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5章:君臣裂变!战争爆发!沦陷!

书名: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作者:沉默的糕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英国使者当场离去。

清廷的文武百官还微微错愕,就这么走了?

之前来的时候,每一次都要洋洋洒洒说一大堆的,甚至每一个要求都说得清清楚楚。

之前每一次,都慷慨激昂,充满了威胁和愤怒。

而这次,就只是说修约,但修约的具体内容,也一个字都不提,只是临走之前,把国书递给身边最近的一个官员。

这个英国使者走了之后,礼部侍郎道:“皇上,以前英夷使者在朝堂上无礼之极,态度傲慢,动不动出言恫吓,而如今这个使者,态度狼狈,可见叶名琛实在是打中他们的痛处了。”

“之前这些洋夷使者,是非常难缠的,现在也变得老实了,叶名琛确实干得不错。”

“记得有个洋夷使者,蛮横之极,还在朝堂上提出决斗,如今这个使者灰头土脸,那些恫吓威胁的言语,却是半句话都不敢说了。”

“还是僧王调教得好啊,先关他半个月,身上的戾气磨一磨,来到朝堂上见皇上,也就乖巧了。”

不得不说,这次的英国使者从表面上,确实平静了许多,没有什么慷慨陈词,更没有吹嘘说我大英帝国有多么强大,我们的军队何等厉害,更没有威胁说要打哪里哪里。

所以在朝廷官员看来,这些英国使者已经被驯服了。

不敢再放出什么张狂之语了。

“以后都这么干,再碰到洋夷使者要来见皇上,如果是有敌意的,都先关上半个月,磨一磨性子。”

接下来,大家就把这件事情搁置到一边了。

没有太把这个英国使者当一回事,接着议下面的事情。

“皇上,臣弹劾江西巡抚苏曳,不务正业,不讲规矩,窜访四川、云南等地,请皇上惩罚。”

“皇上,臣弹劾年江西巡抚苏曳,逾制纳妾,大肆敛财。”

几个御史弹劾苏曳,却也不痛不痒,被皇帝搁置。

皇帝派密使匡源去江西,接下来就等他的回复了。

一切等苏曳的态度,皇帝再做决定。

……………………………………………………

匡源,此人和苏曳没打过什么交道。

他和肃顺、杜翰等人有一定的交情,但归根结底他是帝党。

他做翰林院编修的时候,为奕詝讲经,算是皇帝的半个老师。

如今此人,还没有正式进入军机处,算是军机实习。

临离京之前,杜翰邀请此人见面。

“本如兄,这次去江西,你重点是南昌,还是九江?”杜翰道。

匡源道:“当然是九江。”

杜翰道:“不仅仅是九江,还有南昌。”

匡源道:“鸿举兄何意?”

杜翰道:“这次皇上让你去江西,办两件事情,第一件,看苏曳正在做什么,努力把他匡回正道上来。第二件,沈葆桢究竟何意。”

“但这两件事情,可能是一件事。”

匡源皱眉道:“还请明言。”

杜翰道:“湘军之前和苏曳不容水火,而如今却如此默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缘由?而沈葆桢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匡源立刻就听明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些惊悚了啊。

苏曳新军和湘军勾结在一起了?

这就能够产生无限的延伸了啊。

匡源道:“鸿举兄,曾国藩等不是你们的人吗?”

杜翰道:“那是因为南方战场无人能够撑住大局,所以肃中堂对曾国藩等人比较器重,也比较容忍了。要说是我们的人,那根本谈不上。”

别说是湘军了,汉人督抚回到地方上之后,就有很大的自主权了,和朝廷中枢之间都会有所疏离了。

之后瑞麟去做了两广总督,很多权力根本就碰不着,于是他索性只抓粤海关财源,剩下统统不管。

杜翰道:“曾国藩的湘军,那是自己招募的,大部分军饷自筹的。而苏曳新军呢?是皇上派人招募的,也是国库划拨银子练出来的,皇上才是这支新军绝对主帅,这件事情也是苏曳亲口说过的。”

匡源陷入了沉默。

杜翰道:“皇上派苏曳去江西,很大程度上就是制衡湘军,而如果这两家勾结在一起,伱知道会发生吗?”

匡源道:“养寇自重。”

杜翰道:“对,养寇自重。否则现在湘军和苏曳两人都兵强马壮,发逆内部依旧在内斗,他们为何不扩大战果,为何不去打安庆?为何不去打镇江?”

按照军机处的规划,湘军去打安庆,苏曳联合江南大营攻打镇江,江北大营托明阿在江北策应,拿下镇江是十拿九稳的。

拿下了安庆和镇江之后,就彻底把天京堵死在中间了。

此时距离收复江西,已经过去四个月了吧。

为何两家都没有动静了?

杜翰寒声道:“本如兄,你这一次江西,首要之事,就是查苏曳和湘军有没有勾结。第二件事情就是要问苏曳,为何不继续进攻发逆,何时进攻发逆?”

“归根结底,你要查出,苏曳有没有拥兵自重的军阀之心。”

听到这话,匡源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他本来以为这次去江西的差事很简单,被杜翰这么一点破,顿时发现这件差事很重要,也很棘手。

杜翰道:“本如兄,这次差事极其重要,关乎整个南方战局,请务必用心了。”

“朝中可别真的出现了一个活曹操啊。”

……………………………………

此时,苏曳和英国人的谈判已经进入了尾声了。

双方整整谈了一个多月,各项细节整整有几百条之多。

其中大部分的细则,真的是苏曳一条一条砍下来的。

或者说,是他背后的那些大牛,一条条啃下来的。

可以说,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苏曳侯爵,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关键性谈判,但是我建议休息一天。”

“对,休息一天,实在是太累了,我们要扛不住了。”

“苏曳侯爵,你绝对是一个铁人了,疯狂的铁人,你一个人就把我们几十个人折磨得痛不欲生。”

“今天晚上我们打算办一个酒会,您来参加吗?”

苏曳道:“当然。”

当天晚上,几十上百个人洋人,举办了一场高级酒会。

原本只有十二个财团负责人,但随着谈判的深入,前来九江的洋人越来越多,各是各样的专业人才,工程师,律师,纷纷加入。

各种各样的物资,也一船一船地运过来。

当然,还有女人,

想要让这些洋人守身如玉一个多月,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今天晚上的酒会,就会有这些女人的出场。

而工程师们也大显身手,搬过来了一个小型蒸汽机,连接上苏曳的大型手摇发动机,终于不需要用上这些壮汉了。

甚至他们充满了梦幻感。

第一个点亮黑夜的城市,竟然不是伦敦,而是九江。

尽管,只是点亮一个宴会厅。

只不过,关于今天晚上的酒会,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沈宝儿兴致勃勃,已经定制好了一件衣衫,打算闪亮出场。

结果,洪人离穿着旗袍出现了。

沈宝儿的瓜子脸微微一变,然后大方道:“洪先生,您这件衣衫实在是太好看了,在哪里定制的啊?”

洪人离道:“是苏曳亲自帮我定制的。”

沈宝儿道:“真的吗?我都不知道夫君还有这本事呢,我也让夫君给我定制一件。”

洪人离道:“你身体太薄了,只怕撑不起来。”

这话杀伤力有点大,沈宝儿看了一下自己,又看了一下洪人离近乎夸张的魔鬼身材。

然后,她也不甘示弱道:“这倒是啊,洪先生的身材只怕这些洋人女子也是比不过的。”

这可不算什么好话了,因为从上海招来的这些女人,可都是交际花。

接着,沈宝儿朝着苏曳道:“夫君,今天晚上这个酒会,我就不参加了,就委托洪姐姐照顾你了,正好我也有很多文件要看,准备明日的谈判。”

然后,她冷傲地走开了,把洪人离原地气得够呛。

当天晚上的酒会非常热闹。

谁也不聊工作,谁也不聊谈判,只谈风月。

“对了,巴厦礼那艘豪华客轮,已经返回伦敦了吧?”苏曳问道。

“当然,否则我们现在已经要破产了。”巴厦礼搂着一个女人翩翩起舞。

不过,这个酒会很快就没法呆了。

因为这群洋人很快就放肆了起来。

于是,苏曳赶紧带着洪人离退场,但是也没有退到哪里去。

“去会议室。”洪人离一把把苏曳拽进了会议室。

整整一个时辰才离开。

等苏曳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已经腰酸背痛了。

偏偏沈宝儿又在哼哼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

沈宝儿才问道:“夫君,洪姐姐的那衣衫叫什么啊?”

苏曳道:“旗袍。”

沈宝儿哀怨道:“人家穿那衣服,真的不好看吗?真的撑不起来吗?”

其实她穿起来也是好看的。

因为她虽然没有洪人离那么高,但个子是足够的。

最关键的是她的杨柳身材非常曼妙,尤其是小蛮腰堪称一绝。

所以,穿起旗袍也会很好看。

“好,好,也给你做一件旗袍,也给你量身定做。”苏曳道。

然后片刻之后,就睡着了过去。

实在是……累够呛。

看着熟睡的苏曳,沈宝儿脸蛋一红,她在书本上看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甚至相关画册也是看过的。

但成亲这么些日子,但还真没有研究过,甚至没有仔细看过。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端详?

研究一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次日,双方再一次进行了全新的谈判。

这一次就是要在密约中,规定各种时限了。

苏曳一方,要求对方在最快的速度送来相关纸张,相关印刷好的图案,用来做卷烟。

在等机器到来之前,苏曳就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进行手工制造卷烟。

英国那边,也没有专门制造卷烟的机器。

但是苏曳这边提供了完整的图纸,而且还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化学原料,用来调制香精。

在这里双方又有了分歧。

英方觉得,这种卷烟根本竞争不过鸦片,所以不宜抱有过高的期待。

所以也根本不必要去定制专门的生产机器。

因为制造全新的机器,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

但是,苏曳强硬要求。

于是,英国人选择妥协。

接着,苏曳又提出,关于纺织厂,黄包车工厂,灯泡厂,钢铁厂等等机器,指导工程师等等,分别在什么日子之前,就要全部到位。

精确到每一种机器,必须在哪一天之前到位。

如果不到位的话,就需要赔付多少英镑。

这是必须的,苏曳这边的厂房已经开始建造了。

务必要和时间赛跑。

一定要即早投产,否则每一个机器都耽误一两个月,真正投产就遥遥无期了。

苏曳提出这一系列的条件,看上去都非常苛刻。

白飞飞、胡雪岩、沈葆桢都觉得,英国人肯定不会答应的。

因为在整个谈判过程中,这群英国人也表现得非常难缠。

但却没有想到,稍稍挣扎之后,英国人竟然全部答应了。

对苏曳提出的要求,照单全收。

每一种机器,都按照苏曳要求的时间期限内送到,并且经工程师调试成功投产,否则重罚。

所有人都好奇,英国人怎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但是很快,他们露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他们提出了最后一个苛刻的要求。

“在1860年1月30日,九江经济实验区就要进行第一次分红,不得少于三百万两。如果做不到的话,青霉素的专利权,灯泡的专利权,就要全部归我方所有。”

这话一出,全场静寂。

一直以来,从来都不发表意见的沈葆桢,打破了这个惯例道:“不可能,绝不可能。”

开什么玩笑?

他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深入谈判,也完全知道了,这个经济实验区,灯泡是最先进的,也是最有噱头的,所谓的专利权价值连城,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短期内,是不会有巨大利润的。

因为需要大规模的电力基础建设,灯泡的需求才会大规模的爆发。

所以在沈葆桢看来,最最赚钱的,反而是纺织。

他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计算,如果真的按照苏曳所说的那样,那他们工厂生产出来的棉布和丝绸,成本会比江南财团的低了很多很多。

届时,几乎可以横扫整个国内市场,会带来海量的利润。

甚至,洋人看不上的钢铁,也会有不小的利润。

因为生产工艺的先进,届时生产出来的钢铁,不但质量会很高,而且产量极高,成本会低很多。

国内对钢铁的需求,也是一种刚需。

当然,利润应该远比不上纺织。

但不管是纺织厂,还是钢铁厂,建设周期都非常长。

1860年1月30日,钢铁厂甚至都未必能开工生产。

而纺织厂,最多也是刚刚投产不久。

两个最大的工厂一个还没有开工,一个刚刚开始赚钱,就要求分红三百万两。

也就是说,整个九江经济实验区在这之前,要盈利600万两。

这又如何可能?

伯克爵士道:“这也是苏曳答应过的,试验区投产一年之内,就分红三百万两。”

沈葆桢道:“但是生产是需要爬坡期的,投产一开始,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肯定都是不足的,需要一定时间之后,才会进入稳定期。而贵方要求的期限内,我们的纺织厂刚刚开始生产不久,我们的黄包车生产出来的数量,也极为稀少,根本达不到六百万两银子的利润。”

伯克爵士道:“那就是贵方的问题了,反正苏曳侯爵是亲口答应过的。”

另外一个财团负责人道:“苏曳爵士,谈判是相互的。你为了尽快投入生产,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甚至细致到某一个机器,必须在某一时期之前送到九江,并且调试完毕,晚了哪怕一天,我们就需要赔偿一笔巨额的金钱。如果我刚才没有数错的话,你们提出的相关要求,就有足足八十九项之多。我们全部都答应了,而我们最后之要求一项,你们却不同意?这样看来,贵方根本就不尊重我们,这不是一个平等的谈判。”

“苏曳爵士,您对我们要求这么多,而对我们这最后一项要求,却表示得如此漠视,这让我们非常失望。”

包令爵士道:“我有另外一个方案,如果在1860年1月30日之前,苏曳阁下不能向我们分红三百万两,就需要赔付给我们2%的股份,变成我们占股51%,贵方占股49%。当然了,苏曳爵士依旧是整个经济试验区无可争议的最高权力者。”

伯克爵士道:“说来,我们更想要的青霉素和灯泡的专利权。但包令爵士的这个提议,我们也能够接受。”

“另外,这三百万分红,必须是这些工厂产生的合法利润,不可以是其他任何方式得来的银子。不可能是苏曳爵士你找其他人借来三百万两银子交给我们,这是没有用的。我们拥有最专业的会计师,会长期进驻在九江经济实验区,会对每一份收入进行严格的审核。”

所有人恍然大悟,英国人原来在这里等着啊,之前那些条件答应得那么痛快。

就是为了让苏曳答应这最后的条件。

“苏曳侯爵,这是我们的最后底线,不可商量!当然这也是您的口头禅,您已经不知道对我们说了多少次,现在我们也对您这样说。”

“两个条件,要么2%股份,要么青霉素和灯泡专利,您必须答应一个。”

“接下来时间交给你们了,我们等待您的通知!”

接下来,英方几十人集体退场。

表示这最后一项,不可商量。

…………………………………………

接下来,苏曳一方进行了闭门会议。

对于很多数字,沈葆桢、白岩、白飞飞、胡雪岩等人都烂熟于心了。

机器什么时候运来,原材料什么时候运来,什么时候投产。

大致产量会是多少?

最大利润是多少。

等等等,完全是能够结算出来的。

他们计算了一遍又一遍,发现在1860年1月30日之前,怎么都不可能有600万两银子的利润的。

就算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卖出去了,而且全部得到了利润,损耗也在最低限度。

依旧赚不到六百万两。

“我计算了一遍又一遍,就算一切达到最顺利,最完美的状态,都不可能有六百万两的利润,最多只有一百三十万两左右。”

这个数字,白飞飞算了很多遍,胡雪岩也算了很多遍。

苏曳也算了很多遍,都是差不多的结果。

“我们算得出来,英国人也算得出来。”沈葆桢道:“所以他们狼子野心,在答应我们之前那些条件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等着我们了。”

“要么百分之二的股份,要么青霉素和灯泡的专利权,他们志在必得。”

在苏曳看来,这其实算不得什么狼子野心,也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而已。

后世,更加离谱,更加激烈的对赌协议都有。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道:“我会答应他们的。”

这话一出,在场几人惊诧。

为何啊?明明知道是陷阱?还要跳下去?

苏曳道:“对于他们这个最后的杀手锏,我一点都不意外。”

白飞飞道:“这是要正常的利润,正常的分成,不可能直接从外面拿来银子补足的,整个试验区有40%的管理成员,都是他们派来的,所以在利润方面,我们是动不了手脚的。”

“当然动不了手脚,我们也不会动手脚。”苏曳道:“想要长期合作,制度和透明,公正公平,非常重要。”

“如果是正常的经营,肯定是不会有六百万两银子的利润的,算到死都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两。但是……根据我的经营方式,到那个时候肯定会有六百万两,甚至会超过不少。”

众人惊讶。

这就是正常的商品交易,明明只有一百二十万两的利润,怎么也变不到六百万两啊?

苏曳竟然谁会超过六百万两?

这该如何做到?

但是,整个计划都是苏曳主导的。

只要他说出口,那就代表他胸有成竹了。

苏曳道:“先不要答应他们,晾他们几天,然后再进行最后的谈判,再签这个对赌协议,免得我们答应得太痛快,反而让他们起了疑心。”

…………………………………………

于是,双方的谈判,再一次搁置了下来。

苏曳派人前往试探,要求把第一次分红日期修改到1860年9月30日。

但是对方拒绝了。

并且表示,这是他们最后的让步了,如果苏曳不答应的话,他们就直接返回上海了,等到苏曳什么时候表现出诚意,他们什么时候再回来。

于是,这场漫长的谈判,就卡在这最后关口。

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密使,吏部侍郎,军机处学习行走匡源,到达了九江,秘密接见了苏曳。

“有圣谕!”

苏曳行礼道:“臣恭请圣安。”

“圣躬安。”

匡源道:“皇上让我问你,苏曳你上任江西巡抚许久,不好好呆在南昌处理政务,不好好练兵,到处窜访做什么?”

苏曳道:“为了办工厂,向兄弟省份收购原材料。”

匡源不由得一愕,你苏曳这么光棍的吗?丝毫都不掩饰?

匡源又问道:“你长期呆在九江,也不去江西巡抚衙门,那你还要这个江西巡抚做什么?”

苏曳道:“臣一心办工厂,为国为民。”

匡源道:“苏曳,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你这是把政务和军务,全部丢给胡林翼了?自己一门心思办工厂了?”

苏曳道:“每隔十天半个月,布政使胡林翼都会把相关公务递交给我,让我做决定,所以我也不算完全甩手。”

匡源道:“苏曳,皇上问你,军队休整得差不多了吗?能不能在年内扩大战果?江南大营和春奏请皇帝,想要邀请你从长江出击,帮助江南大营一起攻打镇江。”

接着,匡源严肃道:“你只需告诉我,能还是不能?”

这个时候,苏曳完全可以回答说能。

因为这个年内,最后的期限就是年底。

而年底之内,英国人肯定已经开战了,清廷根本就顾不上去攻打镇江什么了。

但苏曳给自己的定位是言出必行,说出来的任何话,都要兑现。

而不是口蜜腹剑的奸臣。

沉默良久,苏曳道:“不能!”

匡源冷道:“苏曳,你可知道你这个回答一上去,会是何等后果?皇上对你是不一样的,但皇上的容忍力也是有限的。”

“苏曳大人,你聪明绝顶,难道不知道所谓办工厂,会带来人心激荡吗?会使得规矩败坏吗?”匡源道。

他算是说得很隐晦了。

这个世界,权力是拥有排他效应的。

在皇帝还有很多朝臣看来,金钱只是权力的附属品。

一旦到处大办工厂,那岂不是会对皇权发生动荡?

匡源道:“所有皇上的心思,难道你真的不懂吗?”

苏曳当然懂,并且也做好了绝对的准备。

所有,他之前每一步,都要走得如此之紧。

一步扣一步,一旦错过某个节点,他的整个计划都不可能成功。

考文武双解元,练新军,扬州大捷,和英国人谈判,收服江西,成为江西巡抚。

就是为了在九江办工厂,就是为了工业救国。

而且要卡在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期间,把这件大事彻底搞定。

时间早了也不行,晚了也不行。

在决定大办工厂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他和皇帝之间的蜜月期结束了。

匡源道:“这些诛心之言,且不去说它。皇上只关心一个问题,你年内能不能对发逆用兵,能不能扩大战果?如果你回答能,那这一关你就算是过了。如果你回答不能,那你苏曳这一关就过不了,皇上那边会很不高兴,后果就会很严重。”

“苏曳大人,建功立业不易,你走到这一天也不易,所以本官再给你一次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能,还是不能?”

苏曳道:“我完全可以回答能,但实际上是不能!”

匡源道:“给一个理由,办工厂肯定不能作为理由的。”

苏曳道:“我写了一份折子,麻烦大人帮我递给皇上,这里面充分说明了,我为何不能在年内出兵攻打发逆的理由。”

说罢,苏曳把这份奏章双手奉上。

匡源道:“我可以转交给皇上,但本官能问一句,为何吗?”

苏曳道:“因为叶名琛一味强硬,彻底激怒了英国人,所以洋夷很可能对我大清动兵,发动战争,这一战可能会非常凶险。为了以防万一,届时我的新军,要想办法保护京师,对抗洋夷。这等关键时刻,不好再开启战端。”

“哈哈哈……”匡源冷笑道:“苏曳,你这个理由比办工厂还要荒谬。你可知道,英国人在广州的军队,都全部退走了。你可知道不久之前,英夷使者刚刚在朝堂上狼狈而走,甚至连威胁之言都不敢放,之前的嚣张气焰都完全不见了。”

接着,匡源道:“苏曳,听说你纳了沈葆桢之女为妾,而且大办特办,邀请了几千名宾客,湖北、江西官员,悉数到场?”

苏曳道:“同僚抬爱,苏某汗颜。”

接着,苏曳道:“请大人务必帮我转告皇上,不是我苏曳对发逆不动兵,实在是要防备英国人,我的新军不敢动,也不能动,未来保卫京师之责,重于泰山。”

匡源道:“言尽于此,苏曳大人不抓住时机,那也休要怪我了。”

接下来,匡源去接见了沈葆桢。

言语就更加严厉了。

于公于私,都很严厉。

“幼丹兄,你真的连仕林的名声都不要了吗?竟然把女儿嫁给他人做妾?当日你落魄的时候,林则徐大人依旧把千金嫁给你为妻。而你如今贵为九江知府,却嫁女为妾?汉人读书人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

这匡源思想保守,君子之气浓烈。

对于沈葆桢这等谄媚之举,万分鄙夷。

…………………………………………………………

皇帝密使匡源在九江呆了三天,然后便去了南昌。

在南昌呆了三天,又返回九江,沿着长江,乘船去了武昌。

“皇上问你,年内能不能对发逆用兵,扩大战果?”匡源问曾国藩。

曾国藩道:“难,在江西一战,我们损兵折将太多,需要休养生息。”

匡源道:“如今发逆内斗,元气大伤,正是千载难逢的战机,为何要白白坐失?你们去攻打安庆,苏曳联合江南大营攻打镇江,完全可以一举拿下,在最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发逆,收复南京?为何不做?”

曾国藩道:“天使有所不知,发逆虽然经历内乱,如今石达开和洪秀全正在争权。如果我们出兵,反而会促使二人团结。我们坐视,二人反而可能分裂。”

匡源道:“那你给我一个准确的时期,究竟何时准备攻打安庆?”

曾国藩想了一会儿道:“两年之内。”

这个回答让匡源气极反笑,道:“曾大人,你和苏曳倒是很有默契啊。听说你把湖北全省的棉花都卖给苏曳了?”

曾国藩见到对方这个语气,顿时寒声道:“怎么?不可以吗?”

匡源是听说过曾国藩脾气的,一时间被噎住了。

曾国藩道:“请问天使,我湖北境内的棉花,难道还规定不能卖给谁吗?”

匡源道:“那苏曳把江西所有的政务和军务全部交给胡林翼,也完全正常咯?”

曾国藩怒道:“匡大人这话何意?苏曳是江西巡抚,胡林翼是江西布政使。江西的政务,我凭什么要知道?我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一时间,匡源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直接拱手道:“曾大人,好自为之吧。”

曾国藩道:“我倒是要劝匡大人好自为之,凡事多想想透彻了,别忠心办了坏事。”

然后,两个人不欢而散。

匡源怒气冲离开武昌,直接返京!

………………………………………………………………

十日之后!

匡源一路辗转水路到了通州,折返回京面圣。

三希堂内!

皇帝道:“苏曳怎么说?”

匡源道:“他说,窜访诸省,是为了办工厂,是为了购买原材料。”

皇帝道:“谁问你这个了?朕是问你,朕让他今年之内出兵攻打发逆,扩大战果,他怎么说?”

这其实算是皇帝对苏曳的最后通牒了。

如果苏曳奉旨,那皇帝就能容忍他之前的种种举动。

毕竟对于皇帝来说,能打最重要,能消灭发逆最重要。

匡源道:“苏曳说年内不能出兵攻打发逆。”

皇帝脸色一变,道:“他,他真是这么说的?”

这,这就相当于公然抗旨了啊?

皇帝虽然只是问你能不能,但实际上是命令。

你苏曳聪明绝顶,难道不知道这是朕对你的最后容忍,最后通牒吗?

你依旧执迷不悟?

皇帝寒声道:“他可有说什么原因了吗?”

匡源道:“他说叶名琛等人一再激怒英夷,所以英国人会怒而兴兵,届时京师有危,他苏曳的新军要保卫军师,保卫皇上,所以不能开启战端,不能攻打发逆!”

“这是苏曳给皇上的奏章。”

皇帝一把接过,随手看了一眼。

又是老生常谈,说什么何桂清,叶名琛对英国人太强硬,只怕会引发战争之类的话。

而且,这份奏章的口气还很严厉,隐隐间指责朝廷外交的不专业。

甚至皇帝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苏曳的指责。

“朕不需要……”皇帝猛地厉声道。

直接把苏曳的奏章狠狠扔出去。

“告诉他苏曳,朕不需要!”

“他这是什么意思?诅咒朕、诅咒朝廷吗?”

“什么意思?洋夷来攻打大清,朕的京师都保不住了吗?朕的皇位都保不住了吗?”

“还需要他这个擎天玉柱来保卫吗?”

“他也未免太高看了自己了。”

“当日英国人已经出兵了,被他劝退了,朕已经表彰过他的功劳了。现在叶名琛、何桂清对英国人强硬,逼退英国人在广州的军队,把他功劳比下去了,这就不满意了?这就妒忌了?心胸何等狭窄?”

之前皇帝这些话都隐藏在心里,为了苏曳的体面,尽管这样想,却从未说出口。

但是今日愤怒之下,全部喷薄而出。

苏曳那句保卫京师的话,彻底激怒了皇帝。

在皇帝看来,这就是诅咒。

皇帝这一番怒吼,很多人都听到了,很快就会传遍朝廷。

届时,谁都会知道,皇帝和苏曳之间君臣最后的体面,也没有了。

接着,皇帝问道:“那沈葆桢嫁女给苏曳为妾,又怎么回事?”

匡源道:“苏曳办工厂,银根断了,所以纳妾之事,大半特办,请客几千人,借机敛财。”

“哈哈哈哈哈……”皇帝大笑道:“好啊,好啊,沈葆桢对苏曳还真是忠心啊。为了给他敛财,不许丢掉自己的颜面,把女儿嫁给苏曳为妾?苏曳就这么大的前途吗?让沈葆桢这么不顾一切追随?他大概是忘记了,他的前途是朕给的,不是苏曳给的。”

“曾国藩呢?”皇帝又问道:“朕让他出兵安庆,他又怎么说?”

匡源道:“曾国藩说江西一战,损兵折将太多,需要休养,两年之后,才能攻打安庆。”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道:“好,好,好,都糊弄朕,都把朕当成三岁小儿。”

“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来告状,说曾国藩和苏曳勾结,打破惯例,不把湖北的棉花卖给他们,反而卖给苏曳,这一点曾国藩可有话说?”皇帝问道。

匡源道:“曾国藩直接说,难道不可以卖给苏曳吗?另外苏曳把政务和军务全部交给胡林翼,臣也问了曾国藩。他说自己是湖北巡抚,手伸不到那么长,干涉不到江西。”

皇帝道:“好啊,这是公然勾结了啊。可笑在苏曳离京的时候,朕还反复告诉他,别要内斗得太难看,不要失了体面,如此看来,朕倒是多虑了啊。这是在给朕演双簧啊,双方早就勾结在一起了啊,难怪拿下江西那么顺利,难怪湘军损兵折将这么多,最后完全成全了苏曳啊。”

此时皇帝心中满是阴谋论了。

“好啊,好啊,如此不忠不孝之臣,那也就休怪朕不义了。”

……………………………………………………

广州城内。

此时的叶名琛,已经陷入了绝对的不安之中。

在外交事务上,他虽然愚笨,但毕竟也是在一线,有着敏锐的嗅觉。

当时苏曳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之后,他又是妒忌,又是痛恨,觉得这英国人真是纸老虎了。

接下来,他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才保住了署理两广总督的职位。

为了保住权势,为了去掉署理二字。

他只能拼命了。他必须立功,而且必须表现得比苏曳更加强硬。

所以发现了亚罗号商船过期,上面的人员过期之后,大喜过望,立刻扣押船只,扣押人员。

英国人过来交涉,指着他的鼻子大骂猪猡,当时的叶名琛是犹豫的。

要不要抓捕,要不要扣押。

但一咬牙,一闭眼,把对方外交人员和武官,全部扣押了,而且强硬提出,英方必须把广州的驻军全部退出。

这种强硬,完全是表现给皇帝看的,他自己是不敢抱有希望的。

结果没有想到,英方真的把广州领事馆的人员,还有相关驻军都退走了。

那个时候,叶名琛更是狂喜,又带着不安。

但是也不耽误他向朝廷报捷,终于去掉了署理二字,还换来了爵位,双眼花翎。

他惊喜之下,心中更是不安。

于是,大量派遣密探去香港,得来的消息越来越可怕。

得知英方正在不断从各个殖民地,甚至本土调兵。

于是,叶名琛也拼命增兵,从两广各处,调派兵马驻守广州。

对于战争风险,叶名琛其实是知道的,甚至曾国藩也能嗅到。

但就是朝廷不知道。

叶名琛当然更不敢告诉朝廷,只能不断报捷。

十天半个月,就报捷一次,说自己在外交上又获得了胜利,说洋夷又怎么怎么退让了。

他实在没有办法啊,因为皇帝那边三日一问,五日一大问。

叶名琛只能报捷,他被架在火上烤了,根本不下来,抱薪救火也没有办法。

这段时间,他的密探来报,英军集结的军队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了。

叶名琛内心惶恐,只能天天去拜佛,天天去问大师,是凶是吉。

内心祈祷,英国人只是装腔作势,不是真的要打。

另外,他继续增兵广州。

这点倒是和历史上不一样了,此时广州城内的守军,已经有好几万之众。

珠江上的炮舰,也越来越多。

朝廷那边还在为英夷使者狼狈退走弹冠相庆之时,叶名琛这边昼夜难安了。

终于……

十月十五日!

英国的舰队,气势汹汹,闯入了珠江。

没有任何警告,直接对江面上清廷的炮舰开火。

短短片刻,全歼了清廷在珠江的所有战船。

然后,长驱直入,直接炮轰广州。

“总督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洋夷打过来了,打过来了!”

叶名琛颤抖道:“知道了,知道了。”

他又不聋,早已经听到了啊。

然后,他第一时间又跑去山上,求神佛保佑。

抽得一个上上签后,加上广州城内有几万守军,觉得这一战未必没得打。

洋夷最多也就几千军队了不起了。

然后,他这位总督表现英勇,上城头亲自督战。

英军战舰,无数火炮,对着广州城墙狂轰滥炸。

在炮火之中。

英法联军,超过八千人,在广州登陆。

次日!

准确说,仅仅几个时辰。

广州城破,守军伤亡无数。

英法联军八千人,杀入广州,占领广州。

叶名琛化妆逃跑失败,被英军抓捕。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就是英人口中的亚罗号战争,正式爆发!

………………………………………………

注:一万多字大章送上,写了近六个小时,饿得血糖低,我去吃饭了。

恩公们,有月票的话,记得给我好不?帮我撑住,叩谢大家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