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6章:偷香美太后!一边倒屠杀!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又被审核了,我去修改)

苏曳正在和左宗棠会谈。

这位今亮无比的激动,自从苏曳宣布要裁撤八旗军,并且组建帝国陆军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处于亢奋之中。

他知道苏曳进入中枢后会有大动作,但没有想到动作竟然这么大。

不敢想象,苏曳刚刚进入中枢,就挑选如此难的挑战。

于是乎,他立刻去见各个湘军大佬,要求曾国藩、李鸿章、李续宾、骆秉章等一系列封疆大吏正式上奏章,支持苏曳的新政。

但是毫无例外,全部都被拒绝了。

这让他非常愤怒。

之前湘军停止了安庆之战时,他就非常不满。

而现在这种不满,更是到达了极限。

等知道苏曳南下之后,他立刻就离开庐州,前来和苏曳会谈。

而此时,苏曳的新军正在集结。

此时,他在京城足足有两万军队,其中四千新军。

如今,他再一次集结六千军队,正在不断登船。

看着密密麻麻登船的新军,左宗棠道:“苏相,您这六千新军进京之后,留在南方的军队更少了。”

苏曳道:“现在北方局势,更加危急一些。”

左宗棠忽然道:“苏相,不见得的。”

苏曳道:“季高先生是有什么风声吗?”

左宗棠道:“我毕竟是湘军高层,我隐隐知道京城中有人和湘军暗中往来的,我想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吧。”

“您进入中枢,表面上是一派和谐,那是很多人在观望,而且两宫太后还算站在您这边。”

“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心中不满的吧,想要把你轰下台的人不在少数,您知道哪些人是人还是鬼啊?”

“所以苏相,您现在属于极度的少数派啊,只不过您威名太狠了,人家暂时蛰伏而已。”

苏曳笑道:“多谢季高先生提醒。”

左宗棠道:“苏相,您在京城中已经有两万军队了,其中四千新军。再调六千新军进京,是什么名义呢?”

苏曳道:“预防俄国人攻打盛京。”

左宗棠道:“实际呢?”

苏曳道:“以防万一。”

左宗棠道:“镇压可能作乱的八旗兵?”

苏曳道:“对。”

左宗棠叹息道:“这群八旗兵,如果集团性作战的话,没什么战斗力。但如果化整为零,开始在京城中搞破坏抵抗新政的话,那破坏力极大,而且京城中八旗势力太大,太深了。所以万一发生剧变的话,真的要更多的军队,用来维持京城治安。”

就是这个道理了。

这个新政,苏曳无论如何也会推行,很显然都会遇到巨大阻力。

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群人如果暗中搞破坏,甚至进行大规模的暗杀,恐怖袭击的话,那是防不胜防了。

所以苏曳需要提前布局,继续增兵京城,确保在关键的时刻,哪怕最坏的局面发生,苏曳也能够完全控制京城。

左宗棠道:“苏相您的手笔惊天,左某非常佩服。但是我其实有一点不明白,您裁撤八旗兵这么大的改革是不是太急了?为何不延缓一两年呢?”

苏曳道:“季高先生觉得,现在我们这個国家最危险的地方是在哪里?”

左宗棠道:“很多地方都很危险,京城中你很危险,因为你是少数派,不知道潜伏了多少你的敌人,他们在暗中。海面上很危险,因为大清没有任何海防。接下来您要全面开战洋务运动的话,肯定都在长江沿岸城市,但是凭借我们的水师力量根本抵挡不住洋人的舰队。”

“不过……最最危险,我感觉是西北。”

“整个西北占我大清领土超过三分之一,但是心向大清的人口,现在已经少数了。”

“如今那边派系林立,上千万人口和大清离心离德。这大片土地归属我国,也不过区区百年时间而已。因为种族和宗教原因,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你如今朝廷力量孱弱,所以中枢在西北的力量也越来越弱,那边的崩裂,只是早晚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多了一个俄国人,不断渗透,不断增兵,对我大清充满了绝对的敌意和贪婪。”

“整个西北局势,已经危如累卵,如今我想起来都觉得夜不能寐,但是朝廷诸公却没有几人在意西北。”

“苏相,一旦西北裂出,那我国土减少三分之一,对于我华夏完全是灭顶之灾。”

左宗棠说的西北,可不仅仅是新疆,还有甘肃,宁夏,青海等部分区域。

事实上,现在的局势已经比左宗棠说的更加危急了。

如今,西北的汉人正在面临大量的减员。

而且很快就会面临一场可怕的屠杀,在未来几年之内,整个西北汉人会被屠杀掉一个天文数字。目前统计的数字,大概在近两千万左右。

甚至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屠杀了大几百万。

而距离这个大屠杀的日期,已经越来越近了。

苏曳道:“季高先生说得对,我大清海防空虚,西北陆防更是岌岌可危。”

“所以,我进入中枢后,不但要发展海防,还要发展西北陆防。”

“我已经派人去伦敦谈判,打算组建一支真正的先进海军,在未来八年时间内,包括造船厂,军舰,武器,人员培训等方面,要支出四千万两左右。”

听到四千万两,左宗棠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有必要吗?”左宗棠颤抖道:“我国对海防的紧迫性,没有这么高吧。”

历史上李鸿章是海防派,左宗棠是陆防派,两个人斗得不亦乐乎。

苏曳道:“左公,您可知道未来十几年内,我们发展出来的工厂等等,价值多少吗?”

左宗棠道:“您说说看。”

苏曳道:“大概是十倍的九江经济实验区,而且会越来越大。而这么天文数字的财富,任何人都会垂涎三尺的,包括现在扶持我们的英国人,而他们是海盗出身,一旦我们拥有天文数字的财富,但是却没有足够力量保护的话,他们会直接抢劫的。”

“为了保护将来这笔天文数字的财富,一定要发展海军,因为强盗全部来自于海上。”

“而且海军和陆军不一样,一支上万人的陆军,一两年就可以成军了。而海军成军的速度则要慢得多得多,千万不能等到经济完全发展起来再去发展海军,那就太晚了。”

“而且海军是可以赚钱的。”

左宗棠道:“赚钱,在哪里赚钱?”

苏曳道:“日本。”

苏曳指着地图上的日本,道:“这里有天文数字的白银,有了海军,就可以狠狠地抢上一两次,到时候可以把建设海军的钱都抢回来。”

然后,苏曳指着越南道:“这是我们的藩属国,四年前法国人就开始入侵越南。他们几次求援,我们都无能为力。”

“如今英国人在我国的利益越来越大,法国已经越来越不满了,它和我国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未来,我们和法国人也会在越南大打一战。”

“我们将来对外,有三场大战有要打。”

“第一场,为了稳固西北,为了夺回北方被割走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必须和俄国人大打一战。”

“这一战,将正式宣布我国的复兴,并且进入世界主流行列。”

“而一旦和俄国人开打,那就不是小打小闹。在克里米亚战场,双方投入的是百万大军。而一旦我们和俄国人发生大战,那也会从小变大,最后演变成为全面战争。”

按照苏曳的判断,接下来中国和沙俄的战争,规模肯定到不了日俄战争,那毕竟也是百万大军级的战争。

但是,想要夺回那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靠一场大战肯定是不够的,至少要两场大战。

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沙俄投入的兵力肯定会超过十万人级。

所以,这将是这个国家第一次面临真正的全面大型战争。

左宗棠道:“按照您的判断,我们和俄国人的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苏曳道:“第一场规模会小一些,但应该也会在两三年内爆发。”

“而我们的海军入侵日本,根据我的计划,应该在十年之内。”

“我们和法国人在越南的的大战,应该在十五年内发生。”

“通过这几战后,我们不但能够回到世界主流序列,而且还能成为世界列强之一,成为东亚的绝对霸主,恢复之前的朝贡体系。”

这一番话,把左宗棠说得热血沸腾。

苏曳继续道:“海军未来八年,投入四千万两左右。”

“而陆军在未来五年内,就要投入超过四千万两。”

“西北的战争脚步,越来越近。北边和俄国人的战争脚步,也越来越近。”

“而二十几万八旗军,每年消耗一千多万两,八十万绿营兵每年也消耗一千多万两。”

“这一百多万军队,每年消耗国帑两千多万,但是却又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季高先生,你说我如何不急?”

哪怕以左宗棠的目光,也看不到未来。

唯独苏曳清楚地看到,明年会发生什么,后年会发生什么。

所以裁撤八旗兵,简直是无比紧迫,时不我待。

明年之前,是无比宝贵的和平期。

时间进入1863年之后,各地的大战就会接踵而至。

和平时期不进行军事改革,难道在战争期间进行吗?

左宗棠颤抖道:“苏相,经过您这一番分析,留给我们推行军事改革的时间短暂之极,甚至连半年窗口都没有啊,只有几个月。”

苏曳道:“对,只有几个月。”

“难怪,难怪……”左宗棠道:“确实急,比我想象中急得多。”

“不过这样一来,接下来这一年会成为我们最最危险,也是最最脆弱的时刻。”

苏曳道:“破茧成蝶前一刻,最最危险。不知道有多少都憋死在蛹内。”

“未来一年内,因为裁撤八旗兵,会造成无比剧烈的动荡,而那个时候新式帝国陆军却还没有建成,潜伏暗中的敌人会不断出手,稍有不慎,就是天翻地覆。”

接着,苏曳朝着左宗棠伸出手道:“季高先生,我正式向你发出邀请加入未来的陆军部,成为帮办大臣,你可愿意?”

现在陆军部都还没有影子,而左宗棠是湘军骨干,安徽布政使。

左宗棠道:“苏相,为了推行这个军事改革,您最高极限,能够做到哪里?”

苏曳道:“进行血腥镇压,哪怕血流成河。”

左宗棠道:“那样一来的话,您只怕就会真的成为董卓了。”

苏曳道:“我当然也希望不要发展到那一步。”

推行军事改革,是苏曳中枢的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政策。

它甚至决定了未来十几年的国家命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哪怕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左宗棠道:“裁撤完八旗兵后,还会裁撤绿营军吗?”

苏曳道:“会,当然会。”

左宗棠道:“那么,未来会裁撤湘军吗?”

苏曳道:“当然。”

“未来,国内所有的军队要归中枢。”

顿时,左宗棠被苏曳的大手笔震得目眩神迷,这他么的才是做大事的。

而且更狠的是,苏曳的新政直接先从八旗兵开始。

然后,左宗棠伸出手道:“左某,愿意跟随苏相,完成前所未有之大业。”

“为我中华之复兴!”

接下来,左宗棠就直接在书桌上写了奏章。

正式向朝廷请辞安徽布政使之位。

反正他和湘军也闹得非常不愉快了,苏曳口中的陆军部,才是他完成毕生梦想的地方。

……………………………………

接下来,苏曳就在等一批军火的到来。

苏氏连珠步枪!

其实原型是斯宾塞连珠枪,这是世界武器的一次革命。

之前哪怕是最先进的恩菲尔德1853步枪,一个士兵一分钟内,也就是能够射击三发子弹。

而新式连珠步枪,一分钟至少能够射击16发子弹。

而这个步枪设计图纸,就是苏曳提供的,在斯宾塞连珠枪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改进。

但可悲的是,他有图纸,却无法生产出来,只能交给英国人的兵工厂进行生产。

所以,制造局的成立无比紧迫。

结果没有等来这批新步枪,却等来了太后的懿旨。

让苏曳立刻进京,解决危机。

“很危急吗?”苏曳问道。

太监成寿道:“非常危急,围在皇宫外面的八旗兵,已经超过两万人了,皇上都被吓哭了好几次,两宫太后也寝食难安,荣禄大人的军队已经进入皇宫。”

苏曳道:“那些旗人大臣是干什么吃的?都劝不走吗?”

这些旗人大臣和八旗军的关系密切,要么是主仆关系,要么是亲戚关系。

太监成寿道:“苏相,咱们是生死交情了吧。”

确实是生死交情,随着皇帝和苏曳的关系恶化之后,增禄和成寿也被打发得远远的,在宫中干了好几年的苦力。

苏曳道:“当然。”

太监成寿道:“那咱和苏相说一句交心话,京中的大臣都不支持裁撤八旗兵,只是不好明着反对而已。但是这一两万八旗兵包围皇宫一事,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暗中推波助澜。”

“而且咱也和您说句实在话,两宫太后已经放出风声,说不支持裁撤八旗兵。”

苏曳道:“那伱觉得呢?”

“裁!”太监成寿道:“这群人,打仗不会,欺压良善却个顶个。”

接着,成寿忧心忡忡道:“苏相,在咱心中呢,您也算咱半个主子了,说句心里话,咱真的是忧心忡忡啊。”

苏曳没有说话,而是拍了拍成寿的肩膀。

接到旨意后,苏曳并没有立刻进京,依旧在等这新式连珠步枪。

但是也等不了多久,最多一两天而已。

一旦这一两万八旗兵真的开始冲击皇宫的话,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而且叶赫那拉氏性子虽然非常强硬,但骨子里面却还是软的,压力到一定程度上,她可能真的会妥协的。

一旦两宫太后真的公开宣布说永不裁撤八旗军队的话,那真就麻烦了。

最终,在苏曳翘首以待中,三十七小时后。

这艘货船终于来了,带来了全新的连珠步枪,虽然只有五百支。

但对于苏曳来说,已经完全够了。

接下来,苏曳在新军中挑选了最最精锐的三百人,装备新式连珠步枪。

“时间非常紧迫,没有时间让你们在陆地上训练射击。”苏曳道:“我们需要立刻进京,你们需要在短短几天之内,在船上完成训练射击。”

“是!”三百卫队齐声断喝。

接着,随着苏曳一声令下。

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出发。

六千三百人的新军,加上各种武器,整整装了上百条船。

而安徽布政使左宗棠也不管自己的辞呈还没有被批准,直接就上了苏曳的船。

至此,这位今亮正式脱离了湘军。

曾国藩听闻之后,无比震怒,狠狠砸了手中的杯子。

苏曳的大型船队沿着长江东进,两三日后就到了长江口。

此时,巴厦礼还没有返回上海。

而距离苏曳和卜鲁斯公使商议的一个月之期,仅仅只有十天不到了。

所以长江口的战争风险,越来越高。

联合舰队和苏曳的长江舰队,已经剑拔弩张。

见到苏曳大型船队的出现,洋人的联合舰队顿时吓了一大跳。

这,这是增兵了吗?

英国公使卜鲁斯再一次登上苏曳的舰船。

“只有九天了,距离最后期限,只有九天了。”卜鲁斯公使道:“伦敦的命令在哪里?”

接着,他惊讶道:“你带领这么多军队,要去哪里?”

苏曳道:“去京城。”

卜鲁斯公使道:“你打算做什么?”

苏曳道:“推进军事改革。”

卜鲁斯公使颤抖道:“你,你打算武力镇压那些八旗兵?”

苏曳道:“我希望不要走到这一步。”

卜鲁斯公使道:“你疯了,这会引发内战的。”

苏曳道:“相信我,不会的。”

卜鲁斯公使道:“你们的事情,我不管。但是长江口怎么办?俄国人、美国人、甚至法国人都天天想要爆发战争,想要把你赶下台。”

英国人和苏曳合作如此紧密,使得英方在中国的利益一家独大,引发了另外三国的强烈不满。

苏曳道:“卜鲁斯公使,你知道巴厦礼去伦敦做什么吗?”

卜鲁斯道:“游说阿尔伯特亲王,游说国会,取消对大英帝国舰队对长江的航道权。但我告诉你,不可能成功的。”

苏曳道:“那你可知道,我的交换条件是什么吗?”

卜鲁斯道:“你说。”

苏曳道:“委托英国帮我组建新式海军,八年时间内,我方向贵国采购的设备、战舰,武器、已经人员培训等费用,超过四千万两。”

顿时间,卜鲁斯公使惊呆了。

苏曳道:“你觉得这么大的利益,能够交换你们放弃长江航道吗?”

卜鲁斯公使想了一会儿,摇头道:“不行。”

苏曳道:“那能暂缓几年吗?”

卜鲁斯公使道:“那……应该可以。”

苏曳道:“所以,您要和伦敦保持一致,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您应该在长江口,拼命阻止战争的发生。”

卜鲁斯公使道:“苏曳公爵,我能阻止英国舰队,甚至非常勉强能阻止法国舰队。但是我肯定阻止不了美国和俄国。”

“期限一到,他们还是会开火的。”

苏曳道:“只要英国舰队,法国舰队退出就足够了。剩下两个国家……”

………………………………

就在这战云密布的长江口,苏曳的巨大船队停留了两个小时,然后直接出海。

长江舰队的兄弟们见苏曳船队上密密麻麻的军队,心中微微一颤。

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不是已经有两万军队在那里了吗?

还要增兵?

出了长江口后,苏曳船队进入大海,直接北上。

三日之后,赶到天津码头。

苏曳率领着三百卫队用最快速度下船,这里超过几百匹战马已经准备完毕了。

翻身上马,没有任何停留,直接朝着京城冲去。

剩下的六千军队继续登陆,他们会先在天津兵站集合。

只要一声令下,就立刻进京。

一路狂奔,没有丝毫停歇。

次日!

苏曳率领三百卫队,快速进入京城。

……………………………………

此时的整个京城,已经是风声鹤唳。

甚至已经没有人敢看热闹了,外城的百姓,房门紧闭。

内城的旗人,人声鼎沸,无数人前去声援皇宫的八旗兵。

苏曳离京将近一个月时间,整个京城局势已经危如累卵。

一旦爆发冲突,那又是一场兵灾,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遭殃。

两年前的惨状,大家历历在目。

苏曳穿过外城,穿过内城,直接来到皇宫面前。

而留守京城的四千新军,立刻分出了一半,跟在苏曳的后面。

此时皇宫还没有这么大广场,所以到处都拥挤了人。

隔着好远,就听到了震天的呼喊。

“罢免苏曳!”

“太后出来!”

“太后出来!”

“太祖啊,太宗啊,圣祖啊,您显灵吧,大清的江山要完了。”

等到近了之后,黑黑压压,密密麻麻。

已经不知道多少人围在这里了。

荣禄的天津新军,在皇宫内布防,如临大敌一般。

“苏曳来了,苏曳来了!”

忽然有人高呼,顿时无数的八旗兵如同潮水一般朝着他涌过来。

苏曳的三百卫队,后面的两千新军,立刻原地布防。

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最显眼的惇亲王奕誴。

这个粗人,在历史上的时候,也让慈禧颇为头疼。

这一次反对军事改革,奕,肃顺等人都不愿意带头,大家就推举他出头。

而这个所谓侠肝义胆的浑人亲王,也当仁不让出头。

当然,某种意义上也幸亏是有他在,所以这两三万八旗兵还能维持秩序,没有生乱。

苏曳大声高呼道:“惇亲王,过来谈谈。”

惇亲王奕誴道:“好啊,苏曳,咱也正好想要和你谈谈,你上来。”

皇宫外面,搭建了一个木质高台。

很快,奕誴一方出动几十人,苏曳一方出动几十人,在高台周围布防,并且挡成人墙。

然后,苏曳登上高台和奕誴谈判。

“苏曳,你想要做什么?八旗军乃是大清之根基,你要裁撤八旗军,是要断了大清的根基吗?”

苏曳道:“发逆作乱的时候,八旗军在哪里?英法联军打进京城的时候,八旗军在哪里?”

奕誴道:“那革新就是了,为何要裁撤?”

苏曳道:“革新,惇亲王,这十万京营八旗交给你革新,给你一千万两银子,你能让他们脱胎换骨,哪怕拥有我新军一半的战斗力吗?”

“国家危难之季,养着二十几万的废物,没有半点用处。”

“上一次和英法大战,总共六七万人,打别人不到一万人,八旗军总共打死打伤了多少洋人?不到十个人,不到十个!”

“洋人仅有的伤亡,都是天津新军打出来的。”

“而那一战,八旗和蒙古马队伤亡了多少人?四五千人。”

奕誴道:“八旗军是大清之象征,你想要要把它裁掉,你是不是也要把大清颠覆掉啊,还说你不是董卓,不是曹操?”

苏曳道:“我说成立帝国新军这里面难道就没有旗人了吗?恰恰相反,里面有一半人是旗人。”

“八旗军先裁撤,后挑选进入帝国陆军。”

“况且,我拟定的陆军部里面,荣禄,僧格林沁,景寿不都是旗人吗?”

“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军队吗?”

奕誴口气稍稍软化道:“苏曳,你说的那一场大败,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知耻后勇,这两年来,八旗军拼命苦训,本王是看得清清楚楚。”

苏曳道:“惇亲王,我们这种谈判,几天几夜都没有用。您不是说八旗军知耻后勇,已经训练得很精锐了吗?咱们也不要空口白牙,战场上见真章如何?”

惇亲王道:“什么意思?”

苏曳道:“我在我的新军中,现场点出十个人。你也在现场的八旗军中点出一百个人。咱们去南苑校场上打一仗,不论生死,就狠狠打一仗。”

“我新军十个人,对战八旗兵一百个人。”

“这样悬殊的比例,如果还是新军赢了,那就证明了一切,证明了八旗兵已经烂到不得不改的地步。”

这话一出,惇亲王脸色一变。

十个人,对战八旗一百人?

这是瞧不起谁呢?

一万人,可能确实能打赢十万人。

但是十个人,想要打赢一百人,做梦吗?

奕誴道:“裁撤八旗军乃是天大之事,岂是儿戏?”

苏曳道:“这一场对战输赢不决定是否裁撤八旗军,但如果新军一方赢了,你们这两三万八旗兵立刻给我撤走,整天围着皇宫闹哄哄的算是怎么回事?这是对太后之不敬,对皇上之不敬。”

“不是说这两年训练得很艰苦,战斗力精进很多了吗?一百个人,对战新军十个人,这都不敢吗?”

“你们这些人,不但战斗力废了,连骨气也废了吗?”

苏曳的怒吼,响彻整个上空。

旗人最好面子,最受不了激。

惇亲王奕誴更加如此,英法联军要打过来的时候,他还口口声声拿着刀子要去拼命,还想要让皇帝御驾亲征。

“好!这就跟你打一场。”

“本王倒是要看看,你的新军是不是真就那么厉害,大清的八旗兵是不是真就这么不堪。”

接下来,苏曳直接道:“本官卫队,挑选十个人,出列!”

“不……”忽然苏曳道:“惇亲王,你来点,从我三百人的卫队里面,随便点出十个人。”

惇亲王奕誴微微一愕,然后也丝毫不客气,直接上前随机点了十个人出来。

苏曳道:“一百个八旗兵,惇亲王也由你来点。”

顿时间,奕誴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周围所有人的气势顿时被压住了。

原本苏曳新军十个人,对战八旗兵一百个人,已经非常悬殊了。

现在,竟然让奕誴点兵?

何其瞧不起人?

不过,惇亲王奕誴也没有客气,当下点出了一百个最精锐的八旗精锐。

这一百个八旗精锐,五十个骑兵,五十个步兵。

有一半人装备了弓箭,一半人装备马枪。

苏曳道:“现在点出来的军队,立刻进入皇宫,接受荣禄天津新军的监督。”

顿时,一百名精锐八旗精骑,十个苏曳新军的精锐,进入皇宫之内。

各自进入侍卫的营房之内,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就去南苑校场厮杀。

一切结束后,惇亲王奕誴这才反应过来。

怎么事情演变成这样了?

不是谈判的吗?不是讨伐苏曳的吗?

怎么就变成实战演练了。

荣禄等人在内一声叹息,苏曳一出场,就立刻掌握了节奏。

而且他提出的要求,爱面子的八旗子弟根本无法拒绝。

一百个人,对战十个人都不敢?

连这个胆识都没有,还有脸来闹事?

而且实战最能检验战斗力,如果届时一百八旗精锐都打不过十个苏曳新军,那不正好证明八旗军队已经烂到极致了吗?

…………………………………………

皇宫内,两宫太后听到这个方案,顿时微微一愕。

苏曳胆子这么大吗?

一百个人,对十个人?

太悬殊了。

不过,这个法子确实名正言顺,而且这些八旗兵也无法拒绝。

“臣苏曳,参见太后。”

苏曳风尘仆仆,进入殿内。

“哼!”慈禧太后怒斥道:“苏曳,看你惹出来这天大的乱子。”

旁边的慈安太后道:“好了,苏曳也是有急智的。他这个法子就很好,让这些旗人大爷们无话可说。”

慈禧太后道:“太冒险了,如果输了怎么办?怎么收场?”

接着,叶赫那拉氏道:“苏曳,本宫也和你说一句真心话。”

顿时间,慈安太后直接起身就要走,道:“你们说话。”

叶赫那拉氏忍不住道:“姐姐,你走什么呀?”

你这一走,倒真的像是我们见不得人似的。

慈安太后道:“皇上那边这几日都没有睡好觉,半夜都被吓醒了,哀家去瞧瞧。”

然后,慈安太后不由分说就离开了。

整个三希堂内,又只剩下苏曳和叶赫那拉氏二人。

只不过,宫门是开启的。

苏曳道:“太后您看,臣之前就说过了,我一旦离京,这群八旗兵一定会得寸进尺的。”

叶赫那拉氏道:“本宫还没有问你,南边长江口怎么回事?北边的俄国人,你又打算怎么办?如此多事之秋,你为何非要提出这个颠覆根基的军事改革呢?”

苏曳上前,搂住美艳太后的腰,柔声道:“太后娘娘,离开一个月,可想死我了。”

“你,你疯了……”美艳太后低声道:“人来人往的,要是有人忽然闯进来,就完了。”

“放开我,你赶紧放开我。”

苏曳道:“好太后,我这么想你,你忍心这样对我吗?”

“别说疯话。”美艳太后用力挣扎道:“你放开我,听到没有?不然,我喊人了啊。”

苏曳道:“你让我再亲一口,我就放过你。”

“不行……”美艳太后道:“上次就警告过你是最后一次了。”

苏曳道:“上次,是上个月的最后一次。”

“你,你无耻。”美艳太后低声厉道:“你放开我,听到没有,否则本宫真的生气了。”

“不放,让我狠狠亲一口,解相思之苦,我再放开你,再谈正事。”苏曳道。

美艳太后脸蛋通红,大口喘气,怒道:“你这天杀的,总有一日本宫不饶你。”

“那你快点,本宫就当是被……”

话没有说完,苏曳捧着她冷艳的面孔,狠狠亲了上去。

而这一次,就完全是法式的了。

甚至,苏曳在她唇内搅得天翻地覆。

叶赫那拉氏哪里经得起这个,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啊。而且此时门就敞开着,随时有人会进来。

这,这就更加刺激了,心脏仿佛都要跳出来。

如果这时候,有人冲进来见到这一幕,这还得了啊?

太后公开偷情,门都不关,太炸裂了。

整整吻了几分钟,不知不觉间,苏曳的爪子已经揉住她的山丘了。

虽然叶赫那拉氏的尺寸不如洪人离,但也颇为可观了。

而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一阵脚步声,虽然非常小心,但还是被听到了。

美艳太后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内心一颤,然后她猛地一下推开了苏曳,飞快后退几步。

接着,叶赫那拉氏狠狠剐了他一眼,有这说不出的风情。

要知道,刚才苏曳的顶撞,她是感受得清清楚楚的。

接着,美艳太后道:“苏曳,本宫已经很对得起你了啊。洋人逼迫我将你罢官,否则就要发动战争,本宫没有答应。外面几万人都逼着本宫罢免你,逼着本宫宣布永不裁撤八旗军,本宫也没有答应。”

“他们这样逼迫本宫,你也要这样逼我吗?总有一日,我会被你们这群人逼死。”

苏曳低声道:“好太后,我哪里舍得?”

“哼!”美艳太后道:“现在在这里甜言蜜语哄我,早先你逼我还少吗?都恨不得杀了我。”

接着,她皱眉道:“苏曳,你太冒失了。一万人打赢十万人,是有可能的。但十个人打赢一百人,太难了。你还装腔作势,让奕誴点兵。”

“本宫可告诉你,满京城所有的大臣,都不支持你裁撤八旗兵。明日众目睽睽之下,如果你的新军输了,那可别怪本宫无情啊。”

苏曳道:“你要咋滴?”

叶赫那拉氏道:“难道皇宫一直就这样被围着吗?就让他们天天高呼太祖太宗和圣祖吗?垂帘听政本就是破天荒第一次,名不正言不顺的。”

苏曳道:“好贞儿,你要罢免我吗?”

“别乱喊。”美艳太后白了他一眼道:“罢免你倒是不会,但是这无数人肯定会逼迫我宣布永不裁撤八旗军,你若是输了,可别怪我当众宣布啊。”

苏曳道:“若赢了呢?”

美艳太后道:“等你赢了再说吧。”

接着,叶赫那拉氏道:“还有,明日南苑之战,你应该先禀报本宫,再行定夺,而不是先斩后奏的。”

…………………………………………

不管苏曳如此轻描淡写,如何调戏太后。

这都是一场无比重要的政治事件。

只不过苏曳故意淡化这种氛围,努力地把国事仿佛男女私情化,降低叶赫那拉氏的戒心。

但是,整个京城都如临大敌。

明日的南苑之战,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

短短一天之内,就掀起了巨大风暴。

苏曳新军十个人,对战八旗精锐一百人?

真刀真枪的决杀?

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难道这一战,将决定无数八旗兵的命运吗?

也决定苏曳的新政能不能推行吗?

当然,苏曳没有这么说,惇亲王奕誴也没有这样说。

仅仅只是说,八旗精锐如果输了,那这几万人就要撤走,不能继续在皇宫面前叩阙。

一旦撤走的话,气势也就散了。

某种意义上,这一番争斗也就是输了。

而且,如果这一百个八旗精锐真的输了,那天下人如何看?

大家会觉得苏曳的新政有理,这么烂的军队,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当天晚上!

惇亲王来到一百个八旗兵面前,缓缓道:“明日一战,所有大臣都会在场,两宫太后也会在场。”

“如何重要,就不许本王多言了。关乎所有八旗兵的脸面,也关乎无数八旗兵的命运。”

“你们向本王表个态吧。”

为首的八旗精锐道:“王爷,我们不怕死。就算死,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把苏曳那十个小崽子全部杀光了。”

“对,我们不怕死。”

“粉身碎骨,也要把那十个人,全部消灭了。让苏曳这个混蛋好好看清楚,我们八旗兵不是孬种,睁开他的狗眼看看清楚。”

这一百个八旗精锐,只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上战场厮杀。

向天下人证明,向两宫太后证明。

另外一边,苏曳面对这十个新军精锐。

每一个人,也都视死如归。

这几天,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练习这连珠枪,每个人都打了三四百发子弹了。

这新枪太好了,不但射速快,而且还比之前的恩菲尔德1853好瞄准得多了。

因为苏曳的图纸先进,所以这群精锐已经能够达到每分钟19发子弹左右的射速了。

“有没有信心?”苏曳问道。

“有!”

“有没有把握?”苏曳问道。

“有!”

十个新军精锐,平静而又火热。

…………………………………………

次日!

上万人的军队,保护着两宫太后,还有几百个大臣,浩浩荡荡南下,离开皇宫,前往南苑校场。

见证这一场突如其来,但是苏曳却预谋已久的决杀。

几个时辰后!

两宫太后,几百个大臣,十几个蒙古王公,几百个八旗将领,全部进入校场位置上坐下来。

大约六年前,苏曳新军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在这南苑校场。

当时苏曳新军的阅兵式,惊艳了全场。

而这一次,则是要凶险得多了。

因为是实弹演习,所以战场距离看台很远,超过了所有枪支的射程。

而且超过万人的军队,把两宫太后和几百个大臣保护得密不透风。

超过几十个人,拿着望远镜,看着六七百米外的战场。

此时,两支军队已经全部入场。

双方间隔四百米。

苏曳新军这边,只有一道齐胸的矮墙。

一百名八旗兵那边,同样是一道矮墙。

全场肃穆,凝重!

为了淡化冲突,把这一场决杀,命名为演兵礼。

郑亲王端华,再一次作为演兵大臣。

所有人看得清楚,苏曳新军这边十个人,表情严肃,但是平淡。

而一百名八旗精锐那边,却目光如火,充满了愤怒和杀意。

“上马!”随着一声令下。

五十名精锐骑兵,翻身上马。

这一百个八旗精锐,全部身穿铠甲,看上去威风凛凛。

一百人,全部列阵完毕,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冲杀而出。

演兵大臣端华来到两宫太后面前,道:“太后娘娘,两军已经准备完毕,是否开始演兵?”

所有人睁大眼睛,竖起耳朵。

实在无法想象,难道无数人的命运就由这么一场小小的实战演练决定吗?

慈禧和慈安对视一眼,然后道:“开始吧。”

郑亲王端华大声高呼道:“演兵开始,点炮!”

“轰!”一声炮响!

顿时,决杀开始!

一百名八旗精锐,气势如虹,疯狂地冲了出去。

尤其是五十个骑兵,真的是人如枪,马如龙。

这气势,这威风。

简直让人梦回八旗入关之时。

而苏曳新军这边的十个人,排列得整整齐齐,一动不动。

五十名八旗骑兵,进入三百米内。

苏曳新军十个人,整齐举起步枪,开始瞄准。

“三,二,一!”

“开火!”

十人指挥官猛地下令。

“砰,砰,砰,砰,砰……”

十个新军不断瞄准,射击。

瞄准,射击,

速度无比之快,甚至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极限。

就这样,五十名八旗骑兵。

不断坠落。

他们也弯弓搭箭,不断反击。

他们也举起马枪,努力反击。

但是……

根本没用。

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这五十个八旗骑兵非常勇敢,哪怕同伴不断倒下,他们依旧拼命地冲锋,冲锋,冲锋。

但是,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最后……

只有三个人无比勇敢地冲到苏曳新军的面前。

“杀,杀,杀……”

这三个八旗骑兵,挥舞马刀,疯狂怒吼,朝着苏曳新军冲杀过去。

“砰,砰,砰!”

枪响之后,最后的三个惊骑,坠马。

至此,五十个八旗精锐骑兵,死得干干净净。

………………………………

注:近一万二送上,恩公口袋还有月票吗?赐给糕点好不?拜谢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