎么样?这个政事堂和之前的内阁,有本质区别吗?」

「别忘记了,你先是一个革命者,然后才是一个篡位者。」

「现在的你,还有这个满清,就如同一个腐朽,百病缠身的人,它的身上脚下有无数黑手缠绕,你必须疯狂地奔跑,不断地跑。前面有一个太阳,但是它一直在移动,而你的身后尽是黑暗,你必须疯狂奔跑,千万不能停下来,否则就会被黑暗吞噬。」

而另外一边,英年早秃也不断发消息过来。

「兄弟,我现在也搬到乡下了,住回我父母给我留下的老房子了。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最最优秀的那群人,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上了人大,而且直接念到了博士。」

「开始工作,就有了不低的级别,因为那个时候人才比较少。工作十几年,就已经到了高位。」

「享尽了人生繁华,见惯潮起潮落。」

「如今不到五十岁,我又再一次回到了乡下老家。当时我那么拼命地奋斗,才拼命逃离的老家,而现在却又回到了原点。」

「所有人都觉得我是找到了初心,找到了宁静。」

「不,不,不,我根本没有宁静,我只是失败了。」

「我一点都不甘心,但我已经没有希望了。」

「兄弟,你知道我为何会落马吗?是因为我爱钱吗?有一部分原因吧,但更大的原因是我要做事,我胆子太大,我动作太大,极度的冒进,这才是我落马的根本原因。」

「我葬送了大好局面,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最大的经验校训,就是没有注意到政治上的张弛有度。猛冲猛打,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就应该安稳下来,把胜利的果实全部吃下去,然后再开始下一步的冲锋。」

「红旗插遍满清,他的心是好的,而且他投入到自己的世界太深太久了,所以当然有锐利的观点,但归根结底太浮于表面,甚至理想主义都不算,就纯粹是妄想主义。」

「任何政治改革,都切忌冒进。所有冒进的,冒险的改革,都是失败的,几乎无一例外。所谓改革,应该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甚至巨大的改革,都需要一个非常恰当的契机。」

「你奋斗了六年,终于获得了穿越以来的最大胜利。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稳定局面,掌握权力,再进行巨大革新。」

「如果现在就进行巨大革新,你有足够的人才吗?你的嫡系才有几个人?你现在进入

中枢了,可是你的班底呢?太薄弱了。」

「对于旧有体制,不要情绪化,不要急着彻底否定一切,推翻一切。」

「而且对于有些官僚,也不要彻底全盘地否定他们,那些能够跟得上脚步的,总要给人一个机会吧。旧时代的腐朽大臣,难道就成不了新时代的能吏干将,我看未必。」

「这样的教训,我们经历得不少吧,这几十年来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吧。」

……………………

红旗插遍满清,一个草根,给苏曳提出的意见路线,极度的激进。

英年早秃,真正的顶级精英,给苏曳提出的路线,平稳而又成熟。

过去的这几年时间,苏曳和小群人每一次都能讨论出最好的路线,最正确的路线。

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

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已经从一无所有进入了中枢。

而现在,迎来了最大的路线分歧。

而小群中,最最重要的一个人,负八妹。

却陷入了平静。

苏曳把两个人的私聊记录发给了负八妹。

「我看到了。」负八妹道:「他们两个人都在拼命说服我支持他们的观点。」

「现在,确实到了最最关键的时刻。」

「苏八寸,你自己什么感觉?」

苏曳道:「我进入了中枢,唯一的感觉就沉闷,虽然刚刚进入政事堂,还没有开始做事。但是我已经感觉到有很多蜘蛛网来缠绕我了。」

负八妹道:「怎么说?」

苏曳道:「我的伯父,我的舅舅,已经拼命来到我家走门路,想要把家人安插到关键位置上。最最关键的是,我还没有进入政事堂,就已经有无数的事情,无数的奏章摆在我的面前了。」

「这当然是权力,无比巨大的权力。」

「但是按照这样下去的话,我大概会被这些奏章,这些权力所淹没的。」

接着,苏曳问道:「你什么观点?是立刻在没有广泛基础支持下,进行剧烈革新,在革新中不断夺取政权。还是先在中枢组建班底,夺取权力,再进行革新?」

负八妹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你还没有看过我的脸吧。」负八妹忽然道。

之前,负八妹给苏曳发过很多张照片,而且很性感,甚至穿着半透明的小内都有。

而且还凹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但是,她的照片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露过脸。

接着,她发过来一张照片。

非常意外,这是一个非常乖巧漂亮的女孩,还有一点点婴儿肥的样子。

很大的眼睛,精致的鼻子。

明明二十七八岁以上了,但是看着给人很小的感觉。

在大群小群里面,她表现出来那么狂野,完全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女老炮。

给人感觉一定是纹身,打唇钉,抽烟喝酒的好女孩。

结果,竟是这般乖巧。

「我也没有想好。」负八妹道:「其实现在到了最关键的命运十字路口了,我需要好好想清楚。」

「他们两个人的意见,你只参考。」

「关键还是要问你自己的心。」

「但确实有一句话,夺取权力不难,守住权力也不是很难,最难的是革新,尤其是巨大的改革。」

「不知道多少人在改革中,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哪怕有人夺取了政权,也依旧被自己的新政撕碎了,比如王莽。」

「另外,我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还没有想好,要不要告诉你

。你那边电闪雷鸣不多,上网机会也不多,我有足够的思想考虑。」

………………………………

接下来的时间,苏曳家中门庭若市。

之前矜持无比伯父苏栋,舅父佟介武,甚至包括外祖父。

此时对苏曳的态度,近乎是谄媚了。

伯父,舅父等一家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苏曳家中,矜矜业业,为他处理各种家庭杂务。

每天来苏曳家拜访的官员,直接把整个胡同堵得水泄不通,直接排出了几百米外。

之前前来巴结的,顶多只是四品官员。

而现在来苏曳家里拜访的官员,最低也有三品。

三品以下的官员,都觉得自己仿佛没有资格登门了。

李岐作为管家,已经拒绝了无数次的门包。

宰相门前七品官,他深深感觉到了,完全不止七品官。

那些二三品的大员,都对他充满了巴结的笑容,递上来的银票数字一个比一个大。

苏曳不管走到那里,都会净街。

许多***,哪怕隔着很远,也都会躬身拜下道:「苏相!」

「拜见苏相!」

「给苏相请安了。」

而苏曳也日常进入皇宫办差。

政事堂成立之后,军机处就不再是最高权力机构了。

几乎所有的公文,所有的奏章,都直接递到政事堂来。

政事堂六个议政大臣,显得非常默契。

基本上是一团和气的,关于官员任免,具体事务之类,基本上都是商量着来。

而且苏曳在政事堂中比较特殊,只要他提议的事情,提议的官员任免,基本上都会通过。

而且两宫太后那边,也几乎没有阻拦。

可以说,苏曳是完全享受到了中枢的权力。

而且,他还成为了小皇帝最喜欢的老师。

宫里的太监,也竭尽全力地巴结他。

增禄已经取代王承贵,成为了太监总管。

王承贵,王德利这些曾经和苏曳不对付的太监,压根就不需要他开口,直接就被赶去角落里了,正在干着粗活。

苏曳除了是政事堂的议政大臣之外,还是总理衙门大臣。

而总理衙门,目前有两个最大的事务。

第一个事务,让英国人彻底从广州退兵,结束三人委员会,结束英法在广州的傀儡统治。

第二个事务,让俄***队彻底退出黑龙江。

第三个事务,修改之前的条约,拒绝英法美等***舰进入长江航道。

桂良去北方和俄国人谈,文祥去南方和英国人谈。

谈了很久的时间,如今两人前后脚回来了。

提前组建的同文馆内,桂良和文祥正在和苏曳谈事。

某种意义上,三个人是平级的。

桂良是大学士,文祥是军机大臣,三人都是总理大臣。

但是,因为苏曳在政事堂,所以隐隐以他为首。

「苏相,谈不成。」桂良道:「这群俄国人极其野蛮无礼,他们军队盘踞在黑龙江,占领了大片的堡垒,根本不打算退走。」

苏曳道:「有多少人?」

桂良道:「来来往往,多多少少,但大致六千到一万多人之间。」

「但是,我听到了一个很不妙的信号,俄国人正在不断往远东增兵。想必是俄皇之前觉得我大清中枢有变,可能会分裂,所以迫不及待增兵远东,试图进一步侵占我大清疆土。」

苏曳道:「文祥大人,您那边呢?」

文祥道:「苏相,我这次南下和英国公使卜鲁斯爵士谈判过,也和巴厦礼爵士进行了详细的密谈。」

苏曳道:「结果呢?」

文祥道:「仰仗苏相的威名,巴厦礼爵士对我们很客气,甚至卜鲁斯爵士对我们都前所未有的客气。说来还真是可笑,当时下官跟着恭王成立抚局,还从来都没有享受过洋人的尊重。他们表面上好像是绅士,态度也彬彬有礼,但是眼睛里面的蔑视,根本无法掩饰。」

「以至于下官很长时间,都不想和洋人打交道。但是没有法子啊,咱们打不过人家,就要被人瞧不起,人家都懒得和你正眼说话。」

「而这一次因为苏相的缘故,下官第一次感受到了尊重。」

「但是,广州领事,香港领事,上海领事对我们的态度,非常的不好,甚至是敌对。」

「而卜鲁斯爵士,表面上对我们关系很密切,但实际上根骨里面,还是非常霸道强势的。」

「唯一的巴厦礼爵士,是真心想要帮我们解决这些外交难题,甚至上下奔走得比下官还要积极。」

苏曳道:「最终条件呢?」

文祥道:「经过了一连串的谈判,英国公使卜鲁斯爵士压制了广州领事等人的意见,同意结束广州三人委员会,同意将所有军队撤出广州,结束对广州的傀儡统治。」

「但是作为交换,我们也必须遵守之前条约中规定的长江航道权,也就是说西洋诸国的舰队,一定要在长江巡航。」

「如今,苏曳大人的长江舰队就横在长江口,阻止洋人舰队的进入。因为英方和我们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没有爆发冲突。但是法国人,美国人,还有英国海军都很愤怒,觉得我们签订的条约不算数。」

这话一出,总理大臣桂良,帮办大臣花沙那顿时起身,朝着苏曳拜下道:「苏相,都是下官无能,签订了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

花沙那是吏部尚书,顶级官僚。

而桂良更是资历极深,极老的大学士了,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顶级大臣。

之前他们的官职,远远在苏曳之上。

而现在却毫无障碍地自称下官。

尤其是桂良,态度转变得毫无尴尬。

苏曳道:「大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荣辱与共,这些话就不必说了。」

花沙那道:「多谢苏相教诲。」

文祥道:「苏相,我们这个衙门难啊。」

「听说政事堂正在拟定要改年号,不再是祺祥了?」

苏曳道:「对,正在从几个新的年号中挑选。」

文祥道:「新朝新气象,但是下官说一句实在话啊。政事堂那边呢,最近效率呢确实高了许多,也做了几件事,但是朝廷百废待兴,天下臣民翘首以待,这个表现是远远不够的。」

「国内政治上没有突破,那就需要在外交上取得突破了。」

「所以现在两宫太后,都指望着我们这边有突破,真正带来新朝新气象。」

「满朝文武,还有天下臣民,也都等着我们,盯着我们。」

「现在大清太需要一个胜利了,而我们总理衙门是全新成立的,如果没有胜利战果,那实在是难堪了,要辜负天下期望了。」

可不是嘛。

新朝新气象,尤其是苏曳进入中枢,给无数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他可是个传奇人物,无数人眼中的大英雄。

都期望着他进入中枢之后,能够一改之前陈旧腐朽局面。

新官上任三把火。

很多人把总理衙门的外交事务,视为第一把火。

天下人都盯着三个外交

大事,英法联军霸占广州不走,俄国人霸占在黑龙江不走,洋人舰队要霸占长江。

朝廷为了你苏曳专门组建了总理衙门,而且让你负责。

若是这第一把火,烧不起来就尴尬了。

你苏曳的神话是不是要破灭了?

但是现在看来,这三个外交困境一个都解决不了啊。

文祥、桂良进入总理衙门之后,也完全服从苏曳的领导,也算积极任事。

但是在他们看来,国力决定了外交。

这三个外交困境,根本无解。

苏曳这第一把火,可能烧不起来,传奇之名可能要被黯淡啊。

而且,他们也来不及幸灾乐祸,因为他们也是总理大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足足好一会儿后,苏曳道:「三位大人放心,我心中已经有了计划,这三个外交困境,很快就会一一化解。」

桂良道:「果真吗?」

苏曳道:「对。」

三个人有些不敢置信,因为在他们看来,真的完全无解。

此时,太监成寿过来躬身道:「苏相,政事堂那边有请,说有一件要事,要等着您去办。」

……………………

苏曳来到政事堂。

其他五个议政大臣已经在了。

「苏曳来了。」惠亲王绵愉道:「你也正是劳碌,总理衙门那边也是一摊子事。那三件外交大事,可有眉目了吗?」

苏曳道:「快了。」

「那就好,那就好。」惠亲王道:「天下人都看着我们,指望新朝新气象,肯定要有几个胜利成果,否则真没办法向两宫太后交代,也没法向天下臣民交代。」

周祖培上前道:「苏相,您喝什么?是刚温的羊奶,还是茶?」

苏曳道:「哪敢劳烦周大人。」

周祖培道:「那我就给您倒羊奶了。」

接着,周祖培上前提起温好的羊奶,给苏曳倒了一杯。

苏曳端起来喝下,表示感谢。

恭亲王奕递过来一份折子道:「苏曳,你看看这份折子。」

苏曳看完,顿时太阳穴微微一跳。

「你也生气吧。」奕道:「这曾国藩干什么吃的?之前安庆之战打得正好,他忽然给停下来了。朝廷派人去继续让他攻打安庆,他可倒好,不断哭穷,拼命向朝廷要钱。」

「他之前停下安庆之战,打得什么主意?难道我们不知道吗?」

「不就是看我们兄弟之间闹矛盾了,感觉天下要大变了,所以停下来看局面吗?」

「现在新中枢也成立了,他还不打安庆,反而继续扩军,他想要做什么?」

旁边的端华道:「听说人家现在直接和洋人做买卖了,苏曳我可听说最近江苏、安徽、湖北的生丝准备卖给洋人了,不打算给你的九江纺织厂了。我劝你一句,小心被这人阴一脚啊。」

苏曳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了。

苏曳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崛起,影响了很多人的利益。

其中就包括英国内部分资本财团,还有美国资本。

最近英国部分资本,还有美国的国家力量,已经联合打算去日本了,打算复制一个九江经济实验区。

只不过,他们可不会给日本人51%的股份,只打算利用他们的廉价劳动力。

而且,日本也大量种植桑树,也是生丝大户。

所以接下来可能面临一场生丝大战,各方都会抢夺生丝原材料。

如果,湘军真的打算把几省的生丝卖给洋人,而不卖给九江的话。

确实对九江经济实验区是巨大打击。

当然,曾国藩只是放出这样的风声而已,想要作为政治筹码。

奕道:「还有一个事情,这几个新年号放在这里,大家选选看。」

几个年号摆在桌面上。

苏曳道:「同治,比较恰当。」

周祖培道:「苏相和我,倒是心有灵犀了。」

奕道:「改年号,新朝新气象,天下臣民期待之。」

「但是我政事堂新中枢也成立一两个月了,依旧不见有什么新政,再这样下去,只怕天下臣民失望啊。」

惠亲王绵愉道:「是啊,现在京城都在传言了。听说垂帘听政后,说新中枢成立后,天下会焕然一新。说经历了英法联军大败之耻后,我大清当知耻而后勇。结果还是换汤不换药,天下依旧困顿,朝局依旧昏昏沉沉,好不让人失望。」

奕道:「两宫太后不好意思催苏曳,但是催我倒是催了好几趟。」

接着,绵愉开玩笑似道:「大家主要还是期待苏曳,渴望你会带来改变,能够振奋人心。苏曳啊,大家都等着你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呢。」

奕道:「苏曳,关起门来说句体己话,你有成熟的想法,差不多是开提出来了。新中枢带来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了,再没有举措的话,只怕又要昏昏沉沉了。改一次年号,总不能什么东西都没有吧。」

苏曳道:「快了。」

其他几个政事堂大臣道:「那我们翘首以待。」

大家都知道苏曳可能在憋一个动作,也都在等待他的大动作。

…………………………………………

苏曳出了皇宫回家。

他可以观察到,无数民众兴奋的表情已经几乎消失了。

新中枢刚刚成立,苏曳刚刚进入中枢的时候,京城万民可是无比期待,无比兴奋的。

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皇帝北逃,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天下人心思变。

不由自主就渴望一个英雄出现,能够拯救这个国家。

而这个时候苏曳出现了,完全符合了这个英雄的形象。

所以无数民众不由的自主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的身上,把他吹嘘成神人,觉得他肯定扭转乾坤。

尤其是苏曳率军北上,通过一系列斗争,甚至死了几十名大臣,他这鲜血铺成的道路进入了中枢,让大家觉得你肯定有想法。

结果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朝廷还是那个朝廷。

局面还是那个局面。

不由得让人失望。

所有京城民众,又变得浑浑噩噩起来。

或许,苏曳进入中枢,收获了胜利的果实,就失去了传奇性了,他就和其他掌权大臣一样了。

尽管他们不知道那句话,屠龙者终成恶龙。

所以,好不容易因为新中枢而溅起波澜的京城,又恢复了死气沉沉的死水。

苏曳回到家中,也没有去吃饭,而是抬头望月。

妻子寿禧公主走了过来。

「怎么不吃饭?」

「怎么了?」

苏曳道:「正在下定最后的决心。」

寿禧公主道:「你之前千辛万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进入中枢。但是进入中枢后,你也没有很快乐,反而陷入了纠结。」

苏曳道:「不是纠结,而是在做最后的思考。」

「这个国家,就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不下猛药,救不了。下猛药,害怕直接死了。」

「我正在犹豫,这个新政策要不要出来。」

「这个国家是个病人,我

需要拼命拖着它往前跑。让他在奔跑中锻炼,甩掉身上陈旧病体,让他恢复强健。但是它太虚弱了,我怕这一跑起来,它直接散架,直接倒地毙命了。」

「但如果我不拖着他跑,它反而会把我拖入泥底,拉着我一起沉沦。」

寿禧公主道:「一旦开始奔跑,就停不下来了对吗?」

苏曳道:「对,一旦开始奔跑,要么直接跑过终点,跑出泥潭。要么直接散架,毙命而死,停是停不下来的。」

寿禧公主道:「这个新政策,很大很大吗?」

苏曳道:「很大。」

寿禧公主道:「多大。」

苏曳道:「颠覆国本,那么大。」

寿禧公主道:「在地方的时候,你为了进入中枢,狂打狂冲,勇猛无比。进入中枢之后,你却权衡慎重起来了。」

苏曳道:「以前我一家势力,船小好调头。怎么,让你失望了吗?」

寿禧公主道:「没有,我很高兴,很骄傲。」

而此时!

「轰轰轰……」

又一阵阵雷鸣,还有闪电。

只不过这一次是春雷了。

春雷,意味着新生。

听说地下的竹笋听到春雷之后,会从土里面钻出来。

「我要闭关片刻!」苏曳道。

「嗯。」寿禧公主出门,并且把房门关闭。

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会进来影响苏曳。

苏曳进入房间,拿出平板上网。

出乎意料,不管是英年早秃,还是红旗插遍满清,都没有再没有发密密麻麻的消息过来。

因为,两个人要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

分别只发来一句话。

「我们的话说完了,由你自己决定。」

「你做出决定后,告诉我们一声。」

「然后,我们继续全力以赴支持你。」

「命运十字路口,还是要自己来抉择。」

苏曳朝着负八妹道:「我上线了,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想好了吗?」

负八妹又发过来一张照片,笑靥如花。

然后,用轻描淡写的的口气道:「我得了渐冻症,上一次发给你消息的时候,已经正是不能下地走路啦,已经正式坐轮椅啦!」

顿时间,苏曳眼圈一红。

几乎泪水下来。

渐冻症,无解的。

最后只能走向死亡。

难怪,难怪他这样级别的美女,这样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每天都宅在家里上网。

难怪别人都把苏曳穿越当作是游戏,只有她全身心投入当成真的一样。

因为她的内心几乎是枯萎的,能够找到一个精神寄托,已经是极其不易。

她这么美丽,又这么聪明。

接着,负八妹依旧用轻快的语气道:「我这个渐冻症是无解的,但你的那个国家,还有挽救的希望。你之前猛冲猛打,但是现在进入中枢后,反而无比谨慎,因为你担心动作太大了,直接把国家折腾死了。」

「但是,我只能告诉你,此时我坐在轮椅上,但当我能奔跑的时候,我一定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哪怕在路上暴毙,我也不愿意在轮椅上枯萎致死。」

「你早已经决定了,那就按照你决定的路去走吧。」

「如果这个国家真的经不起这样的折腾,那……那就……」

「其实我也想了很久,第一步必须要这样做,而且一定要做的彻底,否则后面的事情都没法做。」

「哪怕天崩地裂,哪怕天翻地覆,

都在所不惜。」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听着外面的春雷阵阵。

他在小群里面道:「我决定了,做!」

然后,他拿出钥匙,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折子。

已经写了几乎好几年的折子,上面的字迹都枯黄了。

苏曳拿起新的空白折子,研墨沾笔,将这份折子的内容,一字一句重新抄写下来。

「轰轰轰……」外面继续轰雷阵阵。

使得苏曳写的每一个字,也都充满了力量。

………………………………

次日!

政事堂依旧在一团祥和和无奈中开始了一天的政务。

依旧有数不清的奏章,依旧有数不清的政务。

这就是权力。

但是这些东西,会把不知道多少的壮志雄心磨灭。

苏曳缓缓道:「几位大人,新朝新气象,我们新中枢的第一个新政,我想好了。」

「诸位大人,帮我看看。」

苏曳的语气很平淡,但其他五个议政大臣顿时一愕。

空气仿佛变得肃静。

恭亲王奕伸手道:「我看看。」

苏曳递了过去。

奕打开之后,草草看了一眼,顿时神色剧变。

不敢置信地望着苏曳,脸色煞白,双手颤抖。

看完之后,他颤抖着递给了惠亲王绵愉。

然后,自己拿起茶杯,不断地喝水,结果喝得过猛,呛得一阵阵咳嗽。

绵愉看完,传给其他几个议政大臣看。

然后,整个政事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足足好一会儿,奕道:「这……这新政,会天翻地覆的。」

绵愉道:「动摇国本。」

端华想要说什么,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只有深深的敬佩,还有惶恐。

而另外两个汉人大臣,则完全是惶恐了,半个字都不敢说。

他们作为汉人,在这件事情上,只要说半个字,听上去都像是要谋反。

足足好一会儿,奕道:「苏曳,你这个折子,我们不敢同意,也不敢否定。你……你去交给两宫太后吧。」

「但是,我感觉两宫太后也……不敢接。」

绵愉道:「苏曳,这……这新政稍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啊。」

苏曳道:「诸位大人,可反对吗?」

端华道:「你交给两宫太后吧,如果她们敢接的话。」

苏曳拿起折子道:「好,我去见太后。」

苏曳离开了之后,绵愉忍不住道:「难怪这两个月来,他静静无声,竟然憋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招儿。」

端华道:「这天大的事情,他都敢捅,我们这靠近了都害怕粉身碎骨。」

……………………………………

两宫天后听说苏曳要来正式递折子,听说是新政方面的。

顿时长长松了一口气,整个天下臣民都在渴望着朝廷有新政举措。

否则,这个垂帘听政都那么名不正言不顺。

大家都默认,这个新政是要先出于苏曳之手。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等苏曳出手,结果整整两个多月,没有半点动静。

两宫太后又不好去催。

现在,他终于要交出新政折子了。

见到苏曳进来,慈禧太后难得开了一次玩笑道:「苏曳,你终于拿出来了,我们姐妹俩都都等得焦急了。」

「新朝新气象,马上就要改年号了,这个新政要足够振奋人心啊。」

接着,安德海接过苏曳的奏折,递给两宫太后。

慈禧太后先交给慈安太后,慈安摆手道:「你先看吧。」

慈禧打开一看,冷艳的面孔瞬间煞白。

抬起美眸,望向了苏曳。

因为奏章上前面几个字就写得清清楚楚。

「裁撤八旗军,新建帝国中央陆军。」

这,这是动摇国本,天翻地覆之事啊!

………………………………………………

注:一万两千多字送上,恩公还有月票给我吗?糕点千恩万谢您。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